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拂晓报
本报讯 近年来,泗县文化和旅游局始终坚持文化自信自强,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泗县城乡打造成文化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一方热土,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政策保障,出台各类人才扶持文件。先后出台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文件,鼓励支持大学生、返乡农民工、专业旅游人才等主体从事文化旅游经营、投资文化旅游事业项目,大力实施文化和旅游创客行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文化惠民,搭建各类文化活动平台。紧紧依托县文化馆(少年宫)、县图书馆、县博物馆、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按照“天天有节目、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活动”目标,高频次、高质量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发挥了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素质提升,培育各类乡土文化人才。近年来,先后选拔培育39名省级“乡村文化带头人”,组织认定167名县级非遗传承人,聘用21名文化协管员,选拔“阳光工程”文化志愿者20余人,指导村(社区)组建戏曲、书画、广场舞等各类文化志愿服务队伍200余支,培训文艺骨干3000余人次,促进了乡村文化繁荣兴盛。
举措优化,挖掘各类非遗代表性人才。举办泗州戏、皮影戏、琴书、大鼓、唢呐等专场演出,选派各级传承人300余人次参加比赛。围绕非遗活化利用,逐步形成了泗县特有的非遗与旅游融合产品,非遗产品进一步得到丰富。泗县药物布鞋、大路口山芋粉丝、大庄豆瓣酱和甜油、刘圩大饼等旅游商品企业,赴合肥、杭州、淄博等地开展旅游商品和非遗展销活动,加大力度宣传推介泗县特有文旅资源。目前,泗县逐步形成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被认定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项、县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2项、市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9名、县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99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7 14: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