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湿气从何而来,要怎么祛除?关于祛湿的问题都在这里了,特齐全!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31 09:17:00 来源:琳琳育儿日记

在中医看来,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素有“千寒易祛,一湿难除”之说。

一、湿气的危害。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

湿气从何而来,要怎么祛除?关于祛湿的问题都在这里了,特齐全!

1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

2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

3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

4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

湿气经常与其他的邪气结合,相互夹杂,很难分辨,更加难治。因此在去湿的时候一定要根据病理进行辨证除湿。

二、判断体内有湿气的方法。

有病的人体内,是顽固的湿邪;貌似健康的人体内,也有湿邪埋伏在那里伺机行事。那么,怎么能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湿呢?

1、看大便。

什么样的大便才是正常的呢?“金黄色的,圆柱体;香蕉形的,很通畅”。

(1)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

(2)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

(3)如果不便于观察马桶,也可以观察手纸。大便正常的话,一张手纸就擦干净了。但体内有湿的人,一张手纸是不够用的,得三到五张才能擦干净。

(4)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湿气粘腻性让大便粘在肠子上,被肠子吸收,而不让它排出体外。这样,粪毒入血,百病蜂起,而一般的医生往往就病论病,而不明白病根在于体内的湿气,胡乱治疗,这是更可怕的事情。

2、看工作时的精神状态。

湿气重症状:有胸闷的感觉,想长呼一口气才舒服;感觉四肢或身体沉重甚至有浑身酸疼的感觉;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活动时关节发紧,好象不灵活;有头昏沉、头脑不清爽的感觉;易困倦,有时记忆力减退。专家揭示:古人说“脾气一虚,肺气先绝”,说明脾与肺的功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脾气虚到一定程度,肺金失养,就容易出现短气、少气懒言,动则气促等肺气虚的表现。

3、看舌苔。

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苔厚腻,颜色发黄或发白(发黄常为湿热体质,发白是寒湿体质,寒湿体质舌边还会出现齿痕,舌头边缘有锯齿,俗称“裙边舌”)

4、看皮肤。

皮肤出油,尤其是脸部出油严重,容易长痘痘粉刺,面色暗黄,肤色不均匀,嘴巴周围肤色暗沉。

5、看出汗。

出虚汗,稍微运动就汗流不止。胖人里很多都是这个症状。

6、看体型

湿气从何而来,要怎么祛除?关于祛湿的问题都在这里了,特齐全!

体型肥胖,虚胖,尤其是肚子上肉鼓鼓的,下午腿脚肿胀,早起眼睑浮肿。

7、看关节。

还有就是看关节,关节疼痛。最可怕的就是风湿性关节炎,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不止是疼痛难忍还会关节肿大,关节变形。

8、看私处。

男性阴囊潮湿,女性带下病。

9、看睡觉。

睡觉流口水、口臭、身体有异味,睡觉打呼噜,痰多,咳嗽。

10、看头发。

头发毛糙,易脱落。头发油多,几乎每天都要洗头。摸起来都有油的感觉。

以上的症状有五条以上的就说明体内有湿气。符合的情况越多,湿气越重。

三、身体的湿气怎么来的?

湿邪是怎么来的呢?分两种:一种是外湿,一种是内湿。

1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长夏湿气最盛,故多湿病。江南烟雨,路上的人根本不打伞,这样也会让湿气进入体内,如果此时出汗,就更容易出问题了。还有的人在城里身体还好,后来搬到有乡下水库边居住,本来以为空气好,可是总是有病,其实这也是没有适应那里的湿气导致的。

2另外一种湿气是内湿,内湿是疾病病理变化的产物,多由嗜酒成癖或过食生冷,以致脾阳失运,湿自内生。比如经常喝冰啤酒,冷饮等,导致脾阳受伤,这样湿气就重了;还有的时候是人缺乏运动,导致气血流通不够,那么阳气就升发不利,也会导致内湿很重,因为阳气是控制湿气的最重要手段了

四、哪些习惯会招来湿气?

