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80年勿相忘,随百鸟,到湄江!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9-01 16:50: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他年勿相忘,随百鸟,到湄江。”黔北湄潭,湄江水潺潺流淌,滋养着这片温润土地。文庙矗立,古色古香中沉淀着厚重文脉。

80余年前,抗战烽火燃起,浙江大学开启“文军西征” 的壮阔征程,与湄潭结下不解之缘。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80年勿相忘,随百鸟,到湄江!

竺可桢校长曾用过的办公室。

如今,凝固的西迁记忆在岁月中愈发清晰,流动的浙湄深情仍在这里缓缓延续。

旧址藏往事,鱼水情谊深

“2014年馆里进行了改陈布展,2022年我到岗时,正赶上旧址修缮。今年8月重新开馆迎客。”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馆长石立滨站在文庙崇圣祠前,向记者娓娓道来纪念馆的过往。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80年勿相忘,随百鸟,到湄江!

湄潭文庙。

在湄潭境内,现存9处浙江大学西迁办学旧址,均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这座陈列馆,正是1990年湄潭县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携手筹建的“浙湄情谊见证地”,馆内不仅珍藏 52位两院院士的西迁印记,更记录着无数跨越时空的动人瞬间。

“2013年,90多岁的浙大农学院老校友王灵芳回访时,在浙大广场石碑上一眼找到自己与已故同学的名字,激动得久久驻足,眼中满是泪光。”石立滨说,后来在视频资料中看到这一段,他记忆犹新。当老人走进崇圣祠,竟清晰回忆起这里曾是女生宿舍,还能精准指出当年同学的住宿位置与物品摆放细节,几十年光阴仿佛未曾流逝,西迁岁月在她心中依旧鲜活如初。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80年勿相忘,随百鸟,到湄江!

今天的湄潭散发西南茶城的芬芳。

“最让人动容的,莫过于浙大师生与湄潭百姓之间的鱼水深情。”谈及这段往事,石立滨的语气满是敬佩。

他提起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的故事:抗战时期,不少浙大学生因家乡沦陷断了经济来源,生活困顿,除了学校的微薄补助,湄潭百姓总是主动伸出援手。年少的李政道为节约家中桐油,常去镇上茶馆看书,茶馆老板知晓他是求学的浙大学生后,每次都悄悄泡上一杯热茶,从不收取分文。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80年勿相忘,随百鸟,到湄江!

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馆长石立滨。

如今,这段温暖的故事被精心陈列在馆内第四展厅,成为“浙湄深情”最生动的记录。

更令人难忘的是,2009年浙大西迁遵义湄潭办学70周年之际,西迁后代与老校友们专程来到文庙前,在青石板上深深跪拜,领头的老人动情地说,“这不是迷信,是我们发自内心地向湄潭人民道一声感谢!”

相逢结情缘,浙湄续新篇

缘分的奇妙,总能在不经意间续写浙湄情谊的新故事。

“2016年第一次来湄潭,我就被他们的热情深深牵绊住了,再也放不下。”西迁二代、浙大退休老师陈天来回忆道。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80年勿相忘,随百鸟,到湄江!

九年时间,陈天来往返湄潭很多次。

那年,他到湄潭文庙参观,偶然听闻李政道曾在永兴镇就读,便随口向酒店工作人员询问永兴镇的位置,这位工作人员立刻热心地表示要帮他联系车辆。半小时后,一辆私家车缓缓驶来,驾驶员竟是茶城中学的李校长。

“我一个退休老头,与他们素不相识,能让校长亲自开车带我前往20公里外的永兴镇,这份情谊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陈天来至今清晰记得,途中李校长的爱人笑着解释,“我们对浙大有特殊的感情。”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80年勿相忘,随百鸟,到湄江!

七星桥旁,百鸟未归,情谊却长。

原来2007年浙大第一批研究生支教团到湄江中学支教,彼时李校长是湄江中学的办公室主任,“看着浙大年轻孩子们认真负责、充满活力的模样,一个个都成了湄江中学师生的榜样。”

这次意外的相遇,在陈天来心中种下了回报湄潭的种子。后来,他发现湄潭大酒店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便提议将其打造成“浙大西迁主题酒店”,这一想法与酒店董事长陈天琼不谋而合。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80年勿相忘,随百鸟,到湄江!

