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达132.9万!携带者难辨,建议远离这“3种人”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12-10 18:12:00 来源:健康小小讲堂

艾滋病这个让人一听就心生恐惧的疾病,其感染人数在全球范围都居高不下形势严峻。

截止2024年6月30日,我国现在已经有132.9万人感染了艾滋病,这个数目真的非常惊人,让人感到很震惊。

这HIV病毒可真是太狡猾了,它专门挑我们的免疫系统下手,把它搞得弱不禁风。

这样一来我们的身体抵抗力就下降了,变得容易生病。

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达132.9万!携带者难辨,建议远离这“3种人”

但可怕的是,艾滋病携带者很多时候外表看起来和常人无异,没有明显的症状,这无疑加大了疾病传播的风险。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专家提醒我们要特别警惕这三种人,到底是哪三种人呢?

一、有不安全性行为的人

性行为很容易让艾滋病病毒传播开来,特别是如果没有采取像使用避孕工具这样的安全措施,那么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达132.9万!携带者难辨,建议远离这“3种人”

或许有人会心生疑惑,这是为何呢?

其实艾滋病人的体液里藏着很多艾滋病毒。

在性行为的时候,如果动作比较激烈,双方的生殖器黏膜可能会因为摩擦和撞击而有所破损。

如此一来,病毒便有了可趁之机,或许会伺机侵入健康者的身体,进而致使感染发生。

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达132.9万!携带者难辨,建议远离这“3种人”

青年学生性观念日趋开放,然憾事在于其对安全性行为知识匮乏,自我保护意识亦颇为薄弱。

这样一来,艾滋病病毒(HIV)就更容易在年轻人中悄无声息地传播开来。

在探索自我、追求自由的年纪,一些青年学生可能会轻率地尝试性行为,特别是同性性行为,这已经成为他们中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更加让人难过的是,有些已经携带HIV的人,因为各种原因会故意不采取保护措施与他人发生性行为,甚至故意把病毒传染给别人,这些行为带来的教训非常惨痛!

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达132.9万!携带者难辨,建议远离这“3种人”

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进行性行为,像是不戴避孕套进行性行为,特别是当其中一方是HIV感染者时,另一方就很容易被感染上艾滋病。

要是性生活不固定老是换对象,那碰到HIV感染者的可能就大了去了,这样一来,自己得病的风险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了。

所以对那些老是换性伴侣、又不注意安全的人,我们得多留个心眼儿,最好别跟他们有亲密的身体接触,免得惹上麻烦。

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达132.9万!携带者难辨,建议远离这“3种人”

二、共用注射器或血液制品的人

艾滋病还能够借由血液传播。确切而言,一旦HIV病毒进入血液,进而侵入人体,人就会遭受感染。

在临床上,输血、接受器官移植以及医源性感染是血液传播艾滋病的常见情况,这些真实发生的案例让人警醒。

共用针头是传播艾滋病的一大风险。

吸毒的人如果共用注射器,HIV病毒就可能悄悄地在他们之间传播开来。

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达132.9万!携带者难辨,建议远离这“3种人”

在西方不少人吸毒上瘾,特别是打针吸毒的人,很多都因为这样染上了艾滋病。

他们老是一块儿用针筒,如果里头有一个人有艾滋病,那病毒就可能顺着针头跑到别人身体里去了。

现在大家伙都觉得,艾滋病病毒传起来跟乙肝有点像。

像在非洲有的地方,不少人就是因为用了没好好消毒的针筒或针头,结果被传染上了艾滋病,这也是为啥那些地方艾滋病特别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达132.9万!携带者难辨,建议远离这“3种人”

