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徐世勣为何没有参与李世民的托孤?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4 06:23:00 来源:戏说三国

唐朝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李世民虽然只有51岁,但已经久病难医。这一年,房玄龄、萧瑀等朝廷重臣相继离世,对李世民打击很大。次年(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在含风殿驾崩,唐朝最伟大的帝王走完了他23年的帝王生涯。

李世民临终前,曾在病床上对太子李治说:

“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

这是在托孤,李世民把太子李治托付给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个安排很奇怪,因为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并未出现在李世民的托孤名单中,这个人就是李勣。

要知道,贞观十六年,李世民在经历“李承乾谋逆案”之后,立嫡三子李治为太子,并且把房玄龄、长孙无忌、萧瑀、李勣四位心腹大臣都派往东宫兼职,分别担任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詹事。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是为了让心腹大臣辅佐太子,实际上是为了让太子施恩于心腹大臣,等太子一旦登基,这些“东宫旧臣”必然会被新帝加封,从而更加效忠于新帝。因此,李勣身兼“太子府詹事”一职,这个兼职虽然不起眼,但却意义重大。

按照李世民最初的布局,若自己驾崩后,房玄龄(文臣)、长孙无忌(外戚)、萧瑀(贵族)、李勣(军方)四人肯定是辅佐太子李治的最佳组合。遗憾的是,贞观二十二逆案,房玄龄和萧瑀先后,李世民驾崩时,仅剩长孙无忌和李勣二人。但最终李世民却只选中了长孙无忌,另外加一个褚遂良,却把李勣排除在外,这是什么原因呢?

熟悉唐史的读者,对李勣应该不陌生,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后人也称之为“徐茂公”。隋朝末年,徐世勣从瓦岗军投奔唐军,因立功被李渊赐姓李,改名李世勣。李世民登基后,为了避讳“世”字,遂改名为李勣。在唐朝初年,李勣随李世民开疆辟壤,两次击败薛延陀,又打破东1突厥,攻打高句丽,他智勇双全,是唐朝不可多得的军事家,和李靖并称为“二李”。

李勣是文武全才,为唐朝立下不世之功,纵观李勣的一生,他生前几乎没有任何污点(武则天时期,李勣的孙子李敬业造反,这是后话)。所以,李世民把李勣排除在托孤名单之外,有三个地方说不通:

第一,李勣是李世民最早给太子选定的四位辅臣之一,而且没有犯什么大错。

第二,李勣是四位辅臣中唯一一位军事将领,新旧势力交接时,李世民和李治需要一位强有力的军事人才来控制局面。

第三,唐高宗登基后的第一天,太子府众多旧臣纷纷在第一时间得到晋升,例如,原太子左庶子于志宁被晋升为侍中,原太子右庶子高季辅被晋升为中书令,原太子府少詹事张行成兼任侍中。而李勣本来任太子詹事,职位比这三位都高,却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封赏。

其实,李勣没有参与“托孤”,并不是他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他太优秀。《资治通鉴》记载:

上谓太子曰:“李世勣才智有余,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

这句话是李世民在病重时对太子李治说的话,意思是说:李勣这个人能力和智慧都是顶级的,但是,你(李治)对他没有恩情,恐怕不能驾驭他。朕(李世民)现在将他贬到叠州任都督。如果他得到命令后立即去赴任,就说明他很忠心。等你登基后,一纸诏书将他召到长安给予重用,他必将忠心于你。如果他得到命令后犹豫不肯离开京城,你立即杀掉他。

所以,李勣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李世民父子“合伙”贬到叠州,唐高宗李治登基时,李治压根不在京城。换句话说,李勣之所以没有参与托孤,不是因为他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他能力很强,李世民对他有所忌惮。

对于李世民的想法,李勣其实是很清楚的。《资治通鉴》记载:

五月,戊午,以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勣为叠州都督;世勣受诏,不至家而去。

也就是说,贞观二十三年五月,李勣在得知自己被李世民贬到叠州时,他欣然应允,连家都没有回,立刻到叠州赴任。

李勣的表现,让李世民和李治非常放心,因此,唐高宗李治登基后的第四天,就一纸诏书把李勣调回京城,被任命为特进(超品官员)。面对李世民的最后试探,李勣没留任何破绽,从此成为唐高宗的肱股。

李世民虽然是千古明君,临终前对李勣的试探也可谓高明。但从李勣的角度来看,这种试探其实是很不公平的。若李勣在得到李靖的命令时有稍许犹豫,李世民的屠刀必然不会手软,届时,唐朝将会失去一位千古名将。