见证湄潭与浙大故事的老建筑。

如今,湄潭大酒店不仅成为“浙大校友之家”,走廊和餐厅的墙壁上挂满了西迁老照片;客房的书桌上,放置着相关西迁历史的杂志和书籍,室外还精心设置了西迁主题雕塑。陈天来还推动酒店建立“校友照片墙”,每当浙大校友或师生来湄潭开展活动,当天就能看到自己的照片挂上墙面,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湄潭80年前是浙江大学的家,现在湄潭大酒店就是浙大校友的家。”校友之家的家长陈天琼的这句话,如同一条纽带,将湄潭与浙大的联系系得更紧。

遇见未曾晚,圆梦在今朝

这份深厚的情缘,也在湄潭少年心中埋下了梦想的种子。今年21岁的浙大大四学生唐书山,是土生土长的湄潭县鱼泉街道人,“我从初二升初三的暑假就认定,以后一定要考浙江大学!”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80年勿相忘,随百鸟,到湄江!

唐书山说,从湄潭到浙大,是从小的梦。

初中时,浙大青志暑期社会实践支教团的志愿者来到湄潭中学支教,一个普通的晚自习场景,让他铭记至今:志愿者在黑板上出了一道超纲的方程题,同学们虽解不出完整过程,却凭着直觉猜中了答案。志愿者笑着说,“答案不重要,探索解题的过程才是关键,这就是求是精神。”就是这句话,在他心中扎根十年,成为追逐梦想的动力。

此后,唐书山一直与支教志愿者保持联系,听他们讲述浙大的校园生活、学术氛围,“原来大学不只是埋头学习,还能自由发展兴趣、参与学生工作,去探索更多可能。”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80年勿相忘,随百鸟,到湄江!

80年前,为了迎接浙江大学的学生,湄潭腾出无数空屋。

这份对浙大的向往,陪伴他从湄潭中学一路读到求是高级中学。这两所学校的校训都是“求是精神”,而“求是” 二字,正是当年竺可桢校长提出的“只问是非,不计利害”,早已融入湄潭的教育血脉。

2022年8月,唐书山如愿考入浙江大学,并得到了由时任浙江大学校长亲自颁发的录取通知书,如今已是学校求是文化宣讲队的讲解员,每次带领来宾参观校史馆,讲到浙大西迁湄潭的段落,他总是格外激动,因为这是在讲述自己家乡的故事。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80年勿相忘,随百鸟,到湄江!

浙江大学旧址旁已发展成为旅游胜地。

“最难忘的是带湄潭的老师和学生来浙大研学,” 唐书山说,“每年浙大研究生支教团都会带湄潭师生来杭州,我已经连续三年负责校史校情讲解,看到学弟学妹们眼中闪烁的向往光芒,就像看到高一的自己。那时总觉得浙大很远,现在才明白,这是从故乡到‘另一个故乡’的圆梦之旅。”

薪火永相传,精神植童心

浙湄情谊的传承,在湄潭口耳相传80年,更在湄潭校园的朗朗读书声中扎根向上。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80年勿相忘,随百鸟,到湄江!

80年勿相忘,随百鸟,到湄江。

“1940年浙大西迁湄潭后,将实验中学与湄潭县初级中学合并,成立了浙江大学附属中学;1946年浙大回迁杭州,这里又恢复为湄潭中学。”湄潭中学党总支书记陈仕全站在绿意盎然的校园里,望着教学楼前竺可桢校长雕像,向记者讲述着学校与浙大跨越近百年的深厚渊源。

而这份渊源,在2007年有了新的延续。当年,第九届浙大研究生支教团(湄潭第一届)怀揣着热情与理想来到这里,此后16届里、每届5人的支教团从未间断。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80年勿相忘,随百鸟,到湄江!

湄潭中学“求是精神”扎根。

“支教团带来的不只是知识,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精神力量的传递。”陈仕全说。

这些年来,支教团精心打造了“求是强师”“求是圆梦”“求是心灵”等品牌项目。“求是强师”项目每年选送湄潭教师前往杭州二中、浙大附中跟岗学习,至今已为湄潭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学校管理干部和学科名师;“求是圆梦”项目积极链接企业资源,为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资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支教团还曾多方奔走,争取到 1000万元资金,为湄潭中学建起崭新的教学楼,捐赠了大量图书与教学仪器,让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80年勿相忘,随百鸟,到湄江!

