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被忽略的生活细节,藏在一碗排骨年糕里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09 23:49:00 来源:新周刊

“从此以后,排骨是排骨,年糕是年糕”“吃那么多山珍海味,还是一碗泡饭最好”……

最近看王家卫拍的剧集《繁花》,演员、情节、打光、配乐的话题那么多,却是以吃的最深入大众心。外卖平台暴涨670%的排骨年糕搜索量、小红书上飞速传播的宝总同款泡饭、街头最寻常的油墩子,都是见证。

被忽略的生活细节,藏在一碗排骨年糕里

(图/《繁花》)

何止上海,这股接地气的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东北旅游热下,冻梨的一百种吃法、搓澡的花式科普,一点都不比长白山的雪景讨论低,军大衣的时尚被00后彻底拿捏,父母辈的峥嵘故事,也随着复古风的席卷再度被讲起。

这些在过往被人们忽视的生活细节,以各种形式跃然纸上。

岁末,越来越多人晒出自己的歌单、书单、骑行单乃至外卖单,与其说是一种炫耀标榜,不如说是重捋过往一年的生存足迹。它们有文艺青年那样的天马行空,也有加班日常的放纵苦楚。拿下2023豆瓣年度中国文学榜单第一的,是默默无闻的胡安焉和他自述的《我在北京送快递》,“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我就不来送快递了。”他为快节奏便捷化生活里的年轻人,开启了一个小切口,去消化巨变环境对人的影响。

被忽略的生活细节,藏在一碗排骨年糕里

(图/《风平浪静的闲暇》)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从衣食住行,到生计日常,在过去的一年,当生活恢复了本身的气息,年轻一代对于真实的追求来得比以往更猛烈一些。这种记录,事关宏大叙事,但落脚个人细微,并非皆为欢喜,也有苦痛与挣扎。

第一部分 00后,在路上

去年,大学生把“特种兵式旅游”带到了大家面前,这种一天辗转多地的龙卷风式玩法,不只是他们度过周末的方式,还是他们靠近世界的决心。社交流行语里,“人生是旷野”“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都有一个底层逻辑,那就是走出去,去到真实的世界中去,和拥有不同世界观的人发生碰撞,与舒适圈外的社会打打交道。

在过去一年,有这样一群00后大学生,他们践行的正是这股冲劲,从真实的社会细节中找问题,并寻找可能有的答案。

被忽略的生活细节,藏在一碗排骨年糕里

(图/《二十不惑》)

在广东湛江,华南师范大学金融专业的王秋桦已经和团队其他三位成员习惯了摇摇晃晃的渔船和满是鱼腥味的甲板,有成员虽然生于此,但深入湛江沿海5县18个村子做调研都是头一遭。他们调查海洋经济下渔民们的收成,了解极端气候变多的背景下渔民们如何对抗风险。

现实给他们上了第一课,即使现代捕鱼业技术改善,很多渔民家庭依然保持着个体户的传统,靠天吃饭,也缺乏相应的应对风险的手段,大家在调研报告里写:“很多人都不愿意孩子从事渔业。”

被忽略的生活细节,藏在一碗排骨年糕里

即使现代捕鱼业技术改善,但渔民家庭“很多人都不愿意孩子从事渔业。”(图/《繁花》)

而在旅游业发达的云南大理,同样有着被人们忽视的事实。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白艳和同学们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白族扎染工艺,面临着严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游客不明白扎染制品为何那么贵,非遗传承人坚守全手工生产的背后,有着人工智能会夺去当地人工作机会的担忧。

如何在越来越多的突发灾难与风险里稳住生活?如何处理技术变迁与文化留存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很大,但当落实到具体的个体生活中时,又非常紧迫与琐细。它们需要被看到、被记录,并用科学的方法和实际的行动去化解。这也正是这群大学生“上路”的原因。

像王秋桦、白艳这样的大学生,他们都是中国平安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励志计划的一员,过去这一年,他们走出校园,投入真实社会。

励志计划公益项目自2003年启动以来,鼓励全国的大学生们以学术研究,探索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2023年,励志计划升级,聚焦金融保险、医疗养老、低碳环保三大主题,资助高校大学生们参与社会调研和田野调查。这些既展现专业素养又关切一草一木的实践报告,让新一代人与社会现实靠得更近。

被忽略的生活细节,藏在一碗排骨年糕里

“不是来研究你,而是从生活靠近你”

