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工业机器人,迈向“全能选手”(产经观察·细看产品七十二变⑤)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5-05-21 06:07: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工业机器人,迈向“全能选手”(产经观察·细看产品七十二变⑤)

位于安徽合肥市的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机器人在造车流水线作业。

新华社发

工业机器人,迈向“全能选手”(产经观察·细看产品七十二变⑤)

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的工业机器人产线车间。

新华社记者 邓 华摄

湖北荆州,美的洗衣机工厂迎来美的人形机器人,从事巡检、机器运维、设备检修等工作;德国汉诺威,上海节卡智能协作机器人亮相工业博览会,展示了轻捏薯片级别的控制能力,引得众多观众体验;北京极智嘉的机器人智能仓储系统打入西门子等全球大客户供应链……今天,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已在千行百业深度应用、不断成长。

从单机作业到集群协同,从执行终端到决策中枢,从简单拼装到全面国产化,从中低端突围到高端市场规模替代,从重点行业应用到赋能千行百业……通过技术创新、场景融合、人工智能赋能,工业机器人正从传统简单的机械臂升级为集群协同、智能决策、全链自主、多域赋能的“全能选手”。

核心技术持续突破,国产重载机器人蓄势待发

转体、伸展、挥舞手臂……走进美的蓝橙实验室(高端重载机器人全国重点实验室),一台台橙色的库卡六轴工业机器人,抓举着不同重量的“杠铃”,不知疲倦地做着“托马斯全旋”。“这是在做重载机器人整机耐久寿命测试。”实验室主任助理脱立恒博士告诉记者,这些机器人大都采用了全国产的减速机、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

实验室里,一台粗壮的铁灰色大型工业机器人格外醒目。脱立恒告诉记者,这台高刚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工业机器人是库卡自主研发的最新科技成果,“尽管负载是500公斤级,但整机精度刚度较传统机型提升了3倍。”

“当前,机器人技术正从传统工业领域迈向广阔应用市场。尤其是在高端制造、航空航天、能源医疗等战略产业中,高刚、高精、高可靠性重载机器人作为核心装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库卡中国企业业务总经理陈峰说,从2015年到2025年,负载300公斤及以上六轴工业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增长了10倍。

2017年收购德国库卡后,美的在共性技术和重载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上加大研发投入,已实现减速机、伺服电机与驱动控制三大核心部件国产化。聚焦重载机器人全面自主化,美的蓝橙实验室突破重载RV减速器、重载伺服电机、全新架构控制器等核心功能部件关键技术,开发出抗干扰运动刚度模型,有效解决了重载机器人在精度和刚度方面的难题。

在重载工业机器人领域,我国企业正在实现群体突破。埃斯顿推出700公斤级工业机器人,可广泛应用于重工装备、汽车、建材等行业;埃夫特最新款重载机器人,2024年已实现百台以上批量销售;汇川技术推出的六关节机器人,最大负载能力达220公斤;广州数控最大负载量500公斤的系列重载机器人,已成功通过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此外,新松、柴孚、卡诺普等多家企业也在奋起直追。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已经从核心部件进口,转入部分国产自制阶段,正朝着完全国产自制加速迈进。”陈峰坚信,未来两年内,搭载国产RV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并且在精度、可靠性上比肩国际知名品牌的国产重载工业机器人将实现批量应用。

打破国际品牌市场垄断,在高端场景应用上实现规模替代

走进广汽领程重型卡车制造基地的驾驶室焊接车间,6台黄色埃斯顿点焊机器人正协同作业——机械臂灵活翻转,焊枪在驾驶室骨架间快速起落,溅起细密的焊花。经过优化设计,每台机器人通过自动工具更换系统实现搬运与焊接任务快速切换,效率大幅提升。每小时5台的生产节拍下,焊点重复精度稳定控制在±0.08毫米,合格率持续保持100%。

“过去,工厂内的机器人清一色用的是国际品牌,但这次我们坚定选择国产。”广汽领程制造中心部长杜式斌告诉记者,在选定供应商前,技术团队曾请多家供应商进行试焊,发现埃斯顿机器人的焊接质量不逊于一些进口设备,价格还更具优势。

更关键的是,作为国内少数实现核心部件完全自主化的企业,埃斯顿具备根据细分应用场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的能力。“埃斯顿还将控制系统的一些核心程序开放给我们,双方共同开发关于驾驶室焊接线的优化程序,并实现知识产权共享。”杜式斌说。

在车用弧焊机器人领域取得突破的还有埃夫特。在比亚迪合肥工厂焊装车间,近200台埃夫特ARC系列弧焊机器人在前后副车架焊装工位协同作业。“这些搭载自研抖动抑制算法的国产机器人,焊接重复定位精度稳定控制在±0.03毫米,完全对标国际一线品牌作业标准。”比亚迪合肥工厂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比亚迪在八大基地累计部署埃夫特弧焊机器人近千台。

