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古诗词的引经据典与白描对当代诗歌创作的意义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6-27 08:47:00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其中,引经据典和白描作为两种极具特色的创作技巧,在当代诗歌创作中展现出新的生命力。引经据典通过引用历史文化元素,赋予作品深厚的文化底蕴;白描,亦称白画,是文学创作中描写手法之一。即把描写对象的基本特征,以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勾勒出来,不加修饰,不多修辞,以简洁自然的笔触,直接呈现现实生活。在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继承和发展这些传统艺术手法,使其在当代诗歌创作中焕发新的光彩,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引经据典在当代诗歌中的传承与创新

引经据典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表现手法,在当代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当代诗人在运用引经据典时,既保持了其文化传承的基本功能,又赋予了这一传统手法新的时代内涵。

首先,引经据典在当代诗歌中仍然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许多当代诗人通过引用历史典故、经典诗文,在作品中构建起古今对话的空间。例如,诗人余光中化古入今,将“长江水”与李煜的“愁”无痕融合;余光中《乡愁四韵》中化用古典意象,既延续了传统的思乡主题,又赋予其现代意义。如余光中《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这首诗化用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愁”具象为长江水,并注入家国情怀。这种引经据典的运用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文化厚度,也使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中获得了新的诠释。

其次,当代诗人对引经据典的运用更加灵活多样。与古典诗词相比,当代诗词中的引经据典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历史典故和经典诗文,而是扩展到更广泛的文化领域。诗人可能引用现代历史事件、潮文化元素,甚至科学术语,使引经据典的范围大大拓展。如北岛《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诗歌通过反讽式用语,解构传统意义。在诗中引用现代艺术和哲学概念,创造了全新的引经据典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当代诗歌中的引经据典往往与个人体验紧密结合,呈现出更强烈的主体意识。如海子在《亚洲铜》中写道: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诗中以“土地”呼应《诗经·黍离》的“彼黍离离”,将个人命运与土地联结,解构“乡土”的浪漫想象。诗人不再为用典而用典,而是将典故自然融入个人情感表达中,使传统与现代、集体与个人有机统一。这种处理方式既保留了引经据典的文化深度,又避免了古典诗词中可能出现的生硬和堆砌。引经据典在当代诗歌中的创新运用,体现了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一种可能路径。如席慕容《古相思曲》: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暮与朝”

诗句模仿汉乐府民歌的回环句式与直白抒情,将古典相思模式注入现代情感表达,通过对引经据典手法的创造性转化,既保持了与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又表达了现代人的思想情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益启示。

二、白描手法在当代诗歌中的发展与突破

白描手法在当代诗歌创作中获得了新的发展,呈现出更加多元的表现形式和更丰富的艺术内涵。当代诗人继承古典白描的简练传统,同时结合现代创作需求,使这一古老手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当代诗歌中的白描首先表现为对现实生活的直接呈现。与古典诗词多描写自然景物不同,当代白描更多关注现代都市生活和日常经验。诗人往往通过简洁精准的语言,捕捉现代生活的典型场景和瞬间感受。如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以极简的笔触勾勒出特殊年代的精神状态,体现了白描手法的现代表达力。蓝蓝在《歇晌》中写道:

“午后的光斜照着/空碗,一只苍蝇/在碗沿上走”

以近乎残酷的白描,解构王维“空山不见人”的禅意。“空碗”与“苍蝇”构成生存困境的微观现场。

其次,当代白描在表现技巧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现代诗人运用多种创作表现手法,将白描与象征、隐喻等技巧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具张力的艺术效果。这种创新使白描不再停留于表面刻画,而能深入表现复杂的现代经验和心理状态。海子《亚洲铜》: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

直写“青草”的脆弱形态,颠覆“香草”作为高洁象征的古典(《离骚》)范式。草成为土地的主人,暗示卑微生命的顽强主权。就是这种创新白描的典范,看似简洁的描写却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当代白描还表现出更强的个人风格和主体意识。不同诗人创作出各具特色的白描风格,有的冷峻客观,有的抒情温暖,有的充满反讽。如西川《杜甫》:

“你的深仁大爱容纳下了/那么多的太阳和雨水;那么多的悲苦/被你最终转化为歌吟”

“太阳”“雨水”“悲苦”直白描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苦难与超越共生的重现。这种写作多样性使白描手法在当代诗歌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面貌。

白描手法在当代的发展表明,传统艺术技巧完全可以在现代语境中获得新生。通过对白描的创新运用,当代诗歌既保持了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又能有效地表现现代生活和现代意识,实现了古典艺术的现代转化。

