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腹痛不可小觑 可能为脊膜瘤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3-01 07:2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腹痛不可小觑 可能为脊膜瘤

专家:病变部位如在胸椎, 易被误认为消化道疾病

腹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很多人一出现腹痛就会想到胃病、肠胃炎等消化道疾病,殊不知还有可能是脊膜瘤在作怪。

近日,李女士就隐约感觉腹部疼痛,但因为还能忍受,一直没有到医院检查。直到最近,腹痛难忍才到清远市人民医院就诊。为了进一步明确腹痛的病因,医生安排李女士入院检查。

入院不久后,李女士就出现了双下肢瘫痪、感觉减退以及大小便功能减退等严重症状,于是紧急进行脊柱MR平扫检查。经检查发现李女士的胸椎椎管内存在占位性病变,怀疑为脊膜瘤。

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高寒介绍,脊膜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良性脊髓肿瘤,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或硬脊膜的纤维细胞,通常发生在40—70岁的女性。这种肿瘤虽然生长缓慢,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脊髓和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从而造成终身残疾。

“检查还发现患者已经出现了肿瘤内出血的情况,病情十分危急。”高寒解释,正是因为肿瘤出血,压迫脊髓神经,患者会突然出现双下肢瘫痪、感觉减退等症状。此时,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切除才能有效地解除肿瘤对神经根和脊髓的压迫,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对神经根和脊髓的压迫继续加重,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也会逐步加重,甚至会永久瘫痪。”高寒补充道。

神经外科治疗团队完善了术前准备,将病情与治疗方案与患者家属详细沟通,在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将李女士紧急送往手术室进行椎管内病损切除术。

手术过程顺利,医生成功将肿瘤完整切除,并完整保留了脊髓神经。术后第一天,李女士右下肢肌力明显好转,已经可以抬离床面。术后经过营养神经、减轻神经水肿等对症治疗,李女士肌力逐渐恢复正常,大小便功能也恢复正常,出院前已经可以自行行走。

术后复查MRI显示,原有的胸段椎管内占位已经完全切除。高寒介绍,脊膜瘤的预后一般较好,复发率极低。但患者仍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和康复治疗,以确保身体的完全恢复。

