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新春走基层 | 安徽泗县刘圩大饼:百姓手中的“抢手货”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23 09:2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新春走基层 | 安徽泗县刘圩大饼:百姓手中的“抢手货”

切开后,瓤如海绵般松软的“刘圩大饼”。人民网 李希蒙摄

发面、和面、制粉、成型、发酵……一番功夫下来,洒满芝麻的面饼终于进入电烙锅,不一会儿,一股麦香随着逐渐掀开的锅盖,弥漫整个房间。

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每到春节,色泽金黄、形如满月、麦香满溢的“刘圩大饼”就会成为当地人的抢手年货。

驻足于泗县刘圩镇刘圩村沙俊言家的大饼店门前,虽然距离晚饭时间尚早,但是店门口前来购饼的顾客已排起了长队。

“他们家做的大饼好吃又实惠,供不应求,俺们早早就来排队哩。”刘娟站在队伍中,踮起脚尖看着前面,生怕饼卖光了。

随着在外忙活一年的乡亲们回家过年,作为村里的“名牌”饼店,沙俊言一家一到这个时候,都会忙得不可开交。“天不亮就得起来准备制饼,一家人一天做2000个饼都不够卖,节前要加班喽。”沙俊言笑着说。

“为了让成品的口感更好,老面头要掺米酒发酵24小时,还要按照配比中和酸碱度,这里面的功夫可深着呢!”今年54岁的老沙,十几岁便跟着父亲学习大饼制作,30多年下来,练成了远近闻名的行家。

“除了用米酒发酵之类的‘小秘方’,能让口感和味道更好一些外,轻易不涨价,也算是一个窍门吧。”“都是乡里乡亲,只要能裹住本就行,他们喜欢吃,吃着高兴,那我就开心了。”说到大饼为啥好卖,老沙沉思一会后,抬头说道。直径四五十厘米,重约1公斤的大饼,在老沙的饼店,只卖5元。

传承百余年的“刘圩大饼”,趁热吃外皮口感松脆,晾凉吃口感绵软,不需要加糖盐,吃得就是满口麦香、余味微甜。作为泗县地方传统美食之一——“刘圩大饼”远近闻名,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是泗县传统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据统计,泗县全县有50多家以制作“刘圩大饼”为主的面点店。

“不忙的时候,我也会带带徒弟,好让更多人感受到咱家乡的美食。”老沙说。(李希蒙)

新春走基层 | 安徽泗县刘圩大饼:百姓手中的“抢手货”

“刘圩大饼”又变成了春节期间当地百姓手中的“抢手货”。人民网 李希蒙摄

新春走基层 | 安徽泗县刘圩大饼:百姓手中的“抢手货”

色泽金黄、形如满月、麦香满溢的“刘圩大饼”。人民网 李希蒙摄

新春走基层 | 安徽泗县刘圩大饼:百姓手中的“抢手货”

沙俊言的小秘方——米酒发酵。人民网 李希蒙摄

新春走基层 | 安徽泗县刘圩大饼:百姓手中的“抢手货”

检查发酵后风干的面头。人民网 李希蒙摄

新春走基层 | 安徽泗县刘圩大饼:百姓手中的“抢手货”

准备就绪的面胚准备下锅烤制。人民网 李希蒙

新春走基层 | 安徽泗县刘圩大饼:百姓手中的“抢手货”

撒上芝麻准备第三次发酵。人民网 李希蒙摄

新春走基层 | 安徽泗县刘圩大饼:百姓手中的“抢手货”

大饼即将出锅。人民网 李希蒙摄

新春走基层 | 安徽泗县刘圩大饼:百姓手中的“抢手货”

