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轻断食有学问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07 02:5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轻断食有学问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轻断食有学问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轻断食有学问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几个月前,北京青年肖扬(化名)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了一种全新的减肥饮食方法,新奇之下,他决定尝试一番。接下来的3个月,他把每天的进食时间都限制在8小时以内,注重低糖低脂高蛋白,其余16小时不再进食。同时每天晚上配上健身操运动。

“总体感觉体重下降不大,但围度小了很多,而且第1个月变化比较明显,后2个月差一些。”肖扬坦言,后来因为运动方案调整,进食时间难以控制在8小时以内,便放弃了这种饮食方法,但这3个月的体验非常不错,身体没有不舒服,也会向周围人推荐这种饮食方法。

然而,同样采用这种饮食方法的樊寂(化名),却收获了不太好的体验,只坚持了2个月便改弦易辙。“原因是发现停了之后体重就会反弹,挺难坚持的,而且胃不太舒服,时间长了感觉对身体会有伤害。”说到这里,她仍心有余悸,“之后便没有再尝试了,也不会向周围人推荐。”

肖扬与樊寂的经历均非个例。他们尝试的,是目前相当热门的一种饮食方法——“16+8”轻断食。

因人而异的饮食方式

在某论坛搜索“轻断食”,常常会搜出一连串如同暗号一般的数字:5+2、16+8、18+6、20+4……细读之下才明白,总数为7者,是指一周之内正常饮食和控制饮食的天数;总数为24者,是指一天之内空腹和进食的时长。可谓流派众多。

对于人类而言,“断食”这一概念,并不新鲜,而“轻断食”却是最近10年才兴起的新生事物。2012年,英国节目制作人麦克尔·莫斯利参与制作的纪录片《进食、断食与长寿》播出,片中提出的“5+2”断食模式(即每周5天正常饮食,其余2天将热量控制在500~600大卡)引发广泛关注。不久后,其参与撰写的书籍《轻断食》出版,更加详细地介绍了这种断食模式。一股“轻断食”热潮随即出现,相关书籍接连而至,各种流派层出不穷,“轻断食”的模式也变得多样起来。

“16+8是一种限制进食时间的方式,5+2是间断采用极低能量饮食的方式,最终都是达到限制能量摄入的目的。同时因为进食节律的变化,会产生改变内分泌的作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师蔡晶晶解释道,“目前从实践来看,这两种是相对比较好实现的。”

在蔡晶晶看来,这种饮食方式是值得推荐的:“对于肥胖人群来说,掌握好的话可以保证健康的体重匀速下降,有利于身体健康,还可以改善血糖血脂代谢。”但她也表示,任何一种饮食方式都不是适合所有的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在选择饮食方式时要避免盲目跟风:“我确实遇见了一些‘16+8’出现胃疼的情况,不是一两个人,胃疼的原因很多,比如进食量过低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患者因为控制饮食不当,轻则出现脱发、闭经、焦虑、无力、精神不集中等症状,重则出现低蛋白血症、贫血,严重的甚至出现电解质紊乱,进而危及生命的情况。还是想提醒大家,在选择饮食方式时要因人而异,操作起来要科学合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许英霞则对“轻断食”持否定意见。“我觉得没有必要”,她开门见山地说,“因为这种模式很难长期坚持,一旦停止又很容易造成体重反弹,我在门诊接触的断食减重患者大多是因为体重反弹而来的。而且,断食常常会带来肌肉量减少、基础代谢下降、体脂率增加,还有营养不良及脱发、皮炎等其他症状,得不偿失。”

对于这一新生事物,不论是体验者还是专家,看法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比较一致的,即饮食方式的选择,要因人而异,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人的饮食方式。

“谁也不可能保证一个指南或者建议就适应所有人,只是一个参考”,曾经尝试“5+2”轻断食两周的王小茗(化名)说道,“我个人不会向周围人推荐‘轻断食’,如果聊起来,我会说这是一个可以体验一下的选择,因为吃什么、怎么吃,归根到底是不同人不同阶段的一个综合想法,饮食是健康管理的一部分,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才是根本所在”。

“吃什么”比“怎么吃”更重要

“几年前,我曾经尝试过‘18+6’,下午一点之后就不吃东西了,天天如此,结果坚持了三周就放弃了”,某“双一流”高校博士生邦元(化名)对记者说,“那个时候年轻,身体好,要是搁现在,估计早就晕倒了!”

