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梁武帝萧衍是南梁政权的创立者,为何会饿死在寺庙?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5 16:35:00 来源:戏说三国

梁武帝萧衍是南梁政权的创立者。他博学多才,早年与大学者沈约等人并称“竟陵八友”。萧衍文韬武略,拥立萧鸾为帝,并率军在义阳大败北魏大军。萧衍称帝后,励行节俭、知人善任,取得了显著政绩。可萧衍这样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却在生下八子十女、正值壮年之际,开始不近女色,并在公元549年,他86岁时活活饿死在台城。这其中又发生了什么呢?

梁武帝萧衍是南梁政权的创立者,为何会饿死在寺庙?

皇权至上的年代,很多人在觊觎着这个皇位,毕竟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可也有人当上皇帝后,却对皇权不那么贪恋了,潜心向佛去了,甚至40年都不曾碰女人,这个人便是南朝梁武帝萧衍。南北朝时,民族混战,天下分裂。北方少数民族屡屡南下,汉族朝廷偏安江南。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

萧衍生活在南齐萧氏政权统治之下,他和皇家的血缘关系很近,加之战功卓著,因此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南齐三朝元老。

如果做个比较的话,萧衍相当于三国时期的曹操、司马懿那样的权臣,被皇上加“九锡”,拥有“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殊荣历史证明这样的人最容易篡位,历史同样也给了萧衍这样的机会。在萧衍38岁时,他的竟陵七友制造“行中水,为天子”的谶语,(行中水乃“衍”字)。谶语在民间迅速传开,萧衍要当天子实乃天意呼之欲出,萧衍首先占领了民意制高点,为他的篡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梁武帝初登宝座的时候励精图治,且有雄才大略。到了晚年开始修习佛法,是真的礼佛,光出家就出了四次。一个礼佛之人对于后宫自然是敬而远之。最后灭国饿死在了寺庙中。

梁武帝萧衍是南梁政权的创立者,为何会饿死在寺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5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梁武帝萧衍痴迷佛教的政治悲剧
...,特殊的政治环境为其提供了生长的沃土。南梁的创立者梁武帝萧衍就是一位对佛教极为痴迷的“菩萨皇帝”。梁武帝被民间传颂为“菩萨皇帝”的原因之一是,他曾三次放下皇位和天下,毅然出家
2023-12-21 22:02:00
文艺青年南梁武帝萧衍,四入寺庙为僧,晚年却活活饿死
...里,立稳脚跟,那也必定会成为时代的英雄。恰巧,南朝梁武帝就是这段动荡历史中的以为传奇,只是这位传奇命运结束的太过凄惨。502年,萧衍派人给齐和帝送去生金,逼其吞金自尽,和帝必
2023-05-07 18:44:00
风华绝代,最终饿死
...大臣,所以皇帝要是约他下棋,他也不太好拒绝。但是,梁武帝不仅白天约着他下棋,晚上也约,半夜也约,到溉一陪,往往就要陪梁武帝他玩上一个通宵。我们要知道,陪领导下棋这件事儿,那历
2023-10-30 18:00:00
他是第二长寿的皇帝,晚年四次出家当和尚
...寺院,叫做同泰寺。同泰寺的修建,得益于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当时南京名为建康,是南梁的都城。始建于南梁的同泰寺公元527年的一天,64岁的梁武帝萧衍办了一件让人瞠目
2023-02-22 18:06:00
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数十年不近女色人称“菩萨皇帝”
...要问,为何南朝会有这么的寺庙?其实这与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有关。因为这位皇帝信仰佛教。疑问又来了,好端端的一个帝王,为何会笃信佛教,这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据史料记载,萧衍曾
2023-09-16 18:34:00
南梁简文帝皇后王灵宾:生不逢时的皇室联姻牺牲品
...水楼台先得月,如此聪明的小女娃整日在自己眼前蹦跶,梁武帝萧衍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将仅仅只有八岁的王灵宾赐婚给了自己的刚刚十岁的儿子晋安王萧纲为妃,是不是觉得这婚有点儿早
2024-01-11 15:13:00
聊聊这位南北朝帝王魏顺帝元颢
...微妙的变化。南北朝时期,有两位皇帝喜好礼佛,南朝的梁武帝萧衍,在寺院出家,跟达摩论道,广修庙宇,广建佛寺,乃至于会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评。梁武帝是佛教的铁
2023-01-08 17:06:00
梁武帝萧衍:崇佛、奢靡、失策的统治者?
公元502年,南齐宗室萧衍称帝(梁武帝),替代了萧道成创建的南齐,另建了个梁政权,史称南梁。称帝不久,萧衍便按照佛教的规矩,长斋素食。就是祭祀天地祖宗、举办宫廷宴会,也只用蔬菜,
2023-11-21 08:27:00
南北朝格局的侯景被杀后,其妻做了一件什么事
...的恨自己的丈夫呢?他又做了什么事呢?这位公主就是南梁武帝萧衍的孙女、简文帝萧纲的女儿萧妙淽,即溧阳公主。而溧阳公主的丈夫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侯景之乱的制造者侯景。侯景在南北朝时期
2024-03-17 20: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