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为李世民所倚重,为何会被大臣污蔑谋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7 16:4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他为李世民所倚重,为何会被大臣污蔑谋反

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之中,出现过许多明君,从他们手中也锻造出不少盛世,令现在的我们赞叹不已,不仅佩服帝王个人的手段了得,更多是赞叹他用人的到位。著名的贞观之治便是由李世民亲手缔造的,当时街道上车水马龙,百姓安居乐业,十分热闹,城市规模也堪比近代的城市,放到现在也丝毫不逊色。

他为李世民所倚重,为何会被大臣污蔑谋反

贞观之治时期,李世民几乎将自己的精力都投入了维护国家的统治之中,每天处理政事,废寝忘食,为了国家的更好发展不懈努力。在这位开明君主的治理之下,唐王朝交出了十分满意的答卷,也做出了十分显赫的历史功绩,比如远征高丽,收复边疆,攻打匈奴,维护边境,因此,唐王朝在当时的威望十分高,许多少数民族统领甚至外国统治者都十分尊敬他,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外交史上的的里程碑。

他为李世民所倚重,为何会被大臣污蔑谋反

李世民的几个儿子也在历史上也十分有名,历史之上也有许多关于他们的事迹流传下来,供世人谈论,李恪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从小便十分聪慧,才华出众,让他小小年纪便极富盛名。李恪常常以自己的优秀能力令李世民刮目相看,然而,一枝独秀总是会招来祸端,你本不想招惹,但是麻烦总是会自动找到你。当时,朝廷分为两大派力量争夺权力,一派是忠实的大臣,而另一派则是世袭的贵族阶层,其中以长孙无忌为代表,他们在朝廷上的斗争十分激烈,而李世民对于他们的所作所为则通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在选谁最后继承大统的问题上始终没有一个答案。

他为李世民所倚重,为何会被大臣污蔑谋反

这时的长孙家为了自己的势力,于是便打算扶植李治,但是当时的李治能力并不出众,还会常常被自己的兄弟抢去目光,再加上帝王帝王的宠爱,李恪成为了众矢之的。公元653年,高阳公主的驸马暗中密谋谋反,但是由于准备不足,很快被人告发。这时长孙无忌获得了一个机会,唐太宗派他处理这件事情,于是他借此机会,不仅重创自己的敌对势力,同时还将一直视为“眼中钉”的李恪在这次活动成功中拉下马,为李治称帝又免去了一大对抗势力,以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李恪自然是不服的,于是在他临死之前,说了一句话:“社稷有愤怒地灵,无忌且族灭。”这是在诅咒他们灭族啊,只是这时沉浸在得势之中的长孙家对于将死之人的咒骂并不在意,觉得他只是在发泄自己心中的不痛快罢了,没有什么实质作用。

他为李世民所倚重,为何会被大臣污蔑谋反

我想,长孙无忌做梦也没有想到报应真的会重新回到自己的身上。李世民去世之后,懦弱的李治被夺权,武则天改立国号周,开始她的执政时代。在她上位后不久,便开始收拾那些曾经让她不痛快的人,首当其冲的便是长孙家族,于是,她开始重新调查当年那些事件的真实情况,当年许多参与那些事的投机者最终被一一解决,而曾经那个被扣上叛乱帽子的李恪也得以洗刷冤屈,还被追封,得以设立庙宇祭祀。世间万物终归因果循环,终有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7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电视剧,都不能落下一个人——长孙无忌,他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贞观朝功臣济济,唐太宗图形于凌烟阁有特殊贡献的共有24人,长孙无忌被列在首功之位,是
2023-10-21 15:36:00
为了让谁感动,李世民把自己的胡子都割了
...因为皇帝也是人。唐朝时期有一个最著名的皇帝,他就是李世民,公认的千古一帝,可就是李世民,烦恼也有很多,比如说他儿子们夺嫡的问题,又比如说给太子找辅佐大臣的烦恼。当李世民把夺嫡
2024-02-27 14:56:00
唐太宗时期的五子夺嫡,十四个儿子只有二人得以善终
李世民贵为“天可汗”,一代雄主,虽然做皇帝很成功,但做父亲却很失败,可能是因为李世民是靠弑兄杀弟,逼迫父亲退位得来的九五之尊,结果报应不爽,他14个儿子竟然只有两个得以善终,今天
2023-02-02 19:29:00
唐朝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李世民虽然只有51岁,但已经久病难医。这一年,房玄龄、萧瑀等朝廷重臣相继离世,对李世民打击很大。次年(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在含风殿驾崩,唐朝
2024-06-04 06:23:00
长孙无忌最后是什么结局
...无忌遇到了一个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这个男人,就是李世民。早在他爹长孙晟还活着的时候,长孙晟就和李渊关系不错,两个人所以就给自己的孩子定下了一桩婚约。长孙家这边,结下婚约的就
2023-05-26 16:14:00
李治为何以皇后礼,下葬妹妹新城长公主
...揭露出来。新城公主新城公主出生于贞观八年,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小的女儿,母亲是文德皇后长孙氏,与唐高宗李治是一母同胞。许是因为新城公主是自己最小的女儿,李世民对她非常的宠爱。在她
2024-06-12 14:18:00
长孙无忌为何会被唐高宗逼死呢
...孙无忌是唐朝名臣,为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辅佐李世民安定天下,力保外甥唐高宗继位,但最后却被自己的亲外甥逼死。那么长孙无忌为何会被唐高宗逼死呢一,出身显赫长孙无忌出自北魏
2023-06-05 14:04:00
不要想当然,李世民的“优秀的”儿子,并没有那么多。史料记载,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在今天看起来当然是非常多了,但是在古代的帝王之家,这不过是个普通的数字。并且这14个儿子并没有都活
2023-05-14 11:55:00
贞观遗风:唐高宗李治的历史功绩
...去了,可以说李治绝对是古代最憋屈的帝王,因为他夹在李世民和武则天中间,而且这两位在历史上的名声都是非常响的,更加显得李治是软弱无能的君主,那么既然李治如此窝囊,李世民作为文治
2024-05-06 19: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老兵郭木桑:放下书本去打鬼子
郭木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下午,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99岁的郭木桑特意身着熨得整整齐齐的衬衫西裤
2025-09-03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