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半生都在辟谣的雍正,只说服了曾静一人,却没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28 11:38:00 来源:戏说三国

雍正六年,一个和尚徒步2000多里,从湖南株洲来到西安,他不顾旅途艰辛,直接拦下了正准备回家的陕甘总督岳钟琪。此时陕甘总督既管军又管民,绝对是封疆大吏。但这个和尚不是来拦路告状的,他是来请岳钟琪造反的,并递上一封信,请总督大人起兵。

半生都在辟谣的雍正,只说服了曾静一人,却没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岳钟琪看后,大吃一惊,信中讲述了雍正皇帝的十大罪状,最后劝岳钟琪迷途知返,推翻满清,恢复大明江山。递状的人是慷慨陈词,看信的人吓个半死。一问来历,这个和尚不过是一介书生,名叫张熙,装扮成僧人,只为旅途方便。信是他的老师曾静写的。曾静也不是什么大人物,不过是湖南安仁的一个秀才,两个人都没有什么显赫的背景,凭的就是一腔热血。二人听闻岳钟琪是岳飞的后代,准备赋予他神圣的使命担当。岳钟琪从初时的慌乱到现在哭笑不得,他不敢打,也不敢杀,这件事处理不好,有可能引火烧身。他假意迎合后,把幕后主使者曾静骗到了西安,然后五花大绑把二人送到了北京,交给了雍正皇帝。

半生都在辟谣的雍正,只说服了曾静一人,却没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雍正收到二人后,非常高兴,加封岳钟琪大清少保,西路宁远大将军。同时,雍正开始处理这两个谋逆犯上的书生。他们控诉雍正十条罪名: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诛忠,最后第十条是“夷狄异类,比如禽兽”,没有资格统治中华。可以想象,雍正看后气到是浑身发抖。但一切出人意料,雍正决定公开讨论增进的案。他要把他的十大罪状全摊开来,雍正准备跟他讲讲道理。并准备亲自下场一一辩论。杀人已经没有意思,诛心才是最高境界。古往今来的帝王,对于谋逆只能看到无情的挞伐,根本不会听到失败者的申辩。雍正绝对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曾静没有遭到任何的刑讯逼供,甚至可以尽情说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并一五一十交代了他的思想是受了一个叫吕留良的影响。

半生都在辟谣的雍正,只说服了曾静一人,却没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吕留良出生在崇祯年间,少年的他品尝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朱熹的春秋大义为他醍醐灌顶。参与过南明抗清的最后挣扎,但大厦将倾的残局,他一个书生如何能力挽狂澜?要想出人头地,只有考取功名一条路可走。他去参加了新政权的科举考试,而且每事必拔头筹。此后,他弃官不做,著书立传,一直为反清复明奔走,最后死在施琅攻下台湾那年,大明完全灭亡。

半生都在辟谣的雍正,只说服了曾静一人,却没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大部分审理此案的清朝官员认为吕留良不过是个前朝余孽,他已死多年,朝代已经更替,而且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最多是个思想犯,基本就不用追究了。何况吕留良其他著作宣扬的是儒家正统。也符合大清的治国方针,大清的皇帝不是也厚葬了明代皇帝吗?也强调自己是延续明朝的正统,没必要跟这个前朝遗老较真。但是这批官员认为曾静师徒万不可饶恕,主张严厉追究,他们享受盛世,不感皇恩,其罪当诛九族。

半生都在辟谣的雍正,只说服了曾静一人,却没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不过,雍正皇帝否定了这种说法。他把死了几十年的吕留良开棺,挫骨扬灰,把活着的儿子送上了刑场,其余孙辈被流放宁古塔为奴。而对现行犯曾静和张熙却秋毫不犯,以礼待之,认为他受到一时蛊惑,其心地并不坏,而且把曾静请到皇宫和他当面辩论。日理万机的雍正皇帝亲自下场,逐条跟曾静礼论。指出逆书里的内容全部是造谣,并拿出证据给他看,其中甚至包括大内密档这些不对外公开的东西,也摊在了曾静的面前,一个魔幻的场面难以置信在历史中上演。一个大逆不道,出身卑微的书生,最后竟然搬到皇宫的旁边居住,和雍正皇帝朝夕相处,天下读书人获此殊荣者无出其二。从小在南书房长大的雍正。无论是汉学、儒学,那都是大师级的。没过多日,曾静的心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后他大彻大悟,真正地痛改前非,还写下了一份悔过书,名为《归仁篇》从灵魂深处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并感谢皇帝的宽宏大量,不与之计较。

半生都在辟谣的雍正,只说服了曾静一人,却没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雍正见此,龙心甚悦。他把和曾静所有的辩论过程,还有他的悔过书集成一册,并下令以最快的方式颁布全国,让天下的百姓都知道,并传之后世。他要树立一个改邪归正的丰碑典范。特意把这本书命名为《大义觉迷录》他要求上至朝廷重臣,下至地方官吏要人手一册,地方官府的学官要定期向百姓解读这书的内容。最后,让曾静到全国巡回演讲亲身经历。还给了曾静一千两银子作为路费礼送他还乡。

