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年味浓处是故乡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2-20 10:0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

■柯贤会

时光在岁月里流转,不知不觉又近年关,我仍然毫不犹豫地回老家过年。

老家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最东边的坝河镇,距安康城区38公里。这些年来,老家的变化可大了。原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土路,已经变成了水泥路,原来步行需要四五个小时才能走完的路,现在坐车只需一个多小时。举目望去,公路两边的猕猴桃园区、富硒桑叶生态养鸡场、黄牛养殖场、红薯粉条厂、跑山黑猪养殖场、高山水稻种植基地等特色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建成,成为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强力引擎。原来土木结构低矮的瓦房,大部分被砖混结构的小洋楼代替,我小时候经常玩耍的地方已被新型社区楼房占据。只有老家门前的小河依然在静静地流淌,依稀勾起童年的斑驳记忆。

农历腊月三十早上,乡亲们好像还有买不完的年货,纷纷涌向镇上的商店,抓紧时间买东西。一时间,从镇政府到桥头,人头攒动,绵延数里,宛若一条长龙,煞是壮观。商店里的东西比平时更多、更全,肉类、蔬菜、对联、挂历、鞭炮、衣服,应有尽有。平时省吃俭用的乡亲们,此时格外大方,买几条鲤鱼,称十斤八斤牛羊肉,给媳妇买一身时髦衣服,给孩子买几挂鞭炮,一个个脸上笑容荡漾,满载而归。

“龙飞凤舞迎新岁,福禄双全贺佳节”“瑞雪纷飞迎福到,花香鸟语送春来”“春满神州千里秀,岁逢盛世万家欢”……一幅幅贴在门口的春联和挂在大门两侧的红灯笼,如同给每家每户涂上了口红、搽红了脸蛋,整个乡村洋溢着喜庆气氛。记得从上高中开始,只要我在家乡过年,家里的春联,从写到粘贴,全部由我包办。左邻右舍也让我写,为乡亲写春联,成了我寒假的“必修课”,心里美滋滋的,比领到“奖学金”还高兴。

刚进村子,炒菜炖肉的香气便扑鼻而来,柴火吊罐炖猪腿、菜油炸鸡肉、铁锅煎块鱼、鱼香茄子、金黄色的藕夹、溜圆的丸子,伴随着吱吱啦啦的热油声,从锅里捞出来,争先恐后地挤到盆里,等待主人的分享。

“噼里啪啦,咚!”中午过后,鞭炮声渐渐响起来了,亲人们开始“团年”了,在外求学的、外出打工的,都回到村里,平日宁静的村庄,一下子热闹起来,家乡的年味开始发酵了。

晚上,整个村子灯火通明。各家各户的电视上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擀饺子皮的,包饺子的,谈笑风生。最悠闲的要数孩子们了,他们嗑着瓜子,嚼着糖块,追逐打闹放鞭炮,直到父母再三督促,才恋恋不舍地钻进被窝。窗外,鞭炮声不绝于耳,直到天亮。

乡亲们过年最爱喝的是甜杆酒,那是老家人“自己的茅台”。它以甜杆为原料,清水伴曲发酵,人工制作蒸馏,性温祛寒,适量饮用有活血、开胃、助消化等功效,没有白酒的刚烈,没有红酒的娇柔,口味纯正,平淡而不失韵味。“无酒不成敬意,无酒不成宴席”,而甜杆酒便是当地人招待知己客人的上乘之选。到了老家,亲戚朋友、左邻右舍每天都要炒上数盘自家种的菜,热上一壶滚烫的甜杆酒,边品边聊,甜杆酒特有的香甜由唇、舌尖向整个口腔弥漫,淡淡的、纯纯的美酒与浓浓的乡情、友情一起灌进胃里,沁入五脏六腑。

拜年是老家春节不变的主题。天还不亮,乡亲们就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吃完水饺,开始拜年。当然,拜年首先要到老爷爷、老奶奶或者爷爷、奶奶家去,通过拜年,表达尊敬、联络感情、送上祝愿,体现的是对亲情、友情和礼仪的重视。在老家,拜年还是乡里乡亲关系的“调解员”“润滑剂”,不管平时闹得再不可开交,通过“拜年”“回节”,在嘘寒问暖声中,积郁心中的怨气便会烟消云散。