“弧焊机器人国产化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从工艺包、核心部件到控制系统的全栈创新。”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游玮举例说,埃夫特此番突破高性能弧焊机器人及其部件/软件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系列化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密RV减速机产品、专用润滑油/脂、高性能专用伺服电机、应用工艺包和操作系统,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主化率超过96%,部分实现100%自主可控。

在高端场景应用上实现对国际品牌的规模替代,得益于国产工业机器人精度、可靠性、耐久性的提升。日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自主智能弧焊机器人技术与系统”项目已经启动。由埃夫特牵头的这个新项目,焊接机器人精度能到0.5毫米,还可自主识别焊缝、规划路径,焊接智能化水平将迈上新台阶。

在高端场景实现突破的同时,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也在向广度延展。统计显示,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55.64万台,同比增长14.2%。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安装27.6万台工业机器人,占全球安装总量的51%。继汽车、3C电子行业后,新能源、卫浴陶瓷、金属加工、家具家电等通用工业领域开始成为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新增市场主力。

人工智能加速融合,从“单机智能”到“群体智能”

在山东邹城珞石智能制造产业园,一台搭载力觉与视觉传感器的协作机器人正精准演示电脑USB接口装配。机械臂如同被赋予人类触觉与视觉,在插接过程中实时感知接触力,动态调整角度与力度,展现出“斜触修正”“二次对位”等拟人化操作。

“这款机器人融合了力控搜索与视觉伺服技术,可胜任微米级精密装配。”珞石机器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庹华介绍,2023年起,公司实施“机器人+AI”战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增强机器人的感知决策能力,在3C电子、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实现突破性应用,“底层控制技术与AI的深度融合是智能升级的关键。”

在一座海外大型仓库内,700台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自主移动机器人以每秒2米的速度穿梭于2万平方米的立体空间中。它们与40个多功能工作站协同作业,将传统“人找货”模式彻底颠覆——货架自动流转至工作站,机械臂精准抓取商品,自主移动机器人沿动态规划的路径快速运输,整个仓库日均处理超35万件货物,单个工作站峰值效率达500件/小时。

“这里没有固定的作业分区,企业对企业(B2B)和企业对消费者(B2C)订单混合处理,服装、电子等全品类商品共用存储空间。”极智嘉首席技术官李洪波解释道,通过“混合存储算法”和“动态路径规划系统”,机器人集群可实时调整任务优先级、避免拥堵,更可灵活调整运营规模,轻松应对促销活动期间的需求高峰。

突破群体智能控制、动态路径规划等技术,推动工业移动机器人从“单机智能”向“系统智能”跃迁,让极智嘉具备了单系统调度超5000台机器人的技术能力,并在全球建成10余个“千台级”机器人智能仓库示范项目,在智能仓储领域连续6年保持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过75%。“‘群体智能’已成功延伸至工业制造场景。”李洪波介绍,极智嘉已与西门子、宁德时代等全球制造业领军企业展开深度合作,推动物流智能化升级。

工业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通过自适应环境感知、持续自学习优化和类人决策能力,实现柔性生产与智能协作,大幅提升制造效率与灵活性,是推动智能制造的重要驱动力。