三、引经据典与白描在当代诗歌中的融合与创新

在当代诗歌创作中,引经据典与白描不再是对立的艺术手法,而是常常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形成新的艺术表现方式。这种融合创新极大地丰富了当代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一种典型的融合方式是以白描为基础,适当融入引经据典元素。当代诗人往往先以简洁直接的语言描绘现实场景或感受,再巧妙地引入典故,使作品既具有现实感又富有文化深度。例如张枣《镜中》: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诗中自然融入历史典故,创造出古今交织的艺术效果。仅用“落满”二字勾勒梅瓣纷飞的动态,“南山”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空间;梅与山的融合,成为承载千年文化的精神符号。诗中这种处理使作品既有白描的直观生动,又有引经据典的文化厚重。

另一种创新方式是将引经据典现代化,使其具有白描般的直接性。当代诗人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用典方式,而是对典故进行现代诠释或解构,使其像白描一样直击人心。如西川《致敬》:

“屈原的泪水在我身上发酵/变成了粪土”

引经据典的“泪水”(《离骚》的哀恸)经白描的“发酵”作用,异化为“粪土”。

诗歌如布满铭文的废墟:引经据典是刻在断柱上的颂歌,白描是裂缝中钻出的荆棘。二者并置时,美与丑互证互毁,合成一首文明自反的安魂曲。

引经据典与白描的融合创新,反映了当代诗人对传统艺术手法的创造性转化。通过这种融合,当代诗歌能够同时把握传统的深度与现代的活力,在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不仅是艺术技巧的发展,更是一种文化智慧的体现。

四、引经据典白描对当代诗歌创作的价值意义

引经据典和白描作为古典诗词的重要艺术手法,对当代诗歌创作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意义。这些传统手法经过现代转化,不仅丰富了当代诗词的艺术表现,更提升了其文化品质和精神内涵。

首先,引经据典的运用为当代诗歌提供了文化根基和历史维度。在多元文化大背景下,引经据典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创作的重要纽带,使当代诗歌能够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避免在多元文化冲击下失去自我认同。通过创造性地运用引经据典,当代诗歌既能够传承文化精髓,又能够表达现代意识,实现传统的现代转化。

其次,白描的发展增强了当代诗歌的现实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在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白描的简洁直接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和接受心理。通过白描手法,当代诗歌能够敏锐地捕捉时代特征和生活本质,以最经济的方式传达最丰富的内涵,这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

引经据典与白描的结合运用,更创造出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文化价值。这种结合使当代诗歌既能深入传统,又能直面现实;既保持文化底蕴,又充满时代气息。它为解决当代文化中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域外等一系列矛盾提供了艺术示范,具有重要的文化启示意义。

