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医生:这几种食物别放冰箱,拿出来吃了就等于吃细菌,早知早受益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31 16:55:00 来源:健康科普的李医生

众所周知,冰箱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电器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低温环境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然而,有一个误区需要纠正:低温并不能完全杀灭微生物,只能抑制它们的活性。

在疫情期间,许多人为了减少外出次数,开始大量囤积食品和其他用品。这种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接触风险,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冰箱被过度塞满各种物品,如食品、饮料、药品甚至化妆品,这种做法实际上可能对我们的健康构成威胁。

医生:这几种食物别放冰箱,拿出来吃了就等于吃细菌,早知早受益

首先,冰箱内部的过度拥挤会影响其冷却效率,从而降低对食品的保鲜能力。其次,不同种类的物品混放可能导致交叉污染。例如,一些食品和化妆品可能含有易于在低温环境下滋生的细菌和霉菌。

此外,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某些食品和药品并不适宜在冰箱中保存。比如,某些药品在低温下可能会改变其化学性质,从而降低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同样,一些蔬菜和水果在低温环境下也可能失去营养价值或变质。

医生:这几种食物别放冰箱,拿出来吃了就等于吃细菌,早知早受益

打死也不能放冰箱的6种食物,越放细菌越多

1. 香蕉:常温最佳

香蕉在冰箱里易软化、加速腐败。建议常温保存,避免购买过熟的香蕉。

2. 面包:避免冰箱干燥

面包放冰箱容易失去水分,变得干硬。冰箱的湿度变化还可能促进细菌生长,影响新鲜度。

3. 果酱:小心冰箱结晶

果酱在冰箱易结晶,影响口感。冰箱温度波动可能导致果酱瓶破裂,注意安全。

4. 蜂蜜:室温保存最佳

蜂蜜天然防腐,无需冰箱。用玻璃或陶瓷容器室温存放,质量和口感长期稳定。

5. 鸡蛋:注意温度变化

鸡蛋在冰箱易受温度影响,蛋黄质地变稠,失去风味。冰箱湿度还可能导致变质,建议少量购买,常温存放。

6. 干菜:避免冰箱湿润环境

干菜适合干燥存储,冰箱湿度可能影响品质。常温避光处存放,保持干燥以防生虫。

医生:这几种食物别放冰箱,拿出来吃了就等于吃细菌,早知早受益

药品要不要放冰箱?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大多数药品并不适合放在冰箱里。为什么呢?因为冰箱的湿度通常较高,这可能导致一些药品如片剂、胶囊剂和散剂受潮,进而加速变质。此外,糖浆剂在低温环境下,其药物溶解度可能降低,甚至可能出现糖分结晶,这样会改变药物浓度,影响其疗效。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哪些药品需要冷藏,哪些则不需要呢?其实,答案通常就在药品的说明书上。生产厂家会在说明书上标注药品的最佳保存条件,这些术语包括“常温”、“冷藏”和“阴凉”等。如果说明书上明确标注了需要“冷藏”,那么这类药品放在冰箱里保存是最佳选择。

特别是一些在高温下容易变质或变形的药品,如胰岛素、活菌制剂、部分滴眼剂以及其他生物制品等,它们需要在冰箱冷藏室2至8摄氏度的环境下储存,以保持其最佳效力。

医生:这几种食物别放冰箱,拿出来吃了就等于吃细菌,早知早受益

这里有四个使用冰箱小技巧

保持冰箱不过度拥挤:确保冰箱内部留有足够空间,使得冷空气可以自由流通。这有助于均匀制冷,从而保持食物的新鲜度。避免冰箱超载,可以有效预防细菌的过度增长,并且有利于延长冰箱的使用寿命。

区分生熟食品存放:生食和熟食应分开存放,以防止交叉污染。例如,鸡蛋应存放在封闭的容器中,而生肉、海鲜和开封的乳制品则应密封储存。特别是家中有老人、儿童或孕妇时,更应注意这一点。

