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16+8”断食 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17 15: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16+8”断食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新研究引发争议,本报记者向营养专家求证答案

本报记者 易蓉

一天24小时中,在8小时内随便吃,另外16个小时禁食、可以饮水,不用精细计算热量却能有效减重,这种“16+8”断食法很受减肥人群追捧。然而,最近美国心脏协会举行的一场研讨会上,一项中美合作研究指出,这种方法使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91%。

消息一出,一片哗然。是片面解读还是严谨定论?断食方法有没有健康风险?究竟是否能“吃瘦”躺赢?本报记者向营养专家求证答案。

两天饮食情况调查 有局限

“这项研究引发的热议很好地提示我们,应关注饮食模式改变可能对健康带来的长期风险,这部分工作仍需要更多研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孙亮说。

据悉,该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合作,研究数据来自20078名美国成年人在2003—2018年间参与“美国国家营养与健康调查”时完成的2次有效的24小时饮食回忆调查。研究者应用统计学模型把调查对象根据每日进食时间窗口分成5组(包括小于8小时、8—10小时、10—12小时、12—16小时及超过16小时),结合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2003—2019年12月期间死亡人数数据,分析进食持续时间和死亡率的关联。

研究者对年龄、性别、种族、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状况、体力活动等可能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调整后,得出一些结果——与每天进食时间在12—16小时的人相比,进食时间小于8小时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了91%;在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成人中也发现了这种关联,遵循限时饮食模式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有关。

该结论在网上引发关注也引起质疑。英国开放大学应用统计学名誉教授凯文·麦康威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这项研究长达8年,但研究人员仅分析了短短两天的饮食情况,并据此将调查对象以不同饮食模式划分,这种分类方式不足以解释有意识的长期间歇性禁食的效果。实际上研究人员自己也指出了这项研究的局限性。包括饮食信息来自调查对象的自我报告,可能会存在记忆偏差;同时,除了每日进食时间和死亡原因,饮食质量等其他影响健康的因素没有包含在分析中。

孙亮介绍,要探寻论证因果关系的研究并不简单,不仅要有完备科学的设计,还需要大样本量和漫长的实施周期。“以这些方法来长期严格地开展队列研究或者饮食干预研究,在成本和可行性上都存在困难,且仍受到很多混杂和偏倚的影响。因此这次的讨论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创新性地对饮食模式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关系开展研究。”

减少能量摄入减重 难持久

除了“16+8”,隔天禁食,每周正常饮食5天禁食2天的“5∶2饮食”等,都属于间歇性禁食或间歇性能量限制。孙亮介绍,由营养科医生或者专业团队根据个人情况规定禁食时间、能量或宏量营养素比例的许多短期研究已经证明,这类饮食方式的短期减重效果和对健康的有利影响——减少体重,改善血压、血脂和血糖,可能降低患糖尿病、心血管病及某些类型的恶性肿瘤等疾病的风险。间歇性禁食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饥饿感、恶心、疲倦、烦躁、失眠及头痛等。而且这种饮食方式对青少年、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糖尿病患者及进食障碍患者等可能会导致低血糖。

“事实上,现在很多流行的减重方式都离不开能量限制。”孙亮解释,例如不吃或者少吃主食,看似放开吃大鱼大肉的生酮饮食,调整了膳食结构,实际上多吃高脂、高蛋白的食物也会带来饱腹感,吃饱了自然不吃、少吃,整体摄入的能量降低,这也是生酮饮食减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孙亮参与的一项饮食干预研究邀请志愿者以地中海饮食、传统江南饮食和上海当下饮食(以精米和红肉摄入为特征)开展随机对照研究,在为期6个月的25%能量限制的干预后,3组志愿者的体重均显著下降,且没有观察到组间差异。提示在能量限制条件下,不同膳食模式有类似的减重效果。

“不过仍然要强调,这些减重方式的长期效果仍有待研究。”孙亮提醒,一方面减重干预的周期很少超过2年,跟踪数据有限,另一方面严格机械的饮食很难长期坚持。“而且体重下降后,肌肉也减少了,基础代谢率下降,对能量的消耗也会下降,所以减重效果很难长期持续。”

