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高血脂要少吃红枣,越吃血液越黏稠?医生:3种食物,血脂高少碰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7-22 09:50:00 来源:小康说科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问题逐渐成为了影响人们健康的一大隐患。高血脂不仅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在民间,有一种说法认为高血脂患者应该少吃红枣,因为红枣会使血液变得粘稠。

那么,这种说法是否科学?高血脂患者究竟应该如何合理饮食呢?今天,我们就请来了专业医生为大家解答这些问题,并介绍高血脂患者应该避免的三种食物。

高血脂要少吃红枣,越吃血液越黏稠?医生:3种食物,血脂高少碰

高血脂的标准是多少?

甘油三酯水平:一般认为在5mmol/L以上,可确诊为高脂血症。如果有其他疾病,如动脉硬化或者其他风险,可能此水平超过2.3mmol/L,便诊断为高脂血症;

胆固醇:因人而异,要观察有无斑块、冠心病、脑血管病等,一般认为胆固醇水平超过5mmol/L,提示存在升高趋势;

低密度脂蛋白:各个医院化验单结果后常标注正常范围,比如部分医院最高值是3.1-3.2mmol/L。

高血脂要少吃红枣,越吃血液越黏稠?医生:3种食物,血脂高少碰

血脂高看腿就了解?若没有这五种迹象,说明你的血管通畅

1.腿部水肿

高血脂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引发下肢水肿。当血液中的脂质过多时,它们会渗透到组织间隙中,导致组织液增多,从而引起水肿。

如果您发现自己的腿部出现不明原因的水肿,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血脂水平。

高血脂要少吃红枣,越吃血液越黏稠?医生:3种食物,血脂高少碰

2.局部疼痛

腿部有特殊疼痛感,特别是在走路,活动的过程中该表现明显,是血脂高的信号。因为活动身体的过程中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可以让血液及时输送。

但如果出现了高血脂症,在发展过程中正常血液循环无法保持,局部在缺血,缺氧的状态下就会以疼痛发出警报,缺血严重疼痛往往会加重。

高血脂要少吃红枣,越吃血液越黏稠?医生:3种食物,血脂高少碰

3.腿部皮肤异常

当高血脂造成脚部的动脉血管硬化或是堵塞时,腿上的皮肤就会变得紧绷、没有光泽,并且脚趾甲也会变得特别厚,生长的速度变得缓慢,而脚上的毛也会慢慢脱落。

高血脂要少吃红枣,越吃血液越黏稠?医生:3种食物,血脂高少碰

4.小腿抽筋

呈现这种状况的缘由有很多种,有的是由于体内缺钙招致的,而也有一局部缘由是由于血管梗塞而形成的小腿抽筋。

假如自身并没有缺钙的状况,小腿却依然经常抽筋的话,就要及时注重起来了,这极有可能是由于血管被梗塞而惹起的。

高血脂要少吃红枣,越吃血液越黏稠?医生:3种食物,血脂高少碰

5.看脚趾甲的变化

当我们突然发现自己的脚趾甲变厚,而且生长的速度变慢的时候,多半是我们体内血脂偏高。而且这个时候我们小腿上的腿毛,也会出现明显的脱落情况。

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大家一定不能视而不见,因为这不是普通的生理现象,而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

高血脂要少吃红枣,越吃血液越黏稠?医生:3种食物,血脂高少碰

高血脂要少吃红枣,越吃血液越黏稠?

吃红枣不会让血脂稠。事实上,红枣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

红枣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其中,红枣的食用纤维可以帮助身体清除多余的胆固醇,从而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

此外,红枣还富含多种抗氧化剂,可以帮助保护心脏健康,减少动脉硬化的风险。

因此,适量食用红枣对身体有益,不会让血脂稠。但是,如果患有高血脂等相关疾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食用,并遵循医生给出的饮食指导。

高血脂要少吃红枣,越吃血液越黏稠?医生:3种食物,血脂高少碰

医生:3种食物,血脂高少碰

1.猪蹄

猪蹄营养丰富,富含胶原蛋白,常吃猪蹄可使皮肤细腻,但猪蹄中胆固醇含量较高。

一次性食用200g左右的猪蹄,其中所含的胆固醇就远远超过每日所需胆固醇的摄入量,对于血脂偏高患者、消化功能减弱的老人、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病人,都不宜多吃。

高血脂要少吃红枣,越吃血液越黏稠?医生:3种食物,血脂高少碰

2.高糖食物

甜食一直都很受大众欢迎,特别是女性朋友们。要想完全戒糖,需要很大的毅力,还需要长久的坚持,许多人都做不到。而且甜食能够促进人体多巴胺分泌,进食之后,能够让人心情变好,因此也有不少人把甜品,当作是不好情绪的发泄口。

但甜品中含有大量糖分,进食过多,糖分同样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囤积在血管中,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中的杂质,伤害血管,升高血脂。

