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文艺青年南梁武帝萧衍,四入寺庙为僧,晚年却活活饿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7 18:44:00 来源:戏说三国

如果说中国历史最浪漫的一个时期,莫过于魏晋。如果说中国历史最残忍的一个时期,也必是魏晋。这段被人们传说的神乎其神的历史,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其实也只不过是梦幻一场,多少的恩恩怨怨,一夕之间,也竟然都已经成了历史,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也仅仅是成了我们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

文艺青年南梁武帝萧衍,四入寺庙为僧,晚年却活活饿死

在魏晋南北朝那样动荡的时代里,很少有一个朝代能够超过百年甚至五十年的历史,更不用说有一个人可以长期掌控权力长达数年,在那段没有亲情,没有信誉,一切都以利益为先的时段里,能够苟且生存就已经是最大的幸运,谁都不知道自己明天的命运会是怎样。但是,如果能够在那样的时代里,立稳脚跟,那也必定会成为时代的英雄。恰巧,南朝梁武帝就是这段动荡历史中的以为传奇,只是这位传奇命运结束的太过凄惨。

文艺青年南梁武帝萧衍,四入寺庙为僧,晚年却活活饿死

502年,萧衍派人给齐和帝送去生金,逼其吞金自尽,和帝必然是拒绝的,可是命运面前他也无能为力,因为面前的这个男人他没有抵抗的能力。和帝死后,萧衍说他暴病而死,谥为和帝。当然,这在任何朝代都会被看为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样的行为实在是再正常不过,这里每天都发生着君臣相离的故事,萧衍也就这样做上了帝位,开始了自己的统治,只是这历史又会兴起怎样的风浪。

文艺青年南梁武帝萧衍,四入寺庙为僧,晚年却活活饿死

南朝武帝萧衍,在位48年。48年的时间,即使放在一个大一统的王朝里面也是一段较长的时期,毕竟王朝风云变幻,盯着那个帝位的可不仅仅只是一个人。萧衍早年的经历可谓是彻头彻尾的文艺青年,很难想象到这样一位醉心权力斗争与武力的人,能够侃侃而谈,饮酒赋诗,让很多人可能都会诧异。在进入权力中心之后,他也开始明白了官场的规则,将自己完全融入这套体系当中。

文艺青年南梁武帝萧衍,四入寺庙为僧,晚年却活活饿死

萧衍早期的时候,励精图治,使得梁朝的实力大为增强,与北方的北魏政府多有对抗。到了晚年,萧衍的工作就是当和尚了,曾经四次出家为僧,大有大清国的顺治皇帝为僧的精神。国不可一日无君,大臣们前前后后为了自己的主子,花了大约四亿的“赎身费”。在他的虔诚推动下,南梁佛教极度鼎盛,寺庙林立,到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地步。其实根据记载,南梁寺庙总数远远超过480寺,达到了2800所。而北方的北魏更猛,达到了30000所,这也是为什么留下了大量的北魏佛教文化遗迹的原因。

文艺青年南梁武帝萧衍,四入寺庙为僧,晚年却活活饿死

晚年时期,武帝将西魏的叛臣侯景收归己用,结果是自己的晚年陷入了悲催的地步。归顺的侯景以诛杀朝中弄权的朱异为借口,发动叛乱,最后,围困都城,囚禁武帝,最终武帝也是死于这场叛乱,当时的各地的梁朝势力,坐看局势发展,只想坐收渔翁之利,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国君死于叛乱,充分论证了当时社会的无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7 23: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梁武帝萧衍是南梁政权的创立者,为何会饿死在寺庙?
梁武帝萧衍是南梁政权的创立者。他博学多才,早年与大学者沈约等人并称“竟陵八友”。萧衍文韬武略,拥立萧鸾为帝,并率军在义阳大败北魏大军。萧衍称帝后,励行节俭、知人善任,取得了显著政
2023-02-15 16:35:00
风华绝代,最终饿死
...臣,所以皇帝要是约他下棋,他也不太好拒绝。但是,梁武帝不仅白天约着他下棋,晚上也约,半夜也约,到溉一陪,往往就要陪梁武帝他玩上一个通宵。我们要知道,陪领导下棋这件事儿,那历来
2023-10-30 18:00:00
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数十年不近女色人称“菩萨皇帝”
...问,为何南朝会有这么的寺庙?其实这与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有关。因为这位皇帝信仰佛教。疑问又来了,好端端的一个帝王,为何会笃信佛教,这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据史料记载,萧衍曾四
2023-09-16 18:34:00
他是第二长寿的皇帝,晚年四次出家当和尚
...院,叫做同泰寺。同泰寺的修建,得益于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当时南京名为建康,是南梁的都城。始建于南梁的同泰寺公元527年的一天,64岁的梁武帝萧衍办了一件让人瞠目结
2023-02-22 18:06:00
从英勇皇子到苦修皇帝,南梁武帝萧衍的传奇人生
...江山。但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一个特例。那就是南梁的武帝——萧衍。萧衍来自名门望族,自幼聪明伶俐,研读了儒、释、道三大学问,颇为通达。不过与他的学识和出身相反的是,他的御宅生活
2023-09-27 20:19:00
南梁简文帝皇后王灵宾:生不逢时的皇室联姻牺牲品
...楼台先得月,如此聪明的小女娃整日在自己眼前蹦跶,梁武帝萧衍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将仅仅只有八岁的王灵宾赐婚给了自己的刚刚十岁的儿子晋安王萧纲为妃,是不是觉得这婚有点儿早?
2024-01-11 15:13:00
文武双全的梁武帝奋斗半生为何国破家亡
...骤雨的到来。他最终还是吞下了自己酿成的恶果。3、梁武帝萧衍功过评鉴早期的梁武帝也算得上年少有为,他提倡节俭、勤于政事、选拔良吏的做法都能体现出,他渴望做一名雄才大略的君主的想
2024-02-10 11:09:00
梁武帝纵容谋逆之臣,导致自己被困台城饥饿致死
...,虚心纳谏,使国家一度政局稳定,文化繁荣。但是这梁武帝深受佛教的影响,而且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作为一个素食主义者,他在宴会和祭祀场合禁止食肉,而且自己有时候每天只吃一顿粗米饭
2024-01-12 15:18:00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区西北)。南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萧衍是南齐宗室,亦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出生在秣陵(今南
2023-09-01 17: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