还有部分人会前往非正规场所进行诸如纹身、拔牙、流产等侵入性操作,若器械消毒不全,亦可能经由血液感染艾滋病。

但众多人并不知晓,血液传播艾滋病实则是存在条件的。

就好比说,艾滋病病毒要想在血液里搞破坏,那它得数量够多,还得劲儿够大才行。

也就是说,这些精神头十足的病毒得有机会溜进刚流出来的血或者新的伤口里头,才能捣蛋。

仅当这两个条件同时得以满足之际,感染风险方才存在。如果缺少任何一个条件,基本上就不会有感染的风险。

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达132.9万!携带者难辨,建议远离这“3种人”

据说一旦使用了含有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的几率高达95%,几乎是一用一个中。

要是吸毒的人共用那些没洗过的针管,那染上艾滋的风险可就大了去了。

就算是普通的针头不小心刺伤皮肤,也有一定几率传播艾滋病,大约是每400到300次这样的意外中,就有1次可能导致感染。

因此不管是针管、针头还是牙刷这些能沾到血的东西,只要大家伙儿一块儿用,那就都有可能把艾滋病传来传去的。

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达132.9万!携带者难辨,建议远离这“3种人”

三、淋巴结肿大的人

在生活里我们或许会遇到部分人,其淋巴结长时间处于肿大状态。

碰到这种情况有些人可能会选择避开,因为他们担心这可能是艾滋病的一个信号。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在前面我们就已知道,HIV病毒在艾滋病患者体内极为狡黠,最爱侵袭人体免疫系统,尤其是极为重要的T淋巴细胞,致使其数量减少且功能衰退。

它会让这些原本负责保护我们身体的细胞数量变少,它们的功能也会变弱。如此一来,我们的身体便极易遭受疾病侵袭,变得易于患病。

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达132.9万!携带者难辨,建议远离这“3种人”

但鲜有人了解,HIV病毒侵入人体后,淋巴结作为免疫系统的关键角色,会因身体抗病毒反应增强和淋巴细胞大量聚集而肿胀。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反应,是由于病毒刺激免疫系统,使得淋巴细胞增多并产生反应,从而导致淋巴结肿大。

当我们看到有人淋巴结持续肿大时,需要警惕这可能是艾滋病的一个症状,应保持适当的距离并及时就医。

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达132.9万!携带者难辨,建议远离这“3种人”

不过仅凭淋巴结肿大这一症状,是无法判定为艾滋病的。

毕竟像结核感染或致淋巴结结核、淋巴结发炎,恶性肿瘤与部分传染病亦会使淋巴结肿大。

如果一个人有过那些容易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随后其淋巴结肿了起来,尤其是那种不痛的肿大,或者是很多地方都肿大了,那就得特别留神了,这可能是艾滋病找上门了。

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达132.9万!携带者难辨,建议远离这“3种人”

这时候千万别拖着,得赶紧去做个艾滋病抗体的检查。要是结果显示阳性,那还得再做个确认试验。

确认试验也显示阳性的话,那就基本可以确定是艾滋病病毒感染了,这时候就得按照艾滋病的治疗方案来好好治疗了。

要找出淋巴结为什么会肿大,我们还可以做一个叫淋巴结穿刺的检查。

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达132.9万!携带者难辨,建议远离这“3种人”

这个检查能帮我们看看淋巴结里是不是有感染,比如是不是淋巴结核,或者是由细菌、真菌这些东西引起的肿大。

如果确定是感染引起的,那就需要通过相应的抗感染治疗来让淋巴结恢复正常。

淋巴结肿大时,别急着下结论,还是得通过专业检查来找出真正的原因,遇到淋巴结肿大的人更要小心为妙。

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达132.9万!携带者难辨,建议远离这“3种人”

四、如何预防艾滋病传播

为了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我们不仅要远离高危人群,还应该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

比如在进行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关键一步。

坚决拒绝不洁的性行为,也是降低通过性接触感染艾滋病风险的有效方法。

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达132.9万!携带者难辨,建议远离这“3种人”