高血脂要少吃红枣,越吃血液越黏稠?医生:3种食物,血脂高少碰

3.燕麦

燕麦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而且燕麦被很多人认为是降血脂的上品,但是事实却可能是适得其反。如果对于燕麦采取不正当的食用方法,反而会让血脂增高。

燕麦当中含有丰富的可溶性脂肪,它可以有效的清除血管内在的胆固醇,但是如果在使用的时候配上高血脂的牛奶,那么就可能会适得其反。可能会让自己的健康大打折扣,造成血脂升高的可能性。

高血脂要少吃红枣,越吃血液越黏稠?医生:3种食物,血脂高少碰

血脂高怎么办?教你3招,血脂会慢慢降下来

1.日常多喝水

日常补充水分很重要,喝水时可以加入一些草本植物,搭配一起饮用

中医认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在日常生活中,对付高血压、血管“垃圾”,可多喝具有顺气血、疏经络通脑脉之用的茶饮,再结合“调情志、节饮食、防劳逸、慎起居、远房帏”的措施,以求治本之目的。

高血脂要少吃红枣,越吃血液越黏稠?医生:3种食物,血脂高少碰

2.适当运动

运动对于控制血脂来说有着很好的帮助,适量的运动加快身体新陈代谢的速率,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消耗多余的脂肪,可以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像打太极、跑步、跳绳等等,切记不要过度运动,对于身体来说反而是种损伤。

高血脂要少吃红枣,越吃血液越黏稠?医生:3种食物,血脂高少碰

3.合理控制饮食

控制饮食是改善高血脂的关键,很多人之所以血脂水平升高,跟平时饮食不正确有关,糖分、脂肪、胆固醇等获取过多,血脂水平会升高。如果可以补充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还能够增加血管弹性,防止血脂水平升高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高血脂要少吃红枣,越吃血液越黏稠?医生:3种食物,血脂高少碰

红枣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适量摄入并不会导致高血脂或血液黏稠。关键在于整体饮食习惯和食物的合理搭配。通过控制糖分摄入、增加纤维摄入和选择健康脂肪,可以有效管理和降低高血脂的风险。

科学研究和实验数据表明,饮食结构对血脂水平有重要影响。调整饮食习惯,合理搭配食物,是预防和控制高血脂的关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2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血脂的“清道夫”已找到,并非木耳,平时多吃点,血管或通畅些
高血脂是三高里面常见的一种疾病,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饮食习惯发生改变,肥胖的患者越来越多,高血脂这种疾病的发生几率呈上升趋势。无论是在中医还是西医,血管堵塞、病变,是发生
2024-06-28 11:54:00
山楂在降血脂、预防血栓形成等方面也有着显著的效果
...配食用,可增强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引起的头晕目眩、大便干燥等症状。山楂+荷叶:荷叶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的作用,与山楂搭配食用,可明显降低血脂,改善肥胖
2023-12-15 06:20:00
高血脂患者需谨慎:香菜及这些蔬菜或应减少摄入
...些忧心忡忡。年近五十的他,在前不久的体检中被查出了高血脂。这个消息在家庭中引起了小小的波澜,家人们纷纷出谋划策,希望能帮王先生找回健康。“爸,你听说了吗?高血脂的人不能吃香菜
2024-06-24 19:37:00
多走路能降血脂?医生:这5种食物,或许更靠谱,请别错过
...高疾病当中人们认为高血压和高血糖是严重的症状,其实高血脂也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轻松。出现高血脂会有哪些表现?单侧肢体麻木如果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出现麻木的感觉
2024-10-18 09:35:00
脑梗的祸根找到了,爱吃这3种食物,血液或黏如粥
...心血管疾病,而且还会导致肥胖。3.动物的内脏 总之,高血脂是由碳水化合物或甘油三酯升高所致,而高血脂病人忌讳的食物是动物内脏,属于高胆固醇食物,特别是那些高密度低碳水化合物
2024-12-22 09:05:00
为什么会高血脂?怎么形成的?吃什么能降下来?哪些食物不能吃?
...构改变,一种悄无声息的健康威胁正在日益显现,那就是高血脂。它并非短期症状明显、病来如山倒的疾患,却犹如潜伏在身体内的“沉默杀手”,长期损害血管健康,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高血脂
2024-03-21 11:57:00
甘油三酯高和胆固醇高,怎么回事?如何治疗?医生:3类食物少吃
...到了医院就诊。医生根据他的病史和症状,怀疑他是由于高血脂导致的心脏病,于是给他做了一系列的检查,包括血脂、心电图、颈部血管超声等
2024-03-16 13:51:00
血脂高的人要远离鸡蛋?医生:不止是鸡蛋,这3种食物也尽量少吃
...显著,这也导致很多人对此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高血脂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隐形杀手。当血液中的血脂含量过高时,这些脂质有可能粘附在血管壁上,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堆积形成动脉粥
2024-07-01 10:41:00
除了地瓜,医生建议:3种食物,再想吃也要忍住
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液中脂质含量异常升高。高血脂不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还会对人体其他器官和系统造成损害。近年来,高血脂已经成为困扰许多人的健康问题。高
2023-11-15 11:3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