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猴痘激增,普通人该知道什么?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7-26 10:23:00 来源:新民周刊

在有据可查的猴痘感染病例中,超过98%为年轻男性,且以有男男同性性行为者居多,其中约有45%的病例携带艾滋病毒。

记者|周洁

2023年6月6日,北京市通报2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后,全国多地出现猴痘病例。

7月14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2023年6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2023年6月2日至6月30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新增报告106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广东省报告48例、北京市报告45例、江苏省报告8例、湖北省报告2例、山东省报告2例和浙江省报告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

自2022年9月16日,重庆市卫健委公布中国内地首例输入性猴痘病例。在中国内地发现猴痘病例之前,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就曾表示,“猴痘传入中国大陆只是时间问题”。

猴痘激增,普通人该知道什么?

近日,上海、湖南多地疾控中心都发布提醒,称猴痘对公众的感染风险低,建议公众积极了解猴痘预防知识,做好个人健康防护。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介绍,从目前数据来看,猴痘传播效率较低,较难发生大规模传播,根据国外有关疫情数据判断,等相对高峰过去后,新发病例会较快回落。

猴痘出现本土传播

2022年5月以来,一些非地方性流行地区的国家如英国、葡萄牙、美国先后发现大量猴痘病例,且已出现人际间传播。2022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猴痘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1958年,这一病毒首次在研究用猴子群体中发现。

上世纪70年代,扎伊尔(现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现了首例人感染该病毒的病例,感染者是一名9岁男孩。

虽然名字叫猴痘,但猴子不是该病毒的源头宿主。在自然界中,许多动物物种都被发现感染该病毒。有证据表明非洲本土啮齿动物可能是该病毒的源头宿主。

今年5月11日,鉴于各国在基于艾滋病毒防控经验来控制猴痘疫情并与最受影响的社区紧密合作方面取得稳步进展,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猴痘不再是“全球卫生突发事件”。

不过,猴痘的传播并未随着世卫组织警报的解除而停止。

2023年6月7日,据北京市疾控中心官网消息,北京市医疗机构报告两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另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两名病例均是通过亲密接触感染。

四天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消息称,6月10日,广州市监测发现2例猴痘病例,病例分别为43岁男性和29岁男性。

7月4日,“辽宁疾控”发布消息称,6月29日,沈阳市报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7月3日,该病例确诊。截至目前,我国华北、华南、东北、华中、西北都有病例,呈现多点散发的状态。

猴痘激增,普通人该知道什么?

“从历史上看,猴痘在中西非以外地区的病例很少。上一次大规模的猴痘疫情,还是2003年的美国,一批从非洲加纳进口的包括冈比亚巨鼠在内的野生啮齿动物传入美国,并通过本土宠物草原犬鼠引发美国境内传播。而当时的病例数其实也不到百例。”王新宇告诉记者,这次猴痘传播的规模,应该是历年来最大的一次。

“猴痘病毒分为西非分支和刚果盆地分支。西非分支的致死率较低,大约1%的感染会导致死亡;刚果盆地分支则可以导致10%的死亡率。这次在全球流行的猴痘病毒,是西非分支的一种亚型,致死率较低,2022年以来全球报告的病例病死率,远低于往年的病死率。”王新宇表示,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并发症的治疗。“猴痘是自限性疾病,也就是绝大多数患者随着体内特异性免疫的产生,可以清除病原体,取得痊愈的疾病。正因为这样,绝大部分病人感染后预后良好,除非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或者有其他基础病。”

感染人群以特定群体为主

据WHO报道,截至2023年7月4日,全球已有112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猴痘病例,其中共有88144例确诊病例,149例死亡病例。

猴痘激增,普通人该知道什么?

在过去的研究中,普遍认为猴痘感染是因为密切接触了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皮肤损伤,或被患者体液或病变组织污染的物品等。但从2022年开始暴发的猴痘疫情中,感染人群指向了特定的群体。

据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信息,此次国内猴痘疫情呈现出4个特点:

一是绝大多数病例为男男性行为人群,主要通过男男性接触传播。

二是其他接触方式传播风险低,除性接触以外的绝大多数密切接触者未发生感染。

三是大部分病例就诊时发现,少数病例为密切接触者追踪筛查发现。

四是绝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典型,主要为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无重症、死亡病例。

猴痘激增,普通人该知道什么?

