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开栏语:党旗领航新时代,砥砺奋进树先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深入推进“五项先锋”创建活动以来,首批25个创建党支部打好“规定+自选+特色动作”组合拳,有效突出了“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党员志愿服务队”五项先锋的品牌特色。围绕医院发展、科室实际、贴近医患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得到社会广泛好评。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联合华龙网,强化党建统领,聚力打造新时代的“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开设学习贯彻二十大·“五项先锋”赛马比拼,晒百年宽仁“医”心向党护健康,看重医二院“医”路向前新征程!
2023年,分层分类组织举办VTE专题培训会共38场,截至8月底,VTE风险评估确认率从53.67%提高到94.69%,VTE中高危患者预防率从75.30%提高到80.36%;
获批中国胸痛中心,持续改进胸痛、卒中中心建设关键指标,推动疑难危重救治中心建设;新增消化内科、麻醉科、神经外科与临床药学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新增康复医学科与临床护理2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这一组组亮眼的数据,正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二院)启动“五项先锋”创建活动以来在医疗质量管理、专科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的根本,也是医院发展的关键。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重医附二院医务处党支部通过打造“宽仁医务示范岗”,以党建为引领,党建促管理,党建融合医疗业务发展,按照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发展要求,以两院区医疗质量管理同质化、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围绕“一项创新、两大中心建设、七大重点工作”为主线来开展具体工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集管理型及服务型一体的优秀组织保障!
“四大抓手”建强战斗堡垒
着力提高团队战斗力凝聚力
“通过‘五项先锋’创建活动,我不仅深入地了解到党组织的政策和要求,还能更准确地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分享经验,深入临床,服务临床,改进医疗质量,改善就医体验,保障患者安全,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重医附二院医务处党支部组织委员陈志美感慨地说,这种特色党建活动既增强了支部全体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组织观念,也提高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这正是重医附二院党委组织各党支部开展此活动的目的之一。
“五项先锋”创建活动动员大会。院方供图
院党委委员胡鹏副院长讲党课。院方供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坚强战斗堡垒。”这是党的二十大向基层党组织发出的动员令、吹响的冲锋号。自启动“五项先锋”创建活动以来,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筑强战斗堡垒,提升党组织凝聚力,重医附二院医务处党支部围绕处室工作提出“四大抓手”。
重医附二院医务处党支部书记阳文琳表示:“具体而言,就是一抓理论知识培训,我们通过集中学习、自主学习、视频连线、电视、学习强国APP等进一步系统学习党章、党规等,以满足不同院区、不同岗位需求,达到同质化培训目的,不断提高党性修养。二抓制度建设,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副院长、党委委员胡鹏为全体党员讲授党课,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活动;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支部委员‘一对一’联系培养,规范支部管理和监督,优化支部评优评先工作,共同提高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三抓团队凝聚力,这期间我们组织全体党员加强学习,进一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继承弘扬爱国情怀;组织支部党员同志回顾分享了援沪抗疫经历,传递‘舍小家,顾大家’的医者情怀。四是抓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紧紧围绕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开拓创新,开展‘党建+技术创新’‘党建+绩效考核’‘党建+疫情防控’‘党建+医保工作’四种模式,全面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据了解,为改善医疗指标,阳文琳多次率领支部党员深入临床,围绕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主线深入一线指导工作。
“我们要从严从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才能不断提升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对此,阳文琳强调。据悉,在开展“五项先锋”创建活动的一年多时间里,重医附二院医务处党支部获得多项荣誉:党支部获2021年度重庆市医务管理先进单位;吴佳玲同志获重庆市医院协会2021年度重庆市医务管理先进工作者;阳文琳同志获重庆医科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滕冬梅同志获重医附二院微党课演讲比赛二等奖;报送案例《打造“常驻工作队” 凝聚“振兴内生力”》在重庆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案例评选活动中获重庆市“十佳案例提名”;大进镇红旗村驻村“第一书记”唐廷金同志获“重庆市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
推动医疗技术创新
全力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我最近身体、精神状况都挺好的,前几天还出去玩了,给你们看看照片!要不是你们哪有我现在这么自在的日子呀!”2021年9月,在重医附二院肝胆外科顺利完成肝移植手术的魏先生(化名)给医护人员发来他的生活照。在这之前,他还被多年的乙型肝炎、肝癌、肝衰竭等诸多问题折磨得不成人形。
事实上,魏先生的肝移植“重生之旅”并非个例。据悉,从2021年6月取得肝、肾移植资质至今,重医附二院器官移植工作已实现跨越式发展。事实上,这也是重医附二院医务处党支部自“五项先锋”创建活动开展以来的重要成果之一,即推动医疗技术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一家医院来说,医疗技术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阳文琳表示,为此重医附二院医务处党支部在“党建+技术创新”模式引领下,创新组织实施了《医疗技术创新项目“揭榜”》活动,这也是为了积极响应医院13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技术创新年”的号召,旨在更好地服务临床一线,推动医院创新发展。
主办“医务管理沙龙之DRG实际付费专场”沙龙。院方供图