要避免艾滋病互相传染,我们得记住牙刷、剃须刀这些私人用品,千万别跟别人混用,因为它们可能会沾上我们的体液。

进行有创操作如纹身、牙科治疗时,应选择正规机构,并避免在不安全的场所进行静脉吸毒等行为。

当我们需要输血或接受其他医疗操作时,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至关重要,这样能保证操作过程的安全,从而降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对于已经确诊的艾滋病患者来说,接受系统规范的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减少病毒的传染性,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达132.9万!携带者难辨,建议远离这“3种人”

社会媒体也应当加大宣传力度,让大众深入了解艾滋病的预防措施,确保这些防护知识深入人心。

鼓励那些积极配合治疗并主动上报病情的行为,并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惩罚那些恶意传播艾滋病病毒的行为,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社会环境。

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达132.9万!携带者难辨,建议远离这“3种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0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应该如何降低癌症的患病率呢?一文了解清楚
...,以及刚出生的时候。据调查,艾滋病患者,以及该病毒携带者,大约有7成的人都是非洲人。简单点说,除去没有成年的人,大约有40个非洲人中,就有一个患有艾滋病。并且,有很多非洲的新
2022-12-20 21:24:00
艾滋病逐年高发,该如何防控?医生:做好这3点,可杜绝感染!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权威数据显示,全球艾滋病毒携带者以及艾滋病患者人数从2013年的3430万人,已经增长到了2018年的3790万人,增加了360万人之多,且目前该数据
2024-06-21 06:36:00
错把艾滋当成皮肤病?这些症状莫忽视,建议及早检查
...流地位。自1996年推出鸡尾酒疗法并全球推广后,HIV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的预期寿命平均延长13.8年,死亡率大幅下降近40%。所以,如果确诊为艾滋病感染者,千万不可以自暴
2023-02-15 22:38:00
40年里4000万人死于艾滋病,我们能否最终治愈艾滋?
...前有很多逆转录病毒药物,能很好地控制HIV病毒,即使是携带者,也能像普通人那样长寿。 讲到HIV病毒,我们很好奇它从何而来?这个病毒一开始出现在中非的一种黑猩猩身上。200
2023-12-05 10:53:00
我没“乱来”,怎么还会得艾滋病?一文揭晓答案
...携带的状况,大概的概率在30%左右。一般建议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或者已经恢复到健康状态的女性,尽量不要结婚生孩子,不要总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毁了孩子的一生。如何预防感染HIV病
2023-01-05 22:27:00
猴痘激增,普通人该知道什么?
...传播途径是性接触,其中大约一半的新增病例是艾滋病毒携带者。WHO曾公布一组数据,在有据可查的猴痘感染病例中,超过98%为年轻男性,且以有男男同性性行为者居多,其中约有45%的
2023-07-26 10:23:00
交了些朋友,24岁男子从学霸变成艾滋病毒携带者
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板,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程程看上去就像一个邻家男孩。程程原本拥有着令人羡慕的幸福人生,然而他却频频吸毒、直至感染艾滋病毒……原生家庭之痛祖辈溺爱、父母离异“90
2023-12-02 14:07:00
“艾滋病日”特别报道·独家对话 | “一夜高危”性行为后,HIV阻断药“吃还是不吃”?
...传播和母婴传播。孙力主任表示,在性传播层面,与病毒携带者——无论是异性还是同性之间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是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高危行为后一定要到专业机构进行艾滋病
2024-12-01 12:44:00
联合吉利德科学,金域医学助力17个城市开展艾滋病免费筛查
...滋病具有高隐私性和潜伏期长的特点,发现新的感染者和携带者,难度也在增加。尤其是青年人和老年人自身疾病防范意识较弱,等到发病就医时,往往已经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覆盖17个城市,
