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这个时节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舒发,是人体一年中养阳气的开始。顺应春季的气候变化特点和人体在春季的生理变化特点,合理安排我们的日常生活起居,才有利于生命健康。那么,春天如何养生,一起来看看南京市中医院老年科主任中医师高曌的权威解答。
起居宜“夜卧早起”
高曌介绍,进入春天,昼始长夜始短,起居宜“夜卧早起”。入睡可以较冬季稍晚,但尽量在晚上10点半之前入睡;早晨则可适当早起。
春天养生能“动”勿“静”,早起后应该进行如散步、慢跑、做体操、打太极拳等活动,有助阳气生发。在舒展筋骨、放松身体的同时,通过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有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促进气血运行,使得肝气舒畅、情志调场,顺应春天的生生之气。
衣着须“春捂秋冻”
常言道“春捂秋冻,杂病不生”。意思是春天到了,大家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春天适当地捂一点,对于身体健康确有好处。
尤其是本就抵抗力较低的老年人,一定要保暖做到位。初春天气变化较大,乍暖还寒,如果衣服脱得太早,会因不适应气候变化而容易着凉得病。
饮食宜“多辛少酸”
春天阴消阳长,应多食辛而少食酸。可稍多吃一些温升阳气的食物,如春笋、韭菜、蒜苗、大葱等。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最宜人体阳气。
在《本草纲目》中说其:“生汁主上气,喘息欲绝,解肉脯毒。煮汁饮,能止消咳盗汗。”韭菜含有挥发油、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胃、提神、强肾等功效,但平素阴虚火旺或素有泛酸烧心等症状的人不适宜吃。
冬春交替时节,吃萝卜再合适不过了。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老年人容易感受寒邪而引发感冒。而如果我们生吃过就知道,白萝卜是有“辛”味在其中的,因此对于预防感冒也是有帮助的。萝卜煮水或煲粥可以清热解毒、下气消食。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由于萝卜性微寒,脾胃虚寒或阴盛偏寒体质者不宜多食。
此外,春天种子萌芽,可不就是“发陈”之象么,那么从种子里生发出来的带芽的食物,当然最适合在春天吃来助我们的生发之气。春季芽类蔬菜肥硕鲜嫩,如黄豆芽、绿豆芽、香椿芽等,常食可以促进阳气升发,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和胃。
适合春季养生的两个小妙招
“梳头要趁早”。《养生论》记载:“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中医认为,经络遍布人的全身,人的头顶有“百会穴”,因遍布全身的经络,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而得名。因此通过梳头可以通达阳气、宣行郁滞、疏利气血,起到放松身体、健脑聪耳、防治头痛的作用。
早晨梳头应当循序渐进,力度轻柔,不可过度过快。梳头要全头梳,从额头的发际一直梳到颈后的发根处,每次梳3到5分钟。梳子以木梳、牛角梳或按摩梳为宜。
掌握养肝小动作。中医认为,在人体脏腑之中,肝应春,春季适合养肝。下面几个适合老年人的安全又简单的动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做。
①敲腿:双手握拳上下敲打大腿内侧(肝经)、外侧(胆经)3分钟,两腿交替,每天早晚各一次,可以调理肝胆。
②握拳:将大拇指扣在手心,稍用力握住拳,可以促进肝经、肾经气血循行。
③转肩:两脚分开站立,双目平视,双手自然下垂,双肩从前向后、从后向前各转10圈,再上下抖动10次,出现酸胀感为度,每天早晚各一次,可以养肝血、清肝火,防治失眠多梦、烦热、头晕目眩等不适。
春天运动,注意事项要记牢
高曌提醒,严冬季节,人体主打一个“闭藏”,东西吃得多而消耗得少。春天来了,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此时就需要增加运动量。
其中,对于老年人来说,散步、八段锦和太极拳等养生功法,再合适不过了。活动筋骨、帮助气血流通、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阳气的升发,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与热量。
但对于抵抗力较低的老年人,春季锻炼时也要注意,由于春季气候乍暖还寒、昼夜温差较大,且春季时自然界风邪较多,因此进行户外运动时,运动量不宜大,微汗即止,不应稍出汗即减衣物,以免运动后出汗吹风而得不偿失。
通讯员 张明 莫禹凡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戚在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9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