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西安发现一例猴痘病例:什么是猴痘?为何突然增多?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7-11 13:34:00 来源:大秦直道

西安发现一例猴痘病例:什么是猴痘?为何突然增多?

◎ 编辑 l 拓跋睿

陕西疾控中心官网消息,7月4日,陕西省西安市报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该病例经省、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控中心复核,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7月8日,经临床专家组会诊,诊断为猴痘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病例发现后相关部门迅速开展了流调溯源、实验室检测和医疗救治等工作,目前患者正在进行隔离治疗,情况稳定。

什么是猴痘?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

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包括猴、黑猩猩、人等)感染后也可成为传染源。

猴痘以往主要在西非和中非地区流行。

去年5月开始,欧美多个国家报告猴痘疫情,这是首次在非流行区出现的人传人疫情。去年7月23日,世卫组织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去年8月份达到发病的高峰,之后疫情逐渐降低。到去年12月底已经达到较低水平。今年5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然而近期亚洲国家有病例增多的趋势,对我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传播途径

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

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

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尚不能排除性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

临床表现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猴痘的早期症状和流感症状相近,会出现发烧、寒颤、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有些人会感觉到没精神,甚至嗜睡,一般在这些症状出现三天后,患者会出现皮疹、淋巴结肿大,个别的人可能会发生脑炎。

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

发病早期出现寒战、发热,体温多在38.5℃以上,可伴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症状。多数患者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

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及其他部位。

皮疹经历从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疹到结痂几个阶段的变化。疱疹和脓疱疹多为球形,直径0.5~1厘米,质地较硬,可伴明显痒感和疼痛。

从发病至结痂脱落2~4周。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脓毒症等。

治疗

目前国内还没有特异性抗猴痘病毒的药物,临床主要是对症治疗。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

专家介绍,大多数猴痘病例是轻型的,可以自愈。治疗主要是做好防护隔离以及对症治疗,比如发烧时用一些退热药物,多补充一些液体;有疼痛时,使用一些镇痛的药物;极少数重症病例出现脑炎,可能要按照脑炎去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

卧床休息,注意补充营养及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体温高者,物理降温为主,超过38.5℃,予解热镇痛药退热,但要注意防止大量出汗引发虚脱。

保持皮肤、口腔、眼及鼻等部位清洁及湿润,避免搔抓皮疹部位皮肤,以免继发感染。皮疹部位疼痛严重时可予镇痛药物。

并发症治疗

继发皮肤细菌感染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根据病原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结果加以调整。不建议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出现角膜病变时,可应用滴眼液,辅以维生素A等治疗。出现脑炎时给予镇静、脱水降颅压、保护气道等治疗。

普通民众感染猴痘几率大吗?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咨询了多位临床感染科专家,均表示普通人感染猴痘病毒的风险低,无需恐慌。

“基于现有的研究,感染动物和感染患者是猴痘传染源,猴痘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入人体。猴痘人际传播以男-男性行为人群为主,普通市民感染猴痘病毒的风险低。”7月8日,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表示,普通人群日常外出,正常工作、生活感染猴痘的可能性极低。且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症状可能持续2至4周,临床症状普遍较轻。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猴痘形成规模传播的三大途径。随着确诊病例的增多,不排除接下来接触者中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零星关联确诊病例,但形成流行的可能性很小。此外,目前没有证据证明病毒传播跟温度有关,普通人群只要注意做好防范,感染风险极低。”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说。

如何避免感染猴痘病毒?

猴痘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以往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最近一年来,人与人之间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的比例不断上升,也可通过长时间近距离的飞沫传播。

李侗曾介绍:

患者的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其他的一些体液有传染性,接触了我们破损的皮肤或者黏膜区域,可能被传染;当近距离、长时间接触感染者时,也可能会通过呼吸道感染;被患者的疱疹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在短时间内也可能有传染性。

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吕繁表示,预防感染猴痘病毒,要注意以下几点:

如果发现对方有头痛、发烧、出现皮疹疱疹等情形,要尽可能避免密切接触,减少自己感染的风险;

有暴露史的人可能和病例有过接触,要加强自我的健康监测;

一旦发现自己出现发热、头痛、皮疹、疱疹等症状和体征时,要及时就医,及时检测。

中国大陆猴痘病例已达10例,为何突然增多?

