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吴施楠
编辑 | 袁月
11月7日,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现场,葛兰素史克(以下简称,GSK)举办“为艾革新 橙就欣生”HIV防治长效新时代媒体沟通会,多位嘉宾围绕HIV防治现状、患者需求和长效创新治疗发展三大话题,从企业、临床、公卫三大角度深度剖析中国艾滋病防治事业发展,为中国乃至全球终结艾滋病的宏伟目标提供创新解题思路。
随着“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实施及防治能力的逐步提高,近十年来,我国艾滋病疫情总体上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正积极落实联合国“在2030年前在全球范围内终结艾滋病”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尽管如此,艾滋病目前仍是我国报告死亡数位居第一的传染病病种,防治形式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报告存活HIV/AIDS 122.3万例,2022年新报告HIV/AIDS 10.7万例,且呈现高发区域分布不均,重点高危人群疾病教育不足,性传播途径防控困难等亟待解决的挑战,依然影响着我国HIV防治事业的进步。
目前,全国艾滋病疫情主要以性传播为主,2022年新报告病例中经性传播比例达97.6%,其中异性性传播为72.0%,男性同性性传播为25.6%,遏制性传播已成为我国HIV防控事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对此,首都医科大学艾滋病临床和研究中心主任张福杰教授表示,“当HIV感染者持续接受抗病毒治疗后,体内的病毒载量连续6个月以上持续处于检测不出的水平时,病毒就不会通过性接触传播方式传播 ,即‘持续检测不出’=‘不具有传染性’。在此基础上,强调持续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有助于鼓励HIV感染者积极接受治疗、提高服药依从性,以及为HIV/AIDS患者去污名化,进一步助力控制HIV传播。”
“目前,除了临床治疗需求外,HIV感染者心理状态、精神状态等非临床问题也成为影响HIV防控的重要因素。虽然HIV感染者预期寿命获得大大延长,但用药对生活造成的不便、长期服药带来的药物毒副作用、HIV污名化和社会歧视等都会引发HIV感染者的心理健康问题。”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与免疫科副主任何云教授补充道:“艾滋病不仅有医学属性,同时也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其防治不仅依靠技术和药物本身,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健康教育,增进对艾滋病的正确认知,从而助力消除社会歧视,创造更公平的医疗环境,爱上一层,艾下一寸,综合打造中国艾滋病防控的防火墙,推动艾滋病防治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与免疫科主任张仁芳教授也表示:“目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已成为我国艾滋病治疗和防控的核心。我们可以看到,HIV治疗从最初的低效、易耐药、不良反应大的单一药物治疗,到高效、高耐药屏障、低毒性、药物交互作用小的整合酶抑制剂时代,直至我国也即将迈向长效时代。HIV患者治疗目标也从过去简单的延长感染者寿命到如今思考如何可以满足感染者个体化的需求、如何让感染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从长远看,全面推动‘早预防、早检测、早干预’科普教育的同时,提供长效、安全的创新预防和治疗方案,预防高危人群感染并提升HIV感染者治疗依从性及长期生活质量是今后HIV防治发展的重要趋势。“
GSK 中国HIV业务部负责人林玉萍女士介绍道:“今年进博会,我们带来近日刚刚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HIV感染长效治疗方案——万凯锐(通用名称:卡替拉韦注射液),它与利匹韦林注射液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联合使用,用于治疗已达到病毒学抑制的HIV-1感染者,最少只需每两个月注射一次,这将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传统每日用药对HIV感染者生活造成的影响。同时,我们已经递交卡替拉韦注射液作为一个可注射的长效暴露前预防(PrEP)治疗方案的注册申请,希望为减少HIV-1传播风险提供暴露前预防的全新选择,全面推动我国开启HIV防治防治的新时代。”
GSK副总裁、中国总经理齐欣女士强调:“‘不放弃任何一位HIV感染者’是GSK不变的使命。我们深知,艾滋病防治事业需要集结企业、医生、政府等多方力量。GSK期待继续借助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提升创新医疗解决方案在中国的可及性,更希望立足进博平台,携手行业多方,进一步助力扩大中国艾滋病疫情防控版图,为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8 15: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