半生都在辟谣的雍正,只说服了曾静一人,却没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但是雍正万万没想到,天下人跟他想的不一样,更多的人相信野史,而不愿意去相信他的正史。雍正皇帝的过度解读,更让人觉得事出反常必有妖,一传十十传百。人们渐渐忘记了雍正驳斥的论点,反而事先根本无人知道的曾静控诉雍正的“十大恶”却越传越广,传到后边是添枝加叶,污秽不堪。为了以正视听,雍正下令各地官府为其认真解读《大义觉迷录》说白了就是帮他辟谣。结果民间更喜欢道听途说的版本,并把它编入各种影射的曲目,导致雍正是越描越黑。直到雍正13年雍正驾崩,费尽千辛万苦也没能洗白自己。

半生都在辟谣的雍正,只说服了曾静一人,却没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乾隆皇帝继位后,这流言蜚语更是甚嚣尘上,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已经触及到乾隆的合法继位是否为正统。他下令以谤毁君父之名,重新抓回曾静和张熙。乾隆可没有耐心搞什么调查辩论,七天后把二人凌迟处死。这本畅销全国的《大义觉迷录》被他下令全数收回,私藏者满门抄斩。实际真正理性看完这本书的人,都不免被雍正说服,但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雍正以为不杀曾静师徒,就可以让谣言不攻自破,并让后代子孙了解他的鞠躬尽瘁、勤政爱民。可是他错了,他把大多数人想的太高尚,太理性,他不知道谎言重复一千遍是真理,但真理重复一千遍也会变成谎言。雍正煞费苦心地写了一万多字,可百姓哪有兴趣读完呢?更多的人只是记住了曾静用十几个字描述的雍正十大恶。乾隆的杀人悔书更被解读为欲盖弥彰,雍正在自己建造的臭水沟里,死后几个世纪也没有弄出清白。

半生都在辟谣的雍正,只说服了曾静一人,却没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雍正著名的“华夷之辩”,曾静反清的最大理由“夷狄不能统治中华”。而雍正反驳他的论点是:自己也是信奉儒家道统,书中华文字,讲中华语言。也是中华一分子,满洲本来即属中国,逆贼妄生此疆彼界,如今天下俱归中国版图,何来华夷之分?并讽刺他崇拜的偶像吕留良,既然反清,又参加大清科考,盗取虚名,夸容乡里。

半生都在辟谣的雍正,只说服了曾静一人,却没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只可惜半生都在辟谣的雍正,只说服了曾静一人,却没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8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年羹尧的命运:皇帝的猜忌与权力的游戏
看过《雍正皇帝》这部电视连续剧的都知道,年羹尧为平叛青海叛军,立下大功,被雍正封为抚远大将军,并赐封一等公。年羹尧作为川陕总督,不仅节制川陕,连云南、山西等地的事务都要听取他的意
2023-10-25 15:29:00
雍正皇帝一心为江山图治,哪管身后的骂名
...为此论,朕必诛之以正其惑世之罪。”对朋党恨之入骨的雍正皇帝,恨不得把赞赏朋党的欧阳修从古墓里挖出来再杀一次。雍正所要的是众臣想皇帝之所想,急皇帝之所急。实际上,这是一种极致的
2023-01-17 23:16:00
皇帝的舅舅不好当,尤其是这个外甥叫雍正
...竟在清世宗修的《实录》中也直接说明“受遗诏于隆科多之口”可以看出疑点,但不管如何,胤禛能够顺利即位,隆科多的功劳功不可没,而且为了确保胤禛能够胜利坐上皇位,先建议胤禛举办登基
2023-07-22 14:07:00
雍正帝:超越康熙,缔造清王朝辉煌
...敬书于居室之所,观瞻自警。”在皇宫养心殿的西暖阁,雍正皇帝处理政务,批阅奏章的地方。墙壁上悬挂着一副雍正手书的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这既是雍正勤政的真实写照,
2024-02-08 15:32:00
邬思道为何不出手相救年羹尧
...上司私吞钱财,然后提议胤禛派人监视他;后来又借李卫之口,说年羹尧迟早会坏事。职场之上,特别忌讳反复无常。邬思道对年羹尧不满的态度既然已经摆上台面,如果再跳出来救他,岂不是给自
2023-05-07 14:12:00
清朝最累的皇帝,天下所有事他都要亲自决定,每时每刻都在工作
...命于皇帝,可以说是皇权的最高峰。这样一来的后果就是雍正皇帝一人挡挡一面,全国大事一个人来处理,那必然导致老累过度;雍正皇帝在位时间很短,只有13年;是清朝历史上在位最短的几个
2023-01-07 01:35:00
康乾盛世背后的雍正:一个被忽视的承上启下者
...帝的英明盖世,却忽视了在他们之间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雍正皇帝。虽然雍正王朝在康乾两朝的耀眼光芒下,显得有些黯然失色,但可以说没有雍正皇帝,便没有“康乾盛世”。而雍正在自己临终之
2023-11-21 05:11:00
雍正究竟有未篡改康熙的遗诏?
...(隆科多)方宣旨于朕”。到了雍正四年,还是出于雍正之口,继位又有了第三种说法:“皇考升遐之日,召朕之诸兄弟及隆科多入见,面降谕旨,以大统付朕”。这时候,八爷党被基本清除,已经
2023-03-01 19:24:00
康熙58岁宠妃被雍正羞辱3次,颜面扫地含恨离世
...为了雍正首席复仇对象。不过雍正既然要堵住天下的悠悠之口,那必定不能用明显的手法来对他们进行打击报复。三次报复次次锥心 宜太妃自然也知道现如今的气氛容不得她太嚣张,需得夹紧尾
2023-10-30 08: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