“本轮猴痘疫情主要通过男男性行为人群之间的密切接触传播,我国内地6月份报告的106例病例均为男性,101例明确为男男性行为人群,其中96例明确发病前21天有男男性接触史,猴痘主要局限于男男性行为人群和通过性接触传播,与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速度相比,猴痘的传播速度比较慢,但也可能出现局部的聚集性疫情。”中国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副主任施国庆对媒体进一步解析道,“根据6月份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的流调结果,除性接触以外的密切接触者370多人,其中仅有一个人因与确诊病例同床居住感染,所以提示其他接触方式传播风险较低。”

这些特点和国外观察到的病例特点一致。

2022年7月2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对16个国家部分猴痘临床案例分析发现,样本中95%的人可能是通过性行为感染了猴痘病毒。

中国疾控中心谭文杰等人在论文中指出,首例本地猴痘确诊病例也是MSM(男男性接触者)人群中的一员,表明与特定人群密切接触仍然是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

今年7月初,东南亚区域猴痘病例显著增加,根据目前已知的信息,这些新增病例均自称为男男性行为者,大多数来自曼谷,在出现症状前的21天内(猴痘的最长潜伏期)没有国外旅行史。这些病例报告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其中大约一半的新增病例是艾滋病毒携带者。

WHO曾公布一组数据,在有据可查的猴痘感染病例中,超过98%为年轻男性,且以有男男同性性行为者居多,其中约有45%的病例携带艾滋病毒。

近半数的猴痘病例是艾滋病感染者,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吗?

对此,王新宇告诉记者:“猴痘和艾滋病有很大区别。首先,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而艾滋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其次,从传播方式来看,艾滋病主要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而目前来看,猴痘更主要的传播方式是男男性行为等非常密切的接触的方式,猴痘因其表现形式是皮疹,包括生殖器、肛周、口腔的局部皮疹,很容易破裂也更容易被感染。从预后看,一旦感染艾滋病,HIV一般会长期驻留在体内,很难被彻底清除;但感染了猴痘是可以痊愈的,而且体内产生抗体后,一般不会二次感染。”

对于猴痘病例中HIV患者的高占比现象,研究人员也进行了一些分析,认为两者重合的主要原因与性传播网络相关。他们有相同的高危人群——多性伴、男同和双性恋人群。

由于HIV主要攻击人类的免疫系统,艾滋患者的免疫力低下,更容易感染猴痘病毒;另一方面,猴痘患者的疱疹破溃后,可以通过性接触、皮肤接触、口腔黏膜接触,以及生活用品等密切接触,为感染HIV打开了方便之门,而且艾滋患者发生重症猴痘或死亡的风险更高。

此外,“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患者会定期就诊检查,在就医时也更易通过检查手段确诊猴痘。”王新宇补充道。

我国猴痘病例数将先升后降

2022年的猴痘疫情是从夏天开始的,本轮猴痘疫情似乎也是在夏天暴发。温度会帮助猴痘的传播吗?对此,多位专家都表示病毒传播与温度无关。

猴痘激增,普通人该知道什么?

2023年6月,美国疾控中心(CDC)对今年夏天出现新的猴痘病例的潜在风险发出警报,原因在于“人们聚集参加节庆或其他活动”。泰国卫生部疾控厅的数据则显示,泰国猴痘病例在“骄傲月”(每年的6月是全球性少数群体的骄傲月,会举行一系列游行庆典)期间大幅增加。而去年西方猴痘疫情的第一个高峰,也是在“骄傲月”过后。

不过,猴痘传播能力不强,从2022年5月份开始以来的全球猴痘病例,发现其重症率死亡率也非常低,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的大概在1‰左右,绝大多数是可以痊愈的。

随着跨国旅游、经商、工作和学习交流机会的增加,猴痘的全球漫游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去年全球猴痘暴发期间,因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我国的出入境管理非常严格,入境人数也相对较少,因此在控制新冠的同时,也同时有效阻止了猴痘在国内的传播。今年猴痘病例增加,是意料之中的。”王新宇告诉记者,人员的流动性增加后,猴痘病例上升是不可避免的,参考国外病例增长曲线,相信我国猴痘疫情也将经历先上升后回落的趋势,并且专家认为,这种疾病不太可能导致大规模传播,因为猴痘病毒相对容易检测、控制和治疗。“目前皮肤科和HIV门诊应该是最容易接诊猴痘患者的科室,如果对方是特定人群且身上有特征性的皮疹出现,基本上不易漏诊。”

据中国疾控中心信息,猴痘潜伏期5至21天,多为6至13天。发病早期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前驱症状,一般在出现以上症状三天左右后,会出现皮疹和淋巴结肿大,包括颈部、腋窝、腹股沟、头面部等部位,还可能累及四肢、生殖器、口腔黏膜等。病程约2至4周。部分患者可出现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呕吐等并发症,极少数重症病例出现脑炎。

如果发现自己有猴痘接触史,或出现了以上相应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接触史和暴露史。

普通人群如何预防?