医生:这几种食物别放冰箱,拿出来吃了就等于吃细菌,早知早受益

根据温度分区摆放食品:冰箱的上层温度相对较高,而下层温度较低。根据这一特点,您可以合理安排食物的存放位置。例如,蔬菜应避免放在过于寒冷的地方,以防冻伤,而容易滋生细菌的食物则应放在温度较低的区域。

定期清洁冰箱:建议每月至少清洁一次冰箱,清理过期或变质的食物。清洁时,特别注意冰箱的隔板、内壁和门把手。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对这些区域进行彻底清洁,尤其是肉类或其他可能变质食物接触过的地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1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冰箱里的肉可以冻多久?医生给出答案,参考下
...可能会变质,产生异味、颜色变化等现象,有时还会滋生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导致肉类变得不适宜食用。此外,如果冷冻肉类的温度不足以保持肉类的冷冻状态,也会导致肉类腐烂和变质。 那么
2023-04-21 20:30:00
食物放冰箱保存,还能让我得胃癌?一文揭晓答案
...的食物,不仅营养全无,还已然成为了微生物的繁殖地,细菌的培养皿!有害细菌的过度繁殖,不仅会引起食物变质,营养流失,更重要是长期如此会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把食物重新高温加热不就
2023-02-22 21:24:00
高烧39℃!一天腹泻30次!竟是家中\
...超过了2ng/mL(正常应低于0.5),这表示他体内存在严重的细菌感染。接诊医生认为郑大爷大概率是细菌性胃肠炎引起的腹泻加上他发热说明已经发生细菌入血引发了脓毒症如果不及时治
2024-07-15 10:41:00
28岁女子确诊胃癌,提醒父母:冰箱久放的3种食物,及时扔掉
...癌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先天遗传,后天饮食习惯不良以及细菌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对于10%的患癌患者来说,很有可能是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就是说,家族中有患有相关疾病问题的人群,其
2024-05-24 21:11:00
经常吃冰箱里放久的这3种食物,容易引发胃癌,赶紧扔掉
...,而且不同食物保质期不同,有的食物变质发霉产生大量细菌,而冰箱中丰富的食物,又为细菌的增殖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整个空间的食物都有可能被污染,经常吃这样的食物,怎么可能不生病呢?
2023-02-20 19:43:00
每日辟谣|饭菜要等凉了再放冰箱?很多人都做错了
...种传统观念是错的,剩饭剩菜越早放入冰箱越好!饭菜是细菌天然的培养基,食物中不仅有细菌需要的营养,室温冷却的过程还给细菌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和黄金时间。有数据显示,5℃~6
2025-06-10 09:38:00
一盘冰箱剩菜,让他住进ICU!天气渐热,医生提醒,看看吧
...加机体患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等疾病的风险;二是外来细菌对食物的二次污染,如切菜的菜刀、砧板、盛装食物的器皿、冰箱环境本身,都会存在一些耐冷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食用了被细菌
2024-05-23 23:30:00
一盘冰箱剩菜,让他住进ICU!天气渐热,医生提醒→
...加机体患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等疾病的风险;二是外来细菌对食物的二次污染,如切菜的菜刀、砧板、盛装食物的器皿、冰箱环境本身,都会存在一些耐冷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食用了被细菌
2024-05-27 11:48:00
热闻|七旬老人食用酒席剩菜后病危!这5种“高危剩菜”吃错会中毒,赶紧扔掉
...症状。医生表示,剩菜在室温下存放超过2小时,就进入细菌繁殖高危期。老人食用的剩菜很可能已滋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这些细菌产生的肠毒素即使高温也难以破坏,会导致胃
2025-04-29 12:2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南非醉茄排行榜公布!推荐六大认证品牌
“加班深夜难入睡、清晨被焦虑唤醒”“高压致情绪失控、免疫力下降”,这些已成为当代人的常见困境。新加坡人力部数据显示,52%的劳动力正承受工作相关压力
