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7月新增491例,他们正与猴痘“交锋”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8-29 11:31: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新网北京8月29日电(邵萌)6月中国内地新增报告106例猴痘确诊病例,7月新增报告491例,8月中国疾控中心与海关总署相继发布猴痘疫情情况,提示近期猴痘疫情呈上升趋势……这个夏天,猴痘似乎卷土重来了,国内与这一疾病的“交锋”也已开始。

感染:直面猴痘的人

据中疾控消息,7月中国内地新增报告491例猴痘确诊病例,这一数据,是6月报告数据的4倍还多。

来自广东的孙凯(化名)就是这491分之一。7月12日,他突然感觉后背疼痛,彼时他并未在意。约3天后,他发现生殖器根部出现溃疡面,低烧随之而来。过了2天,背部又出现了一颗“痘痘”,且去医院注射青霉素几天后症状并未消失。“因为此前有过高危同性性行为,我意识到可能是猴痘,又去了可以检测的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检测出阳性后开始住院隔离。”

7月新增491例,他们正与猴痘“交锋”

孙凯(化名)背部的猴痘印迹。受访者供图

与网上广为流传的猴痘病例图不同,孙凯症状较轻,“一共长了3颗‘痘痘’”。住院3天后,“痘痘”便开始结痂、脱落,整个过程不到两周。“我的医生说前段时间来的人有几个症状稍微严重些,最近这一波都较轻。”

6月以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始收治猴痘病例。该院院长、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卢洪洲向中新网介绍,该院收治病例主要症状以猴痘疱疹为主,多散发于头面部、躯干及四肢皮肤,外生殖器疱疹也较多见,部分病人主诉有轻度疼痛或瘙痒,部分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目前均为轻症,无重症、死亡病例。

潘月军也感受到了近期猴痘病例的增加。他是青岛市市北区爱心行红丝带服务中心主任,做艾滋病防治志愿者已15年。其所在公益组织常驻的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自6月起也开始接诊猴痘病例了。

进入7月,相关咨询愈加频繁。他们开始更多承担起猴痘相关科普工作。“大家都比较关心几个问题,病例多不多?到底是什么症状?有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潘月军说。

7月新增491例,他们正与猴痘“交锋”

孙凯(化名)在医院使用的药物。受访者供图

传播:大规模传播风险极低

突增的病例引发了猴痘是否会在国内更广泛传播的担忧,社交媒体上也有人晒出局部皮疹的照片,询问是否意味着已感染。

猴痘自2022年5月首次在欧美等既往非流行国家发生持续传播。去年9月,国内报告首例猴痘输入病例。不过,全球猴痘疫情此前已呈下降趋势。今年5月11日,世卫组织官宣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据国家疾控局、国家卫健委7月印发的《猴痘防控方案》(简称《方案》),猴痘为自限性疾病,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例的病变皮肤或黏膜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长时间近距离吸入病例呼吸道飞沫传播。病毒潜伏期为5-21天,多为6-13天,症状为发热、头痛、背痛、肌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

《方案》指出,2022年5月以来全球多国暴发的疫情主要在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经性接触传播,大部分病例为青壮年男性,通过大型聚会以及后续在社区的MSM扩散。卢洪洲称,该院接诊的猴痘患者大部分为男男同性行为者,但也有与猴痘患者密切接触,且频繁共用其衣物毛巾的病例。目前该院收治的病例均为轻症,无重症、死亡病例。国外报道的死亡案例均为免疫缺陷人群,例如未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等。

对于建议公布患者行程轨迹的言论,卢洪洲并不赞同。他指出,就目前猴痘患者相关的人人传播情况,不认为有大规模的传播风险。

国内尚无针对猴痘的疫苗和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卢洪洲介绍,目前对患者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如退热、皮肤继发感染者可外涂抗菌软膏等。

不过,据中国生物微信公众号消息,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复制缺陷型天坛株猴痘疫苗,已于7月13日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正式受理临床试验申请。

