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42岁的徐女士前几年因为出现一次恶心呕吐去检查,没想到却查出了胃癌。做了全胃切除术后,目前总体情况不错。徐女士平时饮食挺注意,也没有“老胃病”,却居然得了胃癌,她左右想不通。但在诊疗中,医生发现,她的母亲也是胃癌患者。
江苏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沈波教授解释,胃癌有遗传相关性,部分胃癌是家族遗传性的。直系血亲中有人患胃癌或其他消化道肿瘤,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
沈波提醒,有以下症状之一,持续性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腹泻、便秘;消瘦、乏力、发热等,都要警惕胃癌的可能。
那胃癌如何及早发现呢?
60岁以上是中国胃癌的高发年龄,男女性别比例为2.29:1;长期饮酒和高脂肪饮食都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致癌因素,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比普通人群胃癌发生率增加2-3倍,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原。
沈波建议50岁以上人群一定要做一次胃镜检查,千万不能等到有症状再检查。而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应该在40岁就开始做胃镜检查,若检查无异常,间隔3-5年再检查。
“以前胃癌患者大多集中在60岁以上,现在三四十岁的患者也不鲜见。”沈波接诊过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才20岁,“那位患者平时压力比较大,经常熬夜,还隔三差五地撸串烧烤。”
沈波说,撸串烧烤偶尔一次没关系,但是经常吃是有风险的,因为烧烤的大多是高脂肪的食物,高温高油会产生杂环类的致癌物;聚餐时大多会喝酒,还会被动抽烟,这些都加重了致癌的风险。他建议年轻人一定要规律生活,科学作息,经常运动,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5 23: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