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南京法院十五条举措服务保障自贸实验区南京片区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22 15:02:00 来源:江南时报

江南时报讯 9月21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南京海事法院、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和社会公众发布《服务保障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实施提升战略的司法举措》及关于服务保障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典型案例。

发布会上,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冯驰介绍了《十五条举措》的出台背景及具体内容,南京海事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昌顺发布了十大典型案例。发布会由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分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周建飞主持。

南京法院十五条举措服务保障自贸实验区南京片区

冯驰介绍《十五条举措》的出台背景及具体内容

南京自贸片区自 2019 年 8 月 27 日挂牌成立以来,紧扣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示范区和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的功能定位,积极作为先行先试,制度创新成效显著。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南京海事法院认真落实党中央、省市委关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各项要求,不断完善司法保障布局,2021 年 2 月 26 日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自贸区法庭挂牌;2023 年 4 月 6 日南京国际商事法庭挂牌成立;南京海事法院也于当天设立了南京自贸片区巡回审判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基础更加夯实、氛围更加浓厚。

今年是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南京自贸片区挂牌四周年,也是省市委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的开局起步之年,为了让司法服务再升级,保障南京自贸片区更好担当制度型开放新高地、服务业开放新高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的职责使命,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南京海事法院集聚专业力量,联合制定了服务保障南京自贸片区提升战略的司法举措。

具体内容:

一是以政治站位和司法理念双提升,强化司法保障责任担当。

提高政治站位,主动融入南京自贸片区建设大局。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南京海事法院、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共同将护航自贸区发展作为服务大局的重要工作主线,以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保障南京自贸片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更新司法理念,服务南京自贸片区高质量提升发展。确立与自贸区提升战略相适应的司法理念,严格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通过公正、高效、便捷的国际商事海事审判工作,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二是以司法联动和多元解纷双赋能,强化协同保护服务效能。

搭建联动平台,实现司法职能协同贯通。通过搭建涉自贸区商事海事案件联动平台,建立涉自贸区案件跨域立案和快捷移送机制。依托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国际商事法庭和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自贸区法庭双层集中管辖机制加强对涉自贸区国际商事案件的联动化解,南京海事法院对涉南京自贸片区海事案件开展巡回审判、就地调解,实现“海地合作”深度发展。

加强专业交流,提升国际商事海事司法能力。建立三家法院人才交流、资源共享机制。通过互派青年干警跟班学习,共享学习平台,发挥各自专家委员会的智识支撑作用,提升国际商事海事审判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司法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经验。

集成智审系统,推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共建共享。对标国际公认的宜商环境评价指标,共同推进智慧法院、数字法庭建设,打造集域外法查明、中英互译、在线身份认证及授权代理见证、网上立案、在线调解、在线庭审于一体的一站式、融合式诉讼服务平台。

扩容解纷平台,完善国际商事海事多元解纷体系。整合三家法院专业调解资源,构建“产业链 + 法律服务”模式,推动引入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航运物流等与南京自贸片区产业布局相匹配、产业体系相融合的调解机构、仲裁机构,推动南京自贸片区形成具有国际水准的商事海事仲裁体系。

完善流程规范,提升“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效能。制定完善诉非对接流程规范,依托“江苏微法院”“法护海江河”等“一站式”解纷平台,实现诉前委派调解、诉中委托调解在线移送,实现调解协议一键式在线司法确认功能,实现诉讼与非诉讼机制协同联动、有机衔接。

创新审判机制,打造国际商事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以民事诉讼法修订为契机,深化三家法院在管辖制度、涉外送达、司法协助等方面的融合创新。依法办理外国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承认和执行,探索跨境破产案件的承认与协作。加强涉自贸区案件的司法大数据分析,增强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

