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
明月光 回忆长
■刘彦宏
陈 涛绘
“中秋时分离开家乡显得匆忙,都没赶上八月十五的月亮,曾经一度热血澎湃年少轻狂,想着风里雨里万里边疆……”列兵时期,我弹着半生不熟的吉他,自己作词谱曲创作了这首歌曲《藏于时光的短诗》。这些年,每当我自弹自唱这首歌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入伍那年中秋节的画面。
那年中秋,是我入伍离家的日子。那时的我,脑海里萦绕着对军旅生活的憧憬。起床后,我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了人武部发的迷彩服,站在镜子前上下打量自己。
母亲听到我起床的动静,在厨房里做饭的动作不再小心翼翼。人武部定于下午3点组织欢送仪式。我们这些新兵将在仪式结束后,跟随接兵骨干,登车前往军营。于是,母亲早早张罗着要让我在家里吃顿饺子。人们总是会赋予食物一些祝福象征,“上车饺子”就是其中常见且温馨的一种。
待我洗漱完走到厨房时,母亲正挥舞着两把菜刀,将砧板上的肉和菜搅拌在一起。见我过来,母亲微微停顿了一下,一边抬手擦汗,一边笑着说:“这儿不需要你帮忙,去陪你奶奶再说会儿话。”母亲剁馅的刀点一直细密而紧实,但那一刻我分明听出了一丝颤抖。吃过那么多次母亲做的饺子,那是我第一次关注到她的情绪波动。
奶奶正坐在阳台上,清洗晒干的红枣和葡萄干,准备做成花馍。在她们那个年代,中秋节能吃到白面馍已实属不易。故而每逢中秋,奶奶就会用白面裹上姜黄、红曲等配料做成花馍。生活宽裕些后,她才用些果干点缀,为花馍再添一分层次。
我坐在奶奶旁边,一向少言寡语的她打开了“话匣子”:“这次出远门,坐车时间长,奶奶给你做几个花馍带着路上吃。你一向调皮捣蛋,到部队要听领导的话、遵守纪律……”那天,奶奶说了很多话,有些话反复说了好多遍。我轻声应和着,直到母亲招呼吃饭。
桌上的汤饺装了满满当当两大碗。母亲怕我吃不饱,又往里添了几个。清亮的汤上,漂浮着密密的葱花、紫菜和虾米,冒尖的饺子个个肚皮浑圆,看起来鲜香味美。
我正大快朵颐时,父亲到家了。他在离家20公里外的矿区工作,为了送我,专门请了半天假。父亲看了看时间,对着正在狼吞虎咽的我说:“慢些吃,时间来得及。”向来严肃的他,语气中流露出罕见的温柔。
吃完饺子后,我就接到了去广场集合的通知,和父母匆匆前往。到了广场,距离欢送仪式开始还有一段时间,我和其他新兵在人武部的组织下列队,父亲和母亲则找到我们的接兵骨干攀谈着。在工作生活中一向严肃的父亲,那天笑着与接兵骨干聊了很长时间。后来,我才知道,父亲是怕急脾气的我到了部队不适应,请接兵骨干多关注帮带。
仪式结束,我们在原地等车。父亲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跑过来让我等他一下,然后离开了。轮到我登车时,父亲拎着个塑料袋匆匆跑过来,塞在我手里:“你奶奶专门给你做的花馍,差点忘带了。”他喘着粗气,眼眶微红,鬓角的头发也被汗水浸湿。那一瞬间,我脑海中突然闪过朱自清先生《背影》一文中,老父亲攀爬站台为儿子买橘子的画面,眼眶也红了起来。
那一夜,我在火车上没怎么睡着。近千公里的车程,窗外的月亮一直很亮很圆,而我离家乡越来越远。
而今,我即将度过在军营的第7个中秋节。看着逐渐变圆的月亮,一缕感慨油然而生:当年那个对军营满怀好奇和憧憬的青涩少年,肩上扛起了更重要的使命责任。月亮依旧挂在那儿,她挥洒着祥和安宁的光华,寄托着我的缕缕乡思,承载着家人遥远的祝福与期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4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