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七个白面饺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26 01:3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七个白面饺子

□李 民

小时候家穷,过年的时候大人不会给孩子们发红包,于是,年夜的饺子就成了最美的享受和期盼。

记不清楚那年我几岁了,忙碌了一年的乡亲们都在过年的前几天等待着公社分白面,那个时候,家家都没有白面吃,只有过年过节,公社才会调拨一部分白面来。过节一般每口人分一斤,过年要多分一些。这样,年夜的饺子就可以用白面包了。

白天,生产队派了大马车和强大的阵容去公社领白面了。可一直到了晚上,也没有见到拉面的马车回来。父亲是生产队副队长,这件非同寻常的大事由他亲自来抓。据说领面的过程一波三折,先是在公社的粮站排队,排到下午才轮到我们大队。大队领完,再按人口往各小队分。腊月的寒风刺骨,父亲和几个乡亲把面领到手时,才知道原来说好的每口人二斤缩水到一斤半了。父亲赶着马车往回走,在老爷岭上路又陡又滑,马车竟然翻到沟里去了,人和马都没有受伤,可两袋白面被刮出了口子,白面撒了满沟收不起来了。

北风呼啸,父亲是半夜带着马车回来的。分面的计划被破坏,各家应该分得的斤数要重新统计计算才行。第二天,生产队大院里挤满了来分面的人。队长一声令下,一袋袋面粉被打开了口袋,都倒在了几个大圆笸箩里。父亲拎秤,会计念村民名单,念一份父亲就称一份。乡亲们排着队,都很虔诚。分到的面尽管不多,可脸上都带着喜色。

父亲称到结尾的时候,笸箩里的白面很显然不够分了。好在剩下的几户都是小队干部,一合计不按斤数和人口分了,干脆平均分成几份,每家拿走一份。这样一来,我家就吃亏了。我家人口多,男孩子多,分得的面粉简直太少了。年夜饺子成了过年最吸引人的盛宴,从而备受孩子们的瞩目。

我从小嗜睡,年夜包饺子的时候睡着了,直到第二天早上才醒。一醒过来,就想起没有吃白面饺子呢,闹着跟母亲要,母亲告诉我不用着急,给我留下的饺子在锅里热着呢。可我掀开锅盖,只有一只空碗在里面,哪还有白面饺子啊。我哭闹起来。为这事,父亲“严刑拷打”了我几个哥哥,他认为是我的哥哥们偷着把饺子吃掉了。

童年的这件事情,在我的脑海里印象格外深。自己哭着要白面饺子的一幕现在想来,还觉得有一丝苦涩挥之不去。这件“案子”被长大后的我一举侦破,原来,白面饺子并非被我哥哥们偷吃,而是被一直不怀孕的老婶偷走了。老婶和老叔结婚四年没有怀孕,很着急,经高人指点,说大年夜到男孩多的人家,从锅里偷饺子吃,一吃就怀上了。饺子的喻意是“叫子”,就是叫来孩子的意思。老婶在那个大年夜处心积虑,趁人不备,揭锅盖把七个白面饺子全拿走了。这件事成了我们家那年最大的冤假错案。

那七个幸福的饺子被老婶偷走吃下后,竟然真的出现奇迹。老婶从此“喜”事不断,接二连三地生孩子。要不是后来实行了计划生育,我高产的老婶说不定要生多少个呢。老婶马不停蹄给我生下了七个妹妹,才来个紧急刹车。她的节外生枝,才让我感觉年夜的饺子是那样的幸福。

如今,吃饺子是很平常的事情了。可我仍然喜欢年夜的饺子,每年的年夜饺子,我都吃出了很多种感受。品咂过去,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甜蜜生活。还有一件事情可以透露,每年吃完年夜的饺子,我都让妻子把饺子放在锅里,等村里的女人来偷。令我失望的是,我家再没有来过偷饺子的人。

有一次过年逗老婶,说锅里给她准备着白面饺子呢。老婶嘿嘿笑说:不去,你们家锅里的饺子都是丫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6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冬至┃糖友这样吃饺子、汤圆,血糖波动小!
...也能稳稳当当!北方饺子1.饺子皮的选择选择全麦面粉或白面与荞麦粉等粗粮的混合粉制作饺子皮。相比普通白面,全麦面粉或白面与粗粮的混合粉富含纤维,有助于减缓血糖上升速度。2.馅料
2024-12-21 10:42:00
明月光 回忆长
...葡萄干,准备做成花馍。在她们那个年代,中秋节能吃到白面馍已实属不易。故而每逢中秋,奶奶就会用白面裹上姜黄、红曲等配料做成花馍。生活宽裕些后,她才用些果干点缀,为花馍再添一分层
2023-09-24 06:30:00
小年┃灶糖、饺子、年糕齐聚,糖友如何巧吃团圆餐?
...足了口感,又兼顾了健康。饺子皮的选择选择全麦面粉或白面与荞麦粉等粗粮的混合粉制作饺子皮。相比普通白面,全麦面粉或白面与粗粮的混合粉富含纤维,有助于减缓血糖上升速度。馅料的讲究
2025-01-22 11:04:00
控血糖建议远离哪2种饺子
...饺子?饺子皮尽量自己擀,用杂粮面粉拌,推荐燕麦面、白面4∶1;或高粱面、白面为3∶2,这样同样大小的饺子皮,由杂粮面粉擀的,比精面粉擀的,热量低,升糖慢。饺子馅尽量选择含膳食
2023-08-05 20:02:00
穿越时光的味蕾之旅
...的羊肉汤端上桌时,同学拿起随羊肉汤一同端上来的一张白面饼给我做示范,只见同学把白面饼先撕开,再掰成蚕豆粒大小的块,泡进羊肉汤里。我好奇地看着同学的动作,和同学说,原来你们这儿
2023-11-22 06:09:00
...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篮子里是一碗猪肉炖萝卜及几个白面馒头,篮子用棉布裹着,虽经过一段路程,还是热的。“赶快吃吧,已不怎么热了。”潘老师一进门便催促我们吃。我俩有些不好意思,
2024-02-05 11:18:00
飘忽的焦饼
...楚,就笑着指指太阳,指指粮食囤。圆儿小时候家里穷,白面特别稀缺。他闹着要吃白面馍,母亲躲不过,就抓上一小把白面,在盆里撒上几粒碎盐、一撮芝麻,和成软面团,用小擀杖擀成薄薄的、
2024-01-05 02:18:00
...两个小组每组6位客户,公司为客户准备了各种饺子馅、白面、各种调料及包饺子工具,当比赛的哨声响起,大家纷纷忙碌,有擀饺子皮的,包饺子的,煮饺子的,大家分工明确忙的不亦乐乎。忙碌
2023-07-26 11:44:00
热热的饺子浓浓的爱
...越喝越有”嘛!我家饺子种类丰富。按饺子皮可分为普通白面类、粗粮类,或者和面时加以菠菜汁、胡萝卜汁而成为绿色、红色类。饺子馅则有猪肉莲菜、猪肉大葱、猪肉白菜、猪肉茴香、猪肉豆角
2022-12-21 06: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