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开栏语:党旗领航新时代,砥砺奋进树先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深入推进“五项先锋”创建活动以来,首批25个创建党支部打好“规定+自选+特色动作”组合拳,有效突出了“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党员志愿服务队”五项先锋的品牌特色。围绕医院发展、科室实际、贴近医患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得到社会广泛好评。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联合华龙网,强化党建统领,聚力打造新时代的“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开设学习贯彻二十大·“五项先锋”赛马比拼,晒百年宽仁“医”心向党护健康,看重医二院“医”路向前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那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作为公立三甲医院的临床科室,又该如何抓好党建工作,让医务人员的工作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助推科室乃至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呢?
重医附二院神经内科全体医护人员。院方供图
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二院)启动“五项先锋”创建活动以来,第23党支部(神经内科党支部)就在争创“党员示范岗”过程中,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即:坚持党建引领“一面旗”,强化党组织建设,主动承担引领科室长远发展的责任,带动党员干部在本职岗位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一名党员带动一片、影响一片”,将科室建设成为临床上医疗质量高、专业特色鲜明,科研上成果突出、人才队伍优秀,教学上师资队伍完整、精品课程较多,服务上深入基层,勇担当干实事,在重庆及西部地区领先、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神经内科。
坚持打基础与创特色相统一
多措并举强化支部建设,筑牢战斗堡垒
“党支部是党的基本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近日,在采访中,重医附二院第23党支部书记、神经内科副主任李长清强调,“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名党员。”
据悉,自五项先锋创建活动启动以来,重医附二院第23党支部坚持以“打基础与创特色相统一,引领群众与服务群众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支部建设,多措并举推进党支部建设提质升级。
支部书记李长清讲党课。院方供图
那如何“打基础”呢?重医附二院第23党支部进行了三大举措:一是加强思政工作,推动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包括但不限于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支部书记李长清作专题党课宣讲,强调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支部副书记李小凤带领学习党课《学党史,悟思想,汲取奋进力量》。二是强化党性修养,通过观看红色电影《战狼》《跨过鸭绿江》、历史舞台剧《重庆1949》,参观大观镇“川军血战到底”爱国教育基地等,传承革命精神。三是积极发展新党员,从初期的18名发展到目前的28名,进一步壮大支部队伍人才建设。同时,还通过制作支部工作手册,设置创建工作服务意见箱、建立“阳光党务”工作考核、优化党建文化墙等,以及每月定期评选“优秀共产党员”“优质护理标兵”“6S管理明星”活动,增强队伍战斗力和凝聚力,提升党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这些都是确保党支部各项工作扎实、稳步开展的基本要求。
支部书记李长清参与涂鸦活动。院方供图
“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涂鸦活动。院方供图
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合影。院方供图
支部“优秀共产党员”“优质护理标兵”“6S管理明星”获奖者。院方供图
而在“创特色”方面,重医附二院第23党支部以党建思想为引领,创新举措,结合科室特色,积极打造支部特色党建品牌,开展“青年师资教学创新大赛”“党员家访——把爱送到家”和“关爱记忆”俱乐部患教活动,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又将引领群众与服务群众相结合,全面拓宽了支部队伍为民服务的力度。
坚持业务和服务能力双提升
党建引领医疗促改,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基层党组织要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提升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统筹推进医疗卫生健康工作向前向好发展。
因此,重医附二院第23党支部在党建的引领下,一手抓医疗改革,一手抓医疗水平,双管齐下推动科室高质量发展,且成效显著:具体来说,就是优化党组织设置,全面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支部管理手册,医疗上采用二级质控“专人负责、全民参与”的模式,每月召开医疗质量安全会,总结现有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护理上设置五个质控小组,包括护理管理组、优质护理组、护理安全组、护理质量组、护理专业组,每周进行质控,每月进行总结,以此全面加强重医附二院神经内科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科室质控小组每月总结会。院方供图
总结并分析科室当月存在的质控问题。院方供图
同时,为进一步提高科室医疗水平,重医附二院第23党支部还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高质量的要求,推进优质医疗服务,创新医疗技术,不仅在脑血管病、难治性癫痫、眩晕、神经介入方面都获得重大突破,还按照国家卫健委脑防委要求,加强卒中中心内涵建设,推动区域卒中联盟建设,在高级卒中中心、综合卒中中心的基础上,逐步向建设成国家示范高级卒中中心迈进,助推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此外,将党建工作与临床医疗工作有机融合,初步建成医院脑电监测中心,并逐步向外推开,形成区域脑电中心,成立神经病学疑难病例诊治会诊中心,更好地为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的患者服务。
重症脑电。院方供图
脑血流检测。院方供图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发展基石,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加强党建引领则是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所以,对于我们临床科室来说,一定要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完善科室的医疗质控标准,在每一个环节都落实落细,方能打造让患者信赖与满意的安全医疗环境。”重医附二院第23党支部书记李长清坚定地说。
