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平菇不“平”,“蘑”力无限
产销一体化模式让西五龙口村的蘑菇越种越红火农村大众报记者周丹阳通讯员赵洋卢燕
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摘蘑菇。2023年12月22日,阳光明媚,气温稍有回升。记者走进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西五龙口村的蘑菇大棚,只见一棒棒菌包堆成一米高的“小墙”,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大棚内,菇香扑鼻,朵朵平菇鲜嫩肥硕,长势喜人。村民们正拿着筐子穿梭在菌包中间忙着采摘,她们熟练地用手掐住菇根,轻轻一扭,整朵平菇就从菌包上脱落下来。
西五龙口村靠近汶河,水利条件优越,空气湿度大,适合发展食用菌种植,该村种植蘑菇已经有20年的历史。近年来,全村共建立了320个大棚,有120户从事蘑菇种植,年产蘑菇1500万斤,全年净收入1000万元,是省内闻名的蘑菇种植专业村。
西五龙口村为何“蘑”力无限?村“两委”都是实干派,无疑起了大作用。
2011年,亓岱伟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一门心思扑在蘑菇产业上。为了防止蘑菇大棚被淹,他冒雨带领村民疏通河道;为了让种植户方便劳作,他带领村里把水泥路修到每一个蘑菇大棚前;他奔走于各个部门,为种植户申请相关补贴。
“你看我们种出来的平菇,像不像盛开的鲜花?不仅品相好,口感好,而且产量高。”种植户亓荣刚指着菌包上的蘑菇说,“从菌种到菌包,我们在蘑菇种植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
“我们村有专门采购菌种的,也有专门研究菌包的。”亓岱伟介绍,“村民之间经常相互交流种植经验和技术,哪款菌种产量高、抗病强,怎么改善菌包的成分,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交流。”
“你看这些微灌设施!有了这些设备,15分钟就喷完了,省时省力。过去,种植户都是拿着水管,一排排地喷灌,一个棚得干一个小时。”亓荣刚高兴地说,“这多亏了村‘两委’帮我们申请的农机补贴,3500元一台的全自动节水喷灌设备,花330元就能用上了。”
蘑菇种出来,怎么销售?西五龙口村靠的是十多名蘑菇“中间商”,他们专门联系商家来村里收购,每天平均有80多辆车载着新鲜蘑菇驶往全省各地。为了方便村民销售,村里还建了多个蘑菇收购点。每天,村民把新鲜的蘑菇拉到收购点,过磅称重后,直接装车拉走。稳定的销售渠道,让种植户们越种越带劲。
产销一体化的平菇种植模式,让西五龙口村的蘑菇越种越红火。除了省内,还吸引了江苏等邻近省份的蔬菜商户前来进货。小小的平菇,撑起了致富大伞,它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让西五龙口村成为全区乡村振兴的优秀典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5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