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我没“乱来”,怎么还会得艾滋病?一文揭晓答案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05 22:27:00 来源:小肆说健康

随着我国第1例艾滋病患者在19世纪80年代被发现之后,这种疾病就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被人们熟知,当前艾滋病话题也成为最热烈的话题。

很多人对此会展开热烈的讨论,而且不难发现,大家通常会将这种病与不洁的性生活等同看待,认为患上艾滋病的患者都是不检点的。

我没“乱来”,怎么还会得艾滋病?一文揭晓答案

我没“乱来”,怎么还会得艾滋病?

几个月前,刘伟(化名)开始反复低热、口腔溃疡、白斑,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饮食减少、消瘦,就医后,医生为他进行了HIV排查。

谁知检查结果提示:HIV感染,被确诊为艾滋病!

刘伟得知后立马慌了,表示自己并没有乱来,在医生的询问下,他回忆起自己去理发店刮胡子,有时候会把皮刮破,可能留下了隐患!

没有“乱来”,也会得艾滋病吗?其实梅毒、艾滋病等并不仅仅通过性传播,纹身、打耳洞等有创美容,如果器具消毒不到位,也都可能传播病毒。

我没“乱来”,怎么还会得艾滋病?一文揭晓答案

你真的了解艾滋病吗?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血液传播

包括血液和血制品传播,如使用被感染的全血细胞、红细胞、血浆等血制品以及器官移植等,以及其他可能引起血液传播的途径。

如使用被污染的注射器,针灸针、手术器械、牙科器械、产科接生器械等,不洁的纹身、美容、修脚、穿耳洞等行为,共用指甲钳、刮脸刀、修脚刀、剃须刀、牙刷等。

2、性接触传播,是指同性或异性之间无保护的性行为。

3、母婴传播,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幼儿。

我没“乱来”,怎么还会得艾滋病?一文揭晓答案

【艾滋病的易感人群】

1、同性恋、性乱交者、静脉药瘾者,也就是吸毒人员,经常共用注射器。

2、血友病的病人经常输血,很有接受可疑的被艾滋病毒污染的血液、血制品,或者接受艾滋病病人感染者的器官移植。

3、艾滋病的母亲或者父母都有艾滋病,孩子是感染艾滋病的高风险人群。

4、护士,尤其是艾滋病房的护士,被污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注射器意外刺伤,也具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我没“乱来”,怎么还会得艾滋病?一文揭晓答案

【艾滋病的潜伏期】

艾滋病的潜伏期一般在半年到20年不等,平均的潜伏期在8-10年。其潜伏期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营养条件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在艾滋病潜伏期的时候,往往没有任何的症状,通常发现艾滋病的阳性,通常是因为一些体检,或者是因为其他的疾病而进行艾滋病抗体的检测。

处于潜伏期的艾滋病感染者其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脏器中含有艾滋病病毒,具有传染性。

我没“乱来”,怎么还会得艾滋病?一文揭晓答案

医生提醒:这4件事你可能做过

1.纹身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它主要存在于艾滋病感染者体内,包括血液,在不正规的场所进行纹身,通常使用的工具不是一次性,并且也不会进行清洗和消毒。

如果破坏真皮有出血等现象,工具上粘含有艾滋病毒血液,给健康人做的时候又出现皮肤破损有出血现象,容易通过血液途径感染上艾滋病毒。

我没“乱来”,怎么还会得艾滋病?一文揭晓答案

2.镶牙、洗牙、拔牙

在镶牙洗牙补牙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伴随出血。如果补牙工具以及牙诊所医生没有及时消毒,就会加大疾病传染概率。

尤其是工具接头、医生手指等地方,属HIV病毒滋生地。进行牙科手术不要选择小诊所、小门诊,尽可能选择正规牙科医院,观察它的消毒规范。

我没“乱来”,怎么还会得艾滋病?一文揭晓答案

3.静脉吸D成瘾或者共用注射器

吸D对人体的健康会产生非常严重的伤害,D品在注射的过程中往往会让人们忽视了个人的卫生和安全,经常交叉使用注射器,这就非常容易导致艾滋病病毒出现交叉感染的状况.

