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无血手术”解“血荒”之困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16 07:0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无需异体输血也能心脏手术?

“无血手术”解“血荒”之困

“无血手术”解“血荒”之困

■ 本报记者 侯赛

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桥段:主角生命垂危被推进手术室,抢救过程中突发大出血,急需输血时血库却告急……现实生活中确实会出现类似情况,往往在我们最需要输血救治的时候,伴随而来的是血液资源短缺,而且异体输血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也为救治增添了不确定性。

与其他手术种类相比,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难度大、费时长、出血多,用血量在医院总用血量中占很大比例,实行血液“节流”迫在眉睫。

海南省人民医院近期开展了大量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已有23例实现了“无血手术”,在合理用血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用自己的血给自己做手术”

今年50多岁的王先生,因严重心血管疾病包括 “升主动脉瘤、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急需外科手术治疗。刚好赶上血源紧张,手术迟迟未能进行。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主任柳德斌组织团队成员,决定采用手术前自体血采集、术中自体血回输的“无血技术”为患者进行手术。

手术由柳德斌带领团队实施,包括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复杂二尖瓣修复、三尖瓣修复等。在实施手术前,体外循环由该院李艳青医师先从王先生血管内采集约800毫升血备用,并安装自体血回收装备,然后由主刀医生精准手术,以“微创小切口+严密止血+血液保护”的方式完成手术,术毕时再把采集和回收的自体血逐步回输。手术顺利,王先生的复杂手术没有用一滴异体血液,术后6小时拔除气管插管。

什么是“无血手术”呢?柳德斌解释,“无血手术”也称无异体输血外科手术,指患者在整个围手术期少用或者不用异体输血,而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的技术措施。通俗来讲,就是“用自己的血给自己做手术”。具体而言,是医生在重大手术时,提前采集患者的部分血液备用,手术结束时再回输到患者体内;还有就是将手术创面渗出的血液回收处理,再回输给患者。因其能大大减少手术前备血,避免输血相关感染和异常输血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科学的输血方法,被医学界誉为“最佳供血方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老百姓对重大疾病的治疗需求在逐年增加,心脏大血管等外科大手术及其他疾病用血量也在不断增加,无偿献血渐渐不能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在海南,尤其是冬季,常常出现“血荒”情况,很多用血量偏大的手术,不得不推迟或者延期手术,影响了对患者的救治。

除血源紧张问题外,异体输血的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最受关注的是输血所致感染性疾病。尽管血液筛查技术较前已有了很大发展,但因输血所致各种感染性疾病仍时有发生。此外,每一次异体输血,就是一次小型的“器官移植”,对免疫系统可能造成不利影响,有可能会引起溶血、发热、过敏等反应,而且急性肺损伤、术后感染率及肿瘤复发率也会增加,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无血手术”在发达城市已普遍开展。这种理念适用于所有患者,无疑是从根本上解决“血荒”以及输血安全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无血手术”需多学科协作

实现“无血手术”需要医院多学科协作才能完成。柳德斌介绍,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患者的血液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医务部门牵头,组织输血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科、护理部、术后ICU以及心内外科等多学科领域的医、护、技团队协作。

团队要深刻领悟“无血手术”理念。手术前,医护团队应加强患者营养支持,改善其肝肾功能,纠正其贫血状况。对需要接受重大手术的患者,手术前由输血科和体外循环科提前采集患者的部分血液备用。手术中,麻醉和体外循环医生对体外循环实施精细化管理策略,坚持“改良微创体外循环”技术;手术医生要加强血液保护意识,微创化手术,不浪费每一滴血液,尽最大努力减少失血;手术后由ICU团队做好血液指标监测,医务处和输血科负责临床输血数据管理工作,共同形成多学科血液管理的格局,实现“无输血心脏手术”的目标。

柳德斌认为,“节约用血,科学用血,缓解血源紧张,减少输血风险”是医院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无血心脏手术”既缓解了“血荒”困难,又提高了手术质量,还降低了医疗费用,是社会、医院和患者三方的多赢之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6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面对血液供应紧张,亚心医院“开源节流”渡难关
...难关。和其他疾病手术相比,心脏手术难度大、耗时长,体外循环时间也长,需要的备血量较多。为此,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期间,始终采用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包括自体血液
2023-01-06 18:13:00
自己给自己输血?这是怎么回事?
...,以减少输血反应。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优先考虑:(1)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神经外科手术、显微外科手术等。(2)择期手术患者自身储血。(3)避免生孩子时输异体血的孕妇。(4)有严重输
2024-03-15 10:26:00
临沂市妇幼保健院麻醉手术部完成首例小儿心脏手术术中自体血回输
...患儿,患儿年龄只有7个月,体重8.2公斤,经评估需要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中,给患儿采用自体血回输技术,有效避免了血液浪费,缓解了血源紧张情况,减少了异体血输注导
2023-11-13 19:24:00
自体输血的好处
...全血。2.稀释式自体输血是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采集患者一定量自体血液,抗凝处理后术中再回输给患者。稀释式在采血的同时输入胶体液和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降低血液
2023-09-15 00:28:00
“熊猫血”患者非得靠他人输血?医生:还有招!
...熊猫血”真的只能靠别人输血?没别人输血,“熊猫血”患者真就没命了?别慌,还有招!为什么Rh阴性血被称为“熊猫血”?人们俗称的“熊猫血”其实是Rh阴性血。Rh是恒河猴(Rhes
2023-02-21 06:25:00
...存告急,血小板极其短缺。医院心脏外科主动脉夹层手术体外循环转机时间长,肝素诱导血小板下降比较明显,此类患者常常需急诊手术治疗,但由于血液短缺,紧急治疗常常面临无血小板供应问题
2023-01-24 06:43:00
刘忠军代表:合理应用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 使临床用血更科学
...。足量、安全、持续地血液供应,是开展临床医疗救治和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长刘忠军表示,当前,我国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应用的普遍性
2024-03-12 10:10:00
紧急关头主治医生为患者献血 这位心怀大爱的医生刷屏朋友圈
...个治疗量的血小板,捐献血小板与普通的献血不同,需经体外循环的方式将全血引出体外,提取血小板后,再将过滤后的血液回输体内,捐献过程需要2至3小时才能完成。有了沙焕臣主任的捐献,
2024-05-22 18:11:00
...讯 近日,遵医附院输血科联合麻醉科成功为一例肝移植患者行稀释式自体输血,标志着该院多学科团队自体输血技术水平实现再提升。据了解,遵医附院一肝移植患者需要手术备血,结合患者情况
2024-06-03 19:2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