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手术机器人:突破手与眼的局限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3-16 07:2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健康报

“机器人+”应用观察①

手术机器人:突破手与眼的局限开栏的话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鼓励研制手术、辅助检查、辅助巡诊、重症护理、康复等医疗机器人产品,“机器人﹢”迎来了新一轮发展助力。本报记者采访“机器人﹢”应用在卫生健康领域的探路者和实践者,听听他们对“机器人﹢”应用的所思所想。“‘机器人﹢’应用观察”系列报道,自今日起陆续刊发,敬请关注。

□首席记者 姚常房

“鼓励有条件、有需求的医院使用机器人实施精准微创手术,建设机器人应用标准化手术室,研究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标准规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对手术机器人的着墨颇多。手术机器人作为多学科融合的创新型医疗器械,是实现手术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不少手术已进入机器人时代,传统手术因为机器人的加入正在被改变着。

放大了医生视角

“以前看不清楚、看不见的地方,现在看清了、看见了;以前做不到的,现在做到了。”8年多的机器人手术实践,给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专家委员会委员周岩冰最大的感受是:“可以像孙悟空一样,‘钻’进患者肚子里做手术。”

“从某种程度上说,手术机器人代表了未来手术术式的发展方向之一。”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药物和卫生技术综合评估中心副主任游茂表示,在市场需求牵引、技术突破带动、政策引导支持的共同加持下,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近年来取得明显成效,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按照医疗应用领域划分,手术机器人可以分为6类——腔镜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泛血管手术机器人、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和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其中前两种市场产品最多。

“机器人放大了医生视角,也把医生的手延长了,甚至拓展了手的能力。”这是周岩冰跟同行交流时,大家的一个普遍感受。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自2014年至今,已实施近6000台机器人手术。

锁骨骨折治疗最近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有了新突破。“我从医38年,锁骨骨折后切开上钢板的手术做了不超过10例。医学在进步,科技在进步,患者需求在提升,能不能找到一种更微创的方法,避免开放手术带来的切口大、愈合慢,以及不手术带来的肩膀间距变短等问题?”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蒋协远说,这种方法现在已经找到了——在导航机器人的帮助下,在锁骨位置精准打进一根直径3毫米的针,骨折端就能基本复位,使其恢复到原来长度,患者疼痛减轻了,创伤并发症减少了,愈合率也提升了,效果不错。目前,北京积水潭医院已经做了40多例此手术。

“如果没有导航机器人,这根针很难打。”蒋协远说,机器人手术在临床上目前已有一定规模,特别是在一些高难度的上颈椎手术方面。业内越来越推崇机器人辅助下的手术,可以把关节位置安放得更为精准,软组织的平衡掌握得更好。

“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结果,这是我们的追求。”这是蒋协远和他所在医院的坚持。作为我国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诞生地,北京积水潭医院每月的机器人手术量已达100多例。蒋协远在全国率先提出三维导航机器人辅助下肘关节旋转中心轴定位方案,完成了世界首例肘关节双平面导航机器人手术和三维导航机器人手术。

“稳定压倒一切”

“减压、稳定,这是脊柱外科手术最核心的几个字。”蒋协远认为,“稳定压倒一切。”

如果“不稳定”因素出现,机器人的作用也发挥不了。“上午原本要跟3个地方连线做机器人手术,但是其中一个地方网络不稳定,图像传输质量不高,就放弃了。”采访当日,蒋协远刚刚完成了一对二的5G远程机器人手术。

“通过5G进行远程机器人手术时,信号必须稳定。”周岩冰也深有体会,“跨越几千公里实施手术时,信号传递一旦有延迟,还没反应过来,机器人可能已经把血管戳了个窟窿。”

除了信号,为保证“稳定”需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

在积水潭医院,不仅有骨科手术机器人北京工程研究中心,有智能骨科研究病房,还有专门临床团队、机器人装备技术保障团队,以及固定的手术室、固定的护士。“面对这么复杂的设备,不能总是换人,每个细节都是大问题。”蒋协远说,相对固定的培训体系、诊疗体系也很关键。“希望通过扎扎实实的临床示范,把机器人手术做得更规范化、常规化。做这个事不容易,不能急着出成果,只能慢慢地一点点积累。”他说。

“需要练。”对于打牢基本功,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闫军觉得,如果有比较好的腹腔镜功底,机器人手术上手速度就快得多。

“走不了捷径,医生不经过培训不能上岗。就像开车,一部好车,没有驾驶技术同样开不好。”蒋协远说,虽然机器人能缩短学习曲线,但并不代表可以减少学习时间,反而要更加认真才行。