为了可以避免自己出现这方面的问题,大家应该要拒绝D品,应该要使用一次性的注射器,也不要出现医疗用品交叉使用的状况,尽量去减少感染的概率。

我没“乱来”,怎么还会得艾滋病?一文揭晓答案

4.感染艾滋病的女性有生育行为

艾滋病的常见传播途径中有母婴传播,如果女性并不知道自己有艾滋病病毒携带的状况或者不小心出现了怀孕的现象,孩子出生之后,很有可能会出现艾滋病病毒携带的状况,大概的概率在30%左右。

一般建议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或者已经恢复到健康状态的女性,尽量不要结婚生孩子,不要总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毁了孩子的一生。

我没“乱来”,怎么还会得艾滋病?一文揭晓答案

如何预防感染HIV病毒?

1.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了解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和预防方法。

2.加强道德教育,禁止滥交,特别是与外国人发生X骚乱,禁止J女。

3.避免与HIV艾滋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发生X接触。

4.禁止与静脉药隐者共用注射器针头。

5.必须使用进口血液成分和血液制品HIV检测。

6.严格排选国内供血者,逐步检测HIV阴性预防阴性供血HIV传播。

7.献血器官和精液的组织HIV检测。

8.建立艾滋病检测中心。

9.提倡使用避孕套,避免肛交。

10.艾滋病或HIV感染者应避免母乳喂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5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老人染上艾滋病人数越来越多?一文揭晓答案
...天杨大叔脸色非常难看的告诉张阿姨,自己的前女友患有艾滋病,已病危,自己去检测时也确诊感染艾滋病,张阿姨怀着忐忑的心情前往疾控中心求助,不幸的是张阿姨也被感染。为何老人染上艾滋
2023-01-06 19:41:00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患上艾滋病?一文揭晓答案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现在大家对艾滋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我国艾滋病的发病率并不是特别高,但也要引起重视,提早预防。因为艾滋病不是一种急性疾病,能够长时间隐藏在人体内,一步步
2023-01-05 22:40:00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一文揭晓答案
...去、萎缩并不会影响欲望,在这种默认下,成为了老年人艾滋病不断攀升的温床。像62岁的苏先生退休在家独居,最近一直发热,拉肚子,吃了一个多月的药,也是时好时坏,体重下降了十几斤,
2023-02-20 18:27:00
世界上首例女性艾滋治愈者,用的什么疗法?一文了解下
艾滋病一直被看做是不治之症,一旦感染艾滋病毒,就可能导致人体的免疫系统被“击溃”,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引发各种严重的感染、肿瘤,导致死亡。当然了,感染艾滋病毒并不是立刻会导致死亡,它
2022-12-18 15:51:00
艾滋病靠什么传播?一文了解清楚
艾滋病在医学上被称之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是因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所导致的。HIV病毒会侵害人的免疫系统,主要损伤的是CD4阳性的T淋巴细胞,此外细胞上有CD4受
2023-01-02 22:37:00
为何古代没有艾滋病,近现代才有?一文了解下
艾滋病自1981年6月5日在美国被发现以来,截止到2021年底,全球累计有80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毒,有超过3500万人死于艾滋病或艾滋病相关疾病
2023-02-11 21:44:00
HIV感染者可以结婚吗?可以生孩子吗?需要注意什么?一文学习
...HIV感染者,自己还可以结婚吗?波波医生在疾控中心从事艾滋病及性病防治工作,关于【HIV感染者可以结婚吗】这个问题,我从政策、现状结合工作实际来给大家谈谈我个人的看法。我们先
2023-02-12 21:56:00
从不“乱来”,为什么还会得艾滋?一文揭开真相
如今艾滋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多人对此却保持着无所谓的态度,大多数人却认为艾滋病只是身边经常被提起的普通慢性病。艾滋病没有任何解药,全球自愈案例不超过两三例,大多数人患上艾滋病之
2023-03-17 22:01:00
为什么艾滋病逐渐向“两头翘”发展呢?一文分析下
艾滋病作为一种致死率极高且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传染病,自上世纪80年代初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以来,给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威胁。然而,最近一段时间,艾滋病的确诊率却出现了一种“两