吃得对还要“迈开腿” 更健康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国人的营养保障和供给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但近年,特别是一些城市居民的饮食模式改变带来了能量过剩的情况。孙亮解释,能量过剩大多因为摄入精白米、肉类特别是红肉过多,加之体力活动减少,能量摄入超过消耗,造成多余能量储存在体内,最终可能导致肥胖。

“膳食宝塔是很有用的工具。”孙亮建议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饮食,同时注意控制精制谷物(如精米、精面)、红肉,增加全谷类、蔬菜、水果和奶制品。

想要好身材与好身体,光挨饿是不够的。“要管住嘴,吃得对,还要‘迈开腿’。好身材要通过健康饮食和运动获得。”孙亮说。

[延伸阅读]

高质量饮食+体育活动

有助于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生存率

复旦大学营养研究院(筹)、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高翔教授团队与哈佛大学合作研究发现,“吃得好、多锻炼可能有助于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生存率”。

研究团队通过对1251名帕金森病患者进行随访研究,评估替代性健康饮食指数和地中海饮食两种膳食质量,其中替代性健康饮食指数是一种包含11个基于与主要慢性疾病(包括帕金森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和死亡率相关的食物和营养素开发验证的膳食模式。同时纳入身体活动情况,最终分析发现,健康饮食和积极锻炼者生存率可提高一倍。而且无论患病前还是患病后,对帕金森病患者来说,高质量饮食和体育活动都有利于提高生存率。

此外,团队与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对6万余名参与者展开的合作研究发现,与不运动者相比,参加园艺活动者同时伴有多个睡眠障碍的可能性将降低42%,运动者同时伴有多个睡眠障碍的可能性降低33%。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7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少吃这些食物,显著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风险
...压,心脏病,糖尿病是临床三大最常见的基础疾病,其中心血管疾病就包含了两种,且据不完全统计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要远高于癌症的死亡率,由此可见心血管疾病的危害之大!据近几年的相关研
2023-02-03 20:44:00
改善饮食,预防心血管病
...增加2%。冬去春来,寒潮仍时不时到访,这时候仍应关注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一大致死疾病,同样是我国第一大死亡因素。目前我国有3.3亿心血管疾病患者,每4人中就有
2024-02-28 01:25:00
吃够这6种食物的人更健康长寿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饮食是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据一项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的研究显示,吃够6种健康食物(水果、蔬菜、坚果、豆类、鱼类和奶制品),有助于促进心血管
2023-07-31 05:55:00
中国“饮食杀手”不是油和糖,那是什么呢
...种疾病,还可能会致死。一、柳叶刀:3种食物吃不够,心血管风险或升高2023年5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何宇纳和周脉耕联合在《柳叶刀》子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该研究主要聚焦在
2023-06-20 15:16:00
...添加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和果汁中的糖分)摄入越多,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能越高。这项研究结果,为全球饮食指南中将游离糖摄入降到每日摄入能量5%以下的建议加强了证据力度。该论文第一
2023-02-14 20:03:00
水果、蔬菜、谷物,哪种对心血管更好?这项研究告诉你答案
当我们谈论心血管健康时,我们不仅仅在讨论医学问题,而是在探讨一种关乎生活质量、家庭幸福和长寿的重要话题。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心脏不仅仅是身体的一个器官,它承载着爱、情感和生命的活
2024-06-17 06:20:00
...添加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和果汁中的糖分)摄入越多,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能越高。这些发现提供了更强的证据,有望促使全球饮食指南建议将游离糖摄入降到每日摄入能量5%以下。英国牛津大
2023-02-15 01:26:00
羊肉是心血管的祸根,还是营养佳品?到底该不该吃?一起了解下吧
近年来,关于羊肉是否是心血管疾病的祸根还是营养佳品,引起了不少争议。有些研究认为,长期摄入大量红肉(包括羊肉)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其在某些观点中,羊肉被认为是一种特
2023-05-18 22:44:00
保护心血管,这3件事也很重要,建议多了解下
导语: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当中的内容显示,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并非是很多人心里最害怕的癌症,而是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都是非常高的,在我们国家里
2022-12-13 15:33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