谈及“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潜力,陈峰提供了另一个视角。“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约30万台,其商业模式是定制化开发,专业人员安装、调试,甚至是陪工陪产。如果将来市场容量达到每年100万台,对安装、调试、运维人员的需求将大幅增长。”陈峰说,工业机器人出厂自带人工智能,开箱即用、一键安装、预测性维护都是市场需求,也将变为现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1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高文见习记者张缘成看我七十二变!小狗、蜘蛛、螃蟹……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机器人瞬间完成了形态转换,即使面对翻倒后“乌龟翻身”式的处境,机器人也通过
2024-05-29 05:55:00
家庭清洁全能选手,石头P10多功能自清洁扫拖机器人
...户清理障碍物后再进行清扫,体验非常智能。 除了扫地机器人主体以外,P10基站功能也非常强大。基站整体具有自清洁、自烘干、自集尘、自抑菌、自补水等功能,可以对洗地机进行全方位
2023-05-02 01:08:00
探秘2024电博会机器人展示区,见证人工智能科技生活奇迹!
...变身“钢铁侠”的快乐!创新无限,看机器人如何演绎“七十二变” 中科慧灵的双足人形机器人和轮式双臂机器人,简直是机器人界的“变形金刚”!它们不仅拥有优雅的身姿和卓越的灵活性,
2024-10-17 16:58:00
盾构机,“百变金刚”本领强(产经观察·细看产品七十二变④)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日前,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顺利始发,建设世界最长水下公路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范少文摄河南郑州,“帕蒂加朗号”盾构机下线,开挖直径达15.7米,将出
2025-05-14 06:21:00
南科大研制出“新一代变形金刚”
...障碍。有网友表示:“这是新一代变形金刚。”“‘看我七十二变’被南科大实现了。”近日,记者来到南科大机器人研究院,向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南科大机械与能源工程系讲
2024-04-08 06:57:00
聚焦2024数博会|看AI的“七十二变”
孙悟空有七十二变,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也展现了AI神通。大圣“一个筋斗是十万八千里”,数博会上也有一张网,“跑得贼快”,“视联网”6000公里传输延时接近理论极限的3
2024-08-30 14:14:00
...可以变化,大圣不服气了。“走,带老孙去看看,是我的七十二变厉害,还是他们科学家厉害!”大圣拉着我的手,径直朝一栋建筑飞去。“哟,原来是大圣来了,欢迎欢迎。”一名胡须银白的老爷
2023-12-15 03:06:00
精彩起航新“铝”程丨走进山东美泰铝业有限公司
...度、节能环保等优点,在潍坊市临朐县东城街道实现了“七十二变”。近年来,东城街道拓展铝精深加工产业链,不断满足新时代创新发展的多元化需求,铝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把“小铝棒”做出了
2024-09-30 21:11:00
车谷武汉长江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初中生自己编程做机器人参赛
...午,位于车谷的武汉长江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举办的第二届机器人大赛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国内4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18个初中生团队参赛。据悉,参赛的机器人均是选手自己通过编程制作的。长
2023-02-25 19:3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生物制药工艺与设备发展新趋势研讨会”于10月16日下午举行,麦济生物、艾捷博雅科技、碧博生物等企业的代表,就生物制药工艺优化与设备选型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责编:卢思宇、姚凯红
2025-10-27 10:19: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英、刘杰)近日,经省科技厅批准,由廊坊润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省级创新联合体——河北省人工智能创新联合体成立
2025-10-27 08:07: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薛尧) “品牌金饰每克突破1100元,自己买工具打首饰能省近一半!”近日,受国际金价持续震荡
2025-10-25 08:13:00
南报网讯(记者何洁)10月22日至24日,由《自然》系列期刊编辑部和南京大学及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人工智能生物学”国际学术会议在南京举行
2025-10-25 08:53:00
近日,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管具技术服务中心井控装置试压泵保压阀成功实现部件自主化维修,彻底改变以往依赖外部采购的被动局面。这次突破
2025-10-25 09:27:00
春雪食品斩获IDC未来企业大奖
近日,第十届IDC中国CIO峰会在上海落幕。莱阳春雪食品集团以数字化重塑全产业链的硬核实践,荣获“IDC未来企业大奖-卓越奖”
2025-10-25 12:55:00
AI搜索流量占比突破45%的2025年,头部GEO服务商正以技术代差重塑市场格局,这份基于1200+企业实战数据的白皮书
2025-10-25 14:27:00
抗衰冻龄选对成分是关键!2025全球五大麦角硫因品牌深度测评&选购指南
衰老的本质是细胞层面的多维损伤叠加 —— 自由基氧化、线粒体功能衰退、DNA 修复能力下降等机制相互交织,单一成分干预早已无法满足科学抗衰需求
2025-10-25 14:29:00
深耕眼科近30载,菏泽摘镜“标杆”王丽霞院长解说全飞秒4.0
通讯员 任兆潘在菏泽近视矫正领域,王丽霞院长的名字早已成为 “专业” 与 “放心” 的代名词。作为菏泽华厦眼科医院业务副院长
2025-10-25 14:39:00
“赞上合、聚天马,展风采,新体验”,2025天津马拉松将于10月26日鸣枪起跑。10月26日6:55至10:25,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奔跑吧
2025-10-25 15:26:00
星光不负,码向未来 ———选择鸿蒙的800万种可能
摘要:每一位开发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点亮属于自己那颗星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技术的温度,正藏身于那些被巧妙化解的日常困境里
2025-10-25 15:44:00
同程旅行完成收购万达酒管,专业商旅平台成就“更高端”的出行体验
近日,同程旅行宣布完成对万达酒店管理公司的战略收购。这次收购远不止于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OTA乃至商旅服务生态的一次战略性升级
2025-10-25 15:45:00
可信数据空间新产品新服务新生态发布会在杭州中国数谷举行
2025年10月22日,“可信数据空间新产品·新服务·新生态发布会”在杭州中国数谷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大会由北京燕元数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25-10-25 15:47:00
10月24日,我省首个脑机接口临床研究中心在山医大一院成立。山西医科大学将与清华海峡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在脑机接口这一前沿项目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2025-10-25 19:08:00
据第三方权威数据显示,2025年头部与尾部GEO服务商的效果差距已达430%,而企业更换服务商的平均成本高达首年投入的150%
2025-10-25 2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