沙俊言推着满车新出炉的大饼准备销售。人民网 李希蒙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3 14: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苏州工作的刘昊文乘高铁、坐汽车,风尘仆仆回到老家泗县刘圩镇。行李刚放下,便来到街上那家从小吃到大的饼店,闻着熟悉的发面香,看着那忙碌的身影:“俊言叔,来5个饼!”“哎呦,昊
2023-01-20 11:44:00
2023年,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刘圩镇秦场村被确定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借此契机,我们村将红色文化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打造独具皖东北特色的农文旅融合“新样板”。为了激活深厚底蕴,让
2024-10-18 10:03:00
“看大戏 游运河 品美食” 泗县首届特色美食文化旅游节开幕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泗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汝娜致辞。 人民网 吕欢欢摄人民网泗县3月17日电(吕欢欢)赏运河美景,尝泗州美食。3月17日上午,安徽泗县迎来“看大戏 游运河
2023-03-17 16:11:00
本文转自:拂晓报本报讯 近年来,泗县刘圩镇围绕党建引领、宣传引导、建章立制、生态发展、文化润民五个方面,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以创建带整治,以整治促创建,逐步实现群众动起来、整治
2023-09-14 15:48:00
泗县积极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高地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2023年以来,泗县文化和旅游局围绕彰显文化自信、打造文旅强县目标,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的制高点。开展戏曲进校
2024-01-23 16:22:00
安徽泗县:激活红色基因 赋能乡村“蝶变”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泗县刘圩镇秦场村地处泗县东北部,是皖东北革命根据地。近年来,秦场村将“红色基因”作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富民增收、基层治理的新引擎,因地制宜、科学谋划,
2024-11-11 16:12:00
泗县:发展毛豆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的青毛豆,种植户李德顺乐呵呵地说道。李德顺是安徽省泗县刘圩镇前戚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日常管护负责人,今年共计种植了52亩地毛豆,由于田间管理到位,毛豆产量比往年有所增加。为了赶
2023-10-11 10:33:00
本文转自:拂晓报本报讯 近年来,泗县文化和旅游局始终坚持文化自信自强,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泗县城乡打造成文化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一方热土,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政策保
2023-07-27 11:38:00
80岁老人外出失踪三天,安徽泗县警方坚持不懈寻人
大皖新闻讯 5月7日,当泗县公安局长沟派出所民警多方寻找,找到老人时,他躺在沟边已奄奄一息。5月5日8时许,长沟派出所接辖区长沟镇洋城湖村刘圩庄村民姚向坤报警求助:称其父亲姚瑞民
2024-05-08 20:1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健康问太和 | 肩颈腰腿痛别硬扛!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内热针疗法破解慢性疼痛难题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肩颈腰腿痛已成为许多人“沉默的负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值得关注的是
2025-08-08 21:56:00
飞蚊黑幕?速就医!
通讯员任兆潘“闪电飞蚊加黑幕,立刻就医别耽误!”菏泽华厦眼科医院王雷主任为您详解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在眼科临床中,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急症
2025-08-08 19:45:00
全国生态日|-80℃的呼唤,冰川的秘密藏不住了!
地球尽头之处,南极洲静卧于南纬66.5°,凭借1400万平方公里面积成为地球最后的原始净土。威德尔海豹凿冰呼吸,帝企鹅暴风雪中相拥
2025-08-08 19:52:00
从“医患”变朋友家人,贵阳东方骨科这场“老友记”暖了患者心!
秋日第一天,阳光为乌当区陇上村的山野镀上金边,一支特殊的队伍沿着村路行走。队伍中二十位老人平均年龄65岁,步伐却轻快稳健——他们髋膝间的“新关节”
2025-08-08 19:52:00
立秋养生:解锁千年“收润”智慧,让中医“治未病”融入每一天!
凉风初至,白露始凝。当北斗斗柄指向西南,立秋便裹挟着“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古老智慧翩然而至。然而,朋友圈热传的“贴秋膘”
2025-08-08 12:22:00
立秋的第一杯“黔”味特调,你pick哪一杯?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本网记者 郭邱磊)8月7日,立秋节气如约而至。还记得“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吗?在贵州,除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2025-08-08 10:19:00
立秋丨热浪未退,代谢拉满!抓住三伏最后燃脂期
8月7日是立秋,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尾声与秋季的起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2025-08-07 14:31:00
伏天养阳有“妙招”丨日照华洋白求恩医院三伏贴“借暑发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颖 邹杰“入伏后总觉得没胃口,贴了两次三伏贴,最近吃饭香多了。”8月初,在日照华洋白求恩医院中医科诊室
2025-08-07 23:06:00
云岩区水东路街道百合园社区关工委组织青少年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贵阳市云岩区水东路街道百合园社区关工委联合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壹刻宝文化驿站、“甜小伴”儿童之家,共同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绘’同行
2025-08-07 23:35:00
玉屏自治县关工委:“四位一体”护航青少年成长
近年来,铜仁市玉屏自治县关工委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构建“法治筑基、红色铸魂、文化浸润、关爱护航”四位一体育人体系
2025-08-07 23:35:00
玉屏自治县田坪镇:返乡志愿者用行动“点亮”乡村少年缤纷假日
“小朋友们,现在天气很热,我们能随意下河洗澡吗?”“不可以,我们必须要在大人允许并在家长的陪同下才可以。”近日,铜仁市玉屏自治县田坪镇庆寨村活动室内气氛热烈
2025-08-07 23:35:00
万山区谢桥街道:服务“一老一小” 绘就幸福图景
今年来,铜仁市万山区谢桥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深度聚焦老年群体与少年儿童的生活服务需求及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建强服务阵地、汇聚多元力量
2025-08-07 23:35:00
夜问丨知名歌手陈奕迅自曝患病!这些症状竟然很多人有?
近日,知名歌手陈奕迅在纪录片首映式上称,自己在杭州演唱会之后因压力太大陷入焦虑症,一停药就紧张,一直不敢停药。巡演过程中有时不小心停过药
2025-08-08 03:14:00
西瓜、桃子、奶茶……“咬秋”吃什么? 与立春“咬春”相对应,立秋也有“咬秋”“啃秋”的习俗,既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又有养生防秋燥的功效。
与立春“咬春”相对应,立秋也有“咬秋”“啃秋”的习俗,既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又有养生防秋燥的功效。在我国北方民间,立秋“咬秋”对应的食物是西瓜
2025-08-07 08:33:00
晨起肩膀、骨盆像被\
王云卿 杭州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连续5个月来,61岁的李阿姨被全身关节疼痛折磨得苦不堪言——双肩、双髋
2025-08-07 08: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