2023-06-22 07:1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健康问太和|小切口治心疾,微创介入精准“堵漏”
人体心脏如同一条奔流不息的“母亲河”,为全身输送着生命的养分。而冠状动脉,则是其中最重要的支流。当这条生命之河出现“漏洞”
2025-10-27 21:31:00
新式茶饮丨普安红新式茶饮兼顾创新与传统,尽显中国茶的包容!
本网记者:杜相润 郭广波一审:罗玉时二审:秦丽三审:金凤
2025-10-27 19:20:00
南非醉茄排行榜公布!推荐六大认证品牌
“加班深夜难入睡、清晨被焦虑唤醒”“高压致情绪失控、免疫力下降”,这些已成为当代人的常见困境。新加坡人力部数据显示,52%的劳动力正承受工作相关压力
2025-10-27 17:04:00
调理肠胃的益生菌哪个好?2025 年肠胃益生菌 TOP6 榜单出炉:临床验证 + 专利成分双保障
据《2024 中国全民肠道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超 72% 居民存在肠道功能异常 ——18-30 岁年轻人便秘、腹胀发生率达 66%
2025-10-27 16:20:00
资福医疗以数智之力赋能健康管理新征程
黄河方潮起,中原正锦绣。医学长河奔涌向前,健康管理领域的每一次突破,皆始于思想的交锋共振,成于技术的破壁创新。10月24日至26日
2025-10-27 11:44:00
氨糖软骨素钙片哪个牌子吸收好?2025十大放心品牌测评!关节养护协同性全解析
《2025 中国中老年人骨骼关节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 60 岁以上人群中,82% 同时存在 “关节不适(疼痛、僵硬)” 与 “骨骼问题(骨质疏松
2025-10-27 11:47:00
千里同途!盈康一生携手青岛妇儿医院,为雪域童心架起“生命之桥”
近日,三名来自西藏日喀则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顺利完成了微创介入手术。这场跨越4000公里的爱心接力
2025-10-27 11:51:00
2025年氨糖软骨素避坑指南:六大品牌成分虚标鉴别、口碑打假、认证筛查!科学养骨看懂不亏!
我国超 5 亿中老年人、运动人群受关节问题困扰,氨糖软骨素年销量超过百亿,但第三方检测显示47% 产品存在氨糖 / 软骨素含量虚标(实测值不足宣称的 60%)
2025-10-27 12:25:00
9月“科学”领域流言榜来了 哪个你还深信不疑?
防蓝光手机膜能有效保护眼睛?喝牛奶会增加肝癌风险?过期药没变质就能吃?……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近日发布的2025年9月“科学”流言榜
2025-10-27 09:09:00
能泡茶、能做面!郦邑贡菊解锁健康新花样丨中意中国 一草一世界
大河网讯 夏日里吸一口加了柠檬片的冰饮,清爽之余竟藏着化痰止咳的药效;路边随手可摘的蒲公英,煮水喝就能缓解 “上火” 冒出的痘痘
2025-10-25 11:48:00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成功开展内镜下肠道菌群移植技术
近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一病区成功开展内镜下肠道菌群移植技术,为一名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患者进行了粪菌移植。患者
2025-10-25 13:30:00
如何识别和防治脑梗死?“快”字是核心,三道防线很关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10月24日,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召开烟台市“传播健康知识享受健康生活”“鲁医健康说”系列健康知识新闻发布会
2025-10-25 14:04:00
基于五维评估体系的2025年儿童赖氨酸测评:科学甄选TOP3优质儿童赖氨酸产品榜单发布
在儿童生长发育领域,赖氨酸作为人体无法自主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其科学补充已成为促进儿童身高增长的核心策略。《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明确指出
2025-10-25 14:32:00
重阳佳节话健康:菏泽华厦眼科王雷主任解析老年疑难眼底病变
通讯员 任兆潘重九踏秋,孝亲敬老,关注老年眼健康。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随着年龄增长,极易受到各类眼病侵袭,尤其是疑难眼底病变
2025-10-25 14:37:00
叶黄素品牌如何选择?2025年叶黄素测评榜Top6,真实数据说话
在电子屏幕占据日常 80% 用眼时间的当下,眼疲劳、干涩甚至视力退化已成为各年龄段的普遍困扰。作为视网膜黄斑区的 “保护因子”
2025-10-25 16: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