交锋:防控早已启动

病愈后的孙凯,选择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经历,目前已有二十余个感染或疑似感染猴痘的病例来找他咨询。“症状都较轻,不过有个比较严重的,身上可能有一两百个‘痘’,但他是比较早的那一波。”

“之所以发出来,”他说,“主要是很少看到患者讲述得猴痘的经历,来找我咨询的很多人都很恐慌,想让大家多了解一些,不至于六神无主。其实猴痘也可能不像想象中那么可怕,症状也因人而异。”

与部分人群的恐慌不同,医疗系统并没有多少慌张。在过去这一年多时间里,相关部门先后印发《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猴痘防控方案》等多项防控措施,从传播特点、预防、处置等方面做了深入解读。据上述文件,诊断出的病例可以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监测报告管理模块进行网络直报。

医院也很快做出反应。卢洪洲介绍,目前深圳三院发热门诊是接诊所有猴痘疑似病例的部门,所有疑似病例由专业医护人员给予采样送检、诊断。收治病房为专门收治传染病的负压病房,成立了猴痘病例的独立病区,由专业传染病区工作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管理收治。

“如果有疑似猴痘患者来就诊,均引导至发热门诊,接诊医生经过常规诊查后,会采样疱疹液、咽拭子等样本送检市疾控中心CDC进一步检测猴痘病毒核酸明确诊断,之后在疑似患者接诊室进行消杀。”卢洪洲说。

他表示,该院患者如果有居家隔离条件,可自行回家隔离,如要求入院隔离,可入住医院隔离病房隔离。医院会要求患者戴好口罩和手套,宣教猴痘的传播途径,要求患者居家减少外出。

公益组织和志愿者们也已在行动。潘月军说,去年国内出现首例猴痘输入病例后,其所在的组织就开始做猴痘相关科普。青岛市出现第一例猴痘患者后,科普力度进一步加大了。

除了在公众号、抖音、相关群组宣传,在日常咨询里加上猴痘科普内容之外,他们还举办了两次线下的病友活动,由志愿者科普猴痘预防相关知识,让重点人群能够及时发现、检查,采取治疗措施,避免造成更多传播。

7月新增491例,他们正与猴痘“交锋”

资料图:2022年,美国纽约市政府在曼哈顿开设临时诊所,为易感人群接种猴痘疫苗。图为公众咨询猴痘疫苗接种事项。 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隐忧:担心感染,更担心“社死”

根据《猴痘防控方案》,县(市、区)级疾控机构接到辖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报告后,要及时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找感染来源,掌握、追踪和管理密切接触者。

方案多次强调,各地在猴痘疫情防控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病例、密切接触者和重点人群等个人隐私。

但由于目前披露的信息中,大多数病例为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一些患者不敢主动检测治疗。在潘月军接到的猴痘患者咨询中,被问到最多的并非症状,而是“会不会泄露隐私?会不会‘社死’?”

前几天,他接到一位患者的求助。对方出现发烧、腹泻、疱疹等症状,高度怀疑是猴痘,但担心一旦去医院确诊,家人、同事等会被流调,“生活工作都可能受到影响,以后就没办法生活了。”最终,对方选择了居家隔离,用药等待痊愈。

深圳市龙岗区疾控中心也发现了这一问题。他们8月发布的对16例猴痘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的论文里指出,出于舆论和世俗压力,感染者就诊主动性不高。“发病至就医时间较长,症状较轻;疫情调查处置存在困难,疫情防控存在一定难度。”

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症状及经历后,孙凯也收到了一些攻击,还有相熟的人就诊经过、流行病学史等遭泄露。潘月军也注意到,近两月至少有两地多位感染者信息遭泄露,包括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

