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淄博日报
新农人开着“飞机”去种田
——沂源县通过田间课堂等多种渠道帮助果农掌握新技术
□本报记者 刘伟
春雨中,沂源县漫山遍野的苹果树正在暗暗积蓄生长的力量;田间地头,果农们在专家指导下学习果树管理,练习无人机植保技术,争相储备知识的力量。
3月20日,在张家坡镇河疃现代苹果产业园春季“共富学堂”现场,果树专家谭洲正向果农们讲解果树春季管理和密植园修剪技术。“咱们春季苹果树管理主要通过春剪、拉枝、刻芽等手段,以达到主干与侧枝的长势平衡……”
沂源是果业大县,仅苹果种植面积达75万亩。近年来,沂源县以果业振兴为抓手,着力推进老果园改造提升,通过多种渠道培育掌握新技术的“新农人”,加速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转型。2023年,该县利用高素质农民现场观摩基地及田间实训学校,开展了7期市级高素质农民专项培训班,累计培训学员754人。
张家坡镇农综办主任任鑫表示,将果树专家、乡土人才、致富带头人等聘为学堂讲师,提供“点单式”服务,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大白话”讲、用村民易于理解的“土办法”教,让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更具“泥土味”,有助于村民更快掌握育果新技能。
如今,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农技人才走进“田间课堂”,手把手教农户种植、管理技术。
在中以智慧农业示范农场里,一排排由矮砧宽行密植技术培育的苹果树已吐出新绿,几台植保无人机在技术员的操控下对果树进行喷药作业。今年,农场投资近百万元,购置了10台新型植保无人机,启动了包括“植保飞手免费培训计划”在内的“新农人”社会化培训体系。
“以无人机喷药为例,一架无人机5分钟内便可完成10亩地的喷药作业,比人工喷洒更加高效,且覆盖率更高、喷洒更均匀。”中以智慧农业负责人张伟告诉记者,传统人工喷药方式,每亩用水高达三四百升,每平方厘米有效着药点仅20余个;采用无人机喷药后,每亩耗水只有10升,每平方厘米有效着药点达到80个,且用药量减少50%。
掌握飞防新技术,需要飞手胆大心细,还要一番专业的培训。
阳光下,蓝色的无人机拖着一片白茫茫的“雾帘”,轻轻拂过吐露新绿的果树。这是18岁的石桥镇果农宋建铭手持遥控器,在进行无人机实操练习。“不想出去打工,我的目标是拿到‘飞手证’,再学一些智慧农业管理技术,成为现代化农业技术员。”
史新田是农场的“飞手教练”,他介绍,学员们取得植保无人机“飞手证”后,可以免费使用农场的无人机自行外出进行植保作业,也可加入农场的“技术服务队”,以田间为课堂,向果农传授果树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助力当地果业振兴。
在沂源县,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管理的智慧果园已经开始布局,很多农情数据不仅能在电脑屏幕实时查看,还可实现园区信息智能采集、智能分析、智慧决策和自动操作。将来,果农们“玩”着手机,开着“飞机”,坐在办公室里就能把果园打理好,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画面将成现实。
更加可喜的是,科技的加持让许多“逃离”农村的年轻人又回来了。智慧农业赋予“新农人”全新的职业内涵,让本该在田间奔忙的农民,成为坐在监控器前的“总指挥”,在线观察农田、记录农情、调度农事将成常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31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