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黔言】一条湄江见证八十五载“求是”情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9-02 01:40: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黔言】一条湄江见证八十五载“求是”情

“浙大女生穿泳装在湄江游泳,起初乡民难以接受。但闭塞的山乡最终被科学春风叩开。”在贵州湄潭县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讲解员刘金亭向参观者介绍着那段历史。今年是浙江大学西迁贵州湄潭办学的85周年。

【黔言】一条湄江见证八十五载“求是”情

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展出图片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民族危亡时刻,竺可桢校长带领浙大师生举校西迁,先后到建德、龙泉、吉安、泰和、宜州等地办学,这场历时两年多、跨越六省、行程2600公里的“文军长征”,最终在1940年落户遵义、湄潭、永兴。在湄潭,浙大师生度过了七年的安定办学时光。而曾在湄潭任教或学习的师生中,后来成为两院院士的多达50余位。

当时的湄潭条件艰苦,观念相对闭塞。浙大师生克服困难,坚持教学科研。农学院师生主动向当地百姓传授茶叶种植、水稻增产等农业技术,并开放实验室供百姓参观学习。浙大学生的着装也曾引发当地观念碰撞,但最终逐渐被接受。浙大严谨求实的学风对当地教育风气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黔言】一条湄江见证八十五载“求是”情

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展出图片

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陆昌友多年来致力于研究浙大西迁历史。通过查阅《竺可桢日记》等大量原始档案,他梳理出竺可桢校长在遵义和湄潭的具体停留天数。同时,他推动修缮了多处浙大西迁旧址,希望让更多人了解这段珍贵历史。

时光荏苒,烽火岁月早已远去,跨越八十五载的风雨沧桑,让浙江大学与湄潭等西迁办学地的情谊只增不减,地校心手相连,在教育、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

为报答湄潭人民在西迁时期的深厚情谊,2012年,在广大海内外浙大校友倡议和捐资支持下,由浙江大学及其校友与湄潭县人民政府联合创办的公立小学“浙大小学”正式落成开学。学校占地77.8亩,设施完善。时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教授题写校训“求知知真,求是是真”,并兼任校长同时设立了“湄潭浙大小学郑强奖助学-奖教基金”。如今,该校已成为当地乃至全省规模较大、声誉良好的优质小学。

【黔言】一条湄江见证八十五载“求是”情

浙大小学校门

“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得到浙江大学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大力支持。”浙大小学党总支书记张勇介绍,浙江大学通过多种方式持续支持湄潭教育发展。每年暑假,浙大小学的教师都要到浙江大学进行培训,所有费用均由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西迁感恩基金承担。就在7月,浙大小学55名教师前往浙大进行AI教学专业能力提升培训。据统计,自2017年以来,浙大已为湄潭举办干部教师培训13期,培训580余人次,内容涵盖乡村振兴、人工智能等多领域。

浙大也为湄潭带来了高校“朋友圈”资源。除了浙江大学师生定期到校开展志愿服务,带来前沿课程,得益于浙江大学的桥梁纽带作用,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师生也经常前往湄潭进行暑期实践、支教活动。而作为区域教育亮点的浙大小学,也正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当地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黔言】一条湄江见证八十五载“求是”情

浙大小学校园

2021年7月,在“西迁感恩基金”支持下,浙大小学16名教师开展了为期十天的“重走西迁路,感悟求是情”考察学习活动,亲身感受浙大西迁历史和精神。浙大小学教师卢敏感慨道:“作为湄潭人民,‘文军西征’的七年,是浙大师生与湄潭人民患难与共的七年,共度时艰的七年,相濡以沫的七年,结下了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一段历史,波澜壮阔,永载史册;一种精神,穿越时空,辉映未来。”

在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的留言板上,浙大1945届毕业生张焕菁的后代写道:“家父随浙大西迁,由此决定了他毕业后返回贵州服务终身,也影响了我们为贵州服务的人生。”这样的故事,正是浙大西迁精神跨越时空、代代相传的缩影。

“排万险而求真理,克万难而获真知”。八十五年过去,浙江大学与湄潭的情谊历久弥新。从战火纷飞年代的患难与共,到和平岁月里的教育反哺与合作,浙大西迁的历史及其蕴含的“求是”精神,仍在深刻影响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妮 陈久菊

