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打造大湾区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新高地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1-05 16:19:00 来源:金羊网
打造大湾区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新高地

东莞企业展出的智能机器人产品

文/羊城晚报记者 李洪宝

图/羊城晚报记者 王俊伟

记者从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东莞市近日印发了《东莞市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记者了解到,东莞市将进一步推进制造强市建设的工作部署,加快发展壮大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新高地。

力争三年智能机器人核心产业营收突破80亿元

据介绍,东莞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拥有一批行业骨干企业。 2022年,东莞市智能机器人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合计50.83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营业收入超过600亿元。智能机器人产量合计159.39万套,其中工业机器人1.74万套,服务机器人157.65万套。

随着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呈现大幅增长。老龄化社会服务、医疗康复、救灾救援、公共安全、教育娱乐、重大科学研究等领域对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无人机(船)的需求也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东莞市相关领域产品技术水平依然较低,关键零部件和部分系统集成技术多依赖进口,产业配套能力较弱,产业多处于中低端,以系统集成为主,同质化竞争明显,人才供需矛盾凸显,掌握核心技术的高层次人才、行业应用型人才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为此,东莞市专门出台了此措施。

东莞市希望力争到2025年,智能机器人核心产业营业收入突破8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营业收入突破800亿元,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超过2万套。到2025年,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超过10%,形成一批关键核心领域高价值专利,培育一批知识产权强企。到2025年,智能机器人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有力支撑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培育形成100个智能机器人深度应用场景。到2025年,智能机器人标准测试、公共服务平台以及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等支撑体系日益完善,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智能机器人高端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建立机器人产业链关键企业清单

《行动计划》提出,东莞市将加强产业链建设,强化智能机器人“链长制”工作机制,遴选具有核心引领作用的“链主”企业,建立机器人产业链关键企业清单,通过“链长+链主”深入推进稳链补链强链控链,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围绕稳链强链补链,精准对接国内外机器人优质企业,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制定智能机器人产业链重点招商目录,对新引进且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大力支持,进一步完善智能机器人产业聚集发展带。

东莞市还将打造标杆产业园区聚焦机器人高端化、智能化、场景化发展趋势,坚持“创新驱动、场景带动、生态推动、产业链联动”,在全市范围内建设并认定一批智能机器人产业园。通过打造一批高品质、低成本、快供给优质产业空间,吸引集聚国内外一流机器人企业,承载转化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完善孵化器、检验检测、推介展示等创新服务平台,形成集研发创新、公共服务、应用示范于一体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区。

与此同时,东莞市还将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组织实施“揭榜挂帅”专项,围绕高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系统、高速高性能控制器、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以人形机器人、机器视觉、人机协作、自主决策为突破方向,支持重点突破复杂动态场景感知、实时精准定位、自适应智能导航等共性技术,提升工业机器人控制、传感和协作性能。加强语音识别、移动定位等技术应用。软件基础技术方面,鼓励开发机器人操作系统,针对机器人研发、制造、测试和实际应用需求,研发通用支撑软件、仿真平台软件等技术。针对控制人形机器人运动的“小脑”,搭建运动控制算法库,建立网络控制系统架构,推动技术迭代。提升服务机器人人机交互及自主作业水平。突破群体智能技术,提升无人机(船)协同作业与交互能力。

抢抓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发展机遇

《行动计划》提出,东莞市将抢抓人形机器人发展机遇,对标国内外领先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和各类技术创新平台开展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关键零部件攻关和工程化。推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逐步打造人形机器人通用智能底层软件及接口、通用硬件开发配套设施等基础条件,集中突破人形机器人通用原型机和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关键技术,研发图像、文本、语音及力、热、电、磁等多模传感数据融合处理的大模型系统。

东莞市将重点发力无人自主技术,建设东莞无人自主技术平台,聚焦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无人车间、跨域无人系统等方向,开展无人自主技术领域中战略性前瞻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关键功能部件、装备、软件以及工程技术研究,打造集技术研发、测试验证、交互体验、专业赛事、成果展示等于一体的创新研发平台和技术转移中心,着力将东莞松山湖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无人自主产业集聚区。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市将强化机器视觉产业优势,创建省级机器视觉制造业创新中心,定期征集、梳理东莞市机器视觉在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优秀案例,通过机器视觉专题赛等方式多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拓展机器视觉应用市场。推进技术研发与标准研制同步,加快创新技术产业化,争取市场竞争优势,抱团做大做强东莞市机器视觉品牌。

此外,东莞市还将培育优势企业发展,支持行业企业针对新技术、新产品进行外延式并购,通过联合重组、合资合作及跨界融合,整合上下游产业资源做大做强,加快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优、发展效益好的优秀领军企业。加快支撑能力建设遴选综合支撑服务机构,组建产业链专家库,为机器人领域产业经济、技术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大力营造产业氛围,打造东莞知名度高、综合竞争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机器人国际知名品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5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谁的天地 让AI轻舞飞扬
...队伍中脱颖而出,参加这一全国总决赛的角逐,围绕智能机器人、智能遥感、智能农业、智能文创等应用场景展开现场比拼。届时获得全国总决赛特等奖、一等奖的项目将优先提名“吴文俊人工智能
2023-12-30 04:05:00
2023年VEX机器人湾区交流活动在穗启幕 促大湾区AI教育发展
...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广州8月4日电(记者 王坚)由亚洲机器人联盟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3年VEX机器人湾区交流活动(下称“交流活动”)4日在广州拉开帷
2023-08-04 15:07:00
...12月20日电(记者陆芸)“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高峰会2022”20日于香港会展中心开幕。期间,专家学者探讨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就促进粤港澳三地创科合作、积极推
2022-12-20 19:35
... ■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5月15日至16日,2024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发展大会在广东省东莞市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应用赋能”为主题,围绕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人
2024-05-21 11:30:00
十年前埋下的“科创”种子发芽了
...小学科创工坊学生在操作。学校供图▲厉炳乐和他的魔方机器人。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曾云毕 通讯员 黄秀平“初中的那段创客经历给了我非常大的鼓励,从此心里埋下了一颗‘科创’的
2023-12-06 18:06:00
元化智能孟庆虎院士受邀在粤港澳大湾区杰出青年企业家颁奖典礼发表主旨演讲
...院士受邀出席颁奖典礼,并在创新论坛上发表“医疗手术机器人创新路在何方”主题演讲,和大家分享了大湾区医疗健康科技的创业故事,以及将来科研创新、合作共享的发展趋势。孟院士指出,“
2023-09-28 21:26:00
湾区三分钟丨“新”同事到!看这些“打工搭子”如何硬核输出
...业当家”的广东——“打工搭子”可不一定是人类,工业机器人如今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生产车间的硬核“标配”。“以旧换新”带来“智造”机器人新机遇这几年,粤港澳大湾区工业机器人“进化”
2024-04-12 11:11:00
如果人形机器人在家陪你看球、聊梅西
2023年12月29日,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S和优必选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剑一起完成上市敲锣仪式。资料图优必选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剑。受访者供图近年来,人形机器人
2024-01-19 09:56:00
“深圳创投日”智能机器人专场活动举办,赋能深圳重点产业
2月2日,“深圳创投日”“落地”系列第二站智能机器人专场活动在深圳国际创新中心成功举办,吸引来自四川、广东等地的智能机器人项目到场路演。中共深圳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共深
2024-02-05 09:4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