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诗经》看中国古代爱情观:礼教、自然与自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0 08:43:00 来源:戏说三国

自古以来,爱情一直都是文人墨客永恒的歌颂主题。无论是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张先的“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还是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在让人感动落泪的同时,无不牵动了我们那颗向往爱情的心。说起来,中国人最早最纯真的爱情,大概是从《诗经》开始的。《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涉及到男女爱情的诗歌总集,是周朝人民(尤其是周朝女性)爱情观念的最生动体现。从《诗经》中,不难发现周朝人在爱情观念方面有三点共同之处。

从《诗经》看中国古代爱情观:礼教、自然与自主

第一,重视礼教,讲究循礼而行。古代是十分重视家庭和礼教的,周朝更是极重视伦理道德,基本上都是循礼而行的,不会越礼而为。比如开篇的《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体现了男子的择偶观,需要说明的是,“君子好逑”中的“逑”的意思是配偶,指的是一位成熟优雅的淑女,而不是像现代人所误解的那样。在周朝,只有认定这位女子是自己合适的配偶,人们才会去追求。

从《诗经》看中国古代爱情观:礼教、自然与自主

第二,天真烂漫、自然流露本性。在《静女》中便真实表现了一对热恋男女真挚纯洁的感情:“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以为美,美人之贻。”男子的情人给他送了彤管、茅荑等信物,这让男子欣喜若狂。这首诗深刻体现了少男少女天真烂漫的感情和不矫揉不造作、真挚自然流露本性的约会经过。

从《诗经》看中国古代爱情观:礼教、自然与自主

第三,拥有自主意识。《氓》讲述了一位古代的妇人从恋爱、结婚到被抛弃的经过,但这位妇人遭到遭弃后却没有屈从于命运,而是勇于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满。“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不得不说,这在古代男尊女卑的时代背景下,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从《诗经》看中国古代爱情观:礼教、自然与自主

另一方面,《诗经》之中还有大量描绘女子主动向男子示爱甚至大胆追求爱情的诗歌,这也冲破了长期以来女性所受到的桎梏——传统观念认为女性应当深居简出,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诗经》之中我们可以发现,并非所有人都会选择顺从和屈服,有许多女性敢于表达自己的爱情和意志,这是当时女性自主意识的体现。但遗憾的是,这种自主意识在儒学大一统下逐渐被磨灭。

从《诗经》看中国古代爱情观:礼教、自然与自主

由于《诗经》中有太多关于爱情的诗歌,而且都非常直白干脆,因此宋朝理学家们认为其内容有伤风化。不过孔子本人对《诗经》的评价是很高的,认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甚至还高度总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认为“诗三百”都是思想健康的作品,不过受到传统儒学影响,《诗经》长期被传统儒学家否定。当然到了现代,这些过时观念已经被扫进历史垃圾堆,不过子渊认为,《诗经》中那种纯真朴素的爱情观是我们应该努力继承和发扬下去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0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古代爱情的真实面貌:从《诗经》到宋代的放浪形骸
...观念中,古代的爱情往往被描述为含蓄内敛、遵循严格的礼教规范。但是,真的就是这样吗?让我们一起揭开历史的面纱,去探寻那些被时光遗忘的真实爱情故事。从《诗经》中的露骨描述,到宋代
2024-05-13 10:47:00
七夕夜 赴一场《诗经》里的浪漫之约
...。《中华有好戏》七夕特别节目凭借原创情景演绎节目《诗经里的爱情》,采用多元演绎的形式,将诗、情、景完美融合,完成一场穿越三千年的爱情对话。节目开场,主持人冯亮和王颖登场,他们
2025-08-28 10:38:00
西周时期是如何用法律条文来规范婚嫁习俗的?
...母之命,媒妁之言,同姓不婚”的原则。封建专制的吃人礼教,早已离我们远去。但婚娶离休的权衡标准却刻在了华夏民族的基因之中。一、姬周统权封天下,婚嫁自主从此无要说中国封建婚姻制度
2023-01-28 17:49:00
《诗经》里的着大量对爱情的吟咏。河北广播电视台《中华有好戏》七夕特别节目中,原创节目《诗经里的爱情》致敬这一经典,8 位主持人通过沉浸式诵读《诗经》中的经典篇章,展现了一场跨越千
2025-08-28 10:49:00
...记。千里房县的青山秀水间至今仍传唱着诗祖尹吉甫的《诗经》名篇,继承着汉孝子黄香孝老爱亲的遗风,山环水复中还依稀可寻神农、武当的玄秘梦幻,巴山楚水流传着帝王将相的奇幻传说。野人
2025-02-14 17:34:00
宣姜:春秋公主的坎坷命运与传奇婚姻
...命运的安排让她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爱情和幸福。在古代的礼教体系下,女性的地位较低,而宣姜的遭遇更是突显了女性在家族纷争中的无奈。她的一生仿佛是命运的弄人,充满了悲情的色彩。在《诗
2023-11-27 08:47:00
《诗经》是一部史诗
...谓伊人,在水一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似乎《诗经》就是一部爱情的传说。事实上,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如果我们对《诗经》研究得够深的话,看到的就
2023-02-15 16:16:00
跳出古偶舒适区的《柳舟记》,赢在了情感内核上
...责任。这种互敬互爱、共同成长的情感关系,让剧作中的爱情观脱离了单纯直给的爽,也给予了观众更耐心地细品的空间。创作端所流行的女性话题,在《柳舟记》中也有着更落地的表达。贺珍与柳
2024-09-04 11:52:00
郑风溱洧谈起,说说诗经里你不知道的秘密
本篇先引原文如下:诗经·国风·郑风·溱沩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溱与洧,浏其清矣
2024-11-18 21: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