不论是哪一种“轻断食”流派,其关键因素,常常在于对“用餐时间”的把控。围绕“几点吃”“吃几顿”等问题,又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说法。对此,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内科医师王佳表示,比起“怎么吃”的问题,“吃什么”要更重要一些。

“如果采取‘轻断食’的话,我建议还是完成三餐,将一天的热量分成三份进食,尽量不要只吃两餐。”王佳说,“因为长时间进食不规律可能患有一些消化系统的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胆囊的结石。按时进食可以促进胆囊排空,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减轻胆汁淤积,避免胆结石形成。”

许英霞的看法,与王佳不谋而合。“有人一天只吃一餐,但如果能量超过需要量,一样会长胖。”她说道,“同时我们还要善待我们的消化系统,规律进食、少量多餐是对胃肠道的保护,并利于肝脏、胰腺的正常分泌。”

“特别是一些人群在严格控制饮食后会出现便秘的情况,这其实是正常现象,随着体重的恢复,大多数人的排便习惯都可以在数周后恢复。但如果不想恢复体重,那么排便习惯也不能改善。”王佳特别嘱咐,“不必一上来就服用缓泻类药品,反而可能会加重便秘。平时可以注意增加一些油脂的饮食、多饮水、避免摄入大量纤维,促进肠道的润滑。”

谈到具体“吃什么”,王佳表示,诸如限制红肉、加工类肉类、不健康的脂肪(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等,以及对高钠、酒精、糖类的限制,尽量吃优质的蛋白,新鲜的蔬菜水果、坚果、谷物等,均可作为参考。而且每天脂肪摄入不应低于10克,以避免胆囊收缩和胆汁循环障碍,引起胆囊结石的形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第一条就是‘食物多样、合理搭配’。”许英霞补充道,“建议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合理搭配。同时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漏餐,每天吃早餐。还要注意规律进餐、饮食适度,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不过度节食,足量饮水。”

肥胖本质上是生活方式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外形美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轻断食”外,诸如高蛋白饮食、低碳水饮食、地中海饮食等各种饮食方式更是层出不穷。在选择的过程中,专家建议,还是应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现在社会公众对美的要求是越来越苛刻,不论男孩女孩对于身材都有或多或少的焦虑。”王佳介绍,“我日常工作当中经常会遇到减肥不当出现的消化问题,比如过度饥饿导致的上腹痛,胃酸分泌过多导致的胃灼热,长期素食之后进食少量肉类或者蛋白质出现的腹胀,进食较多纤维素较高的食物出现的肠胀气,等等,提醒大家都要注意。”

蔡晶晶则建议,在减肥之前,可以先做一个体检,然后再去选择饮食方式。“主要是为了排除基础性疾病,而且根据代谢特点制定的方案会更有针对性一些,避免对身体造成损害,以及虽然无害但效果不好的情况。”她补充道。

对于“轻断食”这种相对新潮的饮食方式,受访专家表示,不论是“5+2”,还是“16+8”,“轻断食”目前尚不作为长期饮食模式推荐。

“这种间歇性禁食的策略,短期来看确实可以使体重减轻,可以改善代谢指标,比如血糖、血脂等,但目前没有长期研究证实其长期效果,而且也很难有人真的能够长期坚持下来。”王佳解释道。

采用包括“轻断食”在内各种减肥饮食方式的人群,在切换回日常饮食之后,常常要面对体重反弹的问题。蔡晶晶介绍,对于“反弹”的情况,还要进行具体区分。“如果体重往回浮动3~5斤,基本是正常的,因为减重时是一个相对脱水状态,恢复时水分和糖原的增加,不是脂肪的增加,再往上才是反弹。”她补充道,“体重反弹的人,对于‘正常饮食’的认知常常有一些偏差,认为减肥之前的饮食才是正常饮食,目前不是一个正常状态。事实上之前的饮食才是不正常饮食,恰恰是要调整的。可以说,肥胖本质上是生活方式病,就像那句名言说的,‘你是你吃出来的’。”

许英霞则主张,不必区分“减肥饮食”和“日常饮食”。“以‘轻断食’为例,所谓‘正常饮食’的那几天,事实上也是要限制总能量,而且很多人在断食日选择进食代餐,在口感、营养和价格等方面都不太划算,很难坚持。”她认为,如果日常饮食是一人三餐规律进食且均衡饮食、合理搭配,那么减重只要在现有的饮食上做减法就已足够,“就像我们常说的吃7、8分饱或者吃半饱,将大餐具换成小餐具,减油、减盐、减食物量即可。”

