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62岁老将王浚,想在河北称帝,石勒亲自祝贺。王浚志大才疏,以为石勒是真心拥戴自己,故而防备松懈,以致身首异处,着实可悲。
王浚,西晋名将,尚书王沈的儿子。王浚出身卑微,母亲是奴婢赵氏,因经常进王沈房间打扫卫生,故而得到宠幸,生下王浚。
王沈出身太原王氏,是秦朝大将王翦的后裔,但为人卑鄙。260年,皇帝曹髦与王沈密谋,准备除掉司马昭,夺回大权。王沈假装答应,旋即告知司马昭,导致曹髦兵败被杀。
266年,王沈病逝,王浚继承爵位,逆袭成功。王浚是“私生子”,王沈并不喜欢他,还经常数落,但王沈没有别的儿子,爵位只能由王浚继承了。
作为名将王翦的后裔,王浚理应匡君辅国,忠于社稷,但他没有。跟父亲王沈一样,王浚也是一个很卑鄙的小人,将西晋带入灾难,让中原大地生灵涂炭。
300年,王浚镇守许昌,贾南风让他出兵围困金墉城,充当杀害太子司马遹的帮凶。司马遹被杀,引起外地诸侯不满,暂停了10年的“八王之乱”再起。
赵王司马伦起兵,攻杀贾南风,废掉司马衷,自立为帝。王浚上表拥戴,得以镇守幽州,担任刺史,成为封疆大吏。
司马伦,司马懿的第九个儿子,是司马衷的叔祖,称帝名不正言不顺。司马冏、司马乂、司马颖、司马越等起兵“勤王”,王浚则支持司马伦,禁止幽州民众前往洛阳,惹恼了司马颖。
“勤王”成功后,司马衷继位,司马颖摄政。司马颖很讨厌王浚,想带兵去讨伐他,谁知“勤王军团”旋即相互厮杀,司马颖自顾不暇,便册封王浚为骠骑大将军,以示安抚。
304年,司马越、司马颖相互厮杀,司马越在河南惨败,元气大伤。王浚支持司马越,以幽州刺史的名义,召集附近鲜卑、羯族、乌桓士兵,南下攻杀司马颖。
游牧骑兵参与“八王之乱”,这是王浚的杰作。这些游牧骑兵确实能打,司马颖连战连败,跑回洛阳,王浚攻克邺城,屠杀民众十余万,还纵容“盟友”劫掠。
返回幽州途中,王浚害怕随军妇女影响进度,便让胡人将8千妇女全部赶入易水河中淹死。王浚兵强马壮,这些胡人本想将妇女据为己有,却不敢不从。
眼看天下大乱,王浚对晋朝离心离德。308年,匈奴“汉赵”皇帝刘渊派十万大军攻打洛阳,王浚非但没有勤王,还出兵西征,与镇守晋阳的刘琨交战,引起河北民众的不满。
311年,洛阳陷落,晋怀帝被俘虏,王浚则乘虚袭击冀州,扩充领地。司马邺在长安称帝,号召天下兵马“勤王”,王俊置之不理,他正忙于跟刘琨、石勒交战。
司马邺受困长安,王浚在河北、河南进展顺利,占据数十座城池。此时,王浚有了称帝的野心,又害怕部将不服,左右为难之际,石勒送来一份“厚礼”,坚定了王浚称帝的决心。
石勒、刘琨、王浚,“北方三雄”经常攻伐,互有胜负。王浚有鲜卑、乌桓骑兵协助,战斗力非常强悍,石勒要想正面击败王浚,难于上青天。
石勒派使者带着厚礼去幽州,主动向王浚称臣:“我石勒本是胡虏,承蒙皇帝的恩赐,才能移居中土。如今天下大乱,天命转移,公坐镇河北,保境安民,应顺天应时,臣必誓死追随。”
也许是年纪大了,王浚脑子犯浑,他轻信这位曾经的劲敌,厚礼答谢使者,并派人随同使者前往襄国,与石勒碰面。
石勒很精明,他下令将精锐士兵、优良战马藏起来,以老弱病残守卫襄国,迎接王浚的使臣,制造兵马薄弱的假象,让王浚放松戒备。
大殿上,石勒款待来使,亲自倒酒,还自称“胡虏”,降低身份。使者回来告知王浚:“石勒内部不稳定,他是真心拥戴你称帝,还打算亲自来朝贡,希望得到保护。”
314年,石勒亲自率兵渡过易水,王浚部将孙纬察觉不对劲,飞马告知王浚,并严阵以待。孙纬知道,羯族向来没信义,石勒靠不住,不得不防。
王浚无知,派人斥责孙纬,并让沿途开门迎接,让石勒来到幽州。王浚有令,士兵不敢抵抗,打开幽州城门。石勒害怕遭遇埋伏,便驱赶4千头羊入城,堵塞了道路,然后杀入城内。
石勒不讲武德,突袭幽州得手,俘虏王浚的妻子。王浚被士兵抓获,押送到大殿朝见石勒。看到石勒搂抱着夫人,王浚大怒:“你居然耍我,羯胡毫无信义。”
石勒驳斥:“晋朝有难,你作为封疆大吏,不思报国,自相攻杀,还想称帝,以至于有今日之难。”
史载:“勒遂与浚妻并坐,立浚于前。浚骂曰:胡奴调汝公,何凶逆如此!勒数浚不忠于晋,并责以百姓内乏,勒至襄国,斩浚。”
王浚被押送到襄国,斩首示众,首级送给“汉赵”皇帝刘聪,时年62岁。名将王翦的后裔,轻信石勒之言,身首异处,着实可悲。若是王翦地下有知,看到子孙后代如此表现,不知有何感想。
参考书目:《晋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0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