坚持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
深入基层服务百姓,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由于担心摔倒,出院后至今都不敢站,我以为余生都要在轮椅上度过,想着只要能站起来我就很开心了,没想到今天我不仅站了起来,还能行走,是你们让我重新找回了信心,真是太感谢了!”2022年4月,在重医附二院第23党支部组织委员廖春莲,纪检委员李佳的带领下,支部5名医护人员前往渝北鸳鸯,对出院的脑梗死合并冠心病高龄患者牟婆婆(化名)进行了家访。
为牟婆婆检查腿部。院方供图
当天,针对牟婆婆的近况,医护人员不仅进行了肌力、步态评估,对出现的尿频、夜尿多情况制定饮水计划,指导桥式运动。同时,还给予因肢体功能障碍而长期依靠轮椅生活的牟婆婆心理疏导,在得知她的心愿就是能“脱离”轮椅自己行走后,更是指导她在助行器的借助下缓缓站了起来。“你们驱车几十公里来到家中,让我们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20多年来我是第一次遇到如此贴心、专业又细心的关怀服务,重医附二院培养了你们这批乐于奉献的党员,是我们老百姓的福气!”离别时,家属动情地表示了感谢之情。
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牟婆婆缓缓站了起来。院方供图
事实上,自开展“五项先锋”创建活动以来,重医附二院第23党支部就积极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通过一系列“党员示范岗”活动,深入基层,走进百姓,竭尽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而每月至少一次出院患者家庭随访是其中的重要举措,旨在成立一支“南丁格尔护理志愿服务队”,实现患者从出院到居家康复的紧密衔接。
支部党员示范岗活动合影。院方供图
与此同时,重医附二院第23党支部还时常组织支部党员前往巫山、巫溪、邻水等偏远山区帮扶,在今年3月的南川义诊活动中,眩晕医疗队还通过耳石筛查和复位治好了一位被“眩晕”困扰多年的阿姨;支部书记李长清牵头组建健康管理团队,设置专职健康管理师岗位,形成“脑心健康之家”“有帕不怕”亚专业健康管理团队;支部副书记李小凤带领认知团队,设立“关爱记忆”俱乐部公益活动,以“线上直播”联合“线下科普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定期举行关注失智老人活动;护理党员践行宽仁“三全护理”理念,落实“入院温馨接待”和“出院陪同服务”,由党员组成的“三全陪诊”团队主动帮助患者办理出院……
支部书记李长清为患者看病。院方供图
支部副书记李小凤为患者义诊。院方供图
党支部委员廖春莲为患者测量血压。院方供图
“脑卒中”健康科普进校园活动。院方供图
除此之外,新冠疫情期间,重医附二院第23党支部党员还挺身而出加入抗疫一线。其中,胡盼、郑燕积极援沪,胡盼获南岸区2022年度优秀护士称号;李佳、李燕、郑燕、李聪等支援重庆方舱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铮铮誓言。
出征前合影。院方供图
李燕请愿书微信截图。院方供图
“无论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还是一名党员,我都志愿加入悦来方舱队伍,为抗击疫情尽绵薄之力……”这是去年11月12日深夜,党员李燕发给护士长廖春莲的请战书,字里行间皆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以及重医附二院第23党支部为人民奉献的勇敢无畏。
坚持科教研协同高质量发展
创新打造精品课程,推动科研硕果累累
党建如何引领学科建设和提升科室科研能力?近两年时间里,重医附二院第23党支部用在教学、科研上取得的成绩回答了这一问题。
去年8月,第23党支部在医院建院130周年之际,举办了第一届“神话杯”青年师资教学创新大赛。比赛采用“10分钟现场授课”的形式,19名参赛教师结合“创新”主题,将CBL、微助教、混合式教学、思维导图等创新教学方法融入课堂,并借助网络超星平台、动画视频、临床真实案例等技巧启发式教学,最终在激烈的角逐下,党员李燕、罗岚、封林分获一、二、三等奖。而这既是重医附二院第23党支部深入开展的“五项先锋”党员示范岗活动,也是其推进临床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一次探索与实践。
比赛现场。院方供图
据悉,经过一年多的探索,目前支部已成功打造创新精品课程,以及老中青结合的精品课程团队,还成立了一支核心师资和青年师资队伍。在此期间,党员积极参加各项比赛,并获得多项荣誉:医疗上,袁靳闲获2023年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师双语讲课比赛二等奖及最佳教案奖;吴冬梅获2022年“毒损脑络杯”全国知识竞赛区域竞赛金奖、2021-2022学年优秀兼职班主任称号;莫丽娟获首届“医路宽仁”标准化病人案例征集比赛获一等奖、第三届神经系统疾病病例演讲大赛一等奖。护理上,李燕获2023年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23年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二系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张瑾获院级“2022年护理微课比赛”一等奖、校级三等奖;王婷获护理学二系中文创新讲课比赛二等奖;胡盼获重医附二院“优秀工会干部”。同时,科室集体获“优秀实习带教科室”、第七届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医院擂台赛“百强案例”、健康届第六季中国医院管理奖、区域优秀奖。
荣誉证书。院方供图
荣誉证书。院方供图
荣誉证书。院方供图
党员李燕参加重医附二院微党课比赛。院方供图
在科研方面,重医附二院第23党支部同样结出累累硕果。据统计,科室全年科研文章24篇,发表SCI18 篇,教学论文3篇,影响因子>5分的有5篇,最高影响因子9.3分,获省部级科研项目 7 项,包括重庆市教委课题1项,重庆市卫健委课题1项,重庆市科技局项目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项目1项、重庆医科大学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实验项目1项,院级教学课题1项,院内课题1项等。
加强支部建设,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打造党建特色品牌;加强科室质量管理,促进医疗质量改革与提升;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实落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创新打造精品课程,提升科研能力,实行“科教研”并举……“说实话,自从我们支部开始创建‘五项先锋’党员示范岗以来,在党建引领下,各种举措都有序推进,既抓好了医疗、护理基础工作,也提高了专科技能水平,可以说在深化医疗、护理管理体系改革上向前迈了一大步!”在肯定了去年党支部所取得的成果后,支部书记李长清也对未来充满期待:“接下来,我们不仅要继续巩固‘党员示范岗’这一品牌,还要积极创建五项先锋中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形式多样、公益活动新颖、受益人群广泛的义诊、咨询、健康科普讲座和科普沙龙等志愿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科室长足发展!”
(文/曹冬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7 20: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