不论是选择一种减肥饮食方式进行突击,还是直接选择日常控制饮食循序渐进,在决定减肥的那一刻,都要准备好和过去的饮食方式告别了。

“在选择饮食方式时,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还要想好自己在未来几年、几十年中能不能坚持这样的饮食习惯,这个非常重要。”王佳补充道,“若减肥成功,希望成果能长期保持,那就要了解,减肥后肌体能量消耗是减少的,所以永远不能恢复到之前基础的饮食了。而且减重之后食欲旺盛是正常现象,因为促进食欲的激素分泌增多了,而抑制食欲的激素分泌减少了。这种激素的反应要维持一年左右,这一年很难保持体重,就是要和自己身体的欲望作斗争。后续激素水平又可以平衡时,维持体重就会容易一些。”

“我的感觉是,是否‘轻断食’意义不大,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才是核心。首先确定什么不吃,然后排除出去,平时保证蛋白质摄入充足、休息充分、多喝水、适当运动,注重饮食结构均衡,尽量通过天然食物摄入营养元素,我觉得这都比较重要。”在采访的最后,正在减肥的北京青年刘大壮(化名)向记者介绍了他的心得,“我现在每天早上空腹量一次体重,测试前一天的饮食情况,以便随时调整。”

“那如果体重一段时间不降,会焦虑吗?”记者忍不住追问道。

听闻此言,刘大壮笑了笑,若有所思地说道:

“那,就交给时间吧。”

(本报记者 贾月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7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学减重,细水长流
...遇到平台期,首先不要失去信心。“这说明你已经改善了饮食和锻炼习惯,很可能更健康了。”在许英霞看来,体重的日常波动主要反映了液体的变化,并不能真正反映减重的进展。“同时也要密切
2024-04-13 03:18:00
减肥传奇安格斯:绝食382天的“饥饿疗法”,成功减掉250斤肉
...内快速瘦身的主要原因,总结来说就是暴汗。减肥是一门学问,有条件的话可以咨询专业人士,很多演员就会在拍摄电影前找专业人员进行塑身,例如电影《激战》的两位演员,彭于晏和张家辉就是
2024-08-26 13:42:00
紫薯与土豆搭配起来吃,会给身体带来3个好处
...么,如何正确饮食,帮助减肥,就是大家需要掌握的一门学问了。紫薯和土豆,都是很容易饱腹的食物,虽然会带来饱腹感,但是这两种食物,所含的热量并不多,因此不会导致身体变胖,反倒是有
2023-04-23 12:13:00
怎样准确判断自己胖不胖?这2个指标同样需要参考
...健身锻炼计划,才是最好的选择。总而言之,减肥是一门学问,单凭BMI来判断自己有没有减肥的必要,终归有些太局限,尝试参考一些其他的指标,或许也能给你减肥健康的道路上,提供一定的
2022-12-18 14:24
每天晚上不吃饭,大约多久能瘦下来?揭晓答案,早知早好
...称体重看似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其实里面蕴含着不少的学问。那么,什么时候称体重最准呢?首先,我们要明确体重的变化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如饮食、运动、生理周期等,因此,要想得到最
2024-01-21 06:06:00
25岁女孩永久丧失生育能力!过度减肥影响卵巢功能,怎么减才健康?
...不合适,反而会加重关节负荷。潘丹峰提醒,减肥有很多学问,如果真的想减肥,还是要求助专业医生。尤其要注意科学减重,不建议盲目跟风。 网友评论有网友认为,100斤根本就不需要抽
2024-08-18 13:48:00
若想减肥成功,避开这3个常见的误区,体重或悄悄下降!
...但是最近几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大家的饮食也变得越来越丰富,这就会容易增加女性的肥胖力,所以很多女性都在为了减肥不断焦虑。大家常说,如果想要人前光鲜,那么必须要做
2023-10-07 15:29:00
聊聊哪些减肥怪圈
...无碳水化合物餐”,认为自己需要惩罚自己,而采用抑制饮食等不健康的行为,来惩罚自己,损害身体健康。7.负能量循环怪圈:处于\"减肥无力感\",陷入了一种\"消极的自我强化循环\
2023-06-16 15:19:00
电影《热辣滚烫》掀起健身减肥热潮 大火的减肥药有用吗?
...还有助于提高新陈代谢,并建议服用药品的同时也要注意饮食和运动,任何减肥产品都不能替代健康的饮食和规律的运动。记者注意到,该商家售卖的奥利司他胶囊药品介绍中说明奥利司他胶囊为(
2024-02-18 20:1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