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夏锋 山东省肥城市人民医院
“西医学习中医”自20世纪50年代被提出,至今已有60余年,这期间大量的实践证明,中医学与西医学相互促进、协作,加快推进了中国医疗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笔者作为一名西医,在没有学习中医之前,治疗方法无外乎吃药或者手术,而自从参加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组织的第四批“西学中”培训班之后,感觉自身又掌握了一项“技术”,两种“技术”加身,使得思维方式比过去开阔了许多,遇到病症,多了许多方法,为患者提供了综合治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使患者得到了切实疗效。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在“西学中”后,打破原有理念思维模式,面对前来就诊的患者,改变以往单一方式,逐步尝试运用中医思维去看病,将中医与西医的诊断方法相互结合,运用到临床实践工作当中,经过一段时间发现效果尤其显著。比如前段时间遇到一名门诊患者,57岁,女,经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在过去做完磁共振成像后会加以药物改善,现在患者反映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我会尝试辨证论治,用中医的方法来诊治,当发现患者气血亏虚时,对患者辅以益气养血、祛风通络的药物治疗,后患者反馈效果不错。
笔者所在的山东省肥城市人民医院作为尚德俊周围血管病传承基地,非常重视“西学中”的学习。通过对“西学中”课程的学习,我对中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充分体会到中医药学的科学性以及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由于专业的性质,经常遇到腰腿痛、颈肩痛等患者,若是以前,没有达到手术指征的,经常采取的就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也只能是缓解,而不可能治愈。如今在中医学的指导下,现在面对这样的患者,我会推荐他们辅以拔罐或者艾灸等中医方法治疗,事实证明,西药辅以中医方法,多管齐下,疗效显著,使患者在减少病痛的同时,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
凡事初次尝试时,难免会心存忐忑,生怕出错,但是我认为实践出真知,唯有坚持与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医与西医协同发展。当然,中医知识博大精深,药有千种,方有万则,若想将其精髓学好学透,并非一朝一夕,任重且道远,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拼搏,工作之余,要多学多读多看,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中医药作为民族的瑰宝,对于促进医学的发展和传承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当前,国家大力提倡中医西医相互补充,促进中西医结合。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中医与西医相互结合有着独特的优势,为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医药学取得了显著成绩,更是为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临床工作中,合理使用中药,对患者的疗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的特色与精华,是中医在诊治疾病时应当遵循的原则,同时可以借鉴西医对疾病的研究方法,深入思考证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西医学习中医,就是把微观与宏观,整体与局部有机结合,在微观精确把握的基础上宏观调节,在局部深入认识的基础上整体调控,广泛开展系统西学中活动,合理使用中西医药物,增加对疾病的处理能力,建立中国特色治疗体系,体现医疗服务的本质,造福人民。
医无中西,存乎一心,在中医与西医的问题上,我们要开放、包容和发展,要学会取长补短,互为补充,促进中西医协同,推动中国医学模式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1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