在某次会上,有人表示:“做了两台手术,感觉机器人不好用。”对于这个说法,周岩冰表示:“这个判断太武断了,使用机器人需要有适应过程。不同手术、不同团队,无论医生还是护士,抑或是助手,都需要培训。高年资医生传帮带,使技术应用平滑地拓展到其他医生。现在很重要的任务是培训那些想要引进机器人的单位和医生。”

病例对应的手术类型选择也很关键。蒋协远表示,作为医生,手术本身难度带来的压力并不大,判断什么病例适合采取什么手术,才是最困难的。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医生进行恰当选择,蒋协远和他所在的委员会正在制订机器人手术临床操作标准规范,其中之一就是机器人手术的手术指征。

“不能为了微创而微创,盲目使用机器人。”闫军说,有时候一些病种或者患者其实并不适合用机器人做手术,“要有严格的病种遴选机制,严格遵循指南,对一些有争议的手术,尽量采用传统方法。”

一切刚刚开始

“目前的机器人就是机器,有点像人,需要有思想的医生利用它进行手术。”蒋协远说,距离“真正的机器人”还有很远的一段路。

一切刚刚开始。确实,机器人研发并不容易,尤其是国产机器人。尽管临床应用机器人已经有一定规模,但只是个开头,一些卡脖子的技术还需要攻克,一些临门一脚的问题还需要解决。

“目前,手术机器人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力反馈。”闫军举例,机械臂碰到的腹腔组织,是硬还是软?不知道。缝合打结时,线要拉多紧?不知道。“机械臂力量很大,稍微劲儿大一点的话可能会把线扯断。尽管做得多了,视觉反馈基本上也可以弥补这个缺陷。但是也希望未来机器人能改进。”

游茂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手术机器人产业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加之研发过程中复合型人才稀缺,往往涉及人员培训、人机交互、技术不断更新等问题,整体研发成本高,应用推广受限,受益面不够,形成有效满足需求的成熟产品的能力有待提升;二是尚未形成具有共识的评估标准,服务于医疗机器人的准入、临床使用、支付定价等各个环节,这限制了行业的规模化发展;三是随着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颁布,对于隐私保护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针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融合发展在质量安全、稳定可靠和伦理隐私等方面受到的质疑,尚未形成系统明确的解决方案。

游茂建议,建立健全机器人监管体系,加强应用评估,研究机器人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能力、医患关系、伦理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在定义分类、应用场景明确中形成广泛共识,构建我国医疗机器人评估流程、方法、指标工具等规范体系,以全面支持临床技术和服务管理决策,促进技术临床准入与应用评估衔接以推动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建设。

“医生要从日常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然后跟工程师一块讨论、改进、研发,产品出来后,再回到临床上验证。”闫军介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现在的合作方不光有清华大学,还有其他的一些院校、企业。比如,该院与中国航天一起探讨的医疗设备国产化,就包括手术机器人研发。

蒋协远说,积水潭医院会继续推广“医工企”联合研发与转化模式,与高校、研发企业紧密合作,在国家骨科医学中心的平台上,研发转化一批骨科创新医疗器械。同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该院将建立5G﹢骨科机器人远程手术联盟,开展相关临床应用及卫生经济学研究。“希望实现骨科机器人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用自主创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蒋协远说。

周岩冰表示,除了研发国产机器人,还应该拿出临床机器人在不同疾病领域应用场景的数据,进而用取得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指导临床。也就是弄清“机器人行还是不行,在哪方面行,为什么行”。

在手术机器人的圈子,中国已经有了话语权。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好。“我们和欧美日韩的专家联手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以前,参加国际机器人会议都是旁听,没有声音,而现在我们要做会议主席、主持、讨论嘉宾、演讲者,分享中国发展临床机器人的故事。”周岩冰说。