2025-10-27 17:04:00
调理肠胃的益生菌哪个好?2025 年肠胃益生菌 TOP6 榜单出炉:临床验证 + 专利成分双保障
据《2024 中国全民肠道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超 72% 居民存在肠道功能异常 ——18-30 岁年轻人便秘、腹胀发生率达 66%
2025-10-27 16:20:00
资福医疗以数智之力赋能健康管理新征程
黄河方潮起,中原正锦绣。医学长河奔涌向前,健康管理领域的每一次突破,皆始于思想的交锋共振,成于技术的破壁创新。10月24日至26日
2025-10-27 11:44:00
氨糖软骨素钙片哪个牌子吸收好?2025十大放心品牌测评!关节养护协同性全解析
《2025 中国中老年人骨骼关节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 60 岁以上人群中,82% 同时存在 “关节不适(疼痛、僵硬)” 与 “骨骼问题(骨质疏松
2025-10-27 11:47:00
千里同途!盈康一生携手青岛妇儿医院,为雪域童心架起“生命之桥”
近日,三名来自西藏日喀则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顺利完成了微创介入手术。这场跨越4000公里的爱心接力
2025-10-27 11:51:00
2025年氨糖软骨素避坑指南:六大品牌成分虚标鉴别、口碑打假、认证筛查!科学养骨看懂不亏!
我国超 5 亿中老年人、运动人群受关节问题困扰,氨糖软骨素年销量超过百亿,但第三方检测显示47% 产品存在氨糖 / 软骨素含量虚标(实测值不足宣称的 60%)
2025-10-27 12:25:00
9月“科学”领域流言榜来了 哪个你还深信不疑?
防蓝光手机膜能有效保护眼睛?喝牛奶会增加肝癌风险?过期药没变质就能吃?……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近日发布的2025年9月“科学”流言榜
2025-10-27 09:09:00
能泡茶、能做面!郦邑贡菊解锁健康新花样丨中意中国 一草一世界
大河网讯 夏日里吸一口加了柠檬片的冰饮,清爽之余竟藏着化痰止咳的药效;路边随手可摘的蒲公英,煮水喝就能缓解 “上火” 冒出的痘痘
2025-10-25 11:48:00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成功开展内镜下肠道菌群移植技术
近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一病区成功开展内镜下肠道菌群移植技术,为一名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患者进行了粪菌移植。患者
2025-10-25 13:30:00
如何识别和防治脑梗死?“快”字是核心,三道防线很关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10月24日,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召开烟台市“传播健康知识享受健康生活”“鲁医健康说”系列健康知识新闻发布会
2025-10-25 14:04:00
基于五维评估体系的2025年儿童赖氨酸测评:科学甄选TOP3优质儿童赖氨酸产品榜单发布
在儿童生长发育领域,赖氨酸作为人体无法自主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其科学补充已成为促进儿童身高增长的核心策略。《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明确指出
2025-10-25 14:32:00
重阳佳节话健康:菏泽华厦眼科王雷主任解析老年疑难眼底病变
通讯员 任兆潘重九踏秋,孝亲敬老,关注老年眼健康。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随着年龄增长,极易受到各类眼病侵袭,尤其是疑难眼底病变
2025-10-25 14:37:00
叶黄素品牌如何选择?2025年叶黄素测评榜Top6,真实数据说话
在电子屏幕占据日常 80% 用眼时间的当下,眼疲劳、干涩甚至视力退化已成为各年龄段的普遍困扰。作为视网膜黄斑区的 “保护因子”
2025-10-25 16:17:00
中老年人氨糖品牌如何选择?2025五大热门品牌测评榜单发布
《2024 中国中老年人关节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 “68.7% 的 50 岁以上人群每周至少出现 1 次关节疼痛,56
2025-10-25 16:18:00
内调口服抗衰!2025女性美容保健品NMN前十好评榜公布
35岁,对女性而言是身体机能的关键转折点,此后可能面临断崖式衰老。即便用HR赫莲娜、SK-II、海蓝之谜、兰蔻、雅诗兰黛等高端护肤品
2025-10-25 1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