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作业“熔断”,靠不靠谱?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13 17:26:00 来源:杭州网

潮新闻讯 不写作业岁月静好,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一句简短的话,道出多少家长辅导作业的心声。

不久前,广西南宁市桂雅路小学教育集团推出“作业熔断”制度引发网友热议。学校明确,每晚9:30后,学生可以放下作业安心睡觉。

事实上,“作业熔断”已非新鲜事。近年来,浙江、安徽、江苏、山东等多地都在尝试推出类似机制。虽然各地具体实施细则有所不同,但总能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

早在2021年,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小学生就寝时间应不晚于21:20,睡眠时长应达10小时;初中生不晚于22:00,时长9小时;高中生不晚于23:00,时长8小时。如今,国家“睡眠令”出台已三年,“作业熔断”仍屡上热搜,为何如此受关注?“作业熔断”机制推广,难点在哪?

回访:有效果但推广较难

你家娃睡眠时间够吗?各种各样的调查显示,近年来中小学学生睡眠时间并不理想。而“作业熔断”制度的初衷,更像是一场孩子睡眠保卫战。

2018年,杭州上城区、拱墅区先后发布倡议书,提出 “晚十点,不作业”,这是浙江较早探索作业管理的地区之一。2019年,浙江出台 《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规定小学生晚9点、初中生晚10点可以不写作业。“双减”政策实施后,越来越多学校在作业这项内容上做文章,“作业熔断”的说法也从那时流行起来。

几年过去,“作业熔断”机制效果如何?记者在部分学校进行了回访。

2018年创校伊始,华师大附属杭州学校就开始探索“晚九点不作业”,迄今已坚持六年。最近,总校长马骉最近做了一项调查——小学部中段年级学生中,晚上9点以后不做作业的比例在95%以上,初中部八年级参加晚自修的同学基本都能在9点前完成作业。

虽然整体执行效果较为理想,但数据也表明,还是存在少部分家长给学生“作业加餐”的情况。例如,该校八年级部分同学不参加晚自修,由于家长布置额外的学习任务,通常要到晚上10:00点才能完成作业。

2022年,绍兴市蕺山小学教育集团出台“作业熔断”制度。“学校目前仍在实施,并从发布到监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作业管理机制。”校长骆海燕告诉记者。

刚开始实行“作业熔断”制度时,家长有顾虑,孩子没完成作业,知识不巩固怎么办?怎么好意思跟老师说?也有部分家长有抵触情绪,在激烈的竞争中,孩子需要“加餐”。

一次次家长会中,老师们再三告诉家长,“作业熔断”不是为了评价孩子,而是为了减轻孩子的负担,作业也不是越多越有效。两年下来,熔断机制在大约10%学生中发挥了作用,保障了这些孩子的睡眠时间。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部分学校早前实行的“熔断制度”如今已形同虚设。“‘熔断机制’并不是强制性的,每个家庭的教育理念也不尽相同。”杭州一名小学校长告诉记者,这也意味着在操作过程中主观因素影响很大,并不容易推广实行。

改变:从作业上做文章

“作业熔断”制度,给学生和家长提供了一定的自由空间,对学校的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马骉记得,六年前他对学校第一批初中部新生作业情况调查发现,每天能睡够9小时的孩子,只有68%。“这个数据意味着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未能达到国家初中生要睡够9小时的规定,他们的身体发育会受到影响。”他说,学生作业负担重的背后折射的是学校管理和教学专业性不够的问题,如未对作业有科学的研究、作业多为低水平机械重复的操练等。

在马骉看来,相比熔断作业,学校更应该在作业的质和量上加大研究,坚持“精选分层”的原则,让绝大多数初中生能够在晚上9点前从容完成作业。

华师大附属杭州学校初中部每位同学都有本“三思学历册”,在这个本子里,预习、复习、巩固都能搞定。同时,本子中的题目标记了不同难度,方便老师根据学生的学情分层布置作业。

作业量是多是少,每个孩子的感受不尽相同。“每个孩子能力不同,习惯不同,完成作业的速度也不一样,中间存在的变量因素很多。”一名初中数学老师举例,有些作业动作快的同学半小时搞定,慢的同学可能会卡一两个小时。

