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连云港日报
□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 周芳
家庭是一个社会小单元,却蕴含着大大的能量。家庭学习共同体,于孩子而言是一种最美好的陪伴状态,它强调家庭成员基于彼此尊重、相互平等、相互了解的原则,通过相互支持、沟通对话来认识与解决问题,实现孩子和家长的共同进步。
在家庭学习共同体中,家长要扮演好“陪跑兔子”的角色,就像马拉松比赛中的“陪跑兔子”一样,他们以合理、稳定、科学的配速,热情、温暖的互动,帮助选手完成比赛,而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给予孩子具体的鼓励和认同,和他们一起战胜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
家庭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和维系,冲突管控是一个关键因素。在童年期和青春期,家长和孩子之间会产生不同的冲突,应当采取正确的方法去解决。
童年期 少因作业起冲突
在童年期,辅导作业是导致家长和孩子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网络上也有不少关于辅导作业“炸裂现场”的帖子和视频,有的家长甚至因为辅导作业进了医院。当孩子没有达到期望值时,家长内心会感到慌张,并产生一定的情绪反应。此时,家长应该怎样应对呢?
评估孩子,降低期望。并非每个孩子都是天赋异禀,家长要认真仔细地评估孩子,了解孩子的真实水平。同时,童年期孩子的认知发展以形象思维为主,从基础到深入,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过程,等待孩子成长。
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如果家长劳累了一天,又因为单位发生的事情或者其他事情不开心,那么建议稍作休息再去辅导作业。另外,在辅导作业这件事情上,父母双方要彼此支撑,共同完成,这样才能避免某一方的无力感。
独处以安抚情绪。在辅导作业时,家长如果发现自己的情绪即将爆发,不知道如何处理时,不妨选择去一个安静的地方,比如自己的卧室或者楼道等,进行自我安抚,抚摸自己的双耳耳垂,给自己一个蝴蝶抱抱,让情绪尽量平和下来。
还有一种较严重的情况,在辅导作业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发生了强烈的口角或身体冲突,事后又感到后悔和自责。此时,家长要正视这件事情,积极修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第一步,进行关系重建,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爱他们的。
第二步,把孩子当成“小大人”,向孩子承认自己的失控,并讨论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
第三步,确定关系是否修复。冲突发生后,家长不能只看孩子外在的状态,要多留意孩子的小情绪。如果孩子有小情绪,家长需要和孩子积极沟通,不要让孩子一直处于承压的状态。
青春期 在情境中分析行为
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大脑结构和心理特征都会发生很大变化。
大脑结构方面,边缘系统在青春期发育比较快,而前额叶皮层相对边缘系统发育较慢,这种发育不匹配会导致青春期孩子情绪不稳定,比较爱冒险,逐渐开始追求自我统一和独立。有的家长还疑惑,孩子为什么会出现睡眠时间变少甚至昼夜颠倒的现象。其实这也是生理因素的影响,因为青春期孩子的褪黑素分泌较儿童和成年人晚2个小时左右。
在青春期,青少年心理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第一,身心发展快速却不平衡。生理方面的快速生长导致青少年想要认识新的自我,会产生情绪不稳定的状态。
第二,实现同一性。伙伴的来往、新的社会关系的产生,使青少年扩大了自我活动和自我探索的空间,在这个不断认识和探索的过程中,青少年现实中的自己逐渐接近理想的自己,实现自我意识积极的统一。
除了自我意识的统一,还有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发展。进入中学这个广阔的平台后,同伴群体的价值观、老师和成年人的评价日益重要,因此青春期孩子会特别在乎别人的评价,渴望同伴的认可和认同。
第三,依恋关系的改变。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依恋关系会逐步从对父母的依恋转变成同伴之间的依恋。当父母管束过多时,孩子可能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想摆脱家庭的束缚。
第四,认知改变。进入青春期后,孩子转向抽象思维阶段,他逐渐懂得了实践、假说、推论等,开始处理复杂的信息和资料。
很多家长会抱怨“孩子怎么不听话了”,面对青春期孩子,家长要充分接纳并理解孩子的冲动情绪及行为,放下“啥都听我的”的执念,在情境中观察孩子的行为。
前不久,一位家长来到诊室说,他的孩子一直想玩手机,如果不让他玩,就会摔东西。家长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行为,每次发生类似的冲突时,家长就会给孩子贴一个标签——认为孩子越长大越不听话,喜欢忤逆家长。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可以指出孩子的不当行为,但不能全盘否定孩子,既要分析孩子行为产生的原因,也要看孩子是在什么情境下发生这样的行为,其他家庭成员有什么样的情绪反应。
家长怎样才能更好地与青春期孩子建立沟通和信任关系呢?
首先,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给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
其次,家长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养角色,从起主导作用的教育者转变成陪伴者。陪伴,就意味着以孩子为主,建立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
再次,做一个有心、负责任的家长,多了解孩子特定阶段的发展特点和不同的内心需求。
(来源健康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2 1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