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万亩油茶香 硕果结满园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1-30 07:0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澄迈打造油茶全产业链,推动产业扩面、提质、增效

万亩油茶香 硕果结满园

万亩油茶香 硕果结满园

油茶摘果后,油茶树进入花期。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高懿 通讯员 王家专 摄

万亩油茶香 硕果结满园

成熟的山茶果。

万亩油茶香 硕果结满园

澄迈油茶种植户采摘已经成熟的山茶果。

■ 本报记者 高懿

11月27日,漫步在澄迈县南部乡镇之一的文儒镇的山间步道,漫山遍野的油茶树迎风招展,村民三三两两分散其间,忙着为茶树覆土、施肥、剪枝等,一派繁忙景象。

油茶能值几个钱?“一亩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妇又盖楼。”放在二十多年前,这句顺口溜还只是澄迈县油茶种植户美好的愿望,而今,这已在澄迈成为现实。

山野之中这一颗颗不起眼的油茶果,目前在澄迈全县的种植面积达2.65万亩,并逐步构建起育苗规范化、种植标准化、加工智能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推动产业扩面、提质、增效,实现油茶质量、产量实现双提升,预计今年全县油茶产业综合产值可达上亿元。

扩面

本地良种结硕果

11月27日,家住澄迈县中兴镇的居民王川胜吃完早饭,趁着晴好天气在自家楼顶上晒油茶果。“如今,用本地树育出的本地苗,种出的本地果榨出的本地油不仅质量好,还很香,很受欢迎。”他说。

澄迈油茶种植历史悠久,但也存在油茶树未经过严格选优、品种混杂、林龄老化、产量不稳定等问题。

如何在油茶赛道突围?澄迈坚持“本地化”良种种植的发展模式,并将其打造成澄迈山柚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中兴镇孔水村有五株上百年的古山茶树,这是当地发展油茶产业的骄傲。但是,过去采用传统方法育苗,种苗未经过严格选优,出现了不少问题。近年来,当地一改此前的思路,扩种约300亩全部选择了“海科大3号”良种,走上了坚持种植“本地化”油茶种苗的发展模式。

其实,早在2012年,澄迈县便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海南科大林业有限公司等单位携手,依托澄迈林场的苗圃资源开始选育海南本土油茶优良品种。2015年至2018年,科研人员连续4年在澄迈县境内调查研究林龄超过100年的油茶林,经过初选、复选和决选层层筛选、优中选优,培育出了一批经济性状优良的海南油茶品种,并于2020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2023年全县进行规模化种植。

“从本地老树选育出良种,再通过扦插芽苗砧嫁接技术培育大规格容器苗,如今已推广50多万株的良种。”11月27日,在澄迈县林场的油茶良种基地,副场长王达明告诉海南日报记者,10年时间当地已培育出11个优良油茶品种,良种结出硕果。

目前,用这些优质油茶果榨出的“澄迈山柚油”,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成为海南油茶产业的代表性产品。澄迈县还涌现出“寿百山”“海优宝”“儒小生”“高朗山”“侯臣油”等油茶品牌加工产品,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大为提升。

提质

技术加持增产量

种下良种,如何更好生长?

“过去粗放式的种植模式并不适合产业发展,也不利于村民增收,现在的种植户更加讲究利用科学方法,以减少茶籽采收时常出现‘大小年’的情况。”澄迈乐香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笃雄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对福山基地852亩的油茶林基本实施高接换冠良种化改造,预计4年后亩产1200多斤。

随着产量的逐年提升,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开始探访小小油茶果背后的“科技密码”。

“油茶高接换冠技术,就是利用原有砧木的强大根系及树干的充足营养,在油茶植株的80厘米—100厘米主干或主枝上,将良种接穗通过‘插皮接’或‘撕皮接’的方法嫁接到原来树干上端的各级分枝,以优换劣进行品种更新。”澄迈县林业局局长王康德告诉记者,该技术以夏季和秋季嫁接为宜,嫁接后3年—5年即可进入丰产期,由于嫁接的是优良品种,结果率会大大提高。

此外,为推动油茶林的提质增效,形成示范效应,澄迈油茶产业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改造提升低产低效林,另一方面多举措推广“良种良法”,依托高校科研力量,促进全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剪掉这些顶端的枝条,油茶苗的营养会更集中,会长出更多的新梢。”说话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桑梦科还在指导种植户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随着不断手起剪落,一株株伞状油茶树被修剪得愈发精神。

2017年以来,澄迈在福山镇长安村、花场村等地陆续建设油茶低产低效林高位换冠嫁接技术推广示范点3个,面积达250亩,通过新技术推广运用,油茶质量、茶油产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亩产油茶籽由原来的不足400公斤提高到600公斤以上,每亩增值1600元以上。