呼吁:污名化信息不利于猴痘防控

同期出现的部分攻击、歧视性言论同样引起了潘月军的担忧。

在他看来,避免对感染者的污名化十分重要。一方面,这可能会让感染者羞于去检测、就诊,甚至对公共卫生系统产生不信任;另一方面,人群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过分强调特定人群可能会忽略其他传播途径,让公众误以为猴痘只影响部分特定群体,导致其他人群掉以轻心,反而不利于猴痘防控。

卢洪洲认为,尽管男男同性行为者是感染猴痘病毒的重点人群,但不意味着男男同性行为者都感染了猴痘,攻击性、歧视性言论显然是不恰当的。“只有男同性恋群体需要担心”这种说法更是绝对错误的,猴痘病毒不会鉴别患者性取向,只要有与猴痘患者密切接触者都有罹患猴痘风险。

“避免与猴痘患者接触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较好的预防措施:比如不与他人共用毛巾衣物,减少日常与他人直接皮肤接触等。有可疑接触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警惕感染猴痘可能。”卢洪洲提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9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西安发现一例猴痘病例:什么是猴痘?为何突然增多?
...西疾控中心官网消息,7月4日,陕西省西安市报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该病例经省、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控中心复核,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7月8日,经
2023-07-11 13:34:00
猴痘激增,普通人该知道什么?
在有据可查的猴痘感染病例中,超过98%为年轻男性,且以有男男同性性行为者居多,其中约有45%的病例携带艾滋病毒。记者|周洁2023年6月6日,北京市通报2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后,全
2023-07-26 10:23:00
一月内6地10人确诊猴痘,为何增多?近千万易感者如何预防?
...》特约专家核心提要:1. 近一个月以来,国内已报告10例猴痘病例,结合台湾地区与香港特区的病理情况, 感染者大多指向男同群体。 世卫组织发布的全球猴 痘趋势报告也证实,202
2023-07-11 13:52:00
猴痘为何在男男性行为人群集中传播,终于搞清楚了
8月21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公告称,截至目前,已有113个国家(地区)报告了89000多例猴痘确诊病例,包含152例死亡病例。尽管目前我国猴痘疫情流行
2023-08-25 14:17:00
最新!我国首次鉴定出猴痘新谱系,专家提醒
...际医学杂志《自然·通讯》上发表最新研究:首次鉴定出猴痘C.1.1新谱系。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C.1.1谱系的致病率、传染性未发生明显变化,猴痘在我国本土
2024-09-04 13:53:00
...福尼亚州公共卫生部门经实验室检测确认,该州出现一例猴痘分支I型病毒感染病例。这是美国首次发现这种感染病例。美疾控中心表示,这一病例与中非和东非地区正在暴发的猴痘分支I型病毒疫
2024-11-17 20:20:00
时隔两年猴痘疫情再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据最新报道猴痘疫情已经从非洲扩散至欧洲和亚洲瑞典和巴基斯坦均已发现确诊感染猴痘病毒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
2024-08-19 10:22:00
近日,我国发现一起猴痘病毒Ⅰb亚分支聚集性疫情,传染源为1位外籍人员,有刚果(金)旅居史。发现疫情后,国家及浙江、广东、北京、天津等省(市)迅速启动联防联控机制,开展流调溯源、风
2025-01-09 13:23:00
6月29日,沈阳市报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该病例经省、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控中心复核,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经临床专家组会诊,7月3日,诊断为猴痘病
2023-07-04 14:1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1岁孩子推荐的益生菌:妈妈圈热议的宝宝肠道守护方案
作为一位两个孩子的妈妈,王女士曾为大宝一岁时反复便秘、食欲差的问题焦虑不已。翻遍育儿群、咨询医生、对比产品后,终于在“1岁孩子推荐的益生菌”这个关键词下找到了真正适合婴幼儿的产品选择方向
