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抗击疫情最有效的药物是免疫力!多吃4物,对抗病毒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05 21:04:00 来源:小肆说健康

从2020年初开始,新冠疫情全面爆发,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折磨,成为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流行病。

我国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这主要得益于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医护人员的舍小家,顾大家,再加上全体公民的积极配合,才使得疫情得到有效平复。

抗击疫情最有效的药物是免疫力!多吃4物,对抗病毒

人们常说,即便再严重的疫情,蔓延时长也不会超过3年。根据这样的规律,2022年是疫情爆发的第3年,那么这次的新冠疫情会和以往一样,在今年完全结束吗?

01新冠病毒反复出现,与季节有关系吗?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就在新冠疫情存在的这3年,每年到了秋冬季节,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就会增加,难道新冠疫情也有一定的季节性吗?为什么新冠病毒到了冬天就会更加活跃呢?

因为新冠病毒喜欢低温环境,温度越低,存活时间越长。一般来说,只要在零下,比如-1℃到-10℃的情况下,新冠病毒一类的病毒,能够存活几周到几个月不等。

因此人被感染的风险也就更高,从而导致新冠肺炎疫情更严重。但随着新冠病毒不断地变异,毒性及传染性更强的毒株的出现,冬、夏疫情的严重程度将不会再那么明显。

抗击疫情最有效的药物是免疫力!多吃4物,对抗病毒

如今,冬季即将来临,我们必须再次提高警惕,防止给新冠病毒提供任何机会,新冠疫苗的推广的确对抗疫带来了转机,但是疫苗对人体的保护毕竟也是有限的,从源头上阻隔病毒的传播是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抗疫手段。

当然,广大民众也不需要过度紧张,在之前的抗疫活动中,我们已经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抗疫体系也相对比较成熟,病毒虽然狡猾多变,但是我们在抗疫方面也具有绝对的发言权,相信情况不会失控!

抗击疫情最有效的药物是免疫力!多吃4物,对抗病毒

02“大疫不过三年”,新冠疫情会在今年结束吗?钟南山院士做出表态

自2019年年底,爆发新冠疫情以来,我国8百多万人,有2万多人因为新冠失去了生命,因此新冠什么时候会消失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事情。

兰州大学的黄建平院士团队,曾经对新冠的大致结束时间做过相关预测,团队提出,本次新冠疫情预计在2023年11月可以结束,到那时,新冠疫情的全球确诊人数将接近7.5亿。

抗击疫情最有效的药物是免疫力!多吃4物,对抗病毒

关于新冠疫情的结束时间,钟南山院士也做出了表态。

他表示:疫情可能会长期存在,但大规模传播是可以控制的,我们会在动态清除的过程中逐步开放,这说明疫情还是可以防控的。

不过对于今年下半年疫情是否会好转,还需要长期的观察,掌握充分的数据、案例。才能够得出答案,可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可能不会成为现实。

抗击疫情最有效的药物是免疫力!多吃4物,对抗病毒

03张文宏——抗击疫情最有效的药物是免疫力!多吃4物,对抗病毒

面对“新冠肺炎,有特效药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给出了答案:“防御新冠没有什么所谓最有效的药物,最有效的药物就是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够强大时,奥密克戎是会咬人的。”

抗击疫情最有效的药物是免疫力!多吃4物,对抗病毒

在非常时期,该如何增强并防护儿童以及老年人的弱势群体呢?

1.鱼肉

鱼肉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食物,热量相对比较低,但是蛋白质却比较充足,能够满足机体营养需求,还有助于强健体魄。

鱼肉中的磷元素能够很好保护大脑健康,我们可以做成鱼汤,其中营养物质会慢慢释放出来,饮用之后更容易被消化和吸收,减轻消化道负担。

抗击疫情最有效的药物是免疫力!多吃4物,对抗病毒

2.洋葱

洋葱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杀菌剂,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等多种病菌都有杀灭和抑制作用。