2023-12-02 15:5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健康问太和|小切口治心疾,微创介入精准“堵漏”
人体心脏如同一条奔流不息的“母亲河”,为全身输送着生命的养分。而冠状动脉,则是其中最重要的支流。当这条生命之河出现“漏洞”
2025-10-27 21:31:00
新式茶饮丨普安红新式茶饮兼顾创新与传统,尽显中国茶的包容!
本网记者:杜相润 郭广波一审:罗玉时二审:秦丽三审:金凤
2025-10-27 19:20:00
南非醉茄排行榜公布!推荐六大认证品牌
“加班深夜难入睡、清晨被焦虑唤醒”“高压致情绪失控、免疫力下降”,这些已成为当代人的常见困境。新加坡人力部数据显示,52%的劳动力正承受工作相关压力
2025-10-27 17:04:00
调理肠胃的益生菌哪个好?2025 年肠胃益生菌 TOP6 榜单出炉:临床验证 + 专利成分双保障
据《2024 中国全民肠道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超 72% 居民存在肠道功能异常 ——18-30 岁年轻人便秘、腹胀发生率达 66%
2025-10-27 16:20:00
资福医疗以数智之力赋能健康管理新征程
黄河方潮起,中原正锦绣。医学长河奔涌向前,健康管理领域的每一次突破,皆始于思想的交锋共振,成于技术的破壁创新。10月24日至26日
2025-10-27 11:44:00
氨糖软骨素钙片哪个牌子吸收好?2025十大放心品牌测评!关节养护协同性全解析
《2025 中国中老年人骨骼关节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 60 岁以上人群中,82% 同时存在 “关节不适(疼痛、僵硬)” 与 “骨骼问题(骨质疏松
2025-10-27 11:47:00
千里同途!盈康一生携手青岛妇儿医院,为雪域童心架起“生命之桥”
近日,三名来自西藏日喀则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顺利完成了微创介入手术。这场跨越4000公里的爱心接力
2025-10-27 11:51:00
2025年氨糖软骨素避坑指南:六大品牌成分虚标鉴别、口碑打假、认证筛查!科学养骨看懂不亏!
我国超 5 亿中老年人、运动人群受关节问题困扰,氨糖软骨素年销量超过百亿,但第三方检测显示47% 产品存在氨糖 / 软骨素含量虚标(实测值不足宣称的 60%)
2025-10-27 12:25:00
9月“科学”领域流言榜来了 哪个你还深信不疑?
防蓝光手机膜能有效保护眼睛?喝牛奶会增加肝癌风险?过期药没变质就能吃?……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近日发布的2025年9月“科学”流言榜
2025-10-27 09:09:00
能泡茶、能做面!郦邑贡菊解锁健康新花样丨中意中国 一草一世界
大河网讯 夏日里吸一口加了柠檬片的冰饮,清爽之余竟藏着化痰止咳的药效;路边随手可摘的蒲公英,煮水喝就能缓解 “上火” 冒出的痘痘
2025-10-25 11:48:00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成功开展内镜下肠道菌群移植技术
近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一病区成功开展内镜下肠道菌群移植技术,为一名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患者进行了粪菌移植。患者
2025-10-25 13:30:00
如何识别和防治脑梗死?“快”字是核心,三道防线很关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10月24日,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召开烟台市“传播健康知识享受健康生活”“鲁医健康说”系列健康知识新闻发布会
2025-10-25 14:04:00
基于五维评估体系的2025年儿童赖氨酸测评:科学甄选TOP3优质儿童赖氨酸产品榜单发布
在儿童生长发育领域,赖氨酸作为人体无法自主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其科学补充已成为促进儿童身高增长的核心策略。《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明确指出
2025-10-25 14:32:00
重阳佳节话健康:菏泽华厦眼科王雷主任解析老年疑难眼底病变
通讯员 任兆潘重九踏秋,孝亲敬老,关注老年眼健康。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随着年龄增长,极易受到各类眼病侵袭,尤其是疑难眼底病变
2025-10-25 14:37:00
叶黄素品牌如何选择?2025年叶黄素测评榜Top6,真实数据说话
在电子屏幕占据日常 80% 用眼时间的当下,眼疲劳、干涩甚至视力退化已成为各年龄段的普遍困扰。作为视网膜黄斑区的 “保护因子”
2025-10-25 16: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