提起大学生调研,可能很多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自己当年的“浑水摸鱼”——不得不完成的暑期实践,找家里亲戚胡乱盖个章,找认识的企业随手写几句评语,就算是完成差事了。

但当大学生变成打工人,也才会明白,当年那些混沌的日子,如果认真来过,那些不带功利心、真正去社会历练一遭的经验,是多么难得。

被忽略的生活细节,藏在一碗排骨年糕里

(图/《年会不能停》)

现实中,这样的历练存在于学生们调研的各个方面。王秋桦本以为把准备的问题抛向渔民们,就能得到那个完美的答案,“还以为我们是骗子。”一盆冷水泼了过来。每个人都忙于生计,哪里来的时间去应付这些课本问题?

团队成员不断碰撞,他们得出结论:调研并非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要通过真诚的交流和细节的观察,来得出人、地、物的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被忽略的生活细节,藏在一碗排骨年糕里

调研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图/《二十不惑》)

这种放下身段、融入其中的品质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1935年7月,26岁的爱国青年范长江,为探寻抗日救国的道路,开启了北至包头、西达敦煌的旅行。他下水验证士兵遭遇过的涪江寒水,走过陷死人马的烂泥地,一脚步一艰辛,才有了《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后来成为著名记者的他,始终牢记当年的实践,以书写回答群众最迫切的问题。

2024年的当下,在学生们汇成万字的调研报告里,依然能够读到那种亲历现实、沉浸其中的起伏情绪。“他们觉得这里很苦,但问起来,没人后悔。”北师大的马茂森在拜访了大理州湾桥镇古生村科技小院的老师、师兄师姐后,写下来这句话。这座科技小院汇集了来自全国的科研人才,旨在推动当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包含扎染品在内的当地产品,正是通过科技小院来寻找到产业发展的机会和生态资源的平衡。

被忽略的生活细节,藏在一碗排骨年糕里

(图/《去有风的地方》)

村民们友善的反馈,是学生们走入田野、克服困难并融入其中的慰藉。傍晚时分的大理村落,天南海北的年轻人加入当地广场舞的阵列,欢乐畅快。菜场忙碌的鱼贩,在年轻人的脸庞上看到了那份久违的热烈。他们知道,这份赤忱,会在未来解开当下现实的很多困境。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如果说“上路”代表决心,“靠近”代表诚意,那这之后,便是那句颠扑不破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学有所成,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

年轻人的“偶像”余华说:“小时候生活的大海是黄色的,但是课本上说这是蓝色的,我想一直游,游到海水变蓝。”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让关切的议题得到重视,让自我实现得到满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是这么做的。

被忽略的生活细节,藏在一碗排骨年糕里

(图/《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在励志计划的团队中,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将垃圾分类这一热点“冷处理”,以上海为中心,深入全国12个省市的大小社区,直面垃圾分类从政策到执行的各个细节。这群学生还利用专业优势,建立了科学化的分级体系,并总结“两网融合”的上海经验,对地方政府机构形成直观专业的7份书面反馈,推动垃圾分类的社会治理。

被忽略的生活细节,藏在一碗排骨年糕里

(图/视觉中国)

如团队中一位叫杨铠嘉的同学所说,走南闯北的调研中,他看到了不同地区环境治理的差距,一些地方还处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对于垃圾分类这一公共议题而言,从治理水平到观念水平的提升,都是漫长的过程,他有这样的使命感,在未来的学术研究和专业实践中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份使命感,也在前不久的励志计划总决赛现场不断被提及。来自全国的九支团队齐聚北京,分享各自在田野调研中的感想感悟。获得金融保险赛道冠军的华南师范大学团队代表王秋桦在发言里提到:“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对家乡水产养殖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在专家老师的指导下收获非常多意见,虽然调研告一段落,但我们团队会继续探讨水产养殖险的发展路径,贡献励志青年的一份力量。” 在比赛现场看到以她们队伍为原型的《海岛日记》视频时,王秋桦同学一度哽咽,表示演员们访谈被拒绝、在渔村骑着电动车、在海边自由奔跑等片段,如此高的还原度,就是当时调研场景的真实写照。

社会学家鲍曼说,在流动的现代社会里,要将熟悉变成陌生,去审视日常生活对于人的影响。作为教书育人多年的老师,他始终提倡用跨学科的思维,把个体的主观想法与客观经历相结合,批判地去看世界,这才是社会科学之于现代社会的价值。