科学试验表明,如果嚼生洋葱3分钟,就能把口腔内的细菌全部杀灭。每天吃一个或者半个洋葱,对提高自己身体的免疫力都有好处的。

抗击疫情最有效的药物是免疫力!多吃4物,对抗病毒

3.苹果

苹果作为性质温和的水果,适合大部分人进食,里面含有的膳食纤维、维生素是比较丰富的。进食之后能够促进肠道蠕动,让粪便排泄速度加快。

另外,进食苹果可以获取里面丰富的维生素,对免疫力提高有帮助。因此,在增强免疫功能的过程中重要的营养可以提供,适当进食苹果而获取里面的营养,达到提高抵抗力的效果。

抗击疫情最有效的药物是免疫力!多吃4物,对抗病毒

4.大蒜

大蒜有许多好处,它的辛辣香气主要是来自于硫化合物,其中包括大蒜素。科学家认为,大蒜素具有杀菌、减少感染的功效,也可预防感冒。

另外也有研究显示,大蒜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最方便的食用方法,就是和其他食物一起烹煮,也有人选择搭配牛奶或水,或者用醋腌泡大蒜。

抗击疫情最有效的药物是免疫力!多吃4物,对抗病毒

04延伸——新冠治愈后,人体会留下后遗症吗?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病毒性的疾病,具有自限性,一般7到14天会自行好转。所以不必过分担心。

轻型、无症状感染者,通常不会遗留后遗症。但部分轻型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已呈阴性较长时间,治愈后还会遗留嗅觉丧失和味觉丧失等后遗症。

但是,对于重症或者危重症患者可能可能出现后遗症,例如呼吸功能受损、身体虚弱,表现为肺通气障碍,肺部的纤维化难以恢复,康复的时间就会较长。

抗击疫情最有效的药物是免疫力!多吃4物,对抗病毒

需要注意的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治愈后,短时间内可能还不能去上班,还需要继续观察检测一段时间。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因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在病情痊愈后,需要居家隔离观察14天,以确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否反复或者是否还有传染的可能性,在此期间是不能正常外出上班的。

