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以步制骑到底怎么打?后唐李存审教契丹兵做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5 15:3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以步制骑到底怎么打?后唐李存审教契丹兵做人

骑兵

骑兵从出现以来一直都是冷兵器时代的王者。无论是西方的骑士,还是中国的骑兵,快速的机动能力和强大的冲击力,一直以来都是步兵的噩梦。如果问骑兵对于步兵到底有多大的优势,我想北宋最有发言权。由于马政管理不善和丢失北方养马地,让北宋一直以来都在用步兵的血肉之躯对抗骑兵。而以步制骑也是终宋一朝都在考虑的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宋朝之前的后唐给了一个教科书式的战例。

公元917年以来,辽国建立者耶律阿保机出兵包围幽州,企图拿下这个北方屏障。只要拿下这里,整个华北平原就完全出现在了契丹人的视野里。此时的辽国还不叫辽,国号为契丹。而此时的中原可以认为是后梁,但是幽州这一块的统治者目前是晋国的李存勖。李存勖后来建立了后唐,但现在他只是晋王。此时的李存勖继承父亲李克用的遗志,正在与后梁死磕,突然的后院起火,令李存勖相当恼火。

以步制骑到底怎么打?后唐李存审教契丹兵做人

耶律阿保机

此时的李存勖面对前后夹击,马上召开了军事会议。在会议上李存勖已经有了放弃幽州,孤注一掷与后梁决一死战的意思。但是熟悉契丹情况的李存审、李嗣源和阎宝为李存勖做了重要分析。李存审等人认为,此次契丹号称三十万大军又是耶律阿保机亲自坐镇,看起来气势汹汹。实际上,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人。根据预测,这一次攻打幽州的兵力可能仅仅与我们晋国的兵力相当。

再者,幽州是北方重镇。一旦幽州丢失,北方失去了屏障。在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带,晋军再想与契丹作战夺回幽州就比较困难了。这条分析还是很到位的。根据后来北宋几次北伐来看,想要在平原地带从契丹骑兵手里拿下幽州这么一座大城,确实比较困难。最后晋国高层也从士气方面考虑,如果我们弃幽州于不顾,实际上是轻视将士的性命。这对士气和将领的忠诚度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最后李存勖咬紧牙关出兵救援幽州。

以步制骑到底怎么打?后唐李存审教契丹兵做人

根据史书记载,这一次援兵是七万人,李存勖留在黄河沿线与后梁军队周旋。虽然史书记载是七万人,但是很有可能跟契丹一样只是一个虚数。因为这个时候晋国的地盘并不大,仅仅是黄河以北地区,且部分地区还时常受到契丹的骚扰。晋国全国总兵力不过十二万人上下,刨除各个军镇必要的防御和黄河沿线李存勖带领的部队。这一仗北上援兵最多不过三万人而已,骑兵部队仅仅三千人。但是就这三万人创造了一个军事奇迹。

由于晋军多为步兵,所以并没有直接救援幽州,而是从多为山路的易州绕行。这一决定是相当正确的。幽州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形,如果晋军从这里经过将受到契丹骑兵不停的袭扰。这种袭扰将造成士气上的低迷和行军速度的减缓。相比之下,从山涧中行走只要侦查做好既可以抵御骑兵的袭扰又可以躲避契丹的侦查。事实证明晋军一路畅通无阻,到了距离幽州六十里的时候才碰到契丹部队。

从现在开始战斗正式开始了。不过由于契丹发现的晚,所以大部队没有调集过来。为了延缓晋军的救援速度,契丹兵每逢谷口就布置兵力进行阻击。终于在晋军开出山区时,契丹骑兵调来了一万人堵在山口。