过去这一年,励志计划中的学子,在“出发吧!励志青年”的口号感召下,深入专业所属的社会领域,把自己作为方法,去一线找问题,应用课本里的理论,认清复杂,尝试多角度的解法。但这仅仅只是这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的第一步,今年二月,九支团队将出发前往海外研学营,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中国新一代的关怀与使命。

被忽略的生活细节,藏在一碗排骨年糕里

2003年8月,“中国平安励志计划”启动,那时正是世纪之初、拥抱全球化的时代,时至今日,现代化、全球化作用于不同国家、社会,都有了更深的印迹,也引发了更多在地化的争论与思考。这其中,小到一份小吃和地方发展的缩影,大到国计民生里降低风险的种种举措,发现并解读社会变迁下的细节,变得至关重要。未来,希望有更多诸如励志计划这样的公益项目,可以跟着年轻一代的脚步,为中国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发展贡献新生力量,也为人类文明这艘大船的前进赋予动力。

被忽略的生活细节,藏在一碗排骨年糕里

作者:Yumi

校对:杨潮

排版:嘻嘻

封面:《繁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0 06: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吃着排骨年糕看《繁花》大结局,剧迷涌进外卖平台、商超打卡
...琦1月8日报道:“没有一个上海人看完《繁花》不想吃排骨年糕和泡饭。”近日,讲述上海年轻人凭借改革开放春风打拼成商业大佬的热播剧《繁花》临近收官,剧中各类上海古早美食也成为粉丝
2024-01-08 21:20:00
汪小姐吃的排骨年糕外卖搜索量涨近7倍,《繁花》带火了这些上海美食
...晚报记者今天从饿了么了解到,《繁花》开播一周,排骨年糕已成为外卖平台搜索顶流,搜索量暴涨670%。 不少商家也紧跟热点,在平台菜单上更新了“霸王别姬”,还有餐厅将“干炒牛河
2024-01-06 11:00:00
火爆收官!《繁花》的15个致敬细节,你看到了吗?
...套房成热门产品、至真园原型苔圣园酒家预订爆满、排骨年糕销量暴增、胡歌同款西装的定制电话也被打爆。《一代宗师》时隔十年后再出新作,王家卫的首部电视剧出手不凡,每一集都能引发观众
2024-01-10 12:56:00
《繁花》2 王家卫镜头里,一种美食隐喻一种性格的女人
...格。玲子喜欢家常的泡饭腐乳,汪小姐热爱街头美味排骨年糕,李李喜欢最新鲜的热气羊肉。看繁花,繁华又质朴。繁花这部剧,热闹的是外面,从和平饭店到27号,从黄河路到进贤路,哪里都离
2024-01-07 23:43:00
《繁花》有情,江南有味
...食,观众们追得津津有味、念念不忘。汪小姐至爱的排骨年糕,外卖搜索量猛涨7倍,老字号“鲜得来”云南路总店史上头一遭,卖空了。火锅是阿宝对初恋的回忆,也是他与新知的纠缠,影影绰绰
2024-01-10 05:44:00
看《繁花》品“排骨年糕”研究冻干排骨年糕
...量,带动了一款上海菜系,也可以说是上海一小吃“排骨年糕”,首先我们讲下排骨年糕到底是什么样的小吃,又是怎么制作的。猪大排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经油氽、烧煮而成,既有排骨的浓香,又
2024-01-19 17:20:00
冬日“大补”,年糕烧排骨,不焯水不炒糖色,软糯入味,好吃解馋
...用排骨和大家分享一道既可以当菜又可以当主食的美食,年糕烧排骨,主要原材料就是年糕和排骨,看似不搭的两种食材放在一起,烹饪出的美食是让人惊艳的,既有年糕的软糯,年糕又吸收了排骨
2023-12-06 19:26:00
当一回“汪小姐” 打卡“苏式”排骨年糕
...视剧《繁花》的爆火,剧中让汪小姐“连吃三份”的排骨年糕也 “火出了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探访了苏州几家在社交媒体平台评分高、口碑好的美食店,发现古城里隐藏着更适合“老苏
2024-02-02 01:46:00
排骨年糕上海做法分享,简单易学,排骨鲜香年糕软糯劲道
上海排骨年糕,可谓是上海地道美食的一种独特诠释。排骨的鲜香与年糕的软糯,两者完美融合,让人回味无穷。首先,我们要准备好排骨。选用新鲜的猪小排,切成约一寸长的段,用清水冲洗干净,沥
2024-06-11 12:0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