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16+8”断食 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17 15: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16+8”断食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新研究引发争议,本报记者向营养专家求证答案

本报记者 易蓉

一天24小时中,在8小时内随便吃,另外16个小时禁食、可以饮水,不用精细计算热量却能有效减重,这种“16+8”断食法很受减肥人群追捧。然而,最近美国心脏协会举行的一场研讨会上,一项中美合作研究指出,这种方法使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91%。

消息一出,一片哗然。是片面解读还是严谨定论?断食方法有没有健康风险?究竟是否能“吃瘦”躺赢?本报记者向营养专家求证答案。

两天饮食情况调查 有局限

“这项研究引发的热议很好地提示我们,应关注饮食模式改变可能对健康带来的长期风险,这部分工作仍需要更多研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孙亮说。

据悉,该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合作,研究数据来自20078名美国成年人在2003—2018年间参与“美国国家营养与健康调查”时完成的2次有效的24小时饮食回忆调查。研究者应用统计学模型把调查对象根据每日进食时间窗口分成5组(包括小于8小时、8—10小时、10—12小时、12—16小时及超过16小时),结合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2003—2019年12月期间死亡人数数据,分析进食持续时间和死亡率的关联。

研究者对年龄、性别、种族、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状况、体力活动等可能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调整后,得出一些结果——与每天进食时间在12—16小时的人相比,进食时间小于8小时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了91%;在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成人中也发现了这种关联,遵循限时饮食模式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有关。

该结论在网上引发关注也引起质疑。英国开放大学应用统计学名誉教授凯文·麦康威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这项研究长达8年,但研究人员仅分析了短短两天的饮食情况,并据此将调查对象以不同饮食模式划分,这种分类方式不足以解释有意识的长期间歇性禁食的效果。实际上研究人员自己也指出了这项研究的局限性。包括饮食信息来自调查对象的自我报告,可能会存在记忆偏差;同时,除了每日进食时间和死亡原因,饮食质量等其他影响健康的因素没有包含在分析中。

孙亮介绍,要探寻论证因果关系的研究并不简单,不仅要有完备科学的设计,还需要大样本量和漫长的实施周期。“以这些方法来长期严格地开展队列研究或者饮食干预研究,在成本和可行性上都存在困难,且仍受到很多混杂和偏倚的影响。因此这次的讨论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创新性地对饮食模式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关系开展研究。”

减少能量摄入减重 难持久

除了“16+8”,隔天禁食,每周正常饮食5天禁食2天的“5∶2饮食”等,都属于间歇性禁食或间歇性能量限制。孙亮介绍,由营养科医生或者专业团队根据个人情况规定禁食时间、能量或宏量营养素比例的许多短期研究已经证明,这类饮食方式的短期减重效果和对健康的有利影响——减少体重,改善血压、血脂和血糖,可能降低患糖尿病、心血管病及某些类型的恶性肿瘤等疾病的风险。间歇性禁食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饥饿感、恶心、疲倦、烦躁、失眠及头痛等。而且这种饮食方式对青少年、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糖尿病患者及进食障碍患者等可能会导致低血糖。

“事实上,现在很多流行的减重方式都离不开能量限制。”孙亮解释,例如不吃或者少吃主食,看似放开吃大鱼大肉的生酮饮食,调整了膳食结构,实际上多吃高脂、高蛋白的食物也会带来饱腹感,吃饱了自然不吃、少吃,整体摄入的能量降低,这也是生酮饮食减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孙亮参与的一项饮食干预研究邀请志愿者以地中海饮食、传统江南饮食和上海当下饮食(以精米和红肉摄入为特征)开展随机对照研究,在为期6个月的25%能量限制的干预后,3组志愿者的体重均显著下降,且没有观察到组间差异。提示在能量限制条件下,不同膳食模式有类似的减重效果。

“不过仍然要强调,这些减重方式的长期效果仍有待研究。”孙亮提醒,一方面减重干预的周期很少超过2年,跟踪数据有限,另一方面严格机械的饮食很难长期坚持。“而且体重下降后,肌肉也减少了,基础代谢率下降,对能量的消耗也会下降,所以减重效果很难长期持续。”