我们的生活习惯不好会给湿气各种可乘之机。比如以下的这些。

1睡不够。从中医角度来说,睡不够就是脾虚的症状,睡好觉也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建议每天晚上11点前就睡觉,每天增加一些运动会让你的睡眠质量更高。

2口味重。肠胃功能好坏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油腻、过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炎症反应。

3爱吃凉。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激凌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因此不易过量食用,烹调时最好加入葱、姜来减弱蔬菜的寒凉性质。

4喝大酒。这是加重“湿毒”的关键因素,从中医上来讲,酒助湿邪,因此酒精尽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浇愁。

5运动少。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大的表现。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适当运动,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进身体器官协调运作,加速“排湿”。

6老坐着。久坐会使人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还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头疼、头晕。

7穿得少。“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做法,很容易让湿邪侵入身体,特别是在秋冬季。全身都要注意保暖,洗澡水别太凉、洗头后要及时吹干等。

8不通风。一些生活细节也会导致周围环境和身体里的湿气加重,比如喜欢坐在地板上玩耍、长时间呆在密闭的房间里等。平时要适当开窗透气,特别是房间内潮气重时。

五、排除体内湿气的方法

湿气虽然厉害,但是我们在长期与湿气作斗争的过程中,找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对付湿邪的办法。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坚持的行动,湿气一定会祛除干净。

1、利用饮食祛湿。

(1)喝薏米红小豆粥。

湿气从何而来,要怎么祛除?关于祛湿的问题都在这里了,特齐全!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夏天正好是暑气连天的时候,内湿外也湿,用这两味药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祛湿的作用。所以,治疗水肿必用赤小豆,而实践证明,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熬红豆薏米粥的注意事项:

①熬红豆薏米糖的时候千万不要放大米。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粘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赤小豆和薏米都是祛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都稠了。味道虽然更好了,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赤小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②有的人体质偏寒,里面可以加一点温补的食物,像桂圆、大枣都可以;有的人失眠,体内也有明显湿腻的感觉,那就加一些莲子、百合;如果女性朋友痛经,可以把薏米去掉,熬点赤小豆汤,再加上一些姜片、大枣、红糖,喝下去暖暖小腹,也可以缓解疼痛。关节疼痛的,加一些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阴养血除痹。还可以把薏米稍微的炒制一下,小火炒到微黄就可以。薏米本身偏寒,炒完可以变寒为温。

③平日思虑伤神、劳心过度而运动量少的人,往往脸上没有血色,精神也不够充沛,甚至心悸、贪睡,感觉头重如裹,心中空虚。这是体内有湿加上心气不足的表现,可以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一些桂圆同煮。桂圆甘温,能开胃健脾、安神补血,能振奋心阳、温补心气,使人精神饱满、中气十足。而且,单纯的薏米赤小豆汤味道很一般,加上桂圆后,就变甜了,淡淡的甜味,它不仅驱散我们体内的湿气,而且给我们的心带来生机与温暖。我们就叫它薏米赤小豆桂圆粥吧,它特别适合强劳力劳动者,也很适合中老年人。

⑤如果着凉感冒了,或是体内有寒,胃中寒痛,食欲不佳,可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几片生姜。生姜性温,能温中祛寒,健脾和胃。注意,生姜不可多放,多放就使粥变得辛辣了。如果想在汤里加点调味品,最好放红糖,红糖是性温的。需要注意的是,妇女产后保养时,喝赤小豆薏米汤要去掉薏米,可在其中加点大枣,大枣对温中、健脾、养血是非常适宜的。

⑦现在人们常说的脚气病,是典型的湿热下注。可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点碎黄豆,用熬出来的汤泡脚,这是治脚气的一个小秘方。

⑧如果咳嗽,还可以把生梨去皮去核切成1~2厘米见方的小块儿,加入薏米赤小豆汤中同煮,可以润肺、化痰、止咳。

学会薏米赤小豆汤的加减变化,使用得当可以对生活中大部分常见病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2)其他可以祛湿的食材。

冬瓜: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消渴引饮以及水气浮肿喘满等病症。

玉米: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

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鲫鱼: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虚弱乏力、消渴引饮、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2、运动排汗平衡荷尔蒙祛湿:

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特别是夏天不要开空调、风扇,身体里面的汗一定要出来,否则你的湿气太重,到了冬天肯定会得病的。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3、用艾灸,或者拔火罐的中医治疗方法。在相应的穴位比如关元穴,涌泉穴,承山穴,足三里进行治疗。如果不会艾灸拔火罐,也可以直接按摩这些穴位也可以,不过效果就差些。

湿气从何而来,要怎么祛除?关于祛湿的问题都在这里了,特齐全!