湄潭中学党总支书记陈仕全。

如今的湄潭中学,50多个班级均以浙大西迁时期涌现的院士命名。“可桢班”“步青班”“可成班”…… 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承载着对先辈的敬意,也传递着 “求是精神” 的力量。学校还构建了“七年级读院士故事、八年级讲院士事迹、九年级学院士精神”的育人体系,截至目前,已有15位院士后代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分享先辈在西迁岁月中坚守学术、追求真理的故事。

2021年,湄潭中学还正式成为“浙江大学青年教授研学实践基地”,40多位浙大教授曾专程来到这里,为初中生们带来生动有趣的科普课、文化课,打开了孩子们看世界的新窗口。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80年勿相忘,随百鸟,到湄江!

“求是精神”代代传。

“我最喜欢竺可桢校长,他的‘求是精神’让我遇到难题时从不退缩。” 谈及最喜欢的人,八年级二班的喻仁浩眼神明亮,“每次听到老师讲浙大西迁的故事,都觉得自己要像院士们一样,认真对待学习,努力追求真理。”

同班的张子迁则从父母讲述的“文军西征”故事中读懂了坚持,“竺校长带领浙大师生克服重重困难,西迁到湄潭继续办学,这种不放弃的精神,我要用到学习里,也用到生活里。”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80年勿相忘,随百鸟,到湄江!

浙湄的故事仍旧在这片土地延续。

80余载春秋流转,岁月改变了山河模样,却从未冲淡浙大与湄潭的深厚情缘。这份跨越时空的情谊,早已化作“求是精神”的种子,成为代代相传的精神力量,在时光长河中生生不息。