在过去的一周里,我国多地相继报告了猴痘确诊病例。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已报告的猴痘感染病例数量已增至10例。

最新报告猴痘病例的是长沙和天津,上周五两地报告了4例猴痘病例。上周二,沈阳也报告了1例猴痘病例。上个月,北京和广州也分别报告了2例猴痘病例。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病例当中已经出现了本土传播,而不仅仅是境外输入病例。

亚太病例增长显著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常见症状包括疼痛的皮疹、淋巴结肿大和发烧。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猴痘的传播主要但不限于同性恋、双性恋和其他男男性行为者,可通过性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症状的严重程度各不相同,但大多数猴痘感染者都可以完全康复。

去年猴痘疫情在全球范围暴发后,世卫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今年5月,世卫组织宣布终结猴痘疫情紧急状态。

尽管全球猴痘病例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近期一些国家和地区报告的病例有所增加,特别是在亚太地区,这引发了担忧。

近期中国大陆关于猴痘病例的持续报道也引发了猴痘是否会在国内出现更广泛传播的担忧。对此,专家呼吁保持冷静,称这种疾病不太可能导致大规模传播,因为猴痘病毒相对容易检测、控制和治疗。

“虽然中国的猴痘病例有所增加,但这不会造成病毒大规模的传播,这主要是由于有快速检测试剂盒以及有效的隔离措施,猴痘传播的风险相对容易控制。”一位猴痘病毒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猴痘感染基本上不会出现无症状。”

专家还表示,频繁和无保护的性行为是猴痘感染的主要原因,这种行为也会导致其他性疾病的传播,但普通人感染猴痘病毒的风险较低。

针对全球范围内猴痘病例突然增多的现象,一些美国公共卫生专家表示,这与天气变暖人们接触增多有关。不过上述猴痘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猴痘病毒的传播与温度没有特别的关联。”他还补充称,中国近期病例数的增多主要与人员的流动性增加有关。

我国尚未推广猴痘疫苗接种

接种疫苗尽管无法完全阻止猴痘感染,但仍是预防重症的主要手段。在全球范围内,目前仍然没有专门针对猴痘病毒开发的特异性疫苗,但此前针对天花的疫苗也能够起到交叉保护的作用。

在欧美,目前高危人群接种的一种主要的天花/猴痘疫苗是丹麦公司Bavarian Nordic研制的JYNNEOS疫苗,该疫苗采用两剂接种方案。但由于该疫苗的供应有限,公司正在探索单剂疫苗接种的功效,从而能够为更多高危人群提供保护。

根据今年年初发表的一项真实世界的研究结果,JYNNEOS单剂接种的有效性达到86%,能够显著降低猴痘感染风险。

第一财经记者从相关传染病医院了解到,目前中国尚未开展针对高危人群的猴痘疫苗接种,主要原因还是缺乏相关疫苗有效性的评估。

同时,中国团队也在开发针对猴痘病毒的疫苗。例如中国生物去年11月就宣布研发3款针对猴痘的候选mRNA疫苗,但随着今年上半年全球对于猴痘疫情关注度的下降,国内猴痘疫苗的研发进展鲜有公布。