古代诗词中的引经据典和白描手法在当代诗歌创作中展现出持久的生命力和重要的价值意义。通过对这些传统手法的创造性转化,当代诗歌既保持了与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又能有效地表现现代生活和现代意识。引经据典为当代诗歌提供了文化深度和历史维度,白描则增强了其现实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二者的融合创新更创造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在当代诗歌创作中,合理运用和发展引经据典与白描手法,不仅能够提升作品的艺术品质,更能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对于我国的现代诗歌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逯亚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8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罗逢春诗集《纵斧伐柯》新书分享会暨青年诗人创作交流会举行
...伐柯”,多为古诗新译,把现代人的生命体验投射到经典古诗词里,是对古诗词的一种全新解读方式,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传承。作为罗逢春公开出版的首部个人诗集,《纵斧伐柯》收录了罗
2025-09-22 16:34:00
唐朝音乐和诗歌融合,为唐朝文化做出贡献
...出律、绝二体新诗,并将音乐元素渗透其中,相比以前的古诗词,唐诗更适合以诗人乐。这便是唐朝诗词能流传至今的内在因素。当时,唐朝的经济繁荣加之统治者的大力推崇,社会的各个阶层如雨
2024-07-07 19:05:00
诗情如瀑,彰显少年志向
...乐响起,这样才能真正进入诗歌的境界。当被问及“学习古诗词重要还是学习现代诗歌重要”时,骆冬青表示,无论是古诗词还是现代诗歌,都值得同学们去好好学习、好好欣赏。对于古诗词鉴赏,
2024-04-15 01:17:00
ChatGPT:工于诗词格律 安知人情冷暖
...峰心扉阔,万里长空任我翱。”从这首ChatGPT仿写创作的古诗中不难看出,它既具备古诗的格律,又有文学的意象。有网友评论道:“这首虽然和千古名句有差距,但依旧可以超越大部分对
2023-03-18 08:36:00
...在类似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内隐”的学习。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内隐”理论的累积作用,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古诗”资源。诗歌的文化和教育价值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2023-09-28 02:28:00
...别情与不同的表达方式。整合古诗,激发兴趣。大量诵读古诗词,不但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采用灵活形式鼓励学生在平时大量诵读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可以
2023-12-28 10:06:00
短视频让千年诗意焕发新光彩
...技术的加持下焕发新光彩。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张静当古诗词遇到短视频,将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要读唐诗?“小时候读唐诗虽然不能完全懂,但是你记在脑子里面,当你
2023-09-22 15:52:00
本文转自:恩施日报□ 牟 红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引导学生品悟到古诗词之美?有以下五种方法可试。以“读”为桥,体会韵律之美。古诗词有
2024-02-29 10:41:00
梅花映华夏:从古诗词看梅文化的历史渊源及文化传承
一、梅韵古今:梅花的起源与演变梅花原产于中国,分布广泛,是中国最具本土意义的植物之一。梅花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梅及梅花的开发利用历史涵盖整个中国历史文化发展
2024-08-12 17:24: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为满足歌迷群体出行需求,11月17日凌晨,福州火车站将加开福州南至厦门G9805次“歌迷专列”。
2025-11-13 18:44:00
近日,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大麦娱乐灯塔研究院共同发布《2025中国电影市场及观众变化趋势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
2025-11-13 22:06:00
人艺三代演员同台演绎《小郡之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夏瑾)11月13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年末大戏《小郡之秋》在曹禺剧场首演,为“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画上圆满句号
2025-11-13 21:50:00
《贝家花园的秘密》:取材自真实故事,“轻载体承载重历史”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11月12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网络微短剧《贝家花园的秘密》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5-11-13 19:20:00
「梦」张远2025「白」巡回演唱会特别版正式官宣
今日,歌手张远正式官宣其个人第三轮巡回演唱会计划中最具特殊意义的篇章——「梦」张远2025「白」巡回演唱会特别版。这场备受期待的特别版live
2025-11-13 17:13:00
视频摄制/孔新花“以前去长城,就是为了拍照留念。”电影《寻砖》今天下午在石家庄举行专场放映,主演张亮说拍完电影后,想法有了改变
2025-11-13 21:44:00
上饶市广信区罗桥街道中心幼儿园开展国防教育主题活动
11月11日罗桥街道中心幼儿园开展“小小勇士·强国有我《红蓝CS真人对抗赛》”国防教育主题活动。开营仪式上,教官们刚劲有力的战术动作展示
2025-11-13 15:17:00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以1949年至1950年的台海为背景,首次将吴石、朱枫等烈士的事迹搬上荧屏,还原了国民党参谋次长吴石在台湾白色恐怖中传递核心情报
2025-11-13 14:16:00
索南扎西:歌声传情,善行筑梦
在娱乐圈的聚光灯下,有一位名叫索南扎西的著名创作型青年歌唱家,甘肃省文化使者、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宣传大使、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
2025-11-13 15:10:00
非遗合香亮相《不该停止的追问》首映礼 香气携勇气沁润全场观众
反性骚扰现实主义电影《不该停止的追问》全国首映礼于本月中即将启幕,而浙江非遗品牌 “湖上香局” 与之联合打造的《杭城香韵》情绪治愈系四季香盲盒
2025-11-13 14:08:00
作为优酷头部年番动漫,《师兄啊师兄》历经长达两年不断更的匠心打磨,终于迎来万众瞩目的第115集混沌海副本剧情。这一集不仅见证了寿云CP的甜蜜突破
2025-11-13 13:07:00
2025年11月12日,由成都月轮影视有限公司出品,眉山东坡老家文旅投资有限公司、成都天府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阜圆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承制的奇幻都市爱情短剧《这个仙尊不太冷》于成都正式开机
2025-11-13 12:37: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为青年影人铺路,为优质项目搭台。昨晚,2025年金鸡报晓仪式暨国贸之夜在厦门国博会议中心举行
2025-11-13 08:53: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郭睿)在每年数千部电影的激烈竞争中,什么样的电影才能叩开国际顶尖电影节的大门?昨日,金鸡电影市场首次举办金鸡国际圆桌对话
2025-11-13 08:53:00
“戏韵收官·薪火相传”十堰市艺术剧院在市第六届地方戏曲调演中取得佳绩
11月12日,“太极惠民生”地方戏曲公益汇演暨十堰市第六届地方戏曲调演闭幕式在十堰市张湾区东风故里俱乐部举行。由十堰市艺术剧院创排的郧剧《我们都是守井人》
2025-11-13 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