每天放学前,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每个教室的黑板上,每项作业的内容及预计时长写得非常清楚。预计时长的标准是什么?“根据前期摸底的情况,学习处于中等水平的孩子比较能代表平均水平,其他同学的时间在这个基础上浮动。”校长唐宇红解释。

这些孩子也被称作“作业监测员”。五年级女生小璐就是其中一名,她和其他监测员们会将每天作业的完成度以及一周时间内的作业体验感反馈给老师,为老师调控作业量和作业难度提供依据。

未来:家校联系需更紧密

虽然“作业熔断”制度有一定效果,不过让不少校长担忧的是,如何让该项制度发挥更好的作用,仍面临着一些困难。

家长作为这项制度的参与主体之一,有着不同的反馈。

“孩子没写完作业,跟老师说的时候心理负担小了,挺人性化。”一位三年级家长告诉记者。

但也有家长说,“虽然学校确实出台了‘作业熔断’机制,但依然会让孩子把作业做完。”他认为,这个“熔断”制度不是强制性的,家长可以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实行。

“作业熔断”机制推出后,另一重担心则是,部分孩子的拖延症是否会变得更严重?

“‘熔断机制’是对学生的保护,初衷肯定不是放纵。”义乌市树人教育集团金佩庆老师认为,学校也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个别指导,家校联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年级家长严女士在面对“作业熔断”机制时表现得很清醒。“这一机制只是给孩子提供了缓冲。如果是学习习惯不好,确实要帮助孩子反省和改进。”

在金佩庆老师看来,“作业熔断”制度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毫无疑问,总体效果是正向的、积极的,没有理由因噎废食。在实施过程中,学校与家长一定要做好充分沟通和思考,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优化方案。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在“双减”的大背景下,“作业熔断”制度只是其中一种手段。要减轻孩子的负担,关键在于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而不仅仅以成绩论高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3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教育报近日,广西南宁市桂雅路小学教育集团推出“作业熔断”制度。学校明确,每晚9时30分后,学生就可以放下作业安心休息,即便作业未能完成,第二天也不会受到老师的批评,确保学
2024-04-04 09:16:00
...不久,广西南宁市桂雅路小学为了落实“双减”,采取“作业熔断制度”,即:每晚9:30停止作业,没完成作业第二天不受批评,以保证学生休息时间。此事被多家媒体关注报道,并引发网友热
2024-04-08 05:37:00
通川区强化“五项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关负责人如此说。所谓“五项管理”,指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管理。2021年1—4月,教育部先后印发了5个专门通知,对这5个方面的管理分别作出了规定。“五项
2023-12-08 08:03:00
早八点就要占座!一大群家长本周六加入最后的战斗,有孩子问“我的暑假作业,老师会批吗?”
...,今天有家长感慨,“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又到了暑假作业冲刺补天的时候,家附近的图书馆、咖啡馆,又被一大群作业搭子占领了!”还有家长吐槽,“我家娃的作业还在初级施工阶段,目测施
2024-08-29 20:47:00
三个维度推动“双减”工作走实走深
...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师生维度:坚持教育教学创新从作业设置、教学方式方法、学生学习兴趣和需求等各方面进行创新。对教师教学实施精细化管理。定期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及时查找不足,督
2024-03-01 08:18:00
“学校要求学生不带书包回家”登上热搜!
...回放>>>家长晒通知:放学不带书包回家,不再发布作业打卡网传视频显示除了上述家长收到的“不允许带书包回家”的通知,另一位当地家长表示,自己也在微信群收到了相
2023-10-14 19:26:00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作业教学精准细 优化减负增效实——滕州市东沙河街道东沙河小学作业教学管理七条措施□马鹏“双减”背景下如何打造精准高效的作业管理链条,抓实作业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实
2024-03-28 10:02:00
官方辟谣苏州工业园区“作业熔断机制”相关传言 园区教育局、学校谈具体举措
...区教育局发布《致园区家长的一封信》称,“学校实行‘作业熔断机制’,小学生至21:20(初中生至22:00/高中生至23:00)仍未完成作业的,请让孩子停止作业,及时就寝,保证
2024-12-12 13:44:00
50载勤耕耘,轻负高质
...刻把握教育规律基于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张人利从“作业量”开刀,提出“以提高作业的质,控制作业的量”,对作业量进行精细化管理,实施分层作业。根据国际PISA测试得出的结论,1
2023-09-11 06:0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