4、少盐,帮助肾排水。这个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喜欢在外边下馆子,吃烧烤的人,往往摄入过多的盐分。那些用了除湿的方法效果不好的多是这类人。这边的湿气还么走,那边又加重了。

5、适当午睡。这是为了养气血,帮助水分的循环,可以让废水快速排出体外。

6、戒烟戒酒。这是为了保护内脏,使其正常的工作。

7、早上吃上三片姜。早上吃生姜健脾养胃,提升阳气,加速水分的循环,利水排出。但是,晚上一定不要吃生姜。晚吃生姜胜似砒霜。

8、泡脚祛湿。这个比较适合懒人,或者是年纪大了,运动不便的人,泡脚的水里要加一些药物,比如生姜什么的有助于发汗的。

9、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10、避环境的湿

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

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水分摄取要适量。

最后,提醒大家,湿气是无孔不入的,要彻底的祛除它只用一种方法是不行的,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的祛湿方案,在饮食,运动,生活习惯,中医的按摩和艾灸中去选择,找自己能做到的,一定要坚持住,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样湿气永远也排不出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1 1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湿气重的人,日常5种“除湿”食物别错过,健脾祛湿,味道佳
...汤喝,当然更直接的吃法是榨汁或者晒干后泡水喝。二,赤小豆赤小豆也是红豆中的一种,不过红豆大多是食用,而赤小豆更多时候是药用。而且赤小豆的祛湿效果比红豆要胜一筹。据2005版的
2024-10-09 06:19:00
身体疲惫源于湿气重?四款精选祛湿茶,焕发全天候清爽体验
...香与山楂的酸甜相结合,口感独特,令人回味无穷。 4. 赤小豆薏仁茶材料:赤小豆15克,薏仁15克,清水适量。功效:赤小豆与薏仁都是中医常用的祛湿食材,二者搭配使用,祛湿效果
2024-09-29 14:10:00
养生先祛湿!5种食材,健脾祛湿,远离湿气困扰,舒心过秋冬
...既温暖脾胃,又养颜美容,是女性朋友的优选佳品。四、赤小豆:利水消肿的“利器”赤小豆,又称红小豆,其性平味甘酸,归心、小肠经,赤小豆中的皂角苷、膳食纤维等成分,能够刺激肠道蠕动
2024-12-07 08:59:00
...品,下面要我跟你说吃多久才能够彻底的除湿气吧!薏米赤小豆吃多久除湿气?这一真的是因人而异的,你寒湿的情况严重水准怎样?你身体的消化情况如何?是不是你还此外进行其他的除湿气姿态
2023-02-03 20:51:00
喝红豆薏米粥祛湿的人,你可能做错了这4点,难怪祛湿没效果!
...薏米粥中所说的红豆,其实不是我们常见的圆小豆,而是赤小豆。红豆比较圆,而赤小豆是细长的,红豆能疗饥,却不利水祛湿吃多了红豆还会拜谢,而赤小豆能利水祛湿,所以很多人祛湿效果不好
2024-08-05 14:37:00
体内湿气重,喝红豆薏米粥祛湿,结果却越喝湿气越重是怎么回事?
...的,而中医里面常讲的红豆其实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赤小豆。而赤小豆是能够帮助你去除体内的湿气的。红豆并没有去除湿气的作用,反而是对你的心脏有很好的养护的作用。所以很多人其实是
2024-07-30 14:33:00
红豆薏米粥,你喝对了吗
...粥常见的三个误区。食用红豆薏米粥误区一:错把红豆当赤小豆很多人都知道红豆薏米粥祛湿效果好,想当然的就认为红豆薏米粥里面所谓的红豆就是我们家常食用的红豆。显然这是一个最大的误区
2023-08-04 16:54:00
夏季“祛湿”是关键,多吃这4种祛湿菜,健脾胃去湿气,一身清爽
...味加入适量冰糖,煮至冰糖完全溶解即可。推荐食谱二:赤小豆鲫鱼汤赤小豆与鲫鱼搭配成汤,不仅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而且赤小豆具有很强的利水消肿功效,能有效祛除体内多余水分。鲫鱼含有
2024-06-06 17:38:00
今年夏天年轻人养生爱上“除湿气” 红豆薏米水站C位
...么选“红豆薏米水”配料到底该怎么选?比如,红小豆和赤小豆该选谁?薏仁是该用生的还是炒的?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张印新对此进行解答。生薏仁(左)和炒薏
2024-09-01 12:3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