据了解,2022年重医附二院在医疗技术创新方面收获累累硕果:共计准入临床新技术、新项目22项;开展器官捐献68例,器官移植150例;成功备案限制类医疗技术机器人手术,并完成手术216例;获得5个重庆市首批公共卫生重点专科、1个市级临床诊疗中心建设项目、1个重庆市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新成立重庆市肝硬化诊治联盟、中国西部毛发医学专病联盟、重庆市ECMO联盟3个专科联盟;主办“医务管理沙龙之DRG实际付费专场”沙龙;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获批重庆市市级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基地;举办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骨干培训班……
聚合力共发展
各项业务工作“全面开花”
“我们都知道,医务处对医院的建设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医附二院医务处是由医疗质量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病案统计科、对外办公室、公共卫生科组成,旨在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管理、落实医疗制度等。”阳文琳强调,为了促进医院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所有科室既各司其职又通力合作,紧紧围绕“两大中心建设、七大重点工作”为主线开展工作。
“所谓‘两大中心建设’,就是去年我们通过修订胸痛和卒中中心建设文件、上线绿色通道急救与信息化随访管理系统、完成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规范化培训基地申报、启动‘关爱病房’卒中健康管理计划等一系列工作,推动医院的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建设。”
开展支部共建活动。院方供图
那七大重点工作又是什么呢?对此,阳文琳进行了解释:“一是召开行风总结会、每季度行风专题会、行风专项整治行动会,举行行风责任书签订仪式、第四季度行风专项整治行动等,加强行风管理。二是聚焦执业管理、质控流程、薄弱环节管理、质控考核,稳步推进医疗质量,如组织相关科室修订医疗相关制度50余条,调整优化门诊和住院增长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基药、手术占比、微创占比等8个指标,召开总住院医师会议、专家沟通交流会、质控员培训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等会议10余次。三是积极与临床沟通合理用药相关工作,去年医院成功申报重庆市首个药学类卫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基于‘互联网+’的房颤抗凝治疗管理平台,还开设药学门诊、医师药师联合门诊及互联网‘药师咨询’等,合理用药效果进一步提升。四是全力推进DRG支付改革工作、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病案质控、病历复印线上申请功能等,提升医院病历质量,提高患者就医体验。五是落实落细公共卫生职责,完成重庆市公众卫生应急能力提升培训工作任务、规范传染病及慢病上报管理等。六是做好院感防控。疫情期间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围绕零感染目标,促落实、注细节、重实效,没有发生一件重大院感不良事件,并成功创建重庆市中医医院质控中心,国家医院感染检测哨点单位。”
支部党员下基层。院方供图
“值得一提的就是我们的对外工作。”阳文琳进一步补充道,着重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多措并举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即: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打造健康乡村;坚持党建引领业务工作,医院4个党支部先后赴村开展支部共建活动,把健康理念送到基层。二是保质保量完成干部保健工作,完成各级各类医疗保障任务53次,举办干部保健医护人员急救技能培训。三是推进组团式援藏工作,先后派出医务处沈宗明、眼科汤永强、消化内科赵红雲等同志援藏,助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双提升。四是深入推进医联体工作,规范、完善医联体运行管理机制,探索医联体合作新模式,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等,做实对口支援。五是对标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继续做好分级诊疗工作。“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医院共派出医护人员500余人分别赴市内、各区县和社区、乡镇等医疗机构开展义诊及适宜技术推广共50余次,免费接诊患者1万余人次,向下级医院转诊人次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78%。”
奔走抗疫一线 筑牢防控关口
用担当创建“党员示范岗”
“2022年监测病例123845例,医院平均感染率2.18%”,平均感染例次率3.47%;全院手术例数63185例,感染率0.10%,I类手术切口部位监测11045例,感染率0.31%;导尿管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0.68‰;动静脉插管感染率0.78‰;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感染率2.73‰;病案质控后CMI值由1.1441提升到1.2313,服务出院人次111692,同比增长14.54%……”在去年重庆疫情形势最为严峻期间,这些一个个看似并不起眼的数字,却筑牢了重医附二院疫情防控的坚固屏障。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越是急难险重,越是见证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时刻。去年11月,重医附二院医务处党支部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据悉,当时重庆本土突发规模性疫情后,该党支部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围绕零感染目标,全体党员多线作战,打好疫情攻坚战的同时,确保院内日常医疗秩序平稳运行,不仅没有发生一件重大院感不良事件,而且各项感染指标均处于重庆领先水平。
“我记得是11月9日中午11点多,医院感染病科接到命令,要在24小时内腾空感染与肝病中心大楼,用于收治新冠病人。当时大楼里还有141位住院患者,88位家属,其中还有涉疫人员。”回想起那时的情景,阳文琳仍历历在目,她表示,一接到命令,科室医护人员全都第一时间回到了工作岗位,考虑到后续可能还要投入到救治患者的工作中,大家几乎都是拖着行李箱回来的,“由于病人数量多,时间紧,加上感染病科部分病房处于封控中,转运工作的难度、强度都超乎想象,我们不仅要和病人及家属做大量的沟通解释工作,还要将达到出院条件的患者转回当地医院,再把剩下的患者转到其他科室,从病情摸排、密集沟通、信息查对、集中出院、上报隔离,到安排转运、妥善安置,所有环节既要保障危重病人的医疗安全,又要做到针对疫情的精准防控,最终在10日凌晨4点转运完所有病人!”
正在腾空感染与肝病中心大楼。院方供图
此外,作为医疗救治组长单位,重医附二院医务处党支部还统筹调派全院医疗资源,派出医务人员600余人次参加新冠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包括派出专家团队进驻市公卫中心、接管方舱医院、全市会诊等新冠救治工作、健康教育、核酸采样、检查督导、研讨建议等内容。
开展核酸检测工作。院方供图
“医务处,作为医院非常重要的职能部门,必须要实时根据医院发展策略,组织实施全院的医疗工作。”因此,对于党支部接下来的规划,阳文琳目标很明确,“首先是继续巩固‘支委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应好’的精品五好支部以及‘五项先锋’创建活动的重要成果,其次还是要一手抓医疗质量,一手抓创新技术,又快又稳地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守护重庆乃至全国人民的健康,助力建设健康中国!”
(文/曹冬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