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胃,这个消化系统的“老大”,它的大小及功能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不少人认为,胃会因为经常胡吃海喝而变大,反之,经常节食则会缩小,这是真的吗?
01
胃真的会越撑越大、
越饿越小?
关于胃是否会撑大或饿小,我们得先来了解一下,胃的正常生理。
胃,临床又称为胃囊,其最外层的胃壁由多层肌肉组织构成,具有很强大的伸缩性。胃囊扩张后能够容纳食物的总量即“胃容量”。
通常,在完全空腹的情况下,胃容量约为50-100毫升;在正常饱餐后,胃容量可达到1200-1600毫升。也就是说,人在空腹及饱腹状态下,胃囊大小的差异可达20倍。
尽管胃囊的大小可随进食量的变化而改变,但胃容量本身是不会变的。当食物进入胃囊时,它会逐渐扩大,同时胃内腺体分泌变多、蠕动功能变强,让食物与胃液能充分混合,以便在接下来的肠道中被吸收。
当食物被完全排空且消化后,胃就会恢复至原始的形态,此时的胃是保持轻微收缩的。
因此,即使吃撑了,胃只是暂时性变大;同样的,即使饥几顿,胃也不会变小。
02
吃得不对,胃会“生气”
而在选择吃多还是吃少时,人们更应考虑胃的“感受”,否则一旦胃“生气”了,后果可以很严重!
1.吃太少,可导致黏膜腺体萎缩
当人体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胃酸分泌会显著减少,进而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同时,由于缺乏食物的刺激,黏膜腺体可出现萎缩现象。此外,胆汁长期滞留于胆囊,可增加胆结石风险。
2.吃太多,可引起胃肠功能障碍
吃得太多胃壁肌肉被撑薄、弹性下降,可能引发胃动力变弱、进而出现胃下垂、胃无力等功能障碍症状。另外,过量进食还会挤压周围的器官组织,如心肺、横膈膜等,影响脏器的正常运作。
3.吃太快,可影响营养吸收
大家日常所食用的大多是细粮,进食速度过快会导致咀嚼不充分,增加胃部负担。与此同时,细粮相较于粗粮升糖速度更快,吃得快、吃得多,可导致血糖水平异常升高。
03
“养胃”应该怎么养?
养胃,一个中国人绕不开的话题。大众熟知的喝粥、喝牛奶、吃苏打饼等习惯真的能“养好胃”吗?
1.白粥:作为一种流质食物,白粥易于消化,对于胃功能较弱的人来说,适量食用有助于减轻胃部负担。然而,长期以白粥为主食,可能导致胃对其他食物的消化能力下降,增加胃部病变风险。
2.喝牛奶:病人出现胃部酸胀症状时,喝杯牛奶通常可以缓解不适,这是因为牛奶可稀释胃酸,其蛋白质成分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然而,对于胃溃疡病人来说,假如其正进行抗酸治疗,长时间喝牛奶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让胃黏膜损伤的问题加重。
3.吃苏打饼干:苏打饼干含有碱性物质——碳酸氢钠,可中和过多的胃酸,缓解因胃酸过多而引发的烧心症状。但苏打饼干本身对于护胃是没实质性效果的,且不适合作为正餐单独食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6 1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