三是以专门法院和专业审判双叠加,增强多维司法保护力度。

发挥海事审判职能,助力“开放自贸区”建设。高效审理海上货物运输、货运代理以及江海河联运等多式联运海事海商纠纷,服务保障南京加快建设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妥善化解涉长江南京段港口码头建设、运营、作业等领域矛盾纠纷,服务保障南京“关联港”“无水港”联动发展。加强对涉国际船舶登记、邮轮游艇等新类型案件的调查研究,以精品案例、精品调研成果等形式延伸海事司法供给。

贯彻知产全链条保护,助力“创新自贸区”建设。完善数字化知识产权财产权益保护制度,加强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区块链等核心技术和前沿领域技术成果的保护,保障南京自贸片区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预警防范和协调解决机制,建立全过程、多维度、全方位法律服务链,保障自主创新先导区建设。

依法稳妥化解金融纠纷,助力“创业自贸区”建设。根据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建设需求,加强金融审判专业化建设,形成与重要金融中心相适应的专业金融审判服务体系。大力推进金融司法协同,全面建设金融纠纷诉源治理南京样本。打造宁融智诉工作品牌,推动完善区块链存证的标准和规则,打造金融司法科技应用新高地。

加强人才权益保障,助力“宜业自贸区”建设。妥善审理平等就业纠纷等案件,加强跨境用工司法保护,依法认定海外人才、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专业人才的劳动者身份,促进劳动力要素在南京自贸片区自由、有序、便捷流动。

促进数据有序流动,助力“数字自贸区”建设。依法审理与数据有关的各类纠纷案件,促进大数据与新技术、新领域、新业态深度融合,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创新发展,依法服务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

及时兑现胜诉权益,助力“诚信自贸区”建设。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破解执行难困境。在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生产经营的影响,积极构建被执行人信用保护及信用修复激励机制。

延伸司法服务,激活先行先试司法指引功能。常态化开展“双百”活动,对接企业在创新外贸发展方式、开拓服务业国际市场、发展数字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中的司法需求,为其防范化解“引进来”“走出去”风险提供法律指引。

江南时报记者 许尽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2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自获批以来近60项创新成果在全国全省被复制推广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8月30日,记者从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自获批以来,按照国家赋予的
2024-08-31 09:26:00
本文转自:法治网9月21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南京海事法院、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和社会公众发布《服务保障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实施提
2023-09-22 10:39:00
江北新区分局:创新举措,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 鲁腾飞 摄民警为企业核发货车通行证。 鲁腾飞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彪通讯员鲁腾飞谢捷为积极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近年来,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区分局以纵深实施现代警务
2024-07-24 07:32:00
再加速!新主城奔向新未来
...者 许雯斐 通讯员 徐迪慧所有过往,皆为序章。几天前,南京市两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未来五年南京发展宏图,当中提出,要加快新主城中心片区建设,培育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创新
2023-01-16 05:49:00
...,如何帮助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助力新药尽快上市?南京自贸片区设立全资国有公共服务平台——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打造基因测序中心、质谱分析与检测中心等公共平台,助力企业降
2023-12-07 03:56:00
...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三年行动的开局之年。9月21日,南京海事法院巡回审判点(南京自贸片区)正式启用,对于拓展“海地协作”的广度和深度,助力建设自贸试验区一流营商环境具有重要
2023-09-21 13:53:00
...,在社会民生改革方面,我市创成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5家医院创成首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214张,入选年度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
2025-01-07 07:43:00
【开年经济观察】“试验田”里播良种 敢试敢闯敢争先 ——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开放新图景扫描
...拍摄)(闫鹏摄)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经开功能区块农行金融服务中心揭牌。 在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通关口,车辆有序等待审核验放。在国际陆港区中欧班列(乌鲁木齐)
2024-01-08 11:33:00
平潭自贸片区设立9年 边检助力发展提质增效
...可作业,口岸营商环境、通关效益持续向好。”平潭综合实验区港务发展有限公司员工刘瑟云表示作为该站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可以随时反馈急难愁盼问题,同时监督民警规范执法执勤、业务办理
2024-04-23 13:1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