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历史上的皇帝君临天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按照道理来说他们是没有烦恼的,其实不然,皇帝也是有烦恼的,因为皇帝也是人。
唐朝时期有一个最著名的皇帝,他就是李世民,公认的千古一帝,可就是李世民,烦恼也有很多,比如说他儿子们夺嫡的问题,又比如说给太子找辅佐大臣的烦恼。
当李世民把夺嫡的烦恼消除后,就面临着给太子找辅佐大臣的烦恼,这时候的李世民看上了一个人,为了让这个人感动,李世民把自己的胡子都割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如果说李世民最想立谁为太子,在贞观初期,是嫡长子李承乾,在贞观中期是嫡次子李泰,在贞观末期是庶长子李恪。从这个名单之中,我们找不到李治的名字,李世民确实不想立李治为太子,只不过最后的他没得选了,才把李治立为了太子。
首先就是原来的太子李承乾竟然要谋反,谋反也就算了,事情失败后,还说这些都是李泰逼他的,李承乾也不愧是太子,智商也是出奇的高,自己不好过,也不让李泰好过。
嫡长子和嫡次子都失去了当太子的资格,剩下两个有资格的人,按照立嫡立长的规矩,李治和李恪都是有资格的,只不过李恪是隋朝公主的儿子,还有长孙无忌等人拥立自己的亲外甥李治,最终李治成为了太子。
太子的问题解决了,而李世民的年龄也很大了,所以他需要给自己的太子李治找点辅佐的人,毕竟一开始的李治并没有被当做未来储君培养,所以李世民更加的注重对李治的栽培。
李世民直接把朝中的是顶级大臣安排给了李治,一共十一位,包括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于志宁、马周、诸遂良等。
纵观这些人,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着传奇般的经历,而李世民让这些人去教导太子也非常的放心,不过这还不够,李世民也知道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所以需要给李治在弄几位托孤大臣出来。这样在李世民去世后,李治也能够更好的治理唐朝。
在李世民给李治找的托孤大臣中,第一位自然是长孙无忌,太子李治的亲舅舅,长孙皇后的亲哥哥。虽然长孙无忌是外戚,但是纵观长孙无忌的一生,都在为李家的事业奋斗,李世民自然也十分的信任长孙无忌。
加上长孙无忌和李世民从小就是好朋友、好兄弟,把李治交给长孙无忌,李世民也非常的放心。除了长孙无忌,诸遂良也是一位托孤大臣。
诸遂良的父亲褚亮原先是秦王府的十八学士之一,所以李世民和诸遂良的关系也非常的好,加上诸遂良要才能有才能,有人品有人品。李世民找了两位文官后,还是不太放心,他还需要找一位武将守在李治的身边。
这位被李世民看上眼的武将就是李勣,李勣和李靖是唐朝并列的两位“军神”,要智商有智商,要谋略有谋略,要忠诚有忠诚,可是李世民觉得这些还都不够,他还需要做更多的事情来感动李勣,让李勣心甘情愿的守在太子李治的身边,帮助李治更好的治理唐朝。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宴请朝廷大臣,宴会之上,李世民对李勣说道:我在群臣之中找一位托孤大臣,发现你才是最合适的,想当年,你没有辜负李密,我相信在以后你也不会辜负我。
李勣听到李世民的这番话,直接咬破手指发誓,愿意誓死保护大唐的江山,守护在李治的身边。这场宴席上,李勣喝醉了,完了之后躺在地上就睡,李世民把自己的龙袍脱下为李勣盖上。
除了给李勣盖龙袍,免得李勣受凉外,李世民还做过一件事情。有一次李勣突然生了一种疾病,当时的正儿八经的药方都不管用,结果有人就提出用偏方试一试,就是把一些中草药弄在一起,然后用胡须灰当做药引夹杂在药中。
在古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所以不管是胡须还是头发基本上都会好好的保护。
凭借着李勣的地位,找点胡须还是不难的,结果李世民听说后,毫不犹豫地就把自己的胡须割了下来拿给李勣。用皇帝的胡须当做自己的药,恐怕历史上也只有李勣一人有这种待遇了,而李世民的这种做法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李勣感动的跪在地上叩首。
李世民的做法确实感到了李勣,不过在去世之前,李世民还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把李勣给贬了,让李治把他召回来升职,这样做的目的也非常的简单,让李治给李勣点恩惠。
李世民做完了一切之后,烦恼消失了,人也去世了,纵观他的这些烦恼和做法,其实还是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大唐的江山,就像李世民对李勣说的那样:你不用谢,我这都是为了江山社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7 18:45:3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