抗击疫情最有效的药物是免疫力!多吃4物,对抗病毒

如果患者病情一直平稳,没有出现复阳的情况,说明病毒已经从体内清除掉,这时可以正常上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5 2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张文宏:免疫力是最好的医生!战疫期间,多吃7物,或能对抗病毒
...慢转凉,疫情好像又开始肆无忌惮出现。我们平时经常说免疫力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曾说:“最有效的药物是人的免疫力。”面对病毒感染,很多
2024-08-01 17:44:00
新冠病毒的“克星”并不是药物.而是要坚持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者无症状感染者,医生给出的方案也是让患者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多喝水,适当服用药物,大多数患者几天之后就能够痊愈。其实大家在储备这些防疫物资的同时,还要考虑一下,在2020年年初
2023-01-01 21:56:00
全家二阳了!多地网友晒抗原,张文宏发声:要做好药物储备
...次感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过的人免疫力逐渐衰减,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根据监测数据,目前中国很多新冠感染者的情况都是后者。中国科
2023-04-22 20:58:00
药物能够预防新冠“感染”吗?不妨了解下
...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03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补充维生素:每天适当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专家明确指出,身体抵抗外来侵害的武器包括干扰素以及各类免疫细胞数量和活力都
2022-12-30 20:28:00
提升免疫力,除了改善饮食,还应该做什么?不妨参考下
...担。并且饮食方面不注意会导致免疫系统遭到消耗,出现免疫力下降的情况,那些免疫力本身就比较差的人,一定要趁早改掉以下这些饮食习惯。还在乱吃乱喝?5个饮食习惯,看似正常,实则会“
2023-01-13 23:05:00
服用退烧药的时候,有什么注意事项?建议参考下
...,不要盲目囤药,只要多喝水、坚持运动、规律作息提高免疫力就可以了。钟南山院士也表示,面对疫情,免疫力才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非必要时刻不要吃药,但很多人对看不见摸不着的免疫系统
2022-12-29 21:13:00
张文宏:建议脆弱人群再次接种新冠疫苗,50岁以下可自由选择
...次感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过的人免疫力逐渐衰减,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根据监测数据,目前中国很多新冠感染者的情况都是后者。董晨院
2023-04-21 14:09:00
阳康之后就高枕无忧了?医生:阳康之后5不要,已有青壮年丢了命
...认为自己康复了。女子听说抵抗新冠病毒基本依靠自身的免疫力,而运动能够有效提高免疫力,于是刚刚康复就和朋友一起打羽毛球。徐从林发布的视频然而,当天晚上女子就开始发烧,严重到吐血
2022-12-30 08:11:00
搜狐医药 | 肿瘤、移植患者等免疫弱势群体如何提高对新冠感染的免疫力?
...,转为重症及死亡风险明显更高,他们如何加强对新冠的免疫力?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7亿,他们大多数患有慢性疾病,是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上海长海医院血液
2023-10-10 17:0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张顺:毫克与脚印,白大褂上的泥土香
"大爷,这个白色药片早餐后吃,黄色胶囊睡前服。"张顺将分装好的药袋递出窗口,又特意抽出一张手写卡片:"我都给您标好了。"老人眯着眼看了看卡片上工整的字迹
2025-09-11 16:59:00
妇幼科普 | 共筑宝宝健康未来,科学营养与三级预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甜田 通讯员 王青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2025年的主题——“关注孕期营养,孕育健康未来”
2025-09-11 13:06:00
儿童常“脾常不足”易招来湿气?中医教您这样做
排不完的毒,祛不完的湿;补不完的气血,上不完的火。夏天久居空调房,秋天迎来多雨季,突然发现孩子舌苔厚、大便黏腻不成型,是不是孩子也湿气重
2025-09-11 07:59:00
普通人定期洗牙有必要吗?口腔专家:非常有!
国家卫生健康委9月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主任医师邓旭亮介绍,食物残渣会附着在牙齿表面,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的清洁
2025-09-11 07:59:00
请领取您的健康福利:免费筛查5年!贵阳市公卫中心免费宫颈癌筛查项目启动!
为关爱女性健康,提高宫颈癌早期诊断率,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推出免费宫颈癌筛查项目,符合条件的女性可免费接受5年期的多项筛查
2025-09-11 00:17:00
稻香黄河口 | 从一粒大米到一碗好饭的诞生 这里都是满满的学问
大众网记者 李欣 赵奕宁 东营报道米饭,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平凡却最不可或缺的主食。然而,要煮出香气四溢、颗粒分明的米饭,奥秘不仅在于烹煮的技巧
2025-09-10 08:44:00
东城中医院蔡学萌:巧用针药结合,破解耳鸣困扰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蔡学萌主治医师,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治疗:耳鸣、耳聋、中风偏瘫、失眠
2025-09-10 09:24:00
东城中医医院张东大夫: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张东,中医执业医师,师从甘肃省第三批名中医魏玉香主任医师,跟随国家级名中医程海英主任临床学习数年。每周二,四,六全天出诊
2025-09-10 09:55:00
手术室为什么会放花生米?
作者:敏敏 加七在手术室里,需要花生米?最近,一张手术室的器材清单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在纱布、针筒、棉球、引流管等一众“正经”的手术器材中
2025-09-10 19:29:00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中医传承,赋能基层医疗
近日,烟台市2025年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骨干医师培训班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举行,中医科作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授课科室
2025-09-10 10:14:00
百姓身边的暖心医护团队 —— 记河南省中医院骨科医护人员
在河南省中医院骨科,有这样一支让人倍感温暖的医疗护理团队。他们不仅在慢性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倾注了十足的耐心与温情,更在特殊患者的照护过程中
2025-09-10 11:17:00
尖峰眼科提示:近视手术能摆脱哪些困境?
随着近视人群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把“摘镜希望”押在近视手术上——看着身边一个个“摘镜成功”的朋友,术后第二天就能清晰看世界
2025-09-10 11:18:00
越来越多结节患者选中医?济南国医堂张青松主任:中医理气散结优势多多
随着体检普及,甲状腺、乳腺、肺部等部位的结节检出率逐年上升,不少患者因担心结节进展,开始倾向于通过中医调理改善。济南国医堂医院中医肿瘤科张青松主任
2025-09-10 11:19:00
关注肿瘤患者康复期:探访四川友谊医院无陪护支持服务
肿瘤治疗是一个漫长过程,尤其在术后或放化疗后,患者虽无需ICU级别的生命支持,但仍需专业、密集的护理,这使得许多无法全程陪护的家庭面临现实困境
2025-09-10 11:20:00
本市拟开展老年人助医陪诊试点
昨日,2025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召开,以“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探索北京养老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为主题,系统展示北京养老服务体系改革发展新成果
2025-09-10 11: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