“在李女士的案例中,她病变部位是胸椎6/7层面,对应胃、胰腺等器官,因此会有腹痛的感觉,并误认为是消化疾病。”高寒说,如果脊膜瘤发生在颈椎或腰椎,患者也可能会有脖子痛或腰痛的症状,症状与颈椎病、腰椎病相似,不少患者会容易混淆,导致延误治疗。为此他提醒,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检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1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无缝衔接”成功救治肿瘤患者
...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神经外科团队联合胸外科,通过一台手术“无缝衔接”,为一位患者完整地切除了合并胸椎椎管内和胸腔内肿瘤。多学科联合手术不仅节省了
2023-04-25 06:37:00
神外机器人 为颅内手术精准导航
...一例脑肿瘤穿刺活检术顺利完成。近日,清远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利用机器人导航系统(神外机器人),为一名疑为脑深部恶性肿瘤的患者实施了脑深部肿瘤活检手术,及时明确肿瘤的性质,为后续
2024-01-19 11:21:00
探秘脊柱中的健康隐患——椎管内肿瘤
...状空间。它就像一条保护通道,包含极其重要的脊髓以及神经根等结构。脊髓是神经系统的关键部分,负责传递大脑与身体各部位之间的信号,而神经根将神经信号从脊髓传向身体的各个区域。二、
2024-07-01 08:57:00
南京市江宁医院神经外科完成多例椎管肿瘤全切手术
江南时报讯 日前,南京市江宁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开展多例椎管肿瘤全切手术。半个月前,坐着轮椅前来就诊的张爷爷(化名),现在已经能独立行走,满脸笑容地出院了。患者张爷爷(化名)因记忆力
2023-09-06 11:13:00
海南省肿瘤医院专家提醒:“腰酸背痛”或潜藏危机
...因颈椎损伤险些造成高位截瘫。日前,经海南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专家救治,王先生已逐渐康复,并恢复自由活动能力。10月19日,神经外科副主任李长宇介绍,为满足相关患者需求,该院专门
2023-10-19 17:19:00
精准微创解危机,重医附属永川医院多学科协作护航罕见神经纤维瘤病患者
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神经外科成功为一名罕见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实施显微镜下枕下正中入路椎管内外沟通肿瘤切除术,化解了患者截瘫危机。不明原因站立不稳,竟查出罕见病49岁的陈
2025-03-07 14:21:00
萍矿总医院成功实施“脊髓分离+病灶清除术”手术
...治疗创造条件。术中,主刀团队采用后外侧联合入路,在神经电生理监测护航下,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肿瘤与脊髓间的致密粘连组织进行毫米级精细剥离。术中发现肿瘤已侵袭硬膜囊,团队通过“蚕
2025-04-27 21:20:00
青海脊髓瘤患者在西安红会医院获新生 千里送虫草致谢
...手术切除肿瘤,肿瘤可能继续生长,最终完全压迫脊髓和神经,患者可能面临高位截瘫的可能。脊髓功能结构复杂,耐受损伤能力较差,目前脊髓已经受到损伤。”郝定均院长认为,患者是急性进展
2023-08-09 15:53:00
德江人民医院:成功切除脊髓肿瘤 避免患者高位截瘫
...患者实施胸12椎管内肿瘤切除术。该肿瘤周围存在重要的神经血管,一旦损伤,将出现截瘫等严重后果,术中需仔细分离肿瘤及周围的神经血管,同时肿瘤明显压迫脊髓,切开硬脊膜后将首先面对
2024-04-04 04:3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东城中医医院针灸科吴素贞:针药并用,化解更年期“多事之秋”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周四下午+夜诊、周五全天、周日全天“一阵潮热、一身汗、一晚睡不着”——这是许多女性对更年期的第一印象
2025-09-10 10:25:00
躬耕教坛心如炬 照亮银龄逐梦路——贵州老年大学举行2025年教师节活动
9月9日下午,贵州老年大学6号楼报告厅内暖意融融、掌声阵阵,以“躬耕教坛心如炬·照亮银龄逐梦路”为主题的教师节活动在此举行
2025-09-10 01:24:00
医护温情进社区,家门口的“三甲医院”暖人心!贵阳市公卫中心携手小车河街道举办免费义诊活动
9月3日下午,在贵阳市南明区财富广场负一楼的合力超市门口,一群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正忙碌着,身边围满了陆续赶来的居民。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拄着拐杖慢慢坐下
2025-09-10 02:26:00
新规落地在即!今后“纯牛奶”必须100%生乳制造
作者:廖玉婷已实施15年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GB 25190—2010)即将迎来重要更新:今年9月16日起正式实施的“第1号修改单”
2025-09-09 12:04: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裴胜:解锁自闭症孩子的社交密码
裴胜,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出身中医世家,其师爷为四大名医孔伯华,其父为著名儿科专家裴学义,先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5-09-09 09:36: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韩峰:颈后凸起的成因与“消包”指南
出诊时间:每周二,周四夜诊,周日全天。韩峰,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针灸推拿学硕士,脊骨神经医学认证医师。从事针灸整脊工作10余年
2025-09-09 09:36:00
烟台疾控科普:减重防控高血压——体重减一点,血压稳一点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胡志强 曾颖雪 烟台报道各位朋友,高血压这个“沉默的杀手”是否正在困扰着您或家人?您可知道
2025-09-09 10:15:00
重庆黄泥磅医院:用专业和坚持赢得颅面神经疾病诊疗口碑
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颅面神经疾病的诊疗水平,已成为衡量一家医院专业实力的重要标尺之一。面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
2025-09-09 11:32:00
小结石黑科技 昆明肾结石专科医院独创中西结合“三通疗法”
“不是说小结石可以自然排出吗?为什么我的肾结石只有几毫米,却一直排不出来?”在临床上,云南结石病医院泌尿外科黄丽娟博士常常遇到患者提出这样的疑问
2025-09-09 11:33:00
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为不同阶段肺癌患者提供精确医疗服务
近日,72岁的李女士在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复查后欣慰地表示,“没想到现在能恢复正常生活,真的非常感谢科室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陪伴
2025-09-09 14:32:00
云知声与广西医保局达成战略合作,共筑医保服务新生态
近期,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知声”,股票代码:9678.HK)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医保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5-09-09 16:54:00
《心灵导航》| 从独行到同行,孩子的校园社交指南请查收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阮晓燕)九月的校园,课间的笑声、课后的分享,藏着孩子们最纯粹的社交日常。你家孩子是否还在为“没朋友”发愁
2025-09-09 17:20:00
口腔种植迎来三维协同时代,德特安雅以材料-表面-结构整合提升治疗效率
面对口腔种植领域的复杂临床需求,单一技术维度已难以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种植体的长期成功,愈发依赖于材料、表面处理和结构设计等多维度的协同作用
2025-09-09 17:30:00
杨大林舒心颗粒:帮您应对负面情绪,提升整体心理状态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杨大林舒心颗粒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2025-09-09 17:31:00
开学必备清单漏了它?郑州普瑞眼科:建立儿童视力健康档案,科学防控近视发展
暑假悄悄过去,孩子们的视力却可能已在不知不觉中“滑坡”。户外活动减少、屏幕时间增加、作息紊乱……这些假期因素正在悄悄损害孩子的双眼
2025-09-09 1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