年味最浓是故乡,心安之处是老家。在老家过年,就会感受到老家的脉动,连接到老家的亲情,聆听到长辈的教诲,接受到精神的洗礼,找到继续在外打拼的信心、勇气和力量,这也许是我每年回老家过年的原因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0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宏团结报∗宫凤华∗故乡,进入腊月,人们便忙碌起来。年味儿也日渐浓郁,弥漫于村南村北、大街小巷。走进年市,人声鼎沸,街旁卖春联的地摊儿逐渐多了起来,红艳艳的对联直晃人眼;路边上
2023-01-15 19:07:00
一桌团圆饭 最是故乡情
...曹腾、张宇又到了家家户户包油角炸煎堆的时候提到广州年味,一个“吃”字不可或缺,而且大部分都“讲意头”。年前“开镬”,家家户户炸煎堆、油角、蛋散、笑口枣,寓意烈火煎油,子孙兴旺
2024-01-30 04:06:00
...属于老家。那些幼年的印象大多都渐渐模糊,唯有这份“年味”长久停留在我脑海之中。
2023-01-29 08:38:00
在回忆中抚摸故年的温情
...放往年,抚摸曾经拥有的激动、喜悦和温馨。往年,在故乡,年味来得很早。进入腊月,当雪花飘落,北风一阵寒过一阵的时候,乡民们知道时令已到,一家家开始杀猪宰羊、宰鸭宰鹅,精心腌制过
2023-02-16 09:20:00
三代人的年
...女儿三十而立,三代人都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春节将至,年味渐浓,离乡的人们已经在筹划着归家的旅途,等待的亲朋好友也盼望着与他们团聚。此时此刻,让我想起了我家三代人的年。年迈的父母
2024-02-12 06:02:00
宝贝眼中的年味儿|贴春联,放鞭炮,萌娃画笔下的春节真热闹
...画是一件乐趣无穷的事,喜欢画画的孩子们,在这个充满年味儿的春节,会用手中的画笔,描摹出怎样的精彩?为了给儿童和绘画爱好者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开展“我眼中的年
2024-02-13 11:36:00
移风易俗树新风 文明祥和过佳节
...没有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但是空气更清新、天空更蓝,年味也比以前更浓了。”在外读书的大学生耿欣竺感慨道。大年初三,记者走进滦平县滦平镇王家沟村,耳闻目睹农村过年的新鲜事,感受到
2023-01-26 11:33:00
“我的春节故事”主题征文作品选登
...:马臻希 周口市汉阳路学校三(5)班 辅导老师:孙成荣年味小记者:李珂依 周口市实验小学四(5)班过年啦,我的快乐也如期而至。大年三十上午,爷爷带着我和弟弟一起贴春联。这可是
2024-02-28 01:03:00
年是故乡浓|杀年猪迎新年 池州乡村年味浓
...的到来。当天,大皖新闻记者在现场感受了乡村里浓浓的年味。当天上午9时许,刚走进旧溪村村口,记者便看到村口的空地上已经支起了两三口大锅,锅内的热水已经沸腾直冒白气,年猪则在一旁
2025-01-24 15:45: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鸡排哥”回应被赵露思模仿:既惊喜又暖心,我将亲手为你炸最脆的鸡排
大皖新闻讯 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以独特的经营方式和为顾客提供独特情绪价值迅速全网走红。10月7日中午,“鸡排哥”发视频与演员赵露思“隔空互动”引发关注
2025-10-07 17:02:00
记录儿子美好生活的账号“郭力嘉爸爸” 为何获得370万点赞
“大儿子,喝口水,今天球打得咋样?”10月7日上午,在长春澎湃运动公园的羽毛球馆里,郭永胜笑着迎向挥汗如雨的儿子,一边爽朗地大笑
2025-10-07 20:22:00
微视频|喜迎中秋,家圆月圆人更圆,一起来容东吃月饼吧
AI遇上容东,喜迎中秋,家圆月圆人更圆,一起来容东吃月饼吧
2025-10-06 10:03:00
婚礼上男花童突然给女花童单膝下跪 男童父亲回应:孩子临时救场,事先没有安排
大皖新闻讯 10月3日,在贵州毕节金沙县岚头镇举办的一场婚礼上,发生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视频显示,就在新郎新娘婚礼进行到互戴婚戒的关键时刻
2025-10-05 19:10:00
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家庭游成为两节旅游亮点
连日来,市区的公园、景点、商场等场所,都迎来了不小的人流量。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两代人或三代人举家出游的情况明显增多。人们在休闲放松的同时
2025-10-05 07:30:00
有些热爱,是刻进DNA里的 大叔一辈子热爱 嬢嬢跨城追赛 锦屏县际篮球赛假期“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本枝二审 王迟三审 陈诗宗
2025-10-03 17:51: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