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评论员孔雨童
晚上超过9点就停止做作业,未完成的也不用补做……近日,常州一小学的作业“九点熔断机制”引发热议。
实施“作业熔断”,常州这所小学其实不是首例。近年来,安徽阜阳、浙江绍兴、江苏南京等地都有学校实行过不同的作业“熔断”,其中多数都设置了在“家长申请”“家长指导”下进行。这其实相当于给了家长一个“喊停”的权力,在作业确实超量影响健康的情况下,家长可以通过干预来保证孩子充分的休息。
另外,“作业熔断”对老师也是一种督促和提醒,那就是应该更好提升课堂效率,多布置有意义、有价值、符合教育和科学规律的作业,切实提升孩子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加量;同时也正视孩子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引导。
但这个看起来颇为理想的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家长会去用,是个值得思考乃至需要调研的问题。家长是否敢去喊这个“停”?这种被认可的“特殊权利”能否被孩子理解,他们会不会产生不公正、不平衡的心态?
尤其是在应试教育之下,作业熔断难以熔掉家长升学的焦虑、内卷的步伐,以致有人喊出“大局不变,熔断何用”的质疑。
我们欣喜于教育工作者做出的尝试,它在打破固态,引导走向一个更科学、人性、价值多元的教育环境。但“作业熔断”面临的现状也在提醒,我们只有在招生考试、人才评价、大众观念等方方面面做更多的努力,才能让一些类似的有益探索不是悬浮于空,而是真正落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0 05: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