吃得对还要“迈开腿” 更健康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国人的营养保障和供给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但近年,特别是一些城市居民的饮食模式改变带来了能量过剩的情况。孙亮解释,能量过剩大多因为摄入精白米、肉类特别是红肉过多,加之体力活动减少,能量摄入超过消耗,造成多余能量储存在体内,最终可能导致肥胖。

“膳食宝塔是很有用的工具。”孙亮建议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饮食,同时注意控制精制谷物(如精米、精面)、红肉,增加全谷类、蔬菜、水果和奶制品。

想要好身材与好身体,光挨饿是不够的。“要管住嘴,吃得对,还要‘迈开腿’。好身材要通过健康饮食和运动获得。”孙亮说。

[延伸阅读]

高质量饮食+体育活动

有助于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生存率

复旦大学营养研究院(筹)、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高翔教授团队与哈佛大学合作研究发现,“吃得好、多锻炼可能有助于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生存率”。

研究团队通过对1251名帕金森病患者进行随访研究,评估替代性健康饮食指数和地中海饮食两种膳食质量,其中替代性健康饮食指数是一种包含11个基于与主要慢性疾病(包括帕金森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和死亡率相关的食物和营养素开发验证的膳食模式。同时纳入身体活动情况,最终分析发现,健康饮食和积极锻炼者生存率可提高一倍。而且无论患病前还是患病后,对帕金森病患者来说,高质量饮食和体育活动都有利于提高生存率。