根据今年6月中国生物的微信公众号,该公司称,针对猴痘病毒,正在积极围绕传染病的可诊、可治、可防布局研发工作。

尽管猴痘高危人群占比较小,疫苗接种计划预计不会大规模推广,但专家仍然表示有必要进行新一代疫苗的研发和储备。

病毒学家金冬雁就曾在今年5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需要继续研发新一代疫苗,但猴痘疫苗要怎么做,做出来行不行,现在都还是未知数。现有疫苗十分有效,新疫苗必须比现有疫苗有显著改良才能在市场上立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1 1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猴痘再次在中国现身,意味着什么?
近日,据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继北京出现两例猴痘病例之后,广州市也监测到两例猴痘病例。2023年5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然
2023-06-15 16:38:00
7月新增491例猴痘确诊病例,我国药物及疫苗正在研发
...瑜 徐婷婷)8月9日,中国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发布2023年7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7月1日至31日,23省(区、市)新增报告491例猴痘确诊病例。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在接
2023-08-10 11:45:00
猴痘激增,普通人该知道什么?
在有据可查的猴痘感染病例中,超过98%为年轻男性,且以有男男同性性行为者居多,其中约有45%的病例携带艾滋病毒。记者|周洁2023年6月6日,北京市通报2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后,全
2023-07-26 10:23:00
猴痘为何在男男性行为人群集中传播,终于搞清楚了
8月21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公告称,截至目前,已有113个国家(地区)报告了89000多例猴痘确诊病例,包含152例死亡病例。尽管目前我国猴痘疫情流行
2023-08-25 14:17:00
7月新增491例,他们正与猴痘“交锋”
中新网北京8月29日电(邵萌)6月中国内地新增报告106例猴痘确诊病例,7月新增报告491例,8月中国疾控中心与海关总署相继发布猴痘疫情情况,提示近期猴痘疫情呈上升趋势……这个夏
2023-08-29 11:31:00
新型猴痘变异株持续蔓延 世卫组织敦促增产猴痘疫苗
当地时间16日,世界卫生组织敦促疫苗制造商增加猴痘疫苗产量,以遏制更危险的猴痘毒株扩散。与此同时,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高猴痘传播风险等级。据法新社报道,世卫组织发言人玛格丽特·
2024-08-19 03:46:00
时隔两年猴痘疫情再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据最新报道猴痘疫情已经从非洲扩散至欧洲和亚洲瑞典和巴基斯坦均已发现确诊感染猴痘病毒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
2024-08-19 10:22:00
...社日内瓦8月15日电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4日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世卫组织自2022年7月以来第二次就猴痘疫情发出最高级别警报,引起国
2024-08-16 08:31:00
...8日电 (李洋 姚佰可)据法国媒体7日报道,法国已发现首例猴痘病毒变异株感染病例,法国卫生部表示情况已得到控制,公众无需恐慌。报道称,相关感染者为一名女性,现居法国布列塔尼大
2025-01-08 09:5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国庆出行必看!做好呼吸道防护,旅途少烦恼
国庆长假,是一年中难得的出门畅游好时光。无论是奔赴远方的名山大川,还是打卡周边的小众景点,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旅途的期待
2025-09-30 10:37:00
中华中医药学会于娟科普工作室科普大讲堂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全国科普月 “杏林科普·健康齐鲁”中医药健康宣教活动顺利举办
在首个全国科普月的浓厚氛围中,2025年9月28日,山东省中医院千佛山院区华佗楼一楼学术报告厅里掌声阵阵。“中华中医药学会于娟科普工作室”负责人
2025-09-30 10:43:00
国庆出行遇健康“小插曲”?8个锦囊为您出行保驾护航
鲁网9月30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国庆假期将至,不少市民已规划好行程,准备畅游山水。然而,旅途中晕车
2025-09-30 10:43:00
中医进万家,健康零距离 —— 成都海大中医罗程主任 9.20 健康走访
2025 年 9 月 20 日,初秋的广安乍暖还寒,成都海大中医肿瘤医院罗程主任率领医务团队驱车跨越城市,开启了 “中医进万家
2025-09-30 11:19:00
欢聚时光,健康不打烊!这份血脂健康指南请收好
中秋遇国庆,双节同庆的日子里,阖家团圆的家宴、走亲访友的聚餐、旅行途中的美食……处处都是舌尖的享受。但对于关注血脂健康的朋友来说
2025-09-30 11:19:00
给每一位关注血糖健康的暖心帖:国庆假期血糖管理注意四点
国庆中秋双节同庆,欢乐与团圆是这个假期的主题!放松身心、享受美食、与亲友相聚,都是假期的美好所在。但对于关注血糖健康的朋友来说
2025-09-30 11:22:00
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石辉兵运用先进放疗技术实现多灶肿瘤协同治疗
近日,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石辉兵主任成功为一名同时患有鼻咽癌和早期肺癌的患者完成放射治疗、控制肿瘤进程,展现出该院在复杂多灶肿瘤综合治疗方面的技术实力与诊疗优势
2025-09-30 11:22:00
国庆中秋小长假:给青少年一次心灵解压的机会
青少年抑郁问题近年来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假期这一特殊节点,更需留意他们的情绪变化。本文将带大家深入了解“青少年抑郁”,借助国庆中秋小长假开启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之旅
2025-09-30 11:22:00
2025年保肝护肝产品口碑推荐,十大产品成分与功效对比实测
现在的年轻人谁不熬夜,相信就连老人也抱着手机刷到半夜,网购的便利让大家尝到了来自各地美食,其中重油重辣的不在少数,吃的时候开心
2025-09-30 12:31:00
哪些部位吸脂效果更好?厦门美莱吸脂塑形享福利满减
在追求理想身材的道路上,吸脂手术无疑是众多爱美人士的热门选择。然而,吸脂并非在身体的任何部位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不同部位的脂肪分布
2025-09-30 12:33:00
遇见铁门关④|幸福路上“梨”不开你
遇见铁门关④|幸福路上“梨”不开你
2025-09-30 13:55:00
想让假期状态满分?从一夜安睡开始!“先安神再助眠”是关键
期待已久的中秋国庆长假近在眼前,心早已飞向远方的山海与美食!一次尽兴的旅行,不仅需要精彩的行程,更离不开高质量的睡眠作为“充电站”
2025-09-30 14:20:00
2025国际旅行健康大会在京举办 中外专家共商构建全球旅行健康共同体
9月26日至27日,以“创新引领,健康护航——构建高质量全球旅行健康共同体”为主题的2025国际旅行健康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2025-09-30 14:20:00
认识过敏,从容应对!别让“小敏感”打乱生活节奏
鲁网9月30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春风拂面时,有人却被涕泪交加缠上;美食上桌时,有人却因红疹频发难享口福……如果你也常遇这些场景
2025-09-30 15:32:00
纳雍县:干部下沉一线践初心
2024年以来,毕节市纳雍县创新探索“县乡村组户人”工作思路,推动乡镇(街道)落实片区工作“村为主”机制,构建起权责清晰
2025-09-30 16: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