2022年6月14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已经公布了《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该指南由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旨在提前做好猴痘医疗应对工作准备,提高临床早期识别和规范诊疗能力。

目前我国猴痘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原则上应及时转运到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

施国庆介绍,病人的临床表现好转,病变部位结痂,经过评估可以转为居家隔离治疗,直至这个结痂部位自然脱落解除隔离治疗。

对于一些病情较轻且具有居家隔离治疗条件的患者,经过临床和疾控机构的共同评估可以直接采取居家隔离治疗的方式。居家隔离期间病人要单人单间居住,要避免与家人有皮肤黏膜的接触,要对污染物进行消毒,尽量不要外出,如果必须外出的话,要穿上长衣长裤,戴上口罩,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场所,不要与其他人有皮肤黏膜的接触。

猴痘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不需要集中隔离,疾控机构判定密切接触者后 ,会指导他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健康监测期限为最后接触病例之日起21天,密切接触者自我健康监测期间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要避免与他人发生性接触,避免捐献血液等,坚持每天做好体温测量和症状监测,出现不适症状应当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目前,我国猴痘病例处于零星散发状态,对普通大众基本不会构成威胁。

“只要避免直接接触感染者皮肤或者黏膜以及病例的污染物,避免和有皮疹、疱疹症状的人发生密切的皮肤接触,普通人被传染的风险极低。”王新宇告诉记者,尽管猴痘和天花同属正痘病毒属,天花疫苗对猴痘有预防作用,但他并不建议普通人通过接种疫苗获得免疫。“天花作为唯一被人类消灭的传染病,上世纪80年代后,全球已经陆续停止接种天花疫苗,所以我国天花疫苗仍是第一代的痘苗病毒活疫苗,接种后相当于模拟了一次感染,对于孕妇、艾滋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是不适合的,而对于普通人群来说,目前没有必要。”