以步制骑到底怎么打?后唐李存审教契丹兵做人

面对这一万人的兵力,晋军都士气低落相当害怕。认为自己长途跋涉很难击垮对面的防线。此时李嗣源相当着急,很清楚如果现在不击溃对面等到契丹大军赶到就来不及了。李嗣源脱掉了头盔带着一百多护卫向对面冲过去,并且用契丹语大喊:“汝无故犯我疆场,晋王命我将百万众直抵西楼,灭汝种族!”这一嗓子也是吓愣了对面的契丹兵。李嗣源带着卫队一顿乱砍彻底打乱了契丹军阵型。随后士气大振的晋军都奋力拼杀,终于突破对面的防线。如果说这是打游戏的话,那这个只能算第一关,后面将更加艰难。

李存审出了山口后就要在平原行军了。契丹的轻重骑兵,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如果稍有不慎就可能全线溃败。为了阻止契丹骑兵的冲击,李存审制造了大量的拒马和鹿角。只要契丹骑兵来袭击,就利用这些工事防御,然后骑兵从后面攻击。晋军一路小心翼翼终于来到了幽州附近。

面对晋军的到来,契丹人坐不住了。幽州已经被围困了二百多天,到手的鸭子不能就这么飞了。为了击溃晋军,契丹人派出几万骑兵。他们到达阵前的时候,发现晋军摆好了鹿角和拒马躲在那里。由于骑兵攻坚能力不强,就利用弓箭向阵内射击。这个时候,李嗣源和李存审马上命令晋军弓箭手向契丹骑兵攻击。万箭齐发,契丹骑兵被射的人仰马翻。

以步制骑到底怎么打?后唐李存审教契丹兵做人

古代战争

虽然是弓箭对弓箭,但是契丹骑兵使用的是骑射战法。他们的弓箭大多为轻弓,长度仅有1.5米,射程和威力都不行。弓箭手使用的是1.8米的大弓,且队形紧密配合强弩。这样高密度和强度的射击,契丹骑兵肯定是打不过的。在契丹骑兵撤退的时候,救援的晋军骑兵马上追了上去。骑兵与步兵的配合,这一仗晋军缴获了大量物资。用史书的话就是:“漫山遍野、不可胜纪。”

面对赶来的晋军,契丹将领对于是不是继续进攻幽州举棋不定。根据叛军将领卢文进等的消息,此次晋军救援人数不会太多。而且由于晋国正在与后梁作战,此次晋国的援军已经是他们能拿得出的最大兵力。只要我们击垮他们,就可以赢得幽州之战的胜利。正是叛军的消息,给契丹将领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决定正面列阵击垮晋军。

以步制骑到底怎么打?后唐李存审教契丹兵做人

影视剧中的骑兵

此时的李存审也分析了敌我态势。此时的契丹人虽然接连失利,但是手里面起码还有数万主力。此时幽州城内守军极少,契丹军可以抽调大部分兵力与晋军作战。面对这样的劣势,李存审采用疑兵之计。他令一部分老弱拖着树枝和点燃的柴火在阵前制造烟雾,让契丹人看不出自己有多少人。

契丹兵一旦进入烟雾中攻击,就马上命令精兵将其击溃。由于烟雾太大,契丹兵出现了恐慌。之前的接连失利,以及如今巨大的烟雾令契丹兵对晋军的真实兵力产生了巨大的怀疑。此前李嗣源那一嗓子的效果出来了。契丹兵真的以为晋军是百万大军前来,顿时阵型出现了混乱,李存审抓住时机利用烟雾进军。

以步制骑到底怎么打?后唐李存审教契丹兵做人

利用步兵阵型向对面契丹中军杀去,然后精锐骑兵从两翼包抄。此时的契丹军早就士气全无,心里面只是想着对面是百万大军。就这样契丹军崩溃了,在晋军的一路追杀下逃回了燕山以北。此战契丹军“委弃车帐铠仗羊马满野,晋兵追之,俘斩万计”。

幽州之战的胜利让李存勖没了后顾之忧,整个北方大门得以安定下来,可以全力与后梁作战。而耶鲁阿保机也不愧是一代雄主,并没有过分责怪下属,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没有亲自到前线亲自指挥的失误。