贵州日报天眼记者

周梓颜 周尧

编辑 张婷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1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浙大西迁:烽火中的贵州湄潭,如何成为科学家的摇篮?
当人们谈论诗画江南,总会想起西湖烟雨。而八十多年前,西湖湖畔有一群师生,背负家国命运,在烽火中西迁千里,最终扎根贵州湄潭,守护文脉、延续学统。如今,在湄潭文庙——浙江大学西迁历史
2025-08-26 21:46: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八十余载春秋 从烽火到和平 从茶叶到茶业
8月27日,贵州省首届红茶大会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24世界与中国红茶产销情况解析》显示,贵州红茶产量与出口均价位居全国第一。2025年“遵义红”品牌价值达56.8亿元
2025-09-02 00:38:00
...大西迁既辉煌又艰辛的历史,将百年浙大的‘求是’精神薪火相传。”这段烽火岁月中的教育坚守,将持续照亮新时代科教兴国之路。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策划/刘丹 覃淋文/杨阳萌主播/林潇
2025-08-06 02:49: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湄潭浙江大学旧址:见证那段高校西迁的岁月
...史研究会特聘研究员钱永红:将百年浙大的“求是”精神薪火相传钱永红是浙江大学数学史家钱宝琮之孙,担任浙江大学校史研究会特聘研究员。“对浙江大学发展的每一个节点所发生的事情,留下
2025-07-29 02:37:00
从西迁到共兴 八十五年双向奔赴|浙大与湄潭书写跨越世纪的时代答卷
...值69.13亿元,茶叶产业也成为湄潭经济的支柱。“求是”薪火代代相传在茶叶产业之外,浙大对湄潭的帮扶更体现在教育领域,形成了跨越世纪的人才培养接力。8月18日,秋日的阳光洒满
2025-08-20 00:03:00
【黔言】一条湄江见证八十五载“求是”情
...塞的山乡最终被科学春风叩开。”在贵州湄潭县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讲解员刘金亭向参观者介绍着那段历史。今年是浙江大学西迁贵州湄潭办学的85周年。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展出图片 19
2025-09-02 01:40:00
“种梦湄潭”的春夏秋冬
...人民网-贵州频道今年1月26日,清华大学未央书院“种梦湄潭”实践支队回到遵义市湄潭县求是高级中学,开展了为期5天的支教和交流活动。自2023年年初,“种梦湄潭”实践支队利用寒
2024-02-21 15:26:00
清明祭英烈 杏林续薪火——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赴莱芜战役纪念馆缅怀先烈
鲁网4月7日讯近日,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崔宁带领党员和团员青年代表赴莱芜战役纪念馆缅怀先烈,在硝烟散尽的土地上触摸红色脉搏,于无声处聆听历史与生命的共振。踏入纪
2025-04-07 12:02:00
为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23年10月11日,山东国峰保险销售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延安红色教育研学之旅,实地接受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重温红色历史,
2023-10-18 13:5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顾客质疑在超意兴买的酱肉包子不是真肉馅 总部回应:是误解,可以检验
大皖新闻讯 日前,有网民发视频称,其在知名快餐品牌超意兴山东烟台莱山区一家门店购买酱肉包子,打开发现馅料是絮状物,质疑不是真肉馅
2025-10-16 19:04:00
从“忧居”到“优居”:泰山区徐家楼街道新华社区清理顶楼建筑垃圾 解决业主漏水难题
鲁网10月16日讯近期,阴雨连绵,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新华城南郡小区27号楼顶因堆积建筑垃圾较多,出现漏水阴水情况,给顶层业主生活带来困扰
2025-10-16 13:48:00
平均67岁“反诈奶奶团” 重阳节前送上特殊平安礼
鲁网10月15日讯“重阳登高望,防骗记心上!”10月14日下午,济南市天桥区某老年公寓内,伴随着铿锵有力的腰鼓声,一场特殊的重阳节反诈宣传活动正在进行
2025-10-16 13:48:00
从高速到列车,从驿站到广场!他们用心守护生命
大河网讯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群人,用专业与善意,把 “守护生命” 四个字写进每个人的心里。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统筹部署全省多地卫生健康部门
2025-10-16 12:37:00
山东麦芒食品有限公司因围标串标行为被暂停全军采购资格
近日,火箭军某部依据军队供应商管理相关规定,山东麦芒食品有限公司因涉及围标串标行为,被暂停参加全军物资、工程、服务采购活动的资格
2025-10-16 12:32:00
建行德州分行:2小时补卡救百万元订单
前不久,乐陵一家五金制品公司遇电子口岸卡突发故障,若当天无法补办,其发往越南、意大利的超百万元门窗五金件订单将错过报关时效
2025-10-16 13:41: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李屹记者王茸)昨天,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正式发布,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38人上榜
2025-10-16 07:3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田诗雨“一个人来南京旅游被陌生人送了件外套,被这个姐姐感动到不行,南京人民真的太好了!”10月14日
2025-10-16 07:39:00
江苏省中医院AI穿戴设备创新监测模式告别插管束缚 生命体征实时显示南报网讯(记者何洁实习生黄佳琪)10月14日,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的一间病房里
2025-10-16 07:39:00
今年全国成人高考于10月18日、19日进行。10月15日,省招考中心公布了我省各市今年成人高考考试期间举报电话、网站地址和微信公众号
2025-10-16 07:39:00
康尼机电:智造车门“闯”世界,全力冲刺四季度
10月14日,南京经开区康尼机电智能工厂内,工人全力冲刺四季度任务。作为国家级智能制造工厂与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其自主研发的轨道交通门系统远销40余国
2025-10-16 07:38:00
八昼夜抢救让新生儿重获生机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黄玉龙)10月13日上午,阿克陶县人民医院门诊大厅的阳光格外温暖,一位患儿父亲送上锦旗后双手紧紧攥着阿克陶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主任胡向文的手
2025-10-16 07:07:00
近日,13岁的小青(化名)左乳悄然长出一个近乎拳头大小的包块,随着肿块不断增大,左右乳房已经出现明显不对称,在家长的陪同下前往贵州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就诊
2025-10-15 15:22:00
即热集团启动2025-2026供暖季充水试压工作|@全体热用户 这份安全提示请收好
鲁网10月15日讯2025-2026年供暖季临近,为确保冬季供热安全稳定、按时达标,即热集团于近期正式启动对主管网及所辖供热小区供热设施陆续开展充水试压工作
2025-10-15 15:34: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李强一份善意可以超越学历标签。近日,一则关于大连理工大学食堂杨阿姨的新闻温暖了无数人的心。该校一同学遗失校园卡后
2025-10-15 1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