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郑军,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出诊时间:每周四下午+夜诊、周日下午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首都优秀名中医。从事中医儿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曾经担任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中医儿科教研室主任15年。
擅长疾病:小儿反复顽固咳嗽、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咽炎、腺样体肥大、小儿厌食、消化不良、生长发育缓慢、腹痛、便秘、积食、小儿湿疹等疾病。对小儿捏脊、推拿、贴敷等外治疗法有深入的研究。
小儿肺炎是儿童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尤其高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其起病急、症状多样,家长需掌握科学防治知识,才能及时识别风险,守护孩子健康。
一、为何婴幼儿更易患肺炎?
1、呼吸道结构特殊:婴幼儿气管狭窄、纤毛运动能力弱,难以有效排出病原体。肺泡数量少且含气量低,为病菌繁殖提供温床。
2、免疫系统未成熟:婴幼儿免疫球蛋白分泌不足,肺巨噬细胞功能较弱,对抗病原体能力较差。早产儿、营养不良儿童风险更高。
二、识别肺炎的五大预警信号
1、持续高热不退:体温常达38.5℃以上,退烧药效果短暂,需警惕细菌性感染。
2、呼吸异常:呼吸频率增快(婴儿>50次/分)、鼻翼扇动、胸骨凹陷(三凹征)是典型缺氧表现。
3、咳嗽特点:初期干咳逐渐转为带痰咳嗽,支原体感染常引发剧烈干咳,夜间加重影响睡眠。
4、精神状态改变:烦躁哭闹或萎靡嗜睡,伴随拒食、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
5、肤色变化:口唇、指甲发绀提示严重缺氧,需立即就医。
三、西医视角:病原体导向的精准干预
1. 病因与分型
西医认为肺炎多由细菌(如肺炎链球菌)、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支原体等感染引起,环境因素(如误吸、过敏)及免疫力低下亦是诱因。重症肺炎需警惕并发症,如呼吸衰竭、脓胸等。
2. 治疗原则
抗生素选择:细菌感染首选青霉素、头孢类;支原体肺炎常用阿奇霉素。
支持治疗:氧疗、雾化(布地奈德+支气管扩张剂)、补液纠正脱水。
重症管理:出现呼吸窘迫、持续低氧血症时需住院,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或丙种球蛋白。
四、中医视角:辨证施治与整体调理
1. 病因病机
中医归为“肺炎喘嗽”,外因风邪(风寒/风热)犯肺,内因肺脾不足,痰热壅肺致气机闭阻。重症可邪陷心肝(惊厥)或心阳虚衰(循环衰竭)。
2. 辨证分型与治疗
风热闭肺:麻杏石甘汤+银翘散,清热宣肺(如麻黄、石膏、鱼腥草)。
痰热壅肺: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涤痰通腑(如葶苈子、瓜蒌)。
正虚邪恋:沙参麦冬汤或六君子汤,养阴润肺或健脾益气。
五、特色外治法:
穴位贴敷:肺俞、膻中穴贴敷清热化痰中药,促进炎症吸收。
小儿推拿:清肺经、揉天突,缓解咳嗽喘息。
耳穴压丸:选肺、气管等穴,调节气机。
六、中西医结合优势
急性期:西医快速控制感染,中医辅助退热化痰(如放血疗法降高热)。
恢复期:中医调理体质,减少复发(食疗如莲子山药粥,推拿增强免疫力)。
减少副作用:中药外治(如蜜芽罐刮痧)替代部分抗生素,降低耐药风险。
七、家庭护理要点
环境:保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温度22℃-24℃,湿度50%-60%),避免过敏原。
饮食:急性期清淡流食(如梨汁百合羹),恢复期增蛋白(鱼肉粥)补气阴。6月龄以上婴儿可适量饮用苹果汁补充水分。
观察预警:若呼吸>40次/分、血氧<90%,需立即就医。
结语
小儿肺炎治疗需“急则西医控标,缓则中医固本”。中西医结合不仅缓解症状,更通过整体调节改善儿童体质,降低复发。临床应根据患儿个体情况,灵活选择方案,实现疗效最大化。
注:本文仅为信息分享,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治疗及建议。如有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责任编辑:王怡萱(EN097)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4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