增效

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进入油茶季的澄迈,除了采用传统方式加工的现榨油香,还有延长产业链后的一系列深加工产品:一排排手工茶油精油皂、抑菌产品、护肤品等,让藏在密林中的宝贝,以不同姿态走进大众视野。

“油茶大部分种植在山地上,油茶果基本上靠手摘肩挑或简单的工具采收,劳动强度很大,随着人工成本不断增加,油茶的销售成本也越来越高,成为制约油茶产业发展的瓶颈。”海南新美特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行业还以茶籽榨油为主,大量的油茶果壳和茶粕都没有进行深度开发利用,产业链短、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加工副产物利用不充分是问题的关键。

对此,澄迈为持续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开始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价值,逐步聚焦加工链前、中端,依托海南新美特科技有限公司建立起省内较大、较全的油茶精炼生产线,实现毛油的脱磷、脱酸、脱水、脱色、脱臭等工艺,油品达到一级油标准,油茶鲜果从采收到脱壳、清洗、烘干、压榨制油全过程自动化流水线完成,逐步实现对油茶资源的“吃干榨净”。

同样采用集约化生产加工为主要发展思路的还有文儒镇。

通过整合种植,文儒镇现种植油茶4349亩,可采收的有1029亩,带动2000余人从事有关行业,还解决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创收的问题。

“我们正在建设山柚加工体验中心。”海南北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广富介绍,该公司是以文儒镇1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成立的集体公司,目标是推动本地油茶产业的发展,已注册商标“文儒小生”,并于2022年成功上榜海南乡镇农业公用品牌。

(本报金江11月29日电)

澄迈累计培育11个优良油茶品种,有5个品种被海南省林业局确定为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主推品种

澄迈设立油茶加工点35家,茶油年产量192吨,全县油茶产业年产值达上亿元

全县已有油茶种植面积2.65万亩

制图/陈海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30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河南信阳:深山油茶香 田园风光美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南频道暮春时节,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内满目苍翠。人民网 常力元摄人民网信阳4月24日电(尚明桢、常力元)暮春时节,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内,
2023-04-24 10:37:00
王笃雄|一株油茶种出乡村新希望
...油茶高效可持续发展。”目前,公司种植油茶面积高达1.5万亩,帮扶脱贫户1201户,5139人,分红资金达338万元。王笃雄担任澄迈县山柚油协会秘书长以来,协助县政府和山柚油协
2024-01-10 07:27:00
怀化税务:税赋油茶香 结出“致富果”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人民网长沙11月25日电 初冬暖阳下,在怀化市鹤城区凉亭坳乡海拔500多米的罗家溪村千亩高山油茶林中,茂密的枝杈上,硕果累累,油茶果颗颗饱满喜人。当地的
2024-11-25 16:29:00
满园茶香溢四方
本文转自:南阳日报云悦读全媒体记者 王笑荷 陈 琢 韩 冰 陆 杨桐柏县吴城镇王湾村是远近闻名的茶产业专业村,茶园面积达1.2万亩,年产茶叶20多万斤。全村2000多名村民,85
2024-04-28 04:37:00
万亩油茶千叠翠 硕果满山待采摘
本文转自:岳阳日报本报记者 胡 宁 通讯员 欧阳如航拍仁里村美丽乡村一角。2022年1月,岳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纪委书记卢敏来到平江三墩乡仁里村开展驻村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并担任第一
2023-09-13 03:03:00
秋来硕果满枝头!酉阳油茶获丰收
近日,在重庆市酉阳县车田乡农恒油茶基地,成片的油茶林长势兴旺,一颗颗红绿相间、圆润饱满的油茶果挂满枝头,村民们挎着口袋、背着背篓,穿梭林间,忙着采摘成熟的油茶果。不一会儿工夫,果
2024-10-13 13:49:00
河南商城县:45万亩油茶迎丰收
...阳市商城县长竹园乡,重峦叠嶂之间,油茶树漫山遍野,硕果累累,农户们正忙着采摘早熟的油茶果。近年来,商城县因地制宜,探索出“企业投资、专业经营”“集体开发、承包经营”“合伙开发
2024-10-18 11:34:00
乡村振兴:茶香人忙三万亩茶园助推乡村振兴
...园助推乡村振兴这几天,广东惠州博罗县柏塘镇山茶香飘满园。茶农们将一叶叶细芽送入茶篓。目前,当地山茶种植面积约3万亩,年产值超6亿元。随着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生产加工也逐步朝着智
2023-04-26 10:27:00
江山10万亩油茶喜获丰收
...品种,看上去矮矮的油茶树,结果率却非常高。看着眼前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管权脸上堆满了笑容:“今年油茶果的产量比去年增加20%左右,油茶籽估计8万斤至9万斤之间。”进入油茶果采
2023-10-24 01:2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