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饼香·年味·故乡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20 11:4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拂晓报

腊月二十一,天空飘起小雨。在苏州工作的刘昊文乘高铁、坐汽车,风尘仆仆回到老家泗县刘圩镇。行李刚放下,便来到街上那家从小吃到大的饼店,闻着熟悉的发面香,看着那忙碌的身影:“俊言叔,来5个饼!”“哎呦,昊文回来啦!算起来有两三年没见你喽!”“叔,生意还好吧,一回来就想着你家的大饼呢!”“抓紧回家吃饭,年前忙,你还能来给我搭把手!”饼店老板沙俊言一边装着大饼一边招呼着。

农历新年将至,“刘圩大饼”又成了炙手可热的年货。“一天做2000多个饼都不够卖,节前还得再加班。”沙俊言说。

走进饼店,几十平方米的店面虽然略显拥挤却布局合理。靠墙放着一排类似大立柜式的发酵箱,透过玻璃门往里看,从上到下十来格,每格里面“躺着”一张饼胚。往里走两步是切面区,员工小张一手握刀割面,一手将面团过秤:“一个饼2斤面,我这天天练,基本也算是‘一刀准’。”切好的面传给下一道工序“压面饼”,压面机“吱扭”一声就“吐”出一张扁平的面饼,再接着拿擀面杖行云流水一通“飞旋”,就成了直径接近40厘米的一张饼胚。充分发酵后,放入电饼铛烙制大约5分钟后便新鲜出炉,麦香十足。

“面团都要经过三次发酵,发面的技术各家都有绝活,控制面和水的配比、把握好发酵的时长,最后的口感才能有保证。”沙俊言十来岁时就进店干活,从和面第一道工序练起,至今已有30多年时间。“搭眼一看,用手一摸,就能知道‘面头’发酵得合不合格。”和“老酵头”打交道这么多年,沙老板可谓行家。

传承百余年的“刘圩大饼”已被列入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地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食。表面金黄、形如满月的大圆饼切成十来块儿,摆放在小竹筐里端上餐桌。刚出锅时脆香,放凉之后暄软,不加糖盐,不刷油,保留原汁原味的麦香。

“捧着比脸还大的饼,拍个照片发到同学群里,让他们看看这饼有多诱人!”放假在家的大学生小房乐呵呵地向室友介绍家乡美食,“欢迎来我的家乡泗县刘圩镇,带你们吃饼、陪你们旅游!我给你们的可是实实在在的饼,不是‘画饼’呦!”

记者手记:万千种年味,最浓是故乡。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而言,家乡刘圩的大饼一直处在回家“必吃榜单”第一位,是面包披萨、炸鸡啤酒无法取代的味蕾记忆。每一口饼香,都是家乡的一抹重要符号,是深深的眷恋,更是无限期待……

本报记者 关小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0 12: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春走基层 | 安徽泗县刘圩大饼:百姓手中的“抢手货”
...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切开后,瓤如海绵般松软的“刘圩大饼”。人民网 李希蒙摄发面、和面、制粉、成型、发酵……一番功夫下来,洒满芝麻的面饼终于进入电烙锅,不一会儿,一股麦香随
2023-01-23 09:29:00
本文转自:拂晓报本报讯 近年来,泗县刘圩镇围绕党建引领、宣传引导、建章立制、生态发展、文化润民五个方面,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以创建带整治,以整治促创建,逐步实现群众动起来、整治
2023-09-14 15:48:00
年茶饭 庆团圆
...吴起婆姨总会做好各项准备,在锅灶间大展身手。吴起的年味少不了传统美食的参与,而香甜可口的黄米馍馍有着绝对的实力。只见它形似莲花,大如拳头,酥软香甜,一个个胖乎乎的黄米馍馍在期
2024-02-07 07:22:00
年味浓处是故乡
...都回到村里,平日宁静的村庄,一下子热闹起来,家乡的年味开始发酵了。晚上,整个村子灯火通明。各家各户的电视上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擀饺子皮的,包饺子的,谈笑风
2024-02-20 10:02:00
2023年,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刘圩镇秦场村被确定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借此契机,我们村将红色文化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打造独具皖东北特色的农文旅融合“新样板”。为了激活深厚底蕴,让
2024-10-18 10:03:00
岁月有痕情如故
...闹的老头们相互打招呼,爽朗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故乡的年味儿叩开记忆的门扉,儿时的四合院,村口的竹林,欢快的河流,河边浣衣的妇女,红纸写下的福字,撒欢的鞭炮声,空气中的火药味袭上
2023-02-03 06:37:00
在回忆中抚摸故年的温情
...放往年,抚摸曾经拥有的激动、喜悦和温馨。往年,在故乡,年味来得很早。进入腊月,当雪花飘落,北风一阵寒过一阵的时候,乡民们知道时令已到,一家家开始杀猪宰羊、宰鸭宰鹅,精心腌制过
2023-02-16 09:20:00
常念是碗糕
...人忍不住多吸了几口气,深深感受着安详、温暖、幸福的年味。“笑了吗?”每次出锅,我们紧随其后,上前凑过去询问。蒸锅里,原本一碗平平的碗糕液盛开出一朵朵“花”,上面还微微冒着烟,
2022-12-30 10:29:00
本文转自:福州晚报灯下漫笔存入一个春天的年味过了腊八便是年,老家催归的电话和短信便多了。母亲总不忘强调定下归期好做粄子,到家就有得吃。兄嫂说早点回来,一起做粄子呀。话里话外不离粄
2023-02-05 09:2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