事实上,尽管第二代和第三代天花疫苗被欧美国家用于预防猴痘,但据WHO称,只有高危人群(例如与猴痘患者密切接触的人)才应考虑接种疫苗,目前并不建议大规模接种疫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6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西安发现一例猴痘病例:什么是猴痘?为何突然增多?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咨询了多位临床感染科专家,均表示普通人感染猴痘病毒的风险低,无需恐慌。“基于现有的研究,感染动物和感染患者是猴痘传染源,猴痘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入
2023-07-11 13:34:00
一月内6地10人确诊猴痘,为何增多?近千万易感者如何预防?
...为此类型的感染。男男性行为(MSM)人群如何预防猴痘?普通人感染的机会大吗?6月16日,北京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所召开了艾滋病防控人员猴痘防控工作在线培训会。而在此前的6
2023-07-11 13:52:00
7月新增491例猴痘确诊病例,我国药物及疫苗正在研发
...心发布的《猴痘公众防护指南(2023)》中提到,现阶段普通人群不需要进行疫苗接种。而此次中疾控的报告中指出,7月新增病例中96.3%病例明确为男男性行为人群,其他接触方式传播
2023-08-10 11:45:00
猴痘为何在男男性行为人群集中传播,终于搞清楚了
8月21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公告称,截至目前,已有113个国家(地区)报告了89000多例猴痘确诊病例,包含152例死亡病例。尽管目前我国猴痘疫情流行
2023-08-25 14:17:00
时隔两年猴痘疫情再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据最新报道猴痘疫情已经从非洲扩散至欧洲和亚洲瑞典和巴基斯坦均已发现确诊感染猴痘病毒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
2024-08-19 10:22:00
7月新增491例,他们正与猴痘“交锋”
中新网北京8月29日电(邵萌)6月中国内地新增报告106例猴痘确诊病例,7月新增报告491例,8月中国疾控中心与海关总署相继发布猴痘疫情情况,提示近期猴痘疫情呈上升趋势……这个夏
2023-08-29 11:31:00
本土病例3个月破千,猴痘该如何“管理”?
...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自2023年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截图今年6月以来,国内本土猴痘确诊病例数骤增。根据中国疾
2023-09-16 08:11:00
6月29日,沈阳市报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该病例经省、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控中心复核,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经临床专家组会诊,7月3日,诊断为猴痘病
2023-07-04 14:18:00
已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如何预防猴痘?这些措施请收下
为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保护人民的健康安全,海关总署昨天(8月15日)发布公告,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今年以来,非洲有13个国家报告了猴痘病例。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人员
2024-08-17 02:4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第17届闻景古中医文化大会在贵阳落幕,共探传统医学创新发展之路
2025年8月25日至27日,第十七届闻景古中医文化交流大会在贵州省贵阳市成功举行。本次大会由国际非药物疗法协会古中医文化与技术传承分会主办
2025-09-04 11:00:00
四川友谊医院免疫靶向治疗受关注
近日,四川友谊医院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持续探索引起多方关注。该院通过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的诊疗服务
2025-09-04 11:32:00
四川友谊医院获CSCO“省市级优秀单位”称号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治疗过程中的营养状况不仅关系到生活质量,更与治疗质量密切相关。近日,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因其在肿瘤营养支持方面的系统性实践
2025-09-04 11:32:00
既减重又拿奖 河北省2025健康体重管理大赛正式启动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健康中国·河北行动(2020-2030年)》《河北省“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有关要求
2025-09-04 11:32:00
假体形状怎么选?圆形还是水滴形?厦门美莱解码隆胸美学
当女性站在镜子前审视自己的身体曲线时,胸部形态往往承载着超越生理层面的审美期待。随着医美技术的成熟,假体隆胸已成为重塑自信的重要方式
2025-09-04 15:09:00
尖峰眼科:年轻人热捧的“个性化近视手术”靠谱吗?
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摘镜,并对术后视觉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郑州尖峰眼科医院积极推出个性化近视矫正方案,致力于为每一位患者“量眼定制”优视力
2025-09-04 15:10:00
成都军建医院:20余年专业见证,颅面神经疾病患者首选
在西南地区,颅面神经疾病一直是困扰许多患者的难治疾病。疼痛、面部抽搐或麻木等症状不仅影响日常生活,更对心理健康造成长期困扰
2025-09-04 15:43:00
总要来一次曹县|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发布曹县特色旅游消费提示
曹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鲁苏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公元前1700年,商汤建都于此之后,陆续孕育了商朝名相伊尹、战国军事家吴起
2025-09-04 16:41:00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推出“便捷配药”,中药特饮扫码直邮到家
大众网记者 胡方圆 通讯员 张倩 青岛报道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正式推出“便捷配药”服务。该服务依托成熟移动支付系统
2025-09-04 17:37: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梁文琴:“十年追虫人” 一位女博士的显微镜战争
早晨八点,当贵阳这座山城还笼罩在薄雾中,贵州省疾控中心的实验室已经亮起了灯光。梁文琴轻轻推开实验室的门,熟练地穿上实验服
2025-09-04 23:31:00
疾控部门提醒近期注意预防这些传染性疾病
东南网9月4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随着新学期全面开启,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学生集中返校、探亲出游交织,人群流动与聚集明显增加
2025-09-05 02:27:00
赤水市白云乡平滩村:让“沉睡”资产再生金
近年来,赤水市白云乡平滩村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借力白云山风景区发展优势,成功将一座废旧电站打造为集餐饮
2025-09-05 02:38:00
丹馥桂香满校园 充电赋能再出发——全省地厅级退休干部培训班侧记
“秋高气爽,丹馥桂香,九月的省委党校,真是读书学习的好地方!”“这次培训干货满满,我不仅加深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还学到了实用的健康养生知识
2025-09-05 02:39:00
‌仁怀市老年大学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教学工作会‌
9月1日上午,仁怀市老年大学在会议室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教学工作会。老年大学教务处主持会议,各班教师及班长共计30余人参会
2025-09-05 02:39:00
张传皓走访慰问抗战老战士老同志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2日,受贵阳市修文县委书记陈禹委托,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传皓代表县四大班子到安顺市走访慰问抗战老战士冯正印
2025-09-05 02: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