编辑 李海钦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蒋叶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2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湄潭浙江大学旧址:见证那段高校西迁的岁月
湄潭浙江大学旧址简介: 湄潭浙江大学旧址位于贵州遵义市湄潭县。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杭州局势危急。为保存教育力量,竺可桢校长率领浙江大学全体师生开始西迁办学的历程。
2025-07-29 02:3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80年勿相忘,随百鸟,到湄江!
...古色古香中沉淀着厚重文脉。80余年前,抗战烽火燃起,浙江大学开启“文军西征” 的壮阔征程,与湄潭结下不解之缘。竺可桢校长曾用过的办公室。如今,凝固的西迁记忆在岁月中愈发清晰,
2025-09-01 16:50:00
位于贵州遵义湄潭县的浙江大学旧址,近日因一批珍贵文物捐赠再度引发关注。这座承载着中国教育抗战史的百年建筑,记录着八十多年前知识分子在战火中赓续文脉的壮举。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
2025-08-06 02:49:00
浙江大学西迁后代话西迁|钱永红:感受源于苦难却终成光辉的力量
...战争爆发,为了坚持学业,为国家保留人才,竺可桢率领浙江大学全体师生踏上西迁办学的历程。1939年,竺可桢校长到遵义、湄潭实地考察后,决定将浙大迁到遵义、湄潭继续办学,在此开启
2025-09-02 23:35:00
浙江大学EMBA教育中心在贵州湄潭设立教育发展基金
...之际,浙大EMBA教育中心在贵州湄潭设立教育发展基金。浙江大学与湄潭县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抗战期间,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遵湄办学”时期,培育了一大批杰出科学家,在西部播下
2023-04-19 15:33:00
“西迁情·求是心”团队赴龙里龙山开展公益助学活动
...心助学金,共计人民币20.167万元。1940年,抗战硝烟中,浙江大学西迁至贵州遵义湄潭,坚持办学长达七年,成就浙大历史上最辉煌的七年,当时被英国皇家院士李约瑟比喻为“东方剑
2024-04-18 15:59:00
从西迁到共兴 八十五年双向奔赴|浙大与湄潭书写跨越世纪的时代答卷
...城浙大广场后面,一座红墙灰瓦的院落静静矗立,这里是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1940年,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浙江大学师生跨越千山万水,历经2600多公里的艰难跋涉,辗转西迁至湄
2025-08-20 00:03:00
1905年出版的微积分教材见证历史 浙大西迁后代向湄潭档案馆捐赠珍贵档案
日前,浙江大学西迁后代档案资料捐赠仪式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举行。钱永红、吴江新等浙大西迁后代代表,向湄潭县档案馆捐赠了一批记录抗战时期浙大在湄潭办学的历史珍贵资
2025-07-16 22:08: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浙大西迁:烽火中的贵州湄潭,如何成为科学家的摇篮?
...贵州湄潭,守护文脉、延续学统。如今,在湄潭文庙——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中,历史正被不断讲述,连接起过去与现在。一座城与一所大学的双向奔赴:“湄儿”一名镌刻的深情厚谊“浙大西
2025-08-26 21:4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响应县域高中振兴行动:海亮科服在黔南再落一子
近日,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人民政府与海亮教育科技服务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成立惠水县海亮教育综合改革示范校。自今年7月以来
2025-10-09 17:03:00
二十余载检测路,她用青春诠释“青山”
王桂敏,现任中建筑港海陆通检测公司副总经理兼质量负责人,被聘为交通行业、住建行业、水利行业评审专家,参编多本行业标准规范
2025-10-09 17:03:00
近日,安徽桐城市烟草专卖局深入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及部门负责人走进员工家庭,开展以“话家常、讲廉洁、问冷暖”为主题的廉洁家访活动
2025-10-09 17:03:00
国泰航空与湖北机场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共促鄂港空中互联互通
国泰航空中国内地华北地区首席代表魏然与湖北机场集团代表王磊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国泰航空中国内地商务及运营总经理徐谷昀与湖北机场集团总经理江涛出席并见证签约仪式
2025-10-09 17:03:00
临沂职业学院举行2025年山东省学校急救知识与技能大赛
鲁网10月9日讯9月24日至26日,由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红十字会主办,临沂职业学院、临沂市教育局、临沂市红十字会承办的山东省第三届学校急救知识和技能大赛在临沂职业学院举行
2025-10-09 17:04: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个融入”】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东方红社区:上门庆寿辰 暖意满心房
鲁网10月9日讯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近日,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东方红社区的工作人员带着精心定制的生日蛋糕和鲜花
2025-10-09 17:04:00
临沂商城国际贸易服务大厅投入试运行
鲁网10月9日讯10月9日,临沂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正式启用并试运行临沂商城国际贸易服务大厅。临沂商城国际贸易服务大厅位于兰山区临西十一路与聚才六路交汇处
2025-10-09 17:04:00
鲁网10月9日讯入秋以来,天气持续多雨,地处“板栗之乡”腹地的临沭县青云镇紧盯秋季栗园管理关键节点,按照“早排查、早防控
2025-10-09 17:04:00
德州市宁津县津城街道:“反邪教”宣传进村庄 共筑平安防护网
鲁网10月9日讯(记者 逯广宇 实习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菅浩钧)为扎实推进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走深走实,切实提升辖区群众对邪教的辨识力与抵制力
2025-10-09 17:05:00
临沂市信息工程学校成功承办2025年临沂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商务运营赛项比赛
鲁网10月9日讯9月28日,由临沂市教育局主办,临沂市信息工程学校承办的2025年临沂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商务运营赛项比赛圆满落幕
2025-10-09 17:05:00
今年国庆旅游,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在一些景区和城市公园、湖边、江滩甚至路边,有些游客搭起了帐篷,形成了连片的“帐篷阵”
2025-10-09 10:01:00
三河浩然文化村:8天主题活动绘就乡村文旅新画卷
河北新闻网讯(马皓琪、陈晨)10月1日至8日,三河市浩然文化村围绕“借势节庆·广谱触达·深度深耕”主线,精心策划推出“国庆中秋8天乐”系列主题活动
2025-10-09 10:02:00
体验非遗制香两岸少年共篆“福”字2025第二届海峡两岸(集美)科普研学季启幕东南网10月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 吴舒远)嘉庚故里
2025-10-09 10:16:00
城市设计共探索,馆校联动促创新——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成功举办“城市设计的发现之旅”学术交流活动
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建设“国土空间实践教学共同体”的部署要求,推动城市规划领域“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助力培养高素质规划人才
2025-10-09 10:25:00
暖心义诊进集市,健康服务零距离——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走进店子集
鲁网10月9日讯为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提升居民健康意识,9月30日上午,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在廉忠学主任、孙美丽副主任及刘萍护士长的带领下
2025-10-09 10:28:00