此外,团队与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对6万余名参与者展开的合作研究发现,与不运动者相比,参加园艺活动者同时伴有多个睡眠障碍的可能性将降低42%,运动者同时伴有多个睡眠障碍的可能性降低33%。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7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少吃这些食物,显著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风险
...压,心脏病,糖尿病是临床三大最常见的基础疾病,其中心血管疾病就包含了两种,且据不完全统计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要远高于癌症的死亡率,由此可见心血管疾病的危害之大!据近几年的相关研
2023-02-03 20:44:00
改善饮食,预防心血管病
...增加2%。冬去春来,寒潮仍时不时到访,这时候仍应关注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一大致死疾病,同样是我国第一大死亡因素。目前我国有3.3亿心血管疾病患者,每4人中就有
2024-02-28 01:25:00
吃够这6种食物的人更健康长寿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饮食是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据一项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的研究显示,吃够6种健康食物(水果、蔬菜、坚果、豆类、鱼类和奶制品),有助于促进心血管
2023-07-31 05:55:00
中国“饮食杀手”不是油和糖,那是什么呢
...种疾病,还可能会致死。一、柳叶刀:3种食物吃不够,心血管风险或升高2023年5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何宇纳和周脉耕联合在《柳叶刀》子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该研究主要聚焦在
2023-06-20 15:16:00
...添加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和果汁中的糖分)摄入越多,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能越高。这项研究结果,为全球饮食指南中将游离糖摄入降到每日摄入能量5%以下的建议加强了证据力度。该论文第一
2023-02-14 20:03:00
水果、蔬菜、谷物,哪种对心血管更好?这项研究告诉你答案
当我们谈论心血管健康时,我们不仅仅在讨论医学问题,而是在探讨一种关乎生活质量、家庭幸福和长寿的重要话题。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心脏不仅仅是身体的一个器官,它承载着爱、情感和生命的活
2024-06-17 06:20:00
...式,它不仅允许血脂异常者安心享用美食,还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个饮食方法坚持3个月后血压血脂“双降”2025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发
2025-03-10 11:57:00
...添加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和果汁中的糖分)摄入越多,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能越高。这些发现提供了更强的证据,有望促使全球饮食指南建议将游离糖摄入降到每日摄入能量5%以下。英国牛津大
2023-02-15 01:26:00
导语: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当中的内容显示,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并非是很多人心里最害怕的癌症,而是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都是非常高的,在我们国家里
2022-12-13 15:33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贵州百灵逆势维稳,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183万元
8月19日晚间,贵州百灵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62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83
2025-08-20 21:29:00
彭湃纪念医院妇产科:守护红土地上的“她健康”
“每次查房,彭主任总能敏锐捕捉病情的变化,她和曾医生有时下班时间都在研究病例,这份对患者负责到底的态度,让我由衷敬佩……”患者手写感谢信这封致彭湃纪念医院妇产科的手写感谢信
2025-08-19 13:42:00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仁心铸医魂 精技惠民生
2025年8月19日《贵州日报》“医道即仁道,仁心乃医魂。”2025年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以“德馨于行,技精于勤”为主题,呼唤新时代医者以德立身
2025-08-19 14:09:00
相对疾病 小糖宝更害怕被孤立
全球有超过5.4亿糖尿病患者,这其中有个占比非常低的小众群体——1型糖尿病患者,大多在15岁以下确诊,他们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
2025-08-19 14:24:00
特别海报丨出伏后饮食、添衣指南请收好
8月19日就要出伏啦,这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段正式落幕,天气逐渐向凉爽转变。出伏后昼夜温差逐渐拉大,气候逐渐干燥,在饮食和日常起居方面都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2025-08-19 14:24:00
拒绝暑假胖一圈 开心享瘦很简单
暑假过了大半,不少家长发现孩子正在不知不觉间长胖。孩子老去冰箱找饮料咋办?控制体重会不会影响长个儿?孩子减肥能节食吗……别焦虑
2025-08-19 15:55:00
生育杀手出没!男士请自查冰箱
前几天,男科接诊了一位28岁的程序员,他的精液分析报告着实让人揪心:精子浓度仅500万/ml(正常应≥1500万),活力20%(正常需≥40%)
2025-08-19 15:55:00
十大国产护肝片排行,专家推荐护肝片品牌
肝脏是人体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官,承担着代谢、解毒、合成等多项关键功能,如同一个精密的“化工厂”,时刻维持着人体的正常运转
2025-08-19 17:15:00
同瀚堂:三百年贴敷传承里的叶氏医脉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 年),赣州章贡的青石板路上,一间挂着 “同瀚堂” 匾额的药铺悄然开张。掌柜叶文华掀开柜台后的布帘
2025-08-19 17:15:00
赤水市元厚镇:假期防溺水,安全伴我行
夏日炎炎,随着高温天气不断持续,河水溪流成了人们消暑纳凉的好去处,但河水溪流隐含的安全隐患却不容小觑。为切实增强辖区青少年的防溺水安全意识
2025-08-19 17:18:00
花溪区委老干部局组织开展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专题学习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增强老干部生态文明意识,发挥老同志示范带动作用,近日,贵阳市花溪区委老干部局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多功能室举办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专题学习
2025-08-19 17:18:00
贵州晚晴老年大学伯安分校授牌 阳明心学赋能银龄教育新图景
8月15日,贵阳市龙冈书院古柏葱郁,墨香袅袅。这座坐落于中国阳明文化园的圣学源脉之地,当日迎来了一场文化盛事——贵州晚晴老年大学伯安分校授牌仪式在此隆重举行
2025-08-19 17:18:00
传承千年的东方智慧,针灸如何化解现代人的健康难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贺照阳 通讯员 丁娜 张晗悦 实习生 乔佳芮针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这一根根小小的银针
2025-08-19 17:26:00
邹平市妇保院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中国医师节
为庆祝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滨州市邹平市围绕“尊医重卫,共享健康”主题,精心策划系列活动,向坚守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送上节日祝福与崇高敬意
2025-08-19 17:51:00
里葆多适用哪些癌症?乳腺癌、卵巢癌等实体瘤治疗解析
在肿瘤化疗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药物研发的深入,越来越多新型抗肿瘤药物逐渐崭露头角。其中,里葆多(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脂质体技术的改良型抗癌药物
2025-08-19 17: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