而此后中原士兵在对抗契丹骑兵的时候,都是以步骑结合的方式。宋军前期也是脱胎后周部队,论战斗力本身是不弱的。但是北宋时期由于幽州已经在契丹人手里,宋军不但要把精力放在抵御契丹骑兵上,而且还要抽调兵力监视和包围幽州城。如果只考虑军事因素,这在难度上明显更高一层。赵光义时期两次北伐的失败,都是在幽州城外围。可见幽州的丢失成了中原王朝永远的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5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看看七万中原步兵对战三十万契丹骑兵结果如何
公元916年,正值五代十国的乱世,北方的游牧民族契丹却在这一年结束了内乱。契丹王耶律阿保机击败汗位的竞争者,平定动乱后自称皇帝,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既然内部已经安定下来,耶
2024-05-28 10:11:00
保定之战李继隆放弃“布阵图”,宋军赢得很“尴尬”
...幽州一事进行惩罚。镇州、定州、关南是北宋防御辽国(契丹)南下的军事重镇,兵力十分雄厚。但是,若能突破防线,北宋都城开封府危在旦夕,故而收益很高,辽景宗愿意放手一搏。为了达到目
2024-07-13 17:09:00
石重贵与契丹的恩怨:后晋的崛起与外交挑战
...框架下,石重贵要想创立自己的时代,如何处理与宗主国契丹的关系,就摆在了他的面前。后晋是在契丹的支持下灭了后唐所建立的,此后成了契丹的附属国,石敬瑭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爹,并割
2023-09-24 14:44:00
宋朝开国第一名将,在平定后蜀、南唐、北汉等战争中立下战功
986年,3万契丹骑兵与10万宋军精锐对决,宋军一触即溃,冒着大雨渡过拒马河扎营,踩踏而死、淹死者数万人。渡河后,宋军还没有站稳脚跟,契丹铁骑便杀到跟前,宋军一片混乱。此时,若不
2023-08-23 06:03:00
符彦卿怒斥杜重威胆小如鼠
...太宗大怒,当即率8万精兵南征,攻入河北。阳城之战,契丹遭遇晋军反杀,伤亡两万余人,辽太宗骑着骆驼逃跑。为了拿下后唐江山,石敬瑭对年小10岁的耶律德光(辽太宗)自称“儿子”,换
2023-08-19 16:12:00
五代军事第一人李存勖,从少年英雄到开国皇帝
...朱温是我的仇人,燕国刘仁恭是我扶持起来却背叛了我,契丹耶律阿保机与我约为兄弟共扶唐朝却背信弃义,没有干掉他们,是我一生的遗憾,我希望你不要忘记我的愿望,能先讨伐刘仁恭,再讨伐
2023-10-04 17:59:00
晋王李存勖与契丹的争斗
...使,镇守榆关、新州等地。因为榆关的地形险要,且又与契丹相接壤。早年,在李克用为王的时候,晋王就跟契丹主耶律阿保机互相结为友好,以兄弟相称,并相约在彼此有困难时,应该相互援救。
2023-10-31 05:38:00
...照环境的变化,及时修改方案。959年,周世宗御驾亲征,契丹闻风丧胆,连续收复四座城池,中途因生病而班师,双方主力并未决战。 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此时,北
2024-07-11 13:19:00
薛仁贵的儿子,也是一员猛将
714年,地点滦水谷,6万唐军精锐与2万契丹骑兵对决。一顿厮杀后,6万唐军几乎全部阵亡沙场,主帅薛讷率几十人逃回幽州。薛仁贵若有知,也是欲哭无泪。滦水谷之战,是继东硖石谷之战、冷
2023-08-23 06: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10月2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办的“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在河北美术馆开展
2025-10-21 08:23: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20日发布“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复原研究”成果,考古人员对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龟头屋建筑遗址进行复原
2025-10-21 19:1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陈久菊编辑金妮二审伍少安三审马刚
2025-10-21 21:46:00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