庆幸李勣离京时没有任何犹豫,更庆幸李勣读懂了李世民的用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4 13: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世民虽然信任长孙无忌,可为什么又不给他实权?
唐初,唐太宗李世民画像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中以赵国公长孙无忌位居第一,由此可见其人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这不仅仅是因为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兄长,而是李世民在跟李建成争夺皇位的过程
2023-04-22 07:49:00
不要想当然,李世民的“优秀的”儿子,并没有那么多。史料记载,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在今天看起来当然是非常多了,但是在古代的帝王之家,这不过是个普通的数字。并且这14个儿子并没有都活
2023-05-14 11:55:00
长孙无忌为何会被唐高宗逼死呢
...孙无忌是唐朝名臣,为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辅佐李世民安定天下,力保外甥唐高宗继位,但最后却被自己的亲外甥逼死。那么长孙无忌为何会被唐高宗逼死呢一,出身显赫长孙无忌出自北魏
2023-06-05 14:04:00
为了让谁感动,李世民把自己的胡子都割了
...因为皇帝也是人。唐朝时期有一个最著名的皇帝,他就是李世民,公认的千古一帝,可就是李世民,烦恼也有很多,比如说他儿子们夺嫡的问题,又比如说给太子找辅佐大臣的烦恼。当李世民把夺嫡
2024-02-27 14:56:00
唐太宗时期的五子夺嫡,十四个儿子只有二人得以善终
李世民贵为“天可汗”,一代雄主,虽然做皇帝很成功,但做父亲却很失败,可能是因为李世民是靠弑兄杀弟,逼迫父亲退位得来的九五之尊,结果报应不爽,他14个儿子竟然只有两个得以善终,今天
2023-02-02 19:29:00
长孙无忌支持李治继位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李治,唐朝第三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唐初名臣,凌烟阁功臣榜上排名第一的长孙无忌,因支持唐高宗李治为皇太子,在唐太宗李世民死后,成
2023-05-31 14:38:00
...电视剧,都不能落下一个人——长孙无忌,他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贞观朝功臣济济,唐太宗图形于凌烟阁有特殊贡献的共有24人,长孙无忌被列在首功之位,是
2023-10-21 15:36:00
李世民为何两度违背心意,选择懦弱的李治坐太子?
唐太宗李世民堪称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可是李世民这样一位优秀的帝王,却在选择太子上有些失误,他先是立长子李承乾为继承人,后来将其废掉
2023-08-30 06:21:00
贞观遗风:唐高宗李治的历史功绩
...去了,可以说李治绝对是古代最憋屈的帝王,因为他夹在李世民和武则天中间,而且这两位在历史上的名声都是非常响的,更加显得李治是软弱无能的君主,那么既然李治如此窝囊,李世民作为文治
2024-05-06 19: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
大众网记者 张勇 刘涛 崔智琪 定陶报道定陶,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定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政部首批命名的“千年古县”
2025-08-07 16:59:00
山河铭记|新四军武器匮乏 传奇女子变卖家私购3000支枪千里驰援
大皖新闻讯 新四军建立之初,一万多人的部队有枪的还不到一半人。这时,一名女子做出惊人举动,解决了新四军燃眉之急,这名女子就是叶挺将军夫人李秀文
2025-08-07 17:11:00
这张“脸”有戏|“薇约”屯堡·系列微短剧之二
六百年前,明朝数十万大军奉旨“调北征南”,从江淮流域跋涉至黔中腹地。他们以石筑城、以武戍边,将江南风物与军事智慧镌刻于贵州的喀斯特山峦之间
2025-08-07 18:22:00
龙云,原名龙治贞,1903年生,贵州省锦屏县人。1926年7月,龙云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第三十师,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5-08-07 20:59:00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电影《731》宣布定档9月18日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2025-08-07 21:5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做个粮仓也是爱你的形状
在集安博物馆里,藏着一件超萌的文物,它的名字叫做“陶仓”,通高92厘米、底径24厘米,爱心“眼睛”千百年来凝视着时空,浑身上下都透着古早味的浪漫
2025-08-07 19:19:00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
赵培宪:从战俘营到正义审判的血泪控诉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赵培宪同志(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位于太原市小东门附近的“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旧址,静静地隐匿在城市的喧嚣当中
2025-08-06 13:00:00
在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的祈福墙上,学子们留下心中所愿。“逢考必过”、“圆梦西工大”、“学业所成”......你们许下的心愿都实现了吗?#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心愿
2025-08-06 13:25:00
池州学者喊话《长安的荔枝》原著作者及出版社: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创作地非泾县应为秋浦县(今贵池)
大皖新闻讯 随着暑期档电影《长安的荔枝》热映,其原著小说也引来一些阅读爱好者青睐。近日,池州市贵池区文联主席张华在研读原著时发现
2025-08-06 1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