2025-09-13 20:07: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从技术实施到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在四川友谊医院接受放疗的过程中,医生的细致操作和先进技术让我感受到很大程度的舒适,复查结果也显示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45岁的张女士在确诊宫颈癌后
2025-09-13 16:00:00
高济健康以专业赛事驱动服务全面升级 重塑医药零售行业价值
近日,高济健康“2025年高济特慢病专业服务菁英峰会暨‘唐林杯’技能大赛”在南京成功举办。这场汇聚全国精英药师的赛事,不仅是高济健康药师团队专业服务能力与特慢病管理素养的一次集中展示
2025-09-13 11:14:00
30天稳固定植肠道!共生源常宁宁益生菌守护随时在线
吃益生菌就像给肠道“施肥”,可要是菌株不对、活性不够,再贵也是白搭。最近,不少市民在挑选益生菌时犯了难。好消息是,随着本土国际化上市集团共生源研发的常宁宁益生菌固体饮料上市
2025-09-12 10:54:00
黛安蒂护肤品荣获尚普咨询集团系列品牌证明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50岁以上人群消费能力的提升,50+熟龄肌护肤市场正逐渐成为护肤行业的新蓝海。50岁以上人群的胶原蛋白流失速度可达30岁时的2
2025-09-12 10:57:00
北纬41°的黄金馈赠,籽香坊用一瓶油撬动健康新纪元
在广袤的内蒙古高原,北纬41°的苍穹之下,蕴藏着一片被自然眷顾的黄金种植带。充足的日照,巨大的昼夜温差,独特的高原气候
2025-09-12 11:33:00
持续疲劳休息难缓解?警惕血糖异常!中医智慧教你科学调理
最近总是感觉疲惫,休息过后也没有明显改善——这种持续的疲劳感正在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在排除了睡眠不足、工作压力等因素后
2025-09-12 11:35:00
南明区老干部党校开展网络意识形态讲座暨第二期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委员)培训
为进一步提升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委员)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近日,贵阳市南明区老干部党校开展网络意识形态讲座暨第二期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委员)培训
2025-09-12 14:52:00
尊师助老 情暖银龄——黔西南州老年大学举行教学工作会暨教师节活动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值此教师节与敬老情谊交融之际,黔西南州老年大学以“致敬教师节、调研医养基地、书画志愿服务”三项活动为抓手
2025-09-12 14:53:00
东城中医医院刘轩医师:五行针灸治疗青少年焦虑抑郁
出诊时间:每周四上午刘轩:执业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硕士、五行针灸师、国家二级营养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五行针灸源于《黄帝内经》
2025-09-12 15:11: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单竹周:34年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疾控中心的实验室里,检验科科长单竹周的手指划过一排排试管,动作轻柔却稳定,移液枪重复着机械的动作。灯光下的单竹周扶了扶眼镜
2025-09-12 15:55:00
体检查出肝内钙化灶?这一陈旧性病灶,多与4大因素有关
钙化并非独立疾病名称,而是由某些疾病或病理过程引发的现象,也是影像学检查中(超声、CT等)可识别的典型征象。肝内钙化灶亦是如此——在超声或 CT 图像上
2025-09-12 17:19:00
从“救心”到“强心”:冠心病介入专家详解PCI术后康复全攻略
当胸痛来袭,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狭窄或堵塞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即大家常说的“放支架”,是挽救心肌、恢复血流的关键手段
2025-09-12 17:19:00
太和夜话 | 耳内疱疹引发半月剧痛,太和微创射频术助老人脱困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在傍晚,收听十堰广播电台的《太和夜话》,我是文艺。华灯初上,夜幕轻垂。当您结束一天的忙碌,正享受这份傍晚的安宁时
2025-09-12 17:41:00
刺身下肚,小心病“虫”口入——解码肝吸虫的隐秘江湖
薄如蝉翼的刺身(即鱼生、生鱼片),佐以鲜香蘸料,撩动无数食客味蕾。可就在这极致鲜美的背后,却潜藏着令人触目惊心的健康威胁——肝吸虫感染
2025-09-12 17: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