手术机器人:突破手与眼的局限

扫码观看视频

带您探访机器人手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6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形机器人新政出炉:3年内突破“大脑小脑肢体”等关键技术,整机量产
11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为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了到2025年初步建立创新体系、到2027年形成
2023-11-02 21:21:00
... 陈杭)记者14日从北京市石景山区获悉,《石景山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石景山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年)》已正式发布
2024-10-14 21:20:00
人形机器人获政策“及时雨”,明确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
◎记者孙小程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指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并且明确了人形机器人发
2023-11-04 14:27:00
自复制机器人,驱动智能制造实现突破性发展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自复制机器人,驱动智能制造实现突破性发展甘中学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工业互联网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新生力量。机器人作为工业互联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大量
2023-08-05 04:45:00
速览!十七部门:推动机器人融入养老服务不同场景和关键领域
...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等十七部门近日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十大应用场景。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
2023-01-27 15:00:00
国产机器人重大突破!“浦东造”通用人形机器人“惊艳”亮相WAIC
...大学的数字孪生大脑、张江SUPERCITY,以及傅利叶通用人形机器人GR-1逐一惊艳亮相。其中,身高1.65米,体重55公斤的通用人形机器人GR-1刚一出现在大屏幕上就获得了全场关注
2023-07-07 11:53:00
工业机器人,迈向“全能选手”(产经观察·细看产品七十二变⑤)
...自:人民日报位于安徽合肥市的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机器人在造车流水线作业。新华社发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的工业机器人产线车间。新华社记者 邓 华摄湖北荆州,美的洗衣机工厂迎来
2025-05-21 06:07:00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李清彬当前,机器人正成为经济社会智能化变革的重要工具。机器人领域的前沿技术创新、产品更新迭代、应用场景深化拓展等都让人大开眼界。不难发现,机器人正逐步从产业端拓
2023-10-30 05:45:00
打造大湾区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新高地
东莞企业展出的智能机器人产品文/羊城晚报记者 李洪宝图/羊城晚报记者 王俊伟记者从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东莞市近日印发了《东莞市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行动计划(2023-2025
2024-01-05 16:1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佳盛机电乘风而上,今年前8月产值同比增长超38%抢占新赛道,270多名员工假期忙“冲刺”南报网讯(通讯员单维亮记者张希)“我们是智能电网产业链条上的配套企业
2025-10-07 08:41:00
培育壮大十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丨十堰臻融:创新与技改“双轮”驱动 产值同比增长3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何旭 通讯员 胡新)科技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关键。十堰臻融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智能化装备升级与专利技术研发为双引擎
2025-10-07 20:43:00
沉浸式AR科技盛宴:打造“可触摸”的科普实验室,重构科普新形态
这个国庆去哪玩?中国科学技术馆告诉你!2025年10月1日——10月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峰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Rokid联合打造的以“探境・AR科技智慧”为主题的AR体验活动正火热开展中
2025-10-07 09:05:00
2025年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总决赛落幕 西工大获奖数量质量再创新高
近日,2025年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各赛道总决赛圆满落幕。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2025-10-07 11:40:00
太划算!遵义多重补贴点燃消费热情
多彩贵州网讯国庆中秋“双节”同至,遵义市推出的“悦·遵义‘双节’欢乐购”促消费活动覆盖整个长假,其中“焕新过节·乐享生活”家电家居促销活动形式丰富
2025-10-07 14:5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9月23日,2025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开幕式上,一批全球首个、国内首批、性能全球最高的科技成果密集亮相
2025-10-06 09:49:00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众多家庭出游的重要选择。为进一步破解高速服务区“充电难、排队久”的现实困境,山西交控集团坚持“科技创新+服务升级”双轮驱动
2025-10-06 18:01:00
邮储信用卡气球雨惊喜派对即将空降青岛李沧万达,国庆中秋邀您共启幸运之旅!
鲁网9月30日讯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同庆之际,为回馈广大市民与持卡人长期以来的支持,邮储银行青岛分行将于10月1日-8日
2025-10-06 14:1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于洁尘 通讯员陈天骄“干我们这行的,哪有节假日?越是假期越要忙。”10月5日一大早,28岁的陈潇离开南京
2025-10-06 09:48:00
节日我在岗丨十堰高周波:抓创新赶订单 全力冲刺年度目标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林)在国庆中秋假期,位于十堰经济开发区的十堰高周波科工贸有限公司抓创新赶订单,全力冲刺年度目标
2025-10-05 20:21:00
节日我在岗丨艾斯卓智能科技:节日不休 赶制订单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耿吉国)放假不放松,生产不停工。国庆中秋长假,我市各生产企业铆足干劲抓生产、赶订单,奋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
2025-10-05 20:21:00
普阳钢铁工程机械用高强高韧宽厚板全国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一块宽厚板的靶向发力——“铁疙瘩”怎样变成“金娃娃”(十)从矿山到港口
2025-10-05 07:47:00
人气旺 厦门多个商场假日客流爆棚、销售额亮眼
集美大悦城商圈内,小朋友和机器人亲密互动。(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 摄)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SM